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疾病的認知行為治療

1.1 1.2 1.3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外文書名: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for Severe Mental Illness An Illustrated Guide
平裝: 27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17134972, 7117134976
條形碼: 9787117134972
尺寸: 23.2 x 16.2 x 1.2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瑞爾特(Jesse H.Wright) (美國)Douglas Turkington (美國)David G.Kingdon 等 譯者:李占江
李占江,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焦慮抑鬱障礙與認知行為理論與治療。1998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獲心理學博士學位後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工作,從事精神科臨床、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現任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精神病學系/臨床心理學系副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中華精神科雜誌第三屆常務編委、中國心理衛生雜誌和中同臨床心理學雜誌和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編委。承擔國家和市級科研項目3項。共發表論文47篇,主編和參與編寫(譯)書籍11冊,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內容簡介

《重性精神疾病的認知行為治療(圖解指南)》內容簡介:臨床精神科醫生對心理治療在精神疾病診療中的地位和作用較長時間以來缺乏正確的認識,只重視藥物治療、忽視心理治療的所謂“純生物學”觀點曾普遍存在。致使單一藥物治療貫穿於某一精神疾病長程治療始終的做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似已成為臨床醫生習以為常的醫療行為,大大削弱了應取得的療效,相當程度地影響疾病的預後。

目錄

1 概述
1.1 重性精神疾病為什麼要用CBT
1.2 重性精神疾病的CBT模型
1.3 治療方法概略
1.4 重性精神疾病CBT的效果
1.5 總結
2 治療關係建立與評估
2.1 治療關係的影響因素
2.2 與重性精神病病人建立治療關係的原則
2.3 評估
2.4 CBT的適應證
2.5 總結
3 正常化與教育
3.1 精神分裂症的正常化
3.2 雙相障礙的正常化
3.3 抑鬱的正常化
3.4 治療關係
3.5 教育
3.6 總結
4 案例解析與治療計畫
4.1 生物一心理.社會案例概念化的形成
4.2 如何構建和使用微型解析
4.3 總結
5 妄想
5.1 治療妄想:基本的CBT過程
5.2 妄想定義
5.3 討論妄想
5.4 修飾妄想
5.5 難治性妄想
5.6 心境障礙中妄想的處理
5.7 總結
6 幻覺
6.1 幻覺的影響
6.2 針對幻覺病人的CBT方法
6.3 針對幻覺的特定CBT技術
6.4 總結
7 抑鬱
7.1 絕望與自殺
7.2 精力不足與興趣缺乏
7.3 低自尊Y
7.4 總結
8 躁狂
8.1 躁狂預防計畫
8.2 總結
9 人際關係問題
9.1 常見的人際困難
9.2 特定精神障礙的人際關係問題
9.3 總結
10 認知功能損害
10.1 精神分裂症的思維障礙
10.2 躁狂/輕躁狂的思維奔逸、隨境轉移和思維紊亂
10.3 抑鬱的認知功能問題
10.4 總結
11 陰性症狀
11.1 何謂陰性症狀
11.2 CBT對陰性症狀的概念化
11.3 精神分裂症的動機缺乏
11.4 社會化
11.5 套用標準的行為方法
11.6 總結
12 提高治療依從性
12.1 治療不依從的類型
12.2 不依從常見原因:可能的解決辦法
12.3 對認知的處理
12.4 制訂書面的依從性計畫
12.5 CBT家庭作業
12.6 總結
13 治療獲益的維持
13.1 復發預防
13.2 延長或維持CBT療效的方法
13.3 總結
附錄
附錄1工作表和檢查單
附錄2認知行為治療資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