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身世
鄭道傳出身於高麗王朝的一個官宦世家,他的祖父鄭均官至檢校軍器監,父親鄭雲敬官至刑部尚書,並曾作為書狀官奉使元朝,並與高麗名士李谷結為忘年之交。而鄭道傳的早年生平卻不詳,他的出生年就有1337年和1342年兩種說法,而爭議最大的則是他的母家,鄭道傳稱其母禹氏為“榮州士族散員(禹)淵之女” ,但他的政敵則說鄭道傳“家風不正,派系未明” 、“起身賤地” ,《朝鮮王朝實錄》也記錄他的外祖母為僧人通姦所生。 而據現今韓國忠清北道丹陽地方的傳說,有相士預言鄭道傳之父鄭雲敬在十年後結婚所生的兒子將成為宰相。鄭雲敬相信了這個預言,前往金剛山修養十年。十年之後在回老家安東奉化的途中遭遇降雨,鄭雲敬寄宿于丹陽三峰的草庵之中,並邂逅了當地禹氏少女。鄭雲敬娶其女而歸,生下了鄭道傳。取名“道傳”就是因為他在道路上誕生的。 鄭道傳身世的各種說法反映了他在當時的巨大爭議。
早年
鄭道傳由於其父鄭雲敬與李谷的忘年交的緣故,因而拜李谷之子李穡為師,並與同門的鄭夢周、李崇仁等交好。他自幼好學,博覽群書,在李穡門下“講論不輟,聞見益廣,為文章汪洋渾厚,諸公鹹推讓之”。1360年(高麗恭愍王九年)參加科舉考試,中成均試,兩年後進士及第,歷任忠州司錄、典校注簿、通禮門祗候等職。正月丁父憂,鄭道傳奔喪,同年十二月,又丁母憂,廬墓終制三年。時高麗喪制紊馳,士大夫遭喪,皆百日即吉,鄭道傳廬墓三年,喪禮俱盡。服喪期間,鄭道傳講究經籍,南方學者多從之,教誨諸弟,皆能成立。1375年,因反對權臣李仁任等人的親元反明政策而遭到流放。在流放期間,鄭道傳努力進行學問研究,從事教育事業。1377年從流放地回來之後,成為了將軍李成桂的幕僚。李成桂十分信任鄭道傳,將他比作自己的張良。
1389年,李成桂廢黜昌王,擁立恭讓王。鄭道傳參與了此事,因功封為功臣。鄭夢周等人支持恭讓王,欲壓制李成桂勢力。鄭道傳系李成桂的幕僚,因此在1391年被彈劾,再次處以流刑。1392年被釋放,同年4月李成桂在遊獵中落馬受傷。在李成桂療養期間,鄭夢周等人以“家風不淨、家系不確”為名義彈劾鄭道傳,因此再度被流放。李芳遠暗殺鄭夢周之後釋放了鄭道傳,同年7月17日,鄭道傳擁戴李成桂為王,建立朝鮮王朝。
後期
權力集中於鄭道傳的手中,其權力甚至凌駕於朝鮮太祖李成桂之上。朝鮮王朝任命他為門下侍郎贊成事、判都評議使司事、判戶曹事、判尚瑞司事、普門閣大學士、知經筵藝文春秋館事、判義興三軍府事等官,歷任或兼任朝廷的要職。同時認定其為開國一等功臣。
朝鮮王朝遷都漢城以後,宮殿、宗廟的位置和稱號,以及漢城諸門的稱號,都是鄭道傳擬定的。同時,他編纂了《朝鮮經國典》,為朝鮮王朝的法制基礎作出了貢獻。其著作《佛氏雜弁》為後世朝鮮王朝崇儒抑佛的政策奠定了理論基礎。
在軍事上,鄭道傳對軍制進行改革。高麗王朝末期,出現了私兵化,即有勢力的人擁有私人軍隊。鄭道傳廢黜了私兵,將指揮權收歸國有。同時他新增了一些陣法,增強了朝鮮王朝的國防實力。
鄭道傳勢力在朝廷非常大,朝鮮太祖將自己的幼子宜安大君李芳碩冊封為世子,並指定鄭道傳為太子的師傅。這引起了太祖的第五子李芳遠的不滿。李芳遠遂於1398年發動兵變,殺死了李芳碩,奪取了政權,史稱第一次王子之亂。鄭道傳在此次政變中被殺。
思想貢獻
