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鄭州老奶奶廟遺址屬於舊石器時代遺址,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南郊二七區侯寨鄉櫻桃溝景區內,東南距代家門村約500米,西鄰賈魯河上游九娘廟河,坐落在河旁二級階地之上。遺址西北角建有一座小廟,當地稱老奶奶廟。遺址地處鄭州西南部的嵩山余脈向東延伸地帶,屬低山丘陵區,地勢呈東高西低,區內黃土堆積發育。該遺址的考古發掘推翻了中國人源自非洲的說法。為中國及東亞地區現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老奶奶廟遺址概況
嵩山東南麓位於中原核心地區,是聯結我國及東亞大陸南北與東西的樞紐,也是中華文明起源與東亞地區現代人類出現與發展的關鍵區域。2011年4至8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發掘位於嵩山東麓的鄭州西南郊老奶奶廟遺址,揭露面積近50平方米,發現3000多件石製品、12000多件動物骨骼及碎片、20餘處用火遺蹟,以及多層迭壓、連續分布的古人類居住面。這處新發現非常清楚地展示了當時人類在中心營地連續居住的活動細節,將近年來在嵩山東南麓新發現的300多處舊石器地點完整地連線起來,不僅系統地再現了鄭州地區晚更新世人類的棲居形態,同時也發掘出土一系列與現代人行為密切相關的文化遺存,為探討我國及東亞地區現代人類出現與發展等史前考古學核心課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證據。
地層堆積
遺址東側的馬蘭黃土斷崖剖面高近20米,馬蘭黃土之上還迭壓著新石器至歷史時期的文化層。但在發掘區內,由於雨水沖刷與當地村民取土的破壞,大部分馬蘭黃土以上的堆積已不存在,已接近舊石器文化層。僅局部尚保留有1~3米不等的殘餘堆積。發掘區中部的東剖面的地層堆積如下:
1層:表土層。
2層:擾土層,含陶片、漢磚,以及動物化石與打制石器等。
3層:黃褐至灰褐色黏質粉,砂舊石器文化層,可進一步劃分為6個亞層:
A層:黃褐色黏質粉砂,含少量石製品和動物化石。
B層:灰褐色黏質粉砂,石製品和動物化石非常豐富,並有多處灰堆遺蹟。
C層:灰褐色黏質粉砂,含石製品和動物化石等遺物,有零星用火遺蹟。
D層:灰褐色黏質粉砂,含石製品、動物化石及用火遺蹟。
E層:灰褐色黏質粉砂,石製品和動物化石較豐富,也有用火遺蹟。
F層:灰褐色黏質粉砂,含數量眾多的石製品和動物化石,亦發現數量較多且面積較大的用火遺蹟。
4層以下的試掘面積很小,平面布局情況尚不清楚。從剖面觀察可見,該層為灰褐色、灰黃色至黃褐色粉砂,局部有較清楚的水平層理。亦可分為多個亞層。除最下層為較純淨、水平層理明顯的灰黃色粉砂外,其餘6個亞層均含有石製品、動物化石以及炭屑等文化遺存。
老奶奶廟主要文化層的加速器 14C 的年代測定結果為距今 40000 年前後(未校正),結合附近遺址光釋光測年數據來看,該遺址 14C 測定結果校正後的實際年齡應早於距今 45000 年。
主要發現
老奶奶廟遺址的主要發現是以灰燼堆積為中心的居住遺蹟,以及數量眾多的石製品與動物化石遺存。
(1)用火與居住遺蹟
