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谷讀書堂

鄭谷讀書堂是唐代江西詩人中成就最大的鄭谷建草堂於仰山之麓的退隱之處。鄭谷讀書堂之所以值得瞻仰憑弔,是因為鄭谷的歷史聲譽高,詩品、人品均堪稱典範。他是古袁州宜春縣(今宜春市袁州區)歷史上第一個在全國詩壇獲得重要地位和廣泛影響的著名詩人,也是唐代江西詩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位。直到今天,他仍然是宜春乃至江西人民的驕傲。

地理位置

鄭谷讀書堂古蹟位於宜春市袁州區洪江鄉東南村後的宜春仰山棲隱禪寺旁,有一道山樑名為書堂山。在書堂山中部,離棲隱寺大約一箭之遙的地方,有一塊古宅遺址。那就是著名的鄭谷讀書堂遺址。書堂山的得名,即源於此。

歷史記載

鄭谷(848-909),字守愚,唐朝袁州宜春縣(今宜春市袁州區)人。鄭谷七歲時,司空圖見到他的詩賦習作,曾一時嘆為“一代風騷主”。雖然自小才華橫溢,但是科舉、仕途卻頗為不順。他21歲首次參加科舉考試就名落孫山。此後又連考10回,直至40歲才中了進士,又因時局動盪,至45歲才授為京兆鄠縣縣尉,不久提拔為右拾遺,50歲時再升遷為尚書都官郎中,因此被稱為“鄭都官”。唐哀帝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溫逼帝遷居洛陽,燒毀長安宮,鄭谷眼見李家王朝氣數已盡,在宜春籍和尚虛中的提示下,棄官返回了宜春。他晚年回宜春時,老家已經沒有了房子和親人。但深入骨髓的故土情結,卻還是使他在將老之年,選擇了落葉歸根。先在化成岩下建房,後又在仰山建造讀書堂隱居,至公元909年去世;死後安葬在宜春城北7里的江北嶺。北宋時期,袁州太守祖無擇曾主持修繕其墓;如今已無跡可尋。為了紀念詩人並褒揚他的代表作,宋代袁州就在府城命名了一條街道為“鷓鴣路”,後一直沿襲至現代,直到“文革”時,才改名為“東風大街”。

人文歷史

鄭谷在政治上建功立業的夢想雖然慘遭破滅,但詩歌創作卻成就卓著。《全唐詩》收錄他的詩有325首,他本人輯錄於詩歌自選集《雲台編》、《宜陽集》中的,總計有1000多首,可惜版本均已失傳。因此,他和當時的著名詩人許棠、任濤、張擯、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同被號稱為“芳林十哲”,(又稱“鹹通十哲”)。有人甚至稱他為晚唐詩壇巨擘。鄭谷的詩歌清新婉麗,明白曉暢,講究鍛字煉詞。他隱居仰山後,有一年,湖南詩僧齊己來訪,呈上《早梅》詩,詩中有兩句為“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讀後說,既然題為“早梅”,說“數枝”就沒有完全突出“早”字,不如將“數枝”改為“一枝”好。齊己一聽,佩服不已,當即拜稱他為“一字師”。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千古佳話——成語“一字師”的由來。和李白、杜甫一樣,鄭谷也是政治仕途上的失敗者,然而,仕途上的挫折,偏偏成就了他們的創作,從而也就成就了他們千古流芳的詩名。正所謂“失之東隅,得之桑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古賢哲們的奇麗人生,確實值得人們永世深思。這恐怕也正是鄭谷讀書堂能夠成為千古勝跡的原因之一吧。

著名詩詞

鄭谷的詩歌,成就最高的要數寫景詠物詩。這類詩寫照傳神,烘托比興,景物的特點與人物的感情融會貫通,鮮明突出。其中《鷓鴣》詩被譽為千古絕唱。因此,人們又稱他為“鄭鷓鴣”。鷓鴣啼聲悽厲,使人傷感。該詩以鷓鴣喻遊子、遷客;取舜帝客死,二妃殉情、屈原投江,萬民同悲的典故,借鷓鴣啼聲渲染了作者悽愴悱惻、寂寞孤苦的感情,確實感人至深。《鷓鴣》詩曰: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
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春日西。
反映了他在朝廷危亡之秋的憂慮和愁思的《中秋》的詩中吟道:
清香聞曉蓮,水國雨餘天。
天氣正得所,客心剛悄然。
亂兵何日息,故老幾人全。
此際難消遣,從來未學禪。
又在一首《重陽夜旅懷》中吟說:
強插黃花三兩枝,還圖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後,惆悵多於未醉時。
到了50歲後,他已認識到救國無望,這才產生了歸隱之心。在《次韻和秀上人長安寺居言懷寄渚宮禪者》一詩中,他吟道:
舊齋松老別多年,香社人稀喪亂間。
出寺只知趨內殿,閉門長似在深山。
臥聽秦樹秋鍾斷,吟想荊江夕鳥還。
唯恐興來飛錫去,老郎無路更追攀。
明顯表露了自己對國事的無能為力和不得不棄官歸隱的念頭的《慈恩寺偶題》中吟道: 
往事悠悠添浩嘆,勞生擾擾竟何能。
故山歲晚不歸去,高塔晴來獨自登。
林下聽經秋苑鹿,江邊掃葉夕陽僧。
吟餘卻起雙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故山歲晚不歸去,高塔晴來獨自登。
林下聽經秋苑鹿,江邊掃葉夕陽僧。
吟餘卻起雙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隱居仰山後,他力圖忘卻世事,解除思想負累,使自己歸於澹泊,因此,以詩自況說:
攜琴當酒度春陽,不解謀生只解吟。
舞蜂歌蝶莫相試,老郎心是老僧心。
又《短褐》詩曰:
閒披短褐杖山藤,頭不是僧心是僧。
坐睡覺來清夜半,芭蕉影動道場燈。
然而,他畢竟是一名深受儒學薰染的士人官宦,當朝廷離亂甚至覆滅的訊息不斷傳入耳中時,終是想超脫也超脫不了。因此,儘管住在了深山古寺之側,終日與僧人為伍,內心的煩惱和悲苦還是拂之不去。在《渼陂》一詩中,他吟道:
昔事東流共不回,春深獨向渼陂來。
亂前別業依稀在,雨里繁花寂寞開。
卻展漁絲無野艇,舊題詩句沒蒼苔。
潸然四顧難消遣,只有佯狂泥酒杯。
又《寂寞》詩曰:
江郡人稀便是村,踏青天氣欲黃昏。
春愁不破還成醉,衣上淚痕和酒痕。
又《黯然》詩曰:
搢紳奔避復淪亡,訊息春來到水鄉。
屈指故人能幾許,月明花好更悲涼。

旅遊信息

鄭谷讀書堂曾是宜春歷代名勝,尤為歷代騷人墨客所景仰。宋朝的范成大辛棄疾朱熹等都曾到這裡憑弔。可惜的是隨著晚清朝廷的腐朽,國家的衰敗,鄭谷讀書堂也淪落毀圯,繼而沒入了柴叢。近百年來,已是無人踏足了。可喜的是近年來,隨著旅遊經濟意識的加強,人們已經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了文化古蹟的多方面價值。因此,鄭谷讀書堂和近旁的棲隱寺,都已被僧俗各界提上了籌備重建的議程。預期在不久的將來,這所古樸的草堂,將帶著一名久遠的讀書人的詩書風采,重現在人們的眼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