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醍醐:tí hú
引證解釋
1、從酥酪中提制出的油。
《大般涅槃經·聖行品》:“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醍醐最上。”
唐 裴鉶 《傳奇·江叟》:“龍既出,必銜明月之珠而贈。子得之,當用醍醐煎之三日,凡小龍已腦疼矣。”
唐 修雅 《聞誦法華經歌》:“合目冥心子細聽,醍醐滴入焦腸里。”
蘇曼殊 《遁跡記》:“是時又有自然地味,出凝地面,猶如醍醐。”
2、佛教用以比喻佛性。
《大般涅槃經·聖行品》:“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於佛性。”
唐 杜甫 《大雲寺贊公房》詩之一:“醍醐長發性,飲食過扶衰。”
清 金農 《送性原上座還青浦》詩:“夢醒槐根日未晡,願聞妙法闡醍醐。”
3、比喻美酒。
唐 白居易 《將歸一絕》:“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歸。”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救女》:“但願杯行無數,開懷暢飲醍醐。”
郭沫若 《蜀道奇》詩:“果然為云為雨夢模糊,詩中之情趣,酒中之醍醐。”
醍醐灌頂
拼音
tí hú guàn dǐng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
:茅塞頓開
引證解釋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王生聞得,滿心歡喜,卻似醍醐灌頂,甘露灑心,病體已減去六七分了。
詳細解釋“醍”
1、【關於“醍”】
於430年前明朝時成書的《本草綱目》,記載了豬乳能治小兒驚癲、抽風;狗乳能治夜盲症;還記載了羊乳的功能是“甘溫無毒、補寒冷虛乏、潤心肺、治消渴、療虛癆、益精氣、補肺腎氣和小腸氣”;其中對牛乳的描述最多,詩稱其為“仙家酒”。名醫李時珍的這首詩流傳甚廣,錄其原文如下: “仙家酒,仙家酒,兩個葫蘆盛一斗。 五行釀出真醍醐,不離人間處處有。 丹田若是乾枯時,咽下重樓潤枯朽。 清晨能飲一升余,返老還童天地久。”
詩文中提到了“醍”和“醐”兩個字並且聯訓,指的是,按古法經若干複雜工序而製得的一種質地粘厚的發酵乳脂[1]。事實上,在中國語言文字里,這兩個字並不是同時一起產生的。
自東周初或春秋始,“醍”字意為好酒,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周禮·天官·酒正》篇記載了古時釀酒業,對酒澄清的程度分為五個等級的細節:“辨五齊之名:一曰泛齊、二曰醴齊、三曰盎齊、四曰醍齊、五曰沈齊。”漢末學者鄭玄謂“醴以上尤濁,盎以下差清。”
西漢時戴得、戴聖叔侄整理孔子門徒的後代所留下的言論《禮記·禮運》里也有記載:“玄酒在室,醴盞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粢醍”為紅色的酒。至今江南地區還有這樣紅色的米酒,味甘、有後勁。
可資佐證的還有:《孔子家語》卷一《問禮第六》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註疏》卷五註疏《天官冢宰》五齊;鄭玄《毛詩正義》卷六注《蟋蟀》篇;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九十六宗廟考六;明李之藻《頖宮禮樂疏》卷三《五齊三酒詁》;清朝應捴謙《禮樂彙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及1999年版《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等。
可見“醍”字的本意與乳與乳製品無關;還有現代學者進一步指出,古代蒙古人製作馬乳酒的術語“阿刺吉”與乳與乳製品也無關,但與“醍”卻同源[2]。
詳細解釋“醍醐”
2、【關於“醍醐”】
早在南北朝佛教初興的早期,作為梵文manda的譯名,就在部分經書里偶爾出現“醍醐”一詞了;但開始得以在漢語社會廣為流傳,則自大唐高僧三藏法師為代表的譯經成熟期之後。“醍醐”在漢譯佛經中的基本詞義為“本質”、“精髓”;可以作名詞,也可以是形容詞,有多種用法。
但是,“醍醐”的另外一個意思,作為一種藥物[3],則更早地出現在南北朝時的許多古籍里。例如北齊中書令魏收[4]編的《魏書》列傳第九十《西域》裡面說到“悅般國”的人:“俗剪髮齊眉,以醍醐塗之,昱昱然光澤,日三澡漱,然後飲食。”“悅般國”人特別在意毛髮的清潔,用醍醐美發。
