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崔十五見招

《酬崔十五見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五言律詩。該詩是李白回復好友崔十五的五言律詩,全詩體現了作者對朋友字跡的珍重和才華的喜愛,表現李白對崔殷勤相邀的謝忱和對友情的珍重。

作品原文

酬崔十五見招

爾有鳥跡書①,相招琴溪飲②。

手跡尺素中③,如天落雲錦④。

讀罷向空笑,疑君在我前。

長吟字不滅,懷袖且三年⑤。

詞句注釋

①《水經注》:倉頡本鳥跡為字,取其孳乳相生,故文字有六義焉。

②《一統志》,琴溪,在寧國府涇縣東北二里,溪側有石台,相傳琴高控鯉之所。

③《古詩》:“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④木華《海賦》:“雲錦散文於沙汭之際。”張銑註:“雲錦,朝霞也。”

⑤《古詩》:“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創作背景

作於天寶十四載(755)。崔十五,名不詳。李白其時在宣城等地盤游。琴溪,在安徽涇縣境內。此詩是李白獲得崔十五招飲書信後寫的回覆,以詩作答。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有《李太白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