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主要產物
在重力作用下,地表物體具有向低處移動的能力。滑坡、倒石堆是重力地質作用的主要產物。雪崩也是一種重力地質作用現象。
重力地貌
坡地上的岩體或土體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發生位移所形成的地表形態。由於坡地重力所移動的物質多為塊體形式,故又將這種移動稱為塊體運動。按運動方式分為:崩落、滑動、蠕動3類。形成的重力地貌類型有:①崩塌,又可分為山崩、塌岸和散落而形成的不同形式的崩塌地貌。②滑坡。③蠕動土屑。④土溜,又分為凍融土溜、熱帶土溜。有時也將山地溝谷中的土石流列入重力地貌。實際上,它是重力地貌與流水地貌之間的過渡性地貌類型。
作用過程
地表風化鬆動的岩塊和碎屑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通過塊體運動過程而產生的各種地貌現象的總稱。其過程分兩類,一是突發性過程,時常造成災害;一是非災變性緩慢過程。產生的地貌現象是:上部山坡物質不斷被遷移,使山坡逐漸後退;山麓就近接受缺乏分選的碎屑堆積,減緩坡度;整體山坡形態隨二者而不斷變化。
地貌類型
重力地貌類型分為侵蝕類型和堆積類型,前者以陡崖為主;後者主要有倒石堆、石流坡(岩屑坡)、滑坡台階、滑坡鼓丘、土石流扇、泥流階地和石冰川等。
影響因素
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指各種風化作用生成鬆散的風化層和岩石風化裂隙,岩體結構面發育程度與產狀,地形形態,水活動浸潤作用降低岩土強度與休止角,侵蝕、潛蝕與溶蝕作用產生臨空面而增加岩土剪力、震動等。它們隨各地自然條件變化而不同,故重力地貌有一定的區域性。人為因素指各種經濟活動破壞斜坡自然穩定態。重力地貌普遍存在,甚至存在於海底。因其具有一定的環境效應,包括突發性災害地貌過程和地表沙石化,故受到人們的重視。因重力地貌的發生存在變形時間效應,故具有可預測性。中國成功地預報了1985年6月12日湖北秭歸新灘大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