《北史》卷五十五列傳四十一《慕容紹宗傳[5]》記紹宗的兒子慕容三藏:“又畜產繁滋,獲醍醐奉獻,賚物百段。”
我國第一本以製藥為主要內容的書籍《雷公炮炙論》載有:“醍醐,是酪之漿,凡用以重綿濾過,於銅器煮三、兩沸。”估計此書雖由後人編於唐末或宋初[6],但記錄的內容顯然也屬“三國兩晉”之時。
資料表明:意為發酵乳脂“醍醐”的出現,不應遲於“兩晉南北朝”;作為口頭語言可能更早些,並且非常可能本身就是一個音譯外來語;較“醍齊”意為清酒的出現,至少晚了數百年。
“醍醐”本是“胡人”的食物。由於唐朝時胡風尤為盛行,包括胡舞、胡帳、胡女、胡食等,有點像今天的義大利“比薩餅”進入了我國。因此“醍醐”意指發酵乳脂,不僅是一個譯名而且可能是一個譯音名詞,始在崇尚時髦的唐代上流社會得以流行。唐以後可以佐證的資料還有:
《舊唐書》說玄宗朝“貴人御饌,盡供胡食”。
王定保[7]《唐摭言》記宣宗賜食給翰林院的孫宏,“皆乳酪膏脂所制”。所謂胡食之中“乳酪膏脂所制”,可能就包括有“醍醐”。
新、舊《唐書·穆寧傳》還記載著這樣一件事情:穆寧有四個兒子,都很出色,時人用食物來比喻他們,其中三兒子穆員就被比喻成“醍醐”,因為他“粹而少用”。
還可參見《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知人二《楊穆兄弟》條,雲出自《國史補》;宋王讜《唐語林》等。
現有的文獻表明,唐之前,僧人學者在翻譯梵文manda這一詞根時,有的取音譯,如將mandala譯成“曼陀羅”,根據音節湊字造詞;也有的取意譯,如將manda譯成“醍糊”或“醍醐”的都有。在後來的傳播過程里,音譯和意譯的均得以保存;但意譯的兩個中,得以保留至今的,僅有後者。
之所以在唐代發生如此意譯的原因,可能是:
1.待選用的漢語“醍醐”已經在當時的社會上得以流行。當然那時它的含意不僅是一種藥物,也是一種食物了。同時人們對製作“醍醐”的過程也不僅已經有所了解,而且認為其相當繁複,最後所得到的是比“酪”更為高級的乳汁精華的代表。因為在公元1500年前成書的《齊民要術[8]·養羊篇》里,已經詳細記載了古代北方民族飼養牛、羊和擠奶以及製作“酪”的方法;加上唐以來至少也有一定數量的漢人接受了“胡食”。
2.從翻譯的意譯角度,必然賦予選用後的漢語單詞以新的涵義;但這個選用詞的原意,最好與所賦予的新涵義相一致,至少不能引起歧義。事實上,佛經在中國宣講的過程中,已經成功地借用了制酪、制酥、出醍醐的繁複過程,來演繹其經義。例如對“眾生皆有佛性”這一佛教基本教義的解釋和闡述,盛行於唐朝之前數百年的《涅槃經[9]》里就有描述:“善男子,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又云:“善男子,聲聞如乳,緣覺如酪,菩薩如生、熟酥,(淺位如生酥,深位如熟酥)諸佛世尊猶如醍醐。”
由此可見,在唐朝僧人們集中大量翻譯經文時,意指發酵乳脂含義的“醍醐”一詞被翻譯經文者確定為manda意譯詞的必要條件,均已具備了,幾乎無須斟酌。
歷史淵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1.目前史學界尚未統一《周禮》的成書年代[10],有人認為在厲王十七年(前841),有人認為在戰國時期(前475-前221),也有人認為在東、西周交替時(前770)等。現按最保守的估計,意為“第二等級清酒”的“醍”字的出現,約在公元前400年。
2.《魏書》作者魏收在北魏節閔帝普泰元年(531)任“修國史”,北齊天保二年(551),正式受命撰魏史。因此含義為發酵乳脂“醍醐”一詞的出現時間,保守估計在公元540年,並且非常可能本身就是一個音譯外來語。
3.佛經翻譯集大成者是唐代高僧唐三藏,西去取經十七年,於貞觀十九年(645)回到長安。隨即奉旨譯經直到麟德元年圓寂(664),共十九年。據此可以估計,含有“本質”、“精髓”意思的“醍醐”一詞,作為梵文manda的譯名,正式出現的時間當在唐朝貞觀年後、麟德年前,約在公元650年左右。
可見“醍”字的歷史,比意指單一含義為乳酪的“醍醐”早了800年;比同時兼作梵文manda譯名的“醍醐”早了1,000年。
4、李時珍[15]之所以在詩文中崇仰提倡“醍醐”,其實是為了借用影響力甚大的佛教典故“醍醐灌頂”,再次肯定以前醫書的結論;他並非在提倡飲乳。因為事實上,我們黃種人幾乎無人能夠一次攝入一升牛[16],但一次飲用來自一升乳汁製得的發酵乳脂——“醍醐”,不僅確實是可能的,而且也是相對科學合理的。在這一點上,他超越了他的前輩。但是作為一代名醫,雖然經他校勘而得正本清源的醫學文獻無數,然而對乳與乳製品的整體認知最終也沒能突破前人的局限。制約他的,除了在他之前的醫書經典外,還有是成書在2000年前的《漢書[17]·高帝紀上》裡面的觀念:“是口尚乳臭,不能當韓信。”乳臭者,奶腥味也;意即乳汁為嬰兒專用品,成人根本不屑一顧。作為李時珍個人,還是難以擺脫當時社會流行意識的影響。
