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詢

釋道詢(約生活於南宋淳熙至景定年間),俗姓王,南宋福建惠安淨峰人,為洛陽白沙寺住持僧。道詢從小稟性“靈異”,胸襟曠達。皈依佛門後,“朗悟內典,精勤戒行”,又能“耐煩忍垢”,潔緣普施,“漳泉人翕然信服之”。

釋道詢(約生活於南宋淳熙至景定年間),俗姓王,南宋福建惠安淨峰人,為洛陽白沙寺住持僧。道詢從小稟性“靈異”,胸襟曠達。皈依佛門後,“朗悟內典,精勤戒行”,又能“耐煩忍垢”,潔緣普施,“漳泉人翕然信服之”。道詢“嘗募建晉江烏嶼石橋,名鳳嶼盤光橋,與洛陽橋相望,修廣皆加之。其餘修橋樑二百餘所,而惠安峰崎青龍橋、獺窟嶼橋尤其著者。”晉江鳳嶼盤光橋,“舊有石路,潮至不可行,……僧道詢建石橋一百六十間,長四百餘丈,廣一丈六尺。是橋與洛陽橋海中相望,如二虹然”。盤光橋的建成,對後渚、潯美、萬安(洛陽)等地碼頭或轉運渡口的交通運輸和市易的繁榮,都有重要的作用。獺窟嶼橋,在今張坂鎮浮山村,是一座海灘石橋。當時“風波日作,橋不易也”;“南宋開禧間(1205~1207年)僧道詢身率其徒拏舟運石成橋七百七十間,直渡海門,凡五里許,潮平則沒,半落則可通人行,至今便之”。當時,橋處泉州灣東北出口,伸向海灣,與隔海的其他許多市集相通,對當時的交通和貿易起重要作用。清末民國初橋傾毀淹沒。青龍橋,在今輞川鎮峰崎村與許埭村的大路交界處,橫跨於林輞溪上。“南宋寶祐間(1253~1258年)僧道詢建之”。當時惠安“凡中紀之水,若菱溪、驛坂、茭市、龍津之會於峰崎港者皆出橋下至輞川入海”。在這眾水交匯的港中造橋,質量要求很高,所以將橋墩築成半船形,以減輕山洪暴發、眾水奔騰入港的衝擊力。此橋是惠北輞川周圍一帶的交通要道,歷朝多次重修,今雖殘塌,仍為行人通道。現殘橋長35.8米,寬4.1米,餘4孔5墩。根據現在港汊、地理環境看,原橋全長當在百餘米;橋面原鋪上5條石板,最長者12.8米,厚0.68米,長寬厚都超過洛陽橋和安平橋的大部分橋板。道詢興建和主持的白沙寺,初名貞陽庵,後改名頭陀寺。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根據他的道行和貢獻,朝廷敕賜他為靈應大師。因此,寺改名靈應寺。寺址在今洛陽庵邊村瀕海處,巳廢。現尚存金剛井及瑤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