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設計管理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設計管理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設計管理》一書,劉武君著,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主要分“設計管理概論”和“設計管理手法”兩大部分,該書對基礎設施規劃、設計、投資、建設、管理、運營等專業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閱讀。

基本信息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設計管理

作 者: 劉武君 著

出 版 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1

字 數: 200000

版 次: 1

頁 數: 168

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S B N : 9787532395453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建築 >> 市政工程

編輯推薦

管理是藝術,是因為管理決策要比技術決策更依賴於直覺, 更依賴於經驗的積累,更依賴於信息綜合,更依賴於合作,同時也更具有不確定性,更取決於人為因素,更受外部因素變化的影響。因此,因時因地制宜、因人因事求解永遠是管理的不變法則。

管理是藝術,體現在它不同於技術的面面俱到,真偽、對錯分明 它要求我們抓住重點,抓住事物的主流,要分清問題的輕重緩急。管理有別於技術還在於它允許系統中有不和諧因素酌存在,只要不影響整體的平衡。而這在技術工作的原則中是絕對忌諱的。因此.以我的工作經驗、要做好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抓大放小、求同存異”。

內容簡介

全書內容主要分“設計管理概論”和“設計管理手法”兩大部分。設計管理概論部分,首先分析了設計管理的概念,然後比較全面地討論了設計管理的參與者、設計管理的模式、設計單位的選定、設計取費的管理、設計契約的管理、設計審查制度、設計管理的組織結構、項目經理制度等設計管理制度。設計管理手法部分,主要結合實踐案例,進行分析提煉,針對設計管理過程創造性地提出了九大設計管理手法:邊界管理法、風險管理法、生命成本法、功能價值法、目標價值法、標準監控法、系統思維法、科技放大法、綜合激勵法。

作者簡介

劉武君,198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現任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總工程師、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總工程師。兼任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曾任上海申通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上海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國家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職。

目錄

前言

上篇 設計管理概論

第一章 設計管理的概念

一、設計管理的定義

二、為什麼需要專業的設計管理

三、設計管理的內容

四、設計管理的意義

五、設計管理的定位

第二章 設計管理制度

一、設計管理的參與者

二、設計管理的模式

三、設計單位的選定

四、設計取費的管理

五、設計契約的管理

六、設計審查制度

七、設計管理的組織結構

八、項目經理制度

下篇 設計管理手法

第三章 邊界管理法

一、邊界要儘可能的少,要減少管理者的工作量

二、邊界的劃分要與管理者的整合能力相適應

三、邊界的劃分要與管理對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四、邊界劃分要與建設管理、運營管理、資產管理相結合

五、邊界的劃分也會影響管理機構的設定

第四章 風險管理法

一、分散風險

二、使用成熟技術

三、使用有經驗者,包括成功者、失敗者

四、要制訂詳盡可行的實施計畫

第五章 生命成本法

一、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二、項目的全生命成本的控制

第六章 功能價值法

一、分析功能需求要究極徹底

二、設計理念要與時俱進

三、功能要求要以人為本

四、功能要與價值相匹配

五、最低功能需求與舒適性需求的關係

第七章 目標價值法

一、設立投資和設計的目標

二、採用相似或相同的“標桿項目”

三、確定投資總額或單價

……

第八章 標準監控法

第九章 系統思維法

第十章 科技放大法

第十一章 綜合激勵法

結語

案例目錄

圖表目錄

書摘插圖

上篇 設計管理概論

第一章 設計管理的概念

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大致可以分為決策階段、建設階段和運營階段。決策階段又稱投資前期,主要是規劃、選址、市場調研、項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建設階段包括工程前期和工程實施兩塊工作。工程前期主要是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設備採購、施工招標等工作。工程實施主要是建設施工、廠商供貨、安裝調試等工作。運營階段主要是設施運營、改造更新、評估總結等工作。

對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管理工作,目前有許多相關部門和機構都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角度參與其中。比如發改委、經委主要從巨觀經濟、微觀經濟的角度出發,對項目的可行性、投資的規模、設施的標準等進行管理;規劃局主要從區域規劃、城市規劃的角度出發,對項目的選址、工程方案、設施的形態等進行管理;建委主要從國家和地方法規的角度出發,對建設單位的資質、招投標程式、工程實施的質量等進行管理;其他如土地、環保、消防、交通、園林綠化等政府的主管部門均大體如此,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只對項目的某一方面、某一階段進行管理。而恰恰這一點是業主與這些管理部門不一樣的地方。從現在來看,對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全建設過程、全生命周期進行全面管理的,只有業主(項目法人)。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講,業主角度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設計管理是唯一的、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

設計管理這個詞,雖然從不同的角度經常被談及,但是在實踐中、學術上還沒有一個完整的定義,更談不上系統的理論。目前可以查到的一些資料主要是關於設計院本身的設計管理和少量相關的研究。但是從業主角度出發的設計管理研究極少。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30年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所有參與設計管理工作的行為主體在市場中的定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針對新的市場環境和新的行為主體的設計管理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學術方面能夠看到的關於設計管理的研究、論文也比較少,國外文獻中能查到的相關資料也不多,因此可以認為在這方面還沒有完全形成一個科學領域。

序言

2000年以來,應各有關單位的邀請,筆者先後在國家有關部委和協會的各種培訓班、上海市的許多設計單位以及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以“設計管理”為題進行了近20場講座。這期間,吳良鏞院士、林知炎教授都建議筆者把所講的內容整理成書。但筆者兩次著手都深感這些內容還很不完善,從而中止了寫作。2007年,筆者又一次以“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設計管理”為題在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了5次,在顧承東博士、黃翔博士、譚曉洪碩士的幫助下,終於整理出了講義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