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整合力量促進扶貧開發的意見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整合力量促進扶貧開發的意見,發行單位為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意見信息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整合力量促進扶貧開發的意見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為切實增加貧困農民收入,著力減少貧困人口,大力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按照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等13個部門《關於共同促進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國開辦發〔2008〕27號)要求,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整合力量促進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具體內容

一、正確把握形勢,增強對扶貧開發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重慶直轄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扶貧開發作為全市的戰略任務,切實加強領導,加大工作力度,扶貧開發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截至2007年,全市絕對貧困人口比直轄前減少了316萬人,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但是,我市貧困範圍仍然較廣,貧困程度仍然較深,扶貧開發任務仍然較重。據統計,全市尚有絕對貧困人口50萬人,低收入人口110萬人,貧困農民收入水平遠低於全國和全市農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今後一個時期是我市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對重慶發展作出的“314”總體部署,建設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統籌城鄉扶貧開發示範區的重要時期,加快扶貧開發進程對於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把重慶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明確總體思路,堅定扶貧開發工作的奮鬥目標

(一)扶貧開發的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統籌城鄉為總攬,堅持開發式扶貧和開放式扶貧的工作方針,針對“經濟大發展、人口大轉移、設施大改善、民生大改觀”四大任務,主攻整村推進、片區開發、產業扶貧、基礎改善、生態移民五大重點,進一步創新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措施,不斷降低扶貧開發成本,提高工作時效,促進扶貧開發工作再上新台階。

(二)扶貧開發的奮鬥目標

到2012年,全市扶貧開發工作要實現四大目標:

1.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穩定解決50萬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恩格爾係數下降到50%。

2.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建成比較完善的鄉村交通網路,基本解決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綜合文化站全覆蓋、社社通電話和戶戶通電。

3.主導產業基本形成。依託龍頭企業的帶動,在貧困地區基本形成各具特色、收入穩定、帶動貧困農戶較多、產業鏈條較完整的主導產業,做到每個貧困村有骨幹增收項目,每個貧困家庭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4.公共服務明顯進步。貧困地區適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達到國家“兩基”目標要求,村村建立衛生室,80%的貧困村建成村級圖書室,2010年全面推行城鄉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公共服務方面的城鄉差距明顯縮小。

三、突出工作重點,著力解決扶貧開發的關鍵問題

(一)全面實施整村推進。繼續把整村推進作為今後一個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抓手,全面實施2000個貧困村的整村推進計畫。切實加大少數民族貧困村和革命老區貧困村的整村推進力度,確保2010年底前完成規劃實施。堅持因地制宜,認真制定完善以行政村為單元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規劃,發揮優勢和特色,找準主攻方向,突出開發重點。建立整村扶貧限期銷號制度,實施整村推進的貧困村必須在項目實施完成後從貧困村中註銷。

(二)積極推進片區開發。認真總結和推廣實施片區開發的經驗,對集中連片貧困區域實行統籌規劃,統籌政策措施,統籌組織實施,實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統一建設,主導產業統一布局,形成區域聯動的扶貧開發新格局。以扶持產業發展為主,每年在國家級和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自治縣)啟動實施1―3個片區開發,兩年一個建設周期,輪流開發,滾動實施。

(三)大力改善基礎設施。繼續實行民辦公助,加快改善貧困地區和貧困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加大水利建設力度,基本解決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改善農業生產用水條件。加快鄉村公路和人行便道建設,2012年實現有條件的貧困鄉公路通暢率100%和貧困村公路通達率100%、通暢率40%的目標。加大土地整理和農業綜合開發投入,著力建設穩產高產基本農田,使每個貧困農民家庭都有旱澇保收的基本農田。強化政府投入,加快貧困地區教育、衛生、文化、廣播電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提高貧困民眾的生活質量。加快貧困地區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早日實現戶戶通電和城鄉同網同價。

(四)紮實抓好產業扶貧。圍繞我市農業產業發展“135+X”的思路,在貧困地區著力培育生豬、蔬菜、柑橘、草食牲畜、中藥材等優勢產業。結合森林工程的實施,重點支持渝東北和渝東南連片貧困區域依託山地資源,發展綠山富民的特色產業。大力扶持一批自我發展能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強、對扶貧開發的社會責任感強的龍頭企業,通過財政貼息、項目補助等方式,幫助企業做大做強,促進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經營。

(五)加快推進易地扶貧。認真落實《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實施生態和扶貧移民工作的意見》(渝辦發 2008 65號)精神,對居住地十分偏僻、生存和發展環境極其惡劣、不具備開發式扶貧條件的貧困鄉村,要著眼於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切實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力度,積極開展整鄉整村生態移民試點工作。按照政府引導、民眾自願的原則,在確保一次性安穩、脫貧的前提下,綜合考慮搬遷民眾年齡、受教育程度、技能狀況、收入來源等因素,根據民眾的意願,結合安置地基本情況,合理確定安置方式。從2008年起,國家級和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自治縣)要從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資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生態移民搬遷,5年內基本完成退耕還林區貧困農戶的搬遷任務。