遺址地層堆積與遺物分布特點顯示,除表土層與2層的較晚階段堆積外,3、4 層皆為舊石器時代遺存。多個文化層連續分布,顯示古人類曾經較長時間重複占用該遺址。在本年度發掘揭露的區域內,除 3A 層的遺物相對較少,其他各層均有用火遺蹟與石製品和動物骨骼及其碎片構成的居住遺蹟。尤為引人矚目的是 3B 與 3F 層的發現,大量的石製品、動物骨骼等遺物與多個用火遺蹟共存,清楚地反映了當時人類的居址結構複雜化的發展趨勢。
其中 3B層共發現用火遺蹟 10 處。這些灰燼主要分布於發掘區的中部和中南部區域,面積上有大有小。較大者如 H9 分布範圍南北長約 20 厘米,東西長約 30 厘米,最厚處厚約 3 厘米,剖面觀察則呈淺鍋底狀。周圍發現大量動物骨骼碎片與石製品等遺物。另外在發掘區北部至中部的不同區域,也有大量動物骨骼殘片與石製品及炭屑等遺物密集分布現象,是當時人類一個集中居住活動留下的活動面遺蹟。
另一處比較清楚的活動面遺蹟保留在 3F 層。其原始地面呈北高南低的緩坡狀分布。遺蹟、遺物非常豐富,共發現灰燼堆積 6 處,分布面積均較大。如分布在發掘區西南部的灰燼堆積平面形狀呈近橢圓形,其分布範圍南北最長處長約 126 厘米,東西最寬處寬約 100 厘米,從剖面上觀察,其剖面最厚處可見厚度約8厘米,含有大量炭屑和灰白色斑塊狀物質。灰燼周圍散布著較多的動物骨骼碎片與石製品等遺物。發掘區中部發現的灰燼堆積,平面形狀亦近圓形,直徑約 160 厘米。灰燼內包含大量炭屑,其周圍也散布著大量密集分布的文化遺物。在中北部區域還有另外幾處面積稍小灰燼堆積。灰燼堆積亦周邊分布有大量的動物化石及石製品等。在離灰堆稍遠處,還可見到明顯石器加工區,有數量較多、屬於同一原料來源的石核、石片及斷塊與碎屑等生產石器的副產品。
(2)石器工業
老奶奶廟遺址所發現的石製品有 3000 多件。種類包括石核、石片、斷塊及各類工具等。石製品的原料以灰白色石英砂岩和白色石英為主,亦有少量的石灰岩、火成岩及燧石等原料使用。在石英砂岩製品中,石片與石核的數量較多。石核多為多台面石核,均為簡單剝片技術的產品,尚不見預製石核的跡象。石英原料則體積較小,亦採用錘擊技術或砸擊技術直接剝取石片。經過仔細加工的工具多系石英原料,數量不多,可見到的類型有邊刮器、尖狀器等。形體多較細小。
(3)動物化石與骨製品
動物骨骼數以萬計,包括數量較多的較完整的下頜骨、肢骨、牙齒等,以及大量骨骼碎片。其中下頜骨與牙齒等來自食草類動物頭骨的骨骼比例要遠遠高於其他部位。多數動物骨骼的石化程度較深。可鑑定種類主要是馬、牛、鹿、羊與豬等。還有數量較多的鴕鳥蛋皮碎片。動物骨骼上完全不見食肉類或嚙齒類動物啃咬痕跡,顯示大量骨骼在遺址上出現完全是 人類狩獵與消費獵物活動的結果。另一引人矚目的現象是其中較多骨片的大小比較相近,很多骨片長度集中在 10 厘米上下,剛好方便手握使用。有些殘片上有比較清楚的打擊修理痕跡。個別還可見到明確的使用磨痕。這些跡象顯示,該遺址的居民除了使用石製品以外,還大量使用骨質工具。
(4)賈魯河上游其他發現
在老奶奶廟遺址附近,沿賈魯河上游近 10 公里長的範圍內,還分布著20餘處舊石器地點。這些地點也埋藏在馬蘭黃土上部堆積之下的河漫灘相堆積或與其同期異相的紅褐色古土壤層中,其時代也當與老奶奶廟遺址相當,只是多數地點的堆積較薄,文化遺存也較少,應只是臨時活動的場所。從分布位置、地層堆積與文化遺存的保存等情況看,老奶奶廟遺址位於這個遺址群的中心,當是一處中心營地(或稱基本營地),並與前述臨時活動地點共同構成一個遺址群。
嵩山東南麓舊石器地點群
