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涅盤聖跡圖

釋迦涅盤聖跡圖

釋迦涅盤聖跡圖中釋迦右脅側臥,其身前刻18尊弟子像,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側首佇望,皆靜穆莊重,表現出弟子對逝者崇敬厚愛而依依眷戀之情。“涅盤”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意思是大徹大悟,堅定永恆,能使人從“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滅的彼岸”。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而後獲得的一種解脫。

簡介

釋迦右脅側臥,其身前刻18尊弟子像,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側首佇望,皆靜穆莊重,表現出弟子對逝者崇敬厚愛而依依眷戀之情。整龕造像氣勢宏大,意境深邃,既合宗教儀軌,又獨具匠心,為中國石窟藝術所罕見。

“涅盤”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意思是大徹大悟,堅定永恆,能使人從“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滅的彼岸”。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而後獲得的一種解脫。小乘佛教以“涅盤”為徹底死亡的代稱,大乘佛教把“涅盤”說成是成佛的標誌。在佛教經論和佛教藝術中,對“涅盤”都不厭其煩地闡述其意義,表現其形象。因此可說,“涅盤”圖像是佛教藝術中一種古老而又常見的題材。

有專家認為,東漢末期雕刻的連雲港孔望山摩岩造像中的“涅盤”圖像,是我國最早的“涅盤”圖像,其時代與鍵陀羅藝術中的“涅盤”像不相上下,並且與《經律異相·現般涅盤王》所描繪的內容相似。但以藝術風格論,它與鍵陀羅藝術中的“涅盤”圖像毫無淵源關係。因為它僅是根據已經傳入我國的有關釋迦“涅盤”的佛經而進行“自我理解”,運用傳統漢畫像石刻技法創作、純屬中國藝術的作品。

與孔望山同時的,被認為與健陀羅藝術有傳承關係的“涅盤”圖像是新疆克孜爾石窟早期幾個洞窟(第17、47、l48窟)中的壁畫作品。此後出現的北魏孝明帝時期(516——528年)開鑿的龍門普泰洞中的“涅盤”圖像,刻釋迦仰臥於床上,猶如常人之死態,不盡符合“涅盤”的含義。麥積山石窟第1窟中的北魏“涅盤”圖像則較前者的表現更合經義,釋迦已是右脅累足而臥,安詳自在,作熟睡狀。敦煌莫高窟北周建平公於義開鑿的428窟西壁的“涅盤”圖像(莫高窟最早出現的“涅盤”像),則在前期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成為一種既融合了西域藝術風格,又帶有濃厚的中原遺風的“涅盤”圖像。

但無論怎樣,這些早期“涅盤”圖像都僅是佛傳故事畫的組成部分,只不過是極為重要的部分而已。只是到了隋代,“涅盤”圖像才逐漸成為一種脫離佛傳的、獨立的、民族化的、規模巨大的“涅盤經變相”。

記載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八十歲時在前往拘屍那迦城途中,身患痢疾,腹痛劇烈,但他忍受痛苦,繼續前行。後隨弟子來到拘屍那迦城娑羅林雙樹間,於七寶床上,北首右脅而臥。此時樹上鮮花盛開,空中充滿了天樂和香氣,天神群集於臥榻四周。弟子阿難陀想著釋迦將不久於人世,悲從中來,倚門啼哭。彌留時分,釋迎對悲傷的阿難說:“阿難陀,你們也許有人會認為,世尊的教導已經終了。但是你們不要這樣想,我為你們大家宣說的教法和制訂的戒律,在我去世以後,就是你們的導師。”然後他經歷一系列的禪定境界(共二十八個階段),終於“涅盤”了。

寶頂大佛灣“釋迦涅盤聖跡圖”正中橫臥的即是釋迦“涅盤”像。他“頭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後背東方”,“右脅而臥”,與《大般涅盤經》所記完全一樣;表情安詳,慧眼微閉,似睡非睡,怡然自若,毫無苦處,顯得慈悲寬懷,氣度非凡。佛頭長6.5米、眼闊1米、口寬1.5米;耳心可供二、三人當床睡覺;左臂平伸,長約20米。釋迦腹前,有兩根雕花立柱撐持龕頂。

這尊“涅般”像全長31米,側身橫臥於石崖上,雙腳隱入岩際,右肩陷入地下,實為半身。以有限的空間,表現出了宏大的藝術形象,給人以遐想的意境,做到畫外有畫。難怪千百年來,民間總流傳著這尊大佛“腳踏瀘州,手摸巴縣,身在大足”的說法。

