辦刊歷史
1980年,《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以季刊發行。
2003年,該刊刊名改為《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年,該刊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同年,該刊被評定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MI”擴展期刊。
2017年,該刊刊名變更為《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選稿注重學術觀點的創新、研究領域的拓展、研究方法的更新。學報設有“先秦秦漢歷史與文化”、“抗戰文史”、“環三峽地區考古與文化”重點欄目和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化學、歷史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欄目。
人員編制
據2018年11月《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官網信息顯示,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有19人,顧問有6人。
委員 | 鄧卓明 | 鄧曉 | 申仁洪 | 田盈 | 李禹階 |
李明海 | 向中銀 | 陳忻 | 陸遠權 | 張禮慧 | |
張全之 | 張希希 | 吳顯友 | 周曉風 | 羅仕偉 | |
柯佳敏 | 梁建平 | 黃作林 | 董景榮 | ||
顧問 | 王子今、王震中、馮剛、劉書林、劉躍進、曹順慶 |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遴選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收錄進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萬方數據公司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出版發行
據2018年11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共出版文獻3574篇。
據2018年11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載文量為2098篇。
影響因子
據2018年11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學報總被下載683121次、總被引11783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06、(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20。
據2018年11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學報被引量為4909次、下載量為35772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38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3600名,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27種)中排第0名。
榮譽表彰
1992年,《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獲得四川省高等學校優秀學報三等獎。
1997年,該刊獲得重慶市優秀期刊二等獎。
1999年,該刊獲得重慶市高等學校優秀學報(期刊)一等獎。
1999年和2002年,該刊獲得“全國優秀社會學報”稱號。
2006年,該刊獲得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獎。
2010年,該刊獲得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獎。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辦刊方向,提倡理論聯繫實際,刊載有思想、有創新、有深度的學術論文,積極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建設和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服務。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主任 | 鄧卓明 |
副主任兼主編 | 李禹階 |
副主任兼常務副主編 | 向中銀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