自 2004 年冬季以來,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連續組織多次舊石器考古專項調查,有計畫地對鄭州地區含更新世堆積的地區展開系統調查工作,已經發現 300 多處舊石器及動物化石地點。這些地點西起潁河上游,向東到潩水河與雙洎河流域均有分布。新發現的舊石器遺址或地點沿幾條河流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帶成群組聚集分布,構成多個相對密集分布、類似賈魯河上游老奶奶廟附近的遺址群。絕大部分埋藏在馬蘭黃土上部堆積之下的河漫灘相堆積或與其同期異相的紅褐色古土壤層中,時代也與老奶奶廟遺址等發現相當。2009 年以來,對其中的新鄭趙莊與皇帝口遺址首先進行發掘,並取得重要進展。
趙莊遺址
趙莊舊石器遺址位於新鄭市趙莊村北,潩水河東岸3級階地。遺址西部是陘山與具茨山,東臨黃淮平原。該遺址 2009 年 10~12 月發掘。
(1)地層
遺址地層從上至下分為七層,分別為全新世堆積,含鈣質結核的馬蘭黃土,以及其下的漫灘相堆積即舊石器時代文化層。舊石器文化層的主體部分為灰白色黏質砂土,有銹黃色斑點,土質略硬,含砂量較大,局部可見黃灰相間的水平層理。大量石製品及動物化石主要分布在厚約 10~30 厘米的範圍內。
(2)遺蹟
該遺址最重要的發現是置放象頭的石堆與石器加工場。兩者位於同一活動面,是同一時期活動的遺存。活動面由南向北分布著古棱齒象頭骨、大塊的紫紅色石英砂岩塊和乳白色碎小的石英製品。象頭骨呈豎立狀,臼齒嚼面朝南;由於長期的擠壓作用已明顯變形,但仍保存完整。大多數石英砂岩塊位於象頭骨的下部和周圍,互相疊壓,形成堆狀。調查發現,這些紫紅色石英砂岩是直接采自距遺址 5 公里以外的陘山基岩原生岩層。其搬運至此的主要功能並非加工工具,而是圍成石頭基座,在上面擺置象頭。
(3)石製品與動物化石
石英製品則主要分布於象頭骨的北側,絕大部分是加工石器產生的石核、石片、斷塊與碎屑等副產品,很少見到加工完成的精製品,說明當時人類在這一區域的主要活動是石器生產。發掘所獲石製品數量超過5000件。石英製品數量占絕對多數,但個體較小,多在5厘米以下。種類主要是石核、石片、斷塊、碎屑以及未加工的石料。還有少量經過修理的工具,類型有刮削器、尖狀器等。
該遺址保存哺乳動物化石很少,除古棱齒象頭骨外,僅有一段象門齒、零星象肢骨片,以及個別羊、鹿化石等。亦不見灰燼與炭屑等用火遺存。
皇帝口遺址
與趙莊遺址隔河相望,直線距離不足 1 公里的皇帝口遺址,文化層厚度僅 10 厘米左右。發掘所獲各類文化遺物也僅有 100 多件。石製品也以石英原料為主,個體較小,砸擊法與錘擊法並用。經過第二步加工的工具很少,僅見幾件刮削器和尖狀器。余者均為石核、石片以及斷塊、碎屑等。動物化石有鹿類等,少數具有人工打擊疤痕,還有清楚的被切割痕跡。遺物與堆積狀況表明黃帝口遺址為一處人類短暫活動的場所。當時人類曾在這裡進行處理獵物等活動。加速器 14C 的年代結果說明皇帝口與趙莊遺址當屬同一時代,均為距今 35000 年前後(校正後)。
潩水河流域與嵩山東南麓舊石器地點群
在趙莊與皇帝口附近,還有另外 10 多處調查發現的舊石器地點。這些地點沿潩水河兩岸分布,出露地層與埋藏狀況與前兩者相同,顯然同屬潩水河流域的同一遺址群。這些地點多數也是堆積較薄,已發現的遺物不多,與皇帝口的情況類似,應屬於臨時活動場所。但其中也有少數遺址的文化遺存豐富,有石製品、動物化石以及灰燼等,是類似老奶奶廟的中心營地遺址。