1362年考中進士,翌年任忠州司錄、典校主簿。1375年遭權臣保守勢力的誣陷,過了7年的流放和地方飄泊的生活。1383年恢復官職後,成為改革派的核心人物。李朝建立後,鄭道傳先後擔任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國家要職,後在王宮內亂中受牽連被殺。他的著作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哲學等各領域,哲學代表作有《佛氏雜辯》、《心氣理篇》等,均收錄在《三峰集》(14卷)中。還有《學者指南圖》。鄭道傳以朱熹的“萬理皆實”為武器,有力地批駁了佛教的“萬理皆虛”的宗教迷信說。他認為“太極”是先行於客觀物質世界的精神實體,陰陽是從太極中派生出來的第二性的東西。他的“理氣”觀是唯心主義的,認為“理”是“天理之先”,派生萬物的精神實體,是“氣”“心”的根據和始源;“氣”由“理”派生,“心”亦由“理”稟生。他的專著《佛氏雜辯》是從哲學的角度對佛教進行全面批判的著作,發揮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合理思想。鄭道傳反對佛教“輪迴之說”,提出天地萬物由“氣”形成的唯物主義觀點。他認為人和萬物都為“天地之氣所生”,“氣之凝聚者,為形質,為神氣”,“形質”與“神氣”緊密相連,一旦形質消滅,神氣也不復存在,人死了,精神再不能存在。他還提出事物處於不斷發生、發展、消亡的運動變化之中的辯證思想,認為“人物之生生而無窮,乃天地之化,運行而不已者也”。這種“生生無窮”,“運行不已”不是簡單的循環,而是質的變化,前進的發展。
鄭道傳在認識論上儘管有“知萬物之理具於吾心”的唯心主義先驗論思想,但也提出對複雜多樣的客觀世界,人們可以借“璇璣”、“玉衡”等儀器和數學“乘除”的計算法來認識和計算的合理觀點。
鄭道傳的倫理道德觀是唯心主義的。他極力鼓吹"三綱五常",特彆強調“忠孝”思想,又是“性三品”說的提倡者。但是,他作為改革派的政治家,在同佛教大僧侶、權臣保守勢力的鬥爭中,提出整頓土地制度、抑制世臣大地主和大僧侶的特權、鞏固中央集權、發展生產、富國強兵等有利於社會歷史發展的進步思想。
傳聞逸事
鄭道傳跟隨太祖到了東北方駐軍的地區,當時太祖李成桂還是高麗的將軍,看見李成桂的軍隊軍容齊整,對李成桂說:“這么強大的軍隊,什麼事情不能實現呢?”太祖問他什麼意思,鄭道傳只說自己是亂說的。後來在東南方討伐倭寇,營地門前有老松一株,鄭道傳請求在老松上題詩,詩云:蒼茫歲月一株松,生長靑山幾萬重。 好在他年相見否?人間俯仰便陳蹤。他對太祖說:“既然知道了天命所指,為什麼不快點行動呢?”
李成桂駐守在外,時常惹人誹謗,有一次李成桂擔心自己被國王殺害,想要東歸躲避,將要走時,鄭道傳進諫說:“公是國家百姓的依靠啊,怎么能夠輕易就離開呢?不如留下來繼續輔佐王室,提拔賢才,打壓進讒言者,來穩固朝綱,那么讒言就自己消失了啊,如果將軍這個時候走,讒言就會更加多,那么將軍就會遭遇不測啊。”
鄭道傳是王世子李芳碩的黨羽,也是李芳遠最大的政敵。李芳遠下令誅殺鄭道傳,鄭道傳於是逃走到閔富的家裡,後來有人說鄭道傳逃到了閔家,於是李芳遠就讓武士捉拿鄭道傳。鄭道傳趴在地上,拿著劍指著李芳遠說:“如果你能放我一條命,我就用我全力輔佐你。”李芳遠說:“你既然先前在高麗為官就背叛了高麗王朝,現在又想背叛我們李氏嗎?”於是誅殺了鄭道傳和他兒子。
後世評價
朝鮮太宗李芳遠十分厭惡鄭道傳,將他認定為反叛的逆臣。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鄭道傳都被當作叛臣賊子看待。到了1791年,朝鮮正祖才命令人對鄭道傳的學問進行重新評價,並刊行了他的文集《三峰集》(삼봉집)。1865年,興宣大院君在重建景福宮時,恢復了漢城設計者鄭道傳的功勳和爵位。1870年,追贈其諡號文憲(문헌)。
影視形象
2014年KBS電視劇鄭道傳,姜怡碩,曹在顯飾鄭道傳
2015年電影純真時代,李在龍飾鄭道傳
2015年SBS電視劇六龍飛天,金明民飾鄭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