四、強化工作措施,努力構建大扶貧工作機制

(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市級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中央部委的大力支持,確保國家投入我市的扶貧資金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市和有扶貧開發任務的區縣(自治縣),要將財政扶貧資金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並隨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對國家投入的扶貧開發項目給予一定比例的資金配套。逐步調整政府扶貧資金的支出結構,增加對產業發展的投入。要強化資金監管,堅持專賬、專戶、專人“三專”制度和扶貧開發資金項目公示制、報賬制,切實發揮扶貧開發投入的最大效益。

(二)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統籌城鄉、科學發展的要求,加大對貧困地區和貧困民眾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方面的扶助。交通部門要把貧困地區的農村公路建設納入投資計畫和資金預算,增加資金投入;水利部門要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村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設施建設的投入;林業部門要加強對貧困地區的生態建設和保護,倡導生態文明,發展林業特色產業,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農業部門要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優先在貧困地區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加快貧困地區的新農村建設;科技部門要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技術和智力支持;國土、農業綜合開發部門要加大對貧困地區土地整理和中低產田土改造的力度;民政部門要加強對困難民眾的生活保障。其他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儘可能將有關項目和資金投向貧困地區,多為貧困地區和貧困民眾辦實事,共同促進扶貧開發。

(三)強化開放式扶貧工作。始終堅持開放式扶貧思路,更加廣泛地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加強貧困地區的招商引資工作,“走出去、請進來”,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和外來資本、城市工商資本開發當地優勢資源,發展致富產業。大力吸引國內外慈善團體、公益組織幫助貧困地區發展公益事業,開展扶貧濟困活動。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區縣(自治縣)要加強與定點幫扶我市貧困地區的中央國家機關和有關單位,以及東西扶貧協作對口幫扶我市貧困地區的珠海市和廈門市的工作對接,努力爭取更大的支持。市級扶貧集團要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整合內部力量,改進幫扶方式,積極開展定點扶貧,努力提高幫扶效果。扶貧集團牽頭單位要發揮牽頭協調作用,組織成員單位深入調查研究,找準幫扶著力點,每年為定點幫扶的地方解決幾個民眾願望強烈、要求迫切的重大問題。

(四)加強對貧困地區和貧困民眾的金融支持。積極引導金融機構改進服務方式、創新服務產品,加大對貧困地區和貧困民眾的信貸投放力度,延長扶貧貸款返還期限,適當降低貸款利率。探索建立貧困村村級資金互助組織,幫助貧困農民解決發展資金短缺的問題。進一步擴大農村小額信用貸款投放規模和範圍。引導農業擔保公司、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優先向從事扶貧開發的龍頭企業提供信貸擔保服務。農業政策性保險要加快向貧困地區延伸服務範圍,加強對貧困地區符合條件的相關產業的風險防範。

(五)大力推進扶貧培訓和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利用“陽光工程”、“雨露計畫”等培訓資源,加強貧困勞動力的轉移就業技能培訓,2012年實現農村家庭未升學的國中、高中畢業生普遍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積極開拓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渠道,藉助東西協作、定點幫扶等平台,幫助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5年內新增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80萬人,實現每個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貧困家庭至少轉移就業1人的目標。加強對貧困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以就地現場“手把手”培訓方式為主,結合主導產業發展和大宗農產品生產的需要,改進培訓方式,調整培訓內容,不斷提高貧困農民科學種田和運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能力。

五、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市各級政府要把扶貧開發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切實加強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強化督促考核。國家和市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自治縣)的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凡是有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的區縣(自治縣)要明確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責任和任務,並把扶貧開發作為全局性的重要任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充分發揮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加強對市級有關部門和有關區縣(自治縣)的督促檢查和考核獎懲。

(二)強化隊伍建設。加強貧困村村級領導班子建設,把能力強、素質高、熱心於扶貧開發事業的人員選拔到村級班子中來,加強村級幹部培訓,提高村級班子帶領貧困民眾脫貧致富的整體戰鬥力。要有計畫地組織市級部門、主城區及周邊區縣與貧困地區進行幹部交流。深入實施“千村人才工程”,將扶貧開發工作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選派年輕幹部到貧困村掛職鍛鍊,確保每個貧困村有1名扶貧專乾。積極鼓勵青年志願者和優秀大學畢業生到貧困村工作。

(三)營造良好環境。充分運用電視、廣播、報刊、網路等各種媒體,採取公益廣告、標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扶貧開發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激勵各方面的力量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努力營造扶貧開發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加強市內與市外和區縣(自治縣)之間的扶貧開發工作信息交流,促進相互學習借鑑,提高工作水平。

二○○八年七月七日

主題詞:農業 扶貧 意見

抄送:市委各部門,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市政協辦公廳,

市高法院,市檢察院,重慶警備區。

各民主黨派市委,市工商聯,各人民團體。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8年7月9日印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