由此可見,在長達數千年的古代中國,乳汁及其製品, 並不是人們普遍所接受和享用的食物資源。統觀李時珍全詩的表達和理解,實際效果是順應了世人對佛的敬畏,將乳汁的認識轉化成了“靈丹妙藥”式的神話。客觀上使我們的先民,長久地偏離了正確方向:乳汁及其製品,本應作為漢民族一種可資利用的普惠性食物資源。
好在清末民國初期的後人,在翻譯西文單詞Cheese時,沒有再將它譯為“醍醐”,而是意譯成了“乳酪”或“乾酪”[18];因此自中國近代起,乳與乳製品才有幸淡化了“禪”的籠罩,漸漸地向中華民族顯現其天然、樸素的真面貌,使我國人民慢慢地在逐步接受。
注釋
[1]不少人認為是“酪”,還誤以為是乳酪。參見注3,和注6的正文。
[2]徐時儀,《佛經中有關乳製品的詞語考探》,《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3]見《唐本草》:“醍醐,生酥中,此酥之精液也。好酥一石,有三、四升醍醐,熟杵煉,貯器中,待凝,穿中至底,便津出得之。”《唐本草》又稱《新修本草》,是唐代李績、蘇敬等22人集體編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具有國家藥典性質的本草。
[4]李建棟,陳希榮,《魏收生年補證》,《開封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5]鄭小容,《慕容鮮卑漢化過程中所保留的本族文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02期。
[6]陳美燕,《〈雷公炮炙論〉寫作年代分析》,《淮海醫藥》,2006年8月第24卷第4期。
[7]王定保,曾為晚唐進士,記初唐之事,向為注家所重。
[8]作者賈思勰,益都(今屬山東)人。成年以後,走上仕途,曾經做過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等官職,並因此到過山東、河北、河南等許多地方,每到一地都研究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中年以後,回到自己的故鄉,開始經營農牧業,掌握了多種農牧業生產技術。大約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東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間,將積累的許多古書上的農業技術資料、詢問老農獲得的豐富經驗、以及他自己的親身實踐,加以分析、整理、總結,寫成農業科學技術巨著《齊民要術》。
[9]王志遠,《薈萃文庫佛教百問》,《今日中國出版社》1992年版。
[10]劉豐,《百年來〈周禮〉研究的回顧》,《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1]醍醐寺建於公元874年,位於日本京阪郊區。為真言宗“醍醐派”的總院。除了五重塔外,全寺曾因戰火被毀。1598年,借豐臣秀吉賞花之際重建寺。內擁有日本京都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五重塔、絹本著色五大尊像等眾多的國寶。
[12]見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甘肅舉行“時輪灌頂大法會”》,2006年09月07日。
[13]在公元七世紀末期以前,我國寺院中盛行一種“俗講”。記錄這種俗講的文字,即“變文”。變文是用接近口語的文字寫成的,中間有說有唱。說唱的材料,大部分是佛經中的故事。
[14]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新1版。
[15]李時珍,《本草綱目》的作者,書成於1578年(萬曆六年)。
[16]曹金英,《學生飲用奶的風險和管理》,《中國乳品工業》No.6,2002。
[17]《漢書》成書於後漢和帝時,前後歷時三四十年。班固世代為名家望族,家多藏書,父班彪為當世儒學大家,“唯聖人之道然後盡心”,採集前史遺事,旁觀異聞,作《史記後傳》六十五篇。班固承繼父志,“亨篤志於博學,以著述為業”,撰成本書。其書的八表和《天文志》,則由其妹班昭及馬續,共同續成。
[18]顧佳升,《關於乳酪的營養性》,《乳業導刊》No.40,2005。
