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旭光[一,革命老幹部]

鄭旭光[一,革命老幹部]

  鄭旭光,男,漢族,1921年8月出生,河北省阜平縣人,1937年9月參加革命,194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調河北省歌舞劇團任副書記,1979年調河北省京劇院任書記,1983年從省京劇院離休。 其事跡被收入2007年8月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開國將士風雲錄》一書中。

輟學回家鬧革命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了。在戰火之下,正在北京上國中的鄭旭光不得不放棄學業,回到了保定市阜平縣老家。“那個時候,八路軍已經開始在阜平縣組織抗日總動員委員會了。”鄭旭光老人說,那時雖然他只有16歲,可抗日熱情卻非常高,覺得八路軍是打日本人的,他們組織的活動,說什麼他都應該參加。  就這樣,輟學回家的鄭旭光在動員會之後,報名參加了抗日工作。從他的回憶中,我們得知,當時的鄭旭光每天和其他抗日會的同志們一起到大街上寫抗日標語、唱革命歌曲,還到阜平縣的各個鄉村宣傳抗日救國思想,動員當地的青年積極分子參軍。“那個時候,我每天都過得特別開心,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直到此時,鄭旭光老人依舊為當初的選擇而感到自豪。 ​

成了一名小八路

在參加了抗日總動員委員會幾個月後,1938年3月,鄭旭光正式穿上了軍裝,到晉察冀軍區第三分區衝鋒劇社當了一名八路軍。鄭老說,他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除了他心中的意願外,最要感謝的是他的父親。“父親也是一名老革命,他是阜平縣抗日會後勤科的科長,可以說是父親將我帶上了革命之路。”說起父親,鄭老語氣中充滿了無限敬意。  正式參加八路軍後,鄭旭光離開了家鄉阜平縣,來到了曲陽縣。從鄭老的回憶中不難看出,對於在衝鋒劇社的這段經歷,他有著無限的留戀。“那時候我被分到了音樂隊,主要是演奏二胡、三弦和吹奏口琴。”鄭老說,他們當時演奏的曲子多數是廣東樂曲,如小桃紅、滿園春色等。雖說沒有扛起槍在前線衝鋒,可在鄭旭光看來,此時的工作處在另外一個戰場,他在用特殊的武器抗日。  在這種想法下,以前對樂器一竅不通的鄭旭光通過一點點摸索,終於將二胡、三弦和口琴等樂器演奏得非常嫻熟。“當時的信念只有一個,革命分工不同,我一定要用自己手中的武器來鬧革命。”鄭旭光老人堅定地說。

校長身兼廣播員

從穿上軍裝那一刻起,鄭旭光用他手中的特殊武器完成了一項項革命任務。1942年,鄭旭光被派到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大隊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三軍分區司令部幹部輪訓隊任文書。在這裡鄭旭光工作得非常認真,甚至在1943年“五四青年節”的時候,還被政治部評為了優秀青年。  參加革命的時間越長,鄭旭光對黨的感情就越深,就越想能為革命工作做更多的事情。1944年抗日形勢開始好轉,此時鄭旭光發現新區農村很少有學校,更聽不到抗日歌聲。在這種情況下,他主動向領導請纓,離開部隊到地方搞教育,開闢新區的文教工作。  在得到領導批准之後,鄭旭光來到了保定唐縣大長裕完小任校長。剛剛來到這裡的鄭旭光,除了辦好學校教育外,還向全村開展文教活動。在這裡他成立了夜校,組織了村劇團,還建立了廣播室。學校里,鄭旭光是校長;廣播室內,鄭旭光是廣播員。每天晚上,他用大喇叭向全村廣播抗戰形勢和生產模範事跡等,深受當地民眾的歡迎。  1945年,唐縣縣委為了開闢新區教育,活躍文化生活,調鄭旭光去宋高河、東大洋兩個村組建完小,任校長。當時的完小組建從零開始,困難不少,但鄭旭光卻充滿了熱情和信心。他從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入手,將喜歡文藝的青年男女組織起來,教他們唱歌、演小戲、扭秧歌。那個時候,鑼鼓一響便吸引了不少男女老少前來觀看。在前來觀看節目的人群中,有村幹部、普通鄉親,他們先是看節目,然後就是談論辦校問題,就這樣,完小終於順利建立起來了。

在教室里入了黨

1947年11月12日,石家莊解放了,剛剛從華北聯合大學教育學院畢業的鄭旭光被分配到石家莊第五完小任校長。也正是在這所國小裡面,鄭旭光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說句心裡話,我早就期盼著入黨的這一天了,正式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是我多年的心愿。”回憶起當年入黨的經歷,鄭老激動不已。鄭老說,1948年4月的一天,自己所在的石家莊第五完小的一名老師找到了自己,表示願意介紹自己加入中國共產黨。  “那個時候,石家莊雖然解放了,可鬥爭形勢還是很嚴峻,入黨都是秘密的。”鄭老說,聽到這個訊息後,自己激動得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就這樣,在這位老師的介紹下,1948年5月的一天,鄭旭光在石家莊第五完小的一間教室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從1983年離休到現在,鄭旭光老人堅持晨練,堅持學習。不難看出,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終對黨忠心耿耿,對革命無限忠誠。  鄭旭光老人說,他現在生活的非常知足,回憶以前的歲月成了他最幸福的時刻。“無論是過去的戰爭年代,以前的奮鬥時期,還是現在的和平年代,我都覺得自己是在黨的領導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