如前所述,北起賈魯河上游的老奶奶廟,南到潩水河流域的趙莊-皇帝口遺址,鄭州地區嵩山東南麓廣泛分布著距今3-5萬年的舊石器地點。這些地點既有臨時活動場所,也有長期居住的中心營地,還有專門的石器加工場所,以及擺放石堆與大象頭骨的特殊活動遺蹟。其分布明顯成群組聚集,構成多個以基本營地為中心,各類臨時活動地點成放射狀分布的遺址群。這些遺址群沿古代河流兩側分布,有各自相對獨立的活動領域,系統地展示了鄭州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之交階段的聚落與棲居形態,清楚地記錄了晚更新世人類在該地區生存發展的輝煌歷史。
重要意義
區域地層對比顯示,老奶奶廟遺址與鄭州地區新發現的大量舊石器地點,主要埋藏在馬蘭黃土上部堆積之下的河漫灘相堆積或紅褐色古土壤層,屬於深海氧同位素3階段的氣候較暖濕時期。加速器 14C 與光釋光等測年數據也顯示舊石器地點的時代主要分布在距今 3-5 萬年期間。這些情況說明老奶奶廟遺址等新發現正處於現代人類及其行為出現與發展的關鍵時段。另一方面,位於中國與東亞大陸核心地區的嵩山東南麓,也是晚更新世人類與文化向南北與東西方向遷徙與交流的中心。該地區舊石器時代考古的新發現,對於深入探討當前世界史前考古學與古人類學界關於現代人類起源與發展問題的歧見尤為重要。
首先,數百處舊石器遺址與數以萬計文化遺物在距今 3-5 萬年的嵩山東麓的廣泛分布與發現,填補了過去中原地區以及東亞大陸這一階段舊石器文化發現的空白,也確切證明有關晚更新世中國與東亞地區的古人類在最後冰期寒冷氣候中滅絕的認識並不符合歷史實際。與此相反,這一時期該地區的人類與舊石器文化已發展至更為繁榮的新階段。
第二、數百處舊石器地點成群組聚集分布在相對獨立的古代河谷地帶構成多個遺址群,群組內又有中心營地、臨時活動以及石器加工場等特殊遺址的組合,這一發現完整地反映了嵩山東南麓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之交階段的棲居形態。
第三,多個用火遺蹟所組成的複雜居住面的中心營地出現,偏好收集並帶入居址內大量狩獵對象的下頜骨,以及遠距離搬運紫紅色石英砂岩堆砌石堆,並 擺放古棱齒象頭等明顯具有象徵意義的非功利性行為的存在等,均是史前學界判斷現代人行為的典型標誌。這些行為特徵是迄今為止,首次在中原地區以及東亞大陸距今 3-5 萬年的舊石器遺址中被發現。
第四,老奶奶廟遺址大量使用骨質工具的發現,也應與現代人類在本地區的出現密切相關。雖然舊大陸西方同一階段也開始大量使用骨質工具,並被視為舊石器晚期文化與現代人的重要主要特徵,但後者的骨製品加工技術與老奶奶廟卻明顯不同,老奶奶廟遺址所發現的骨製品基本不見磨製技術的套用,而主要是通過打制加工的特徵,與本地區更早的發現一脈相承。
第五,老奶奶廟遺址等新發現舊石器工業展示出更鮮明的區域性文化特徵,無論是石料選擇與石器加工,或是工具組合等技術特徵與類型學特點,均可以找出與本地區更早期文化的密切聯繫,卻看不到來自舊大陸西方同時代人類或文化影響的跡象。
綜上所述,老奶奶廟遺址及嵩山東麓舊石器遺址群的新發現確切證明,早在距今 3-5萬 年在中原地區已有繁榮的舊石器文化與複雜的棲居形態。晚更新世人類在這一地區繁衍生存的輝煌歷史,不但是探討中華文明之源的重要資料,而且更進一步展示出多項與現代人行為密切相關的新文化特徵。這些出自中原地區的新發現,與中國及東亞現代人起源於非洲的論斷明顯相悖,而很清楚地展示了我國境內更新世人類發展的連續性特點,為研究現代人類及其行為在東亞地區出現與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