又據佛經說,釋迦“涅般”之時,大地震裂,悉皆崩倒,諸眾生悲啼號哭,舉手拍頭,捶胸叫喚。其母摩耶夫人聞之,涕泣懊惱,悲哽問絕,與諸天眾。從空中至雙樹間,見僧伽胝、缽及錫杖,撫之號慟。釋迦聞其母聲,以大神力,令槍蓋自開,從棺中合掌而起,為母說法。佛母聞法後,心生歡喜,欣然而歸。

又過七日,大迦葉與五百弟於在耆者崛山中知釋迦“涅盤”已入棺中,便疾往至。因迦葉十分敬重釋迦,故不敢從天空飛去,只得手拄禪杖,尋路疾行。待到釋迦“涅盤”處,他早已老淚盈眶,痛不堪言。釋迦見迦葉至,自金棺中為之現足。

闔棺後,八力士共抬佛棺前往火葬場,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怎么也抬不起來。釋迦見此,乃大發慈悲,使動神力,自舉金棺,升虛空中,從拘屍城西門入,東門出,繞全城到火葬場。

釋迦被火化後,所有遺骨被分作八份。阿者世王,離車毗族人,釋迦族人,布利族人,俱利族人,摩羅族人,以及婆羅門和拘屍那城各得一份。於是在上述人所在城中建造了八座塔,埋藏遺骨,稱“舍利塔”。

上述故事在莫高窟隋唐《涅盤經變》中基本上全被表現了出來,但此處主要有選擇性地雕刻了部分內容。至於“自舉金棺”,“八王分舍利"等情節則被鑿造於“釋迦涅盤聖跡圖”右側的岩壁上。

在“臥佛”身前,躬身肅立著聲聞、菩薩、帝釋和護法等群像十四尊,亦僅露上身。他們即是聞佛"涅盤"先後來到佛身旁的弟子。由左至右是:1、迦葉,已毀。2、趙智鳳,捲髮,拱手,高1.54米。3、柳本尊,首戴方巾,捧八方缽,高1.64米。4、阿難,抱六合瓶,高1.74米。5、舍利子,捧缽,高1.93米。6、須菩提,持淨瓶,高1.94米。7.富樓那,持蓮花,高1.97米。8、目鍵連,捧果盤,高2.01米。9、迦旗延,捧經書,高2.02米。10、阿那律,捧如意珠,高1.84米。11、耶輸陀羅,拱手,高1.85米。12、摩利拘利,拱手,高1.51米。13、優婆羅,捧盤托缽,高1.96米。14、羅侯羅,持如意,高2.17米。這些弟子像與佛經記載略異。一是佛“涅盤”時守候在旁、以及“涅盤”後先後來到佛身旁的弟子中在佛經里絕未記載有柳本尊、趙智鳳兩位四川密宗人士,就是在其它地方的“涅般”圖中也沒有他們二人的形像。二是這些弟子雖面部表情悲哀,流露出依依難捨之情,但沒有佛典中描述的愴天悲地之容,更未表現出大地震裂,金剛傾倒的慘澹場面。

在“臥佛”胸前,有二天王捧抬著香案。香案前有一頭戴冕旒,手執笏,形似帝王的造像(身份待考)。香案上陳列著供盤和香爐。盤內盛桃、榴、葡萄等供物。爐中香菸繚繞,徐徐上升,形成一塊巨石,與龕頂相接,同右側的兩根雕花立柱一起,共同支撐著龕頂六十餘噸重的岩石。煙雲間,有釋跡母親摩耶夫人,姨母摩河波者波提,髮妻耶輸陀羅等內眷像九身;她們或持花或獻果,立於虛空。其間有雍容大度的貴婦,亦有窈窕俊秀的淑女。這既應證了“天眾持妙天華,游虛空,贊聖德,名竭誠興,共興供養”的記載,又與佛前弟子群像共同對主像起到了以小襯大,以豎破橫,虛實相濟的作用。天眾的花冠衣飾玲瓏剔透,與“臥佛”大刀闊斧的袈裟相映成趣,使整部造像構圖飽滿,氣勢宏偉,意境深邃,令人觀之肅然起敬。

在“臥佛”身前不遠處,鑿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水溝,稱為“九曲黃河”。關於它的來歷,在大足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

傳說釋跡牟尼經過多年修煉,八十歲時終於得正果,即將“涅盤”。眾弟子依依不捨,送行不止。他最小的弟子阿難痛哭流涕,拉著他的衣服,懇求帶上自己。釋迦牟尼想,弟子們功德俱未圓滿,怎么能帶去呢?於是,一狠心,推開悲泣的阿難,用手一揮,劃出一條滔滔大河把他們隔開,然後“涅般”了。

釋跡牟尼劃出的這條河就是“九曲黃河”。

當然,“九曲黃河”是中國的河流。傳說中將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與黃河聯繫起來,只能說明是佛教中國化的表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