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心亭

鄭心亭(1909~1933),學名雲岫,早期中共黨員,革命烈士,益都縣(今青州市)東陽河村人。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幼喪父母,由叔父母撫養。1924年考入山東省立第十中學。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參加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大陳村國小教師,常於夜晚進行黨的秘密活動,找僱工、農民、學生談心,受其影響者,大部分發展成為黨的骨幹。1928年,杜華梓叛變,益都黨組織遭嚴重破壞,他與上級失掉聯繫。1930年,陳佃治自東北講武堂歸來,串連黨員,於1931年春秘密建立“益都縣革命委員會”,他任委員。為便於工作,他辭去教師職務,在國民黨益都一區區公所任助理員。區長陳子勛,為同情中共革命主張的國民黨員,對他很器重,二人同居一室,活動較為方便。同年,中共山東省委派段亦民來益都。1932年5月,中共益都縣委恢復,段亦民任書記,他任宣傳部長。同年5月8日,中共山東省委軍事委員張鴻禮來益都,要求在青紗帳起後舉行暴動,配合紅軍爭取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張鴻禮指定段亦民任暴動總指揮,鄭心亭任副指揮。段亦民等認為條件不成熟。張鴻禮大發雷霆,蠻橫地撤銷段亦民縣委書記、暴動總指揮職務,指定其職務由鄭心亭接任。8月16日,他在鄭母召開會議,確定8月18日晨7時,一區與十區同時暴動。一區攻打縣政府,建立蘇維埃政權,如失利,撤往彌河東與十區隊伍會合。十區攻占區公所,奪取武器,擴大武裝,開展游擊戰爭。暴動前,他來往於益都、鄭母等地,指導暴動準備工作,安排應急措施。8月18日晨,以冀虎臣為首的十區革命民眾,按計畫舉行了暴動,但因敵強我弱,缺乏武器和戰鬥經驗,以及一區因國民黨軍突然壓境起義未舉,暴動失敗。他聞訊立即趕赴大陳村,指令支部書記陳錫德,迅速掩護起義人員分散在彌河西各支部潛伏,保存力量,等候通知。暴動當天,反動政府派出大批軍警民團盤查行人。

主要貢獻

翌日,縣長楊九五、民團大隊副季肇祥,率300餘人到鄭母一帶鎮壓起義民眾,捕去20餘人。21日,中共山東省委派牟銘勛、陳叔俊到益都,鄭心亭匯報了暴動情況,商定次日繼續開會。但當夜楊九五派縣捕共隊長趙若謙突然至區公所將他捕去,押解至濟南省公安局拘留所。每次審訊,敵人用盡種種殘酷卑鄙手段,他始終堅貞不屈。1933年古歷9月15日,昂首就義於濟南西北黃河邊馬家道口,年僅24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