(1).從酥酪中提制出的油。《大般涅槃經·聖行品》:“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醍醐最上。” 唐裴鉶《傳奇·江叟》:“龍既出,必銜明月之珠而贈。子得之,當用醍醐煎之三日,凡小龍已腦疼矣。”蘇曼殊《遁跡記》:“是時又有自然地味,出凝地面,猶如醍醐。”
(2).佛教用以比喻佛性。《大般涅槃經·聖行品》:“從佛出生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於佛性。” 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詩之一:“醍醐長發性,飲食過扶衰。” 清金農《送性原上座還青浦》詩:“夢醒槐根日未晡,願聞妙法闡醍醐。”
(3).比喻美酒。 唐白居易《將歸一絕》:“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歸。” 明徐復祚《投梭記·救女》:“但願杯行無數,開懷暢飲醍醐。”郭沫若《蜀道奇》詩:“果然為云為雨夢模糊,詩中之情趣,酒中之醍醐。”
相關記載
醍醐
《茶經。一之源》“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支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現代譯文:“茶的功用,因為它的性質冷涼,可以降火,作為飲料最適宜。品行端正有節儉美德的人,如果發燒,口渴,胸悶,頭疼,眼澀,四肢無力,關節不暢,喝上四五口,其效果與最好的飲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
“醍醐灌頂”
自唐以後,“醍醐”一詞不僅用來形象地說明所謂佛教信徒成佛的漸進修煉過程;還可以比喻佛教各派教義,在相互辯駁、詰難中,不斷提升的經歷,例如《大涅槃》卷一四《聖行品》第七之四:佛出於《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甚至佛教的不同派別,也喜稱自己信奉的經典書籍和宗派教名為醍醐,以顯示自己的地位。見《法華玄文》卷一十下;連佛教寺院也以“醍醐”命名[11]。
然後,隨佛教與道教和儒教等的相互磨合,“醍醐”一詞迅速擴大了流行範圍,影響到社會的其它方面。例如在文人詩作之中也多有體現:
杜甫《大雲寺贊公房》:“到扉開復閉,撞鐘齋及茲。醍醐長發性,飲食過扶衰”;
《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六歐陽詹《送蔡沼孝廉及第後歸閩覲省序》:“烹乳為醍醐,鍛金為干將,予期烹鍛以變化”;
皇甫湜之《出世篇》:“四肢為琅玕,五臟為璠璵。乳如芙蓉,頂為醍醐”;等。
同樣,“從乳到醍醐”不斷升華的過程,也被歷代儒家反覆使用。例如《唐書》穆寧傳注醍醐、四庫提要解釋明朝楊慎《譚苑醍醐》書名的醍醐兩個字,都含有這層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在佛教內部,不僅珍品可以喻作為“醍醐”,毒藥也同樣可比喻為“醍醐”。例如《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第四之五:“如是大乘典,亦名雜毒藥;如酥醍醐等”等。這與梵文manda的本意一致,屬中性詞,本無褒貶之意;它強調的是“本質”或“精髓”。
只是後來在佛教外部漫長曲折的流行過程里,“醍醐”一詞後來被賦予了更多的褒義意思。如唐顧況詩《行路難之三》:“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白居易詩《嗟落髮》:“有如醍醐灌,坐受清涼樂。”唐憲宗《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俾披閱之者甘露灑於心田,曉悟之者醍醐流於性境。”清董浩《全唐文·實際寺故寺主懷惲奉敕贈隆闡大法師碑銘》:“知與不知,仰醍醐於句偈;識與不識,詢法乳于波瀾。”
