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林輞溪北支地處惠安縣中部,東經118°47′,北緯25°05′為惠安縣第二大溪流林輞溪的三大支流之一,項目區屬紫山鎮,內含二個行政村石碼村、林口村,人口4926人,土地總面積663.13 公頃。
林輞溪北支小流域是一個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地區,解放初期,森林覆蓋率僅2%。1954年,省農林水三部門聯合組織勘查組,成立林輞溪流域治理指揮部。通過調查和規劃設計寫有《惠安水土流失與治理意見》一文。是年冬季成立惠安縣水土保持委員會,建立水土保持試驗站(位於石碼村的蓮花山南麓)。1960年省林科所在水土保持試驗站建立林業水土保持示範點建設徑流場,開梯田,挖水平溝,進行造林種草,觀測水土流失情況。1952年南坑首次封山育林46.67 公頃,經過三年封山,效果顯著。1957年起,對流域重點流失區進行了農林水綜合性全面治理。經過3~5a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使流域內基本實現的綠化。南坑自然村,173.33 公頃的沖刷山坡,42條大小沖刷溝修建127個保土蓄水工程。使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創造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杏林村1957年獲得了林業部授予的“林業水土保持”、“勞動模範單位”。
但經過幾十的的變遷,由於眾所周知原因,使原本山清水秀流域生態重新受到破壞。1981年的亂砍濫伐風造成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積大大增加,流失程度嚴重。惠安縣林輞溪北支小流域是一個水土流失重災區,歷史上雖在大規模的治山治水活動中使流域內基本實現了綠化,但1982年前由於人為破壞,使原本山清水秀流域生態重新受到破壞。通過部門的密切配合和鎮村幹部民眾的建設,林輞溪北支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得到全面開展,綜合治理成效顯著。
水土流失狀況
流域內水土流失(1984年)面積478.2 公頃,占總面積72.1%,其中輕度流失312.53 公頃,占流失面積65.3%,中度流失141 公頃,占流失面積29.5%,強度流失24.67 公頃,占流失面積的5.2%。流域內水土流失的原因歸納起來為“人為”和“自然”兩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2.1不合理開荒,廣種薄收這種小農思想,民眾在山坡上隨意開荒種田和森林的濫砍濫伐風造成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積大大增加,結果大雨一來大量的沙土被沖蝕帶走。開山採石破壞地表植被,結果暴雨一到,山洪暴發,水土流失嚴重。
2.2項目區地處南亞熱帶,季節性颱風暴雨對於土壤沖刷非常強烈,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2.3水土流失危害,水庫淤泥、渠道淤塞。流域區山坡坡度大,植被稀疏,截雨儲水能力差,一遇大雨,大量徑流連泥帶砂沖入水庫、渠道,使得庫容降低,渠道受阻,水利設施難以發揮效益。沖毀道路,危及農田。分布在坡腳、山腰的田地、道路由於坡面陡,植被稀,而大雨產生逕流大,流速快,田地道路的排水系統不完善,時常導致衝垮淹沒。
小流域治理
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措施面積483 公頃,治理程度達100%,達到部頒標準。封禁治理280 公頃,強化治理203 公頃 (其中龍眼種植15.53 公頃,果園改造54.13 公頃,坡耕地改造133.33 公頃,護岸護坡680m,攔沙壩1座)。
3.1治理規劃以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連片治理,治一片成一片,同時切實搞好水土保持監督工作。該縣在配備專職人員,並於行政村設立預防監督崗,扼止亂開山採石等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的違規行為。制定村規民約,封禁山林,有效地增加森林覆蓋率,加快了綠化荒山的進度,提高了蓄水保土的能力,封禁治理效果明顯,實施封禁治理面積280 公頃,占規劃面積的100%。
3.2高規格、高投入的規模化生物措施,不僅對小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對做好小流域資源的永續利用,促進流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規劃期內完成種果15.53 公頃,果園改造54.13 公頃。
3.3完成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完成護岸護坡680m,攔沙壩一座。並延護坡兩岸種植台灣芒果300株。維護了林輞溪北支流兩岸的良好的生態景觀。
3.4經過坡耕地改造,培好地埂,配備好田間排灌系統,同時通過增加施肥和土壤改良,並輔以其他農業技術措施,使提高坡耕地產量的提高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完成坡耕地改造面積133.33 公頃。
3.5建立起整套水土保持管理體系,從宣傳到執法,幾年來,經常性運用有線廣播,出動宣傳車,貼塗宣傳標語,散發宣傳材料,廣泛宣傳水土保持法律法規和科技常識。加強對生產建設工程的監督檢查,督促建設單位對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設施的落實。如位於小流域內的萬安陵園有限公司,該項目為省民政廳重點項目之一,總計畫占地面積40 公頃,我們也督促該項目的施工一定要申請辦理水土保持方案手續,並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5萬元。目前,該項目已占地面積24 公頃,總投資3238萬元,其中綠化面積1.4萬平方米,基礎建設面積4400 平方米,主停車場以及墓區停車場2萬平方米;大型擋土牆1.5萬立方米,工農水庫邊的擋土牆5000 立方米;排水溝3500m;漿徹護坡2000 立方米。目前該項目已具規模,形成一個與自然相協調、園林式的陵園,是我縣水土保持示範工程的典型。
3.6加大水土流失治理投入力度,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完成水土流失治理總投入213.16萬元,投工6.75萬工日。其中亞行貸款投入16.8萬元,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投入及省基建投入60萬元,地方自籌136.36萬元。
小流域綜合治理效益分析
小流域治理工作以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為中心,綜合開發利用水土資源,因地制宜,分區配置防治措施,探討、總結防治模式和脫貧致富途徑。通過幾年來的綜合開發和全面治理,取得了較好的治理效果和綜合效益。林輞溪北支小流域已初步建立起水土保持生態農業體系,農村兩個文明建設躍上新水平,整個小流域舊貌換新顏,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日趨顯著。
4.1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小流域已初步形成山地喬灌草共生共榮的良好植被,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的發生和危害,流域內治理後的85%。人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
4.2經濟效益大大提高。水土流失面積由治理前的4782 公頃降低到36.67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小流域水土流失區流失程度由中度流失降低到無明顯流失,小流域侵蝕模數由治理前的2600t/ k㎡.a下降到如今的200t/ k㎡.a。林草措施使坡面降水徑流受到層層攔蓄,被農田、林帶、果園所利用,攔水效率由規劃前16%提高到89%,保土效率由規劃前的30%提高到85%。
調整土地利用結構,最佳化農業用地結構,通過“推廣坡耕農地“平整四化”,提高了土地生產力和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人均純收入由規劃前的442元增加3380元,糧食平均單產由原來260kg提高到480kg。林輞溪北支小流域綜合治理始終圍繞著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為中心,,堅持可持續性發展戰略,著力引導民眾搞好特色農業和規模開發。總經濟效益達318萬元/年。
4.3社會效益良好。由於積極地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流域的生產格局由單一的糧食生產向農業產業開發的多種經營方向發展,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小流域社會生產生活也有了較大的較變,交通、通訊、文化的發展更加促進環境的改善。民眾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林輞溪北支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也於2000年重點項目評比中受到省水保辦的肯定。同時也為全縣小流域治理提供了成功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