而最早完整出現成語“醍醐灌頂”的書面資料,可能是《維摩詰經講經文》里的記載:“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灌頂”,原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舉行的儀式。取四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注新王之頂,象徵新王已享有統治“四海”的權力。後被佛教接受引用,作為後輩弟子在修行過程里,不斷逐步晉級的儀式。流注的可以是具體的物質,如清水,“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流注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東西,如口訣、咒語以及秘笈、經文等,也就是作為中文音譯詞“醍醐”的梵語單詞manda的本義。而且弟子在接受灌頂儀式後,一般都緊接著“閉關”一段長短不等的時間,少則數月,多則數年。然後也可冠以“某某灌頂”的頭銜,享有某種待遇。因此作為成語“醍醐灌頂”里的“醍醐”,嚴格地說不能理解為“發酵乳脂”而是“本質”和“精髓”。
實際上佛教界直到今天,“醍醐灌頂”里的“醍醐”依然沒有被理解為單一僅僅意指乳脂,2006年甘肅公開舉行的灌頂法會的名稱是“時輪灌頂大法會”[12];只是在唐中期,由於佛教各派在向普通民眾宣教時,出現了以“變文”即“通俗的說唱”形式的法會後,“醍醐灌頂”才被社會理解為用“發酵乳脂澆頭”的儀式。雖然後來在宋真宗時(998-1022),政府明令禁止僧人講唱“變文[13]”,但是在社會中、下層里已經形成的觀念不可能隨即消失,繼續以種種方式在世世代代流傳,尤其在非佛教徒的認知里,“醍醐”回復成了單一含義“發酵乳脂”的代名詞了。
公元1899年,在敦煌石室發現了約兩萬個卷子,其中多半是手寫本,中外史學界公認這些手寫本是四世紀末到十世紀末形成的資料[14]。《維摩詰經講經文》就是在其中被發現的,這為我們框定成語“醍醐灌頂”產生的時間段提供了依據;由於《行路難之三》一詩的作者顧況,生於公元725年死於公元814年,《嗟落髮》一詩的作者白居易,生於公元772年死於公元846年;據此估計,《維摩詰經講經文》成文的時間當在公元800年前後;換言之,成語“醍醐灌頂”的出現,應在唐三藏意譯梵語單詞manda為“醍醐”之後約150年。
相關詞條
醍醐寺
醍醐寺位於京都市伏見區。創建於公元907年,是日本佛教真言宗醍醐派總寺院,醍醐天皇的敕願寺。公元1470年焚於兵災。後由豐臣秀吉重建,富有桃山時代特色。寺院分為上醍蝴和下醍醐兩部分。下醍醐有三寶院和靈寶堂,三寶院由豐臣秀吉本人設計,是桃山書院式建築,內有葵之院、表書院、純淨觀、護摩堂等,每個房間的牆壁上都有江戶時代名畫家石田幽汀和狩野山樂的彩色障壁畫。靈寶館珍藏著許多佛圖和書籍。其中絹本著色五大尊像和絹本著色文殊渡海圖等佛圖,均為日本國寶。寺內的五重塔建於公元952年,是京都現存最古老的五重塔,上醍醐建有清潼宮拜堂和藥師堂等。藥師堂為藤原時代建築,堂內供奉藥師如來像及日光、月光雙脅侍像。醍醐寺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醍醐英語
醍醐是一家專注於英語實用技能培訓與研究的教育機構,也是全球首家將‘雲技術’套用於語言教育的科技企業。醍醐通過自主研發的實時互動網路,將北美的專業外教服務和優質教育資源帶到您身邊,幫您快速、便捷、高效地提高職場英語技能!
醍醐的教師均來自母語為美語系的國家(美國和加拿大),擁有豐富的英語教學經驗,持有TEFL或TESL等英語教學專業資格認證,接受全面、專業、嚴格的培訓後,才能為您提供專業的英語教學服務。
作者醍醐
簡介
醍醐,資深部落格,科幻編輯,奇幻作者,網際網路深度使用者,LOMO攝影愛好者。喜愛研讀魏晉至明清以來的筆記體志怪小說,決心做一名專門創作筆記體小說的中短篇小說作者。
作品
《醍醐堂記》、《鍵上話》等
地名
醍醐鄉,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境內,後併入寺前鎮。
《須臾·醍醐》
簡介
落落(趙佳蓉)圖文隨筆集《須臾》中的一個章節(Charpter Two)裡面寫到自己的學生時代,過去的同學和生活。
美文摘錄
1.我們看見的都是過去。只是這個過去離我們很近很近而已。
2.能夠相信的只有瞬間。
3.無法,無法用語言形容,內心古怪冷清的警惕。
4.只要一小段的足跡。被慰藉著,凝華的心。
5.整個世界都是過去。只是這個過去離我們很近很近罷了。這么想的話,就沒什麼了吧。
……
作者簡介
落落(1982年4月30日 — ),女,金牛座,出生於上海,中國知名青春文學作家,最世簽約作家,《文藝風象》雜誌主編,《最小說》別冊《ZUI Silence》文字總監。曾因擅長描寫校園青春小說,而被稱為“校園女王”。2011年出版的《剩者為王》直指“剩女”話題,獲得當年上半年虛構類暢銷書第八名,成為排行榜中最暢銷的女作家。代表作:《年華是無效信》《塵埃星球》《須臾》《不朽》《剩者為王》《千秋》《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