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莊村

新疆瑪納斯縣樂土驛鎮鄭家莊村

鄭家莊村隸屬瑪納斯縣樂土驛鎮,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位於312國道以南,距樂土驛鎮區約5公里。該村由漢、維、回、哈四個民族組成。總戶數128戶,在冊總人口584人,實有人口517人,人均占有耕地12畝。黨員18名,團員32名,全村共有“三老”人員8名,五保戶2名。程控電話、廣播電視(包括有線電視)覆蓋率為100%,全村占地面積10000畝,可耕面積8800畝。
鄭家莊村隸屬新疆瑪納斯縣樂土驛鎮,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位於312國道以南,距樂土驛鎮區約5公里。該村由漢、維、回、哈四個民族組成。總戶數128戶,在冊總人口584人,實有人口517人,人均占有耕地12畝。黨員18名,團員32名,全村共有“三老”人員8名,五保戶2名。程控電話、廣播電視(包括有線電視)覆蓋率為100%,全村占地面積10000畝,可耕面積8800畝。種植業以棉花為主,以蕃茄、飼料玉米、青貯玉米及苜蓿種植為輔,畜牧業以牛羊育肥、奶牛養殖為主,經過多年的發展畜牧業已逐漸成為該村農民增收的一個亮點。2006年村集體收入為69萬元,人均收入約10700元。2006年被州縣黨委確定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樂土驛鎮鄭家莊村水土光熱資源豐富,土地廣闊肥沃,農業設施完善,氣候溫順,適宜棉花、番茄、青貯等特色農作物的種植,2006全村種植棉花8100畝,青貯玉米500畝,蕃茄200畝。棉花種植全部採用高密度種植技術,畝均單產籽棉均在300公斤以上,2007年爭取國家投資項目,利用三年時間將全村耕地全部採用滴灌技術進行種植,提高畝均效益。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突出發展現代畜牧業,加大畜禽品種改良和牛羊育肥力度,以養殖小區專業戶為載體,堅持牛羊豬禽等多業並舉。引導村民繼續走種養結合的道路,加大育肥羊和奶牛養殖力度,經過三年的發展經營,本村奶牛養殖業已初具規模,並且成立了奶牛養殖協會。在2006年春季,村委會對奶牛養殖的鼓勵政策由現在的現金補貼(每出售1公斤牛奶,村委會補貼0.08元現金),取代以前的土地補貼,極大地調動了奶牛養殖戶的積極性,全村年內牲畜飼養量達到7.2萬頭,有養殖專業戶67戶,其中牲畜百頭(只)以上的養殖戶56戶,年末羊存欄數達到25000隻,奶牛存欄數達到1200頭,畜牧業人均增收500元。並加快發展二三產業,充分發揮地緣資源優勢,依託小城鎮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目前該村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戶達 22戶,其中運輸專業戶12戶。 新農村建設方面,樂土驛鎮鄭家莊村按照村鎮規劃總體要求,該村因村制宜,確定了“分散村落式”新農村建設模式,高標準制定村莊發展長期規劃和建設規劃,村改造規劃,村公益事業規劃,先後完成了村內主幹道巷道、道路閘、涵、橋、綠化林帶、小渠規劃及公共設施規劃,製作了村莊鳥瞰圖,村莊規劃沙盤等,按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管理。

山西省聞喜縣郭家莊鎮鄭家莊村

鄭家莊村屬聞喜縣郭家莊鎮。位於稷王山腳下,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小山村,全村共有人口280多人,但土地面積較為寬闊,全村共有土地1300多畝,實際耕種面積800多畝,剩餘的都是林地荒地。 在林果業方面,全村漫山遍野都長著各種各樣的樹木,雖然沒有詳細統計,估計最低也在兩三萬株以上,其中,桃、梨、杏、果、柿子、核桃、花椒、山楂能占總數的30%.剩餘的就是各種木材樹。 養殖業方面,大牲畜目前為數不多,雞有300多隻,羊有400多隻。在企業方面,現己開發石礦7處,由於石頭含金屬鎂較高,所以附近的幾個鎂廠原料主要靠村礦山供給,每天大小車輛絡繹不絕。在交通運輸方面,村里己花了30多萬修了一條水泥路,計畫進一步把村到冰池路進行硬化。

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徐福鎮鄭家莊村

位置面積

鄭家莊位於鄉城鎮東南部,黃城西北約5公里處.距鎮政府駐地0.5公里,東北鄰埠子後村,南接新嘉鎮的徐家莊,西靠新嘉鎮的鄉城廟村,西北面與鎮政府駐地鄉城村相連.村東邊是通煙濰公路的南北公路.村莊占地0.106平方公里。

村名由來

鄭家莊何是建村不詳,傳說元朝有一個鄭姓的將軍,因戰爭失利而捐軀,其屍體葬於鄭家莊村西.將軍之三子鄭毅,腿有殘,未從戌,在墳東建立了鄭家莊,繁衍後代而得名。

革命烈士

徐發芝、田萬順、鄭江和

人口姓氏

:村中現有170戶,其中男288人,女290人,均漢族.1988年人口出生率17.06%,自然增長率6.82%.全村共有15個姓氏,王72戶,欒29戶,張21戶,鄭16戶,丁8戶,田5戶,於4戶,楊、曲、宋各3戶,朱2戶,霍、賈、馮、高各1戶。2戶僑眷。

村政建設

第一個共產黨員王恆偉,1942年2月入黨。第一個黨小組產生於1946年3月,組長李培信,成員有王恆偉、鄭江鎮。1948年建立黨支部,書記王恆偉。當時有共產黨員4名,鄭士宏、鄭江鎮1948年以前曾任村指導員。村人民政權建立於1946年,王恆惟任村長,民兵組織負責人鄭江河。歷任黨支部書記:王恆偉、王潤生、王大惠、王恆仲。歷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王恆偉、王大伏、王潤生、王興益、王大惠、賈元玉、王興隆王大章、王興良。現全村共有黨員18名,團員16名,民兵17名。 [1]

山東省平度市白埠鎮鄭家莊村

村莊由來

據石碑刻記,清順治年間(1644-1661),鄭義亭率家眷至此立村,以姓取名鄭家莊。後有劉氏、李氏、張氏、陳氏相繼遷入,現鄭氏斷後,村名仍沿襲未改。

村莊簡介

該村位於白埠鎮駐地西南16公里處,耕地面積1700畝,全村172戶,農業人口686人。

經濟狀況

該村以發展農業、養殖業和運輸業為經濟發展重點。農業方面:有穩產高產田1500餘畝,畝均糧食單產1000餘公斤;經濟田畝產值1500元。養雞、養豬專業戶20戶,植桑養蠶戶100餘戶。有80餘戶農閒期間收購玉米芯。200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近700萬元,其中農業收入210萬元,養蠶收入150萬元,服務業、運輸業收入1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5500餘元。

優勢產業

養殖業和收購玉米芯是該村的重點產業和經濟支柱。年出欄肥豬500餘頭,桑園面積達到300餘畝,畝產蠶繭130公斤,收入200餘萬元。

社會事業

2004年全村完成了自來水改造,一戶一表,使全村村民吃上了自來水。2004年新建幼稚園一所,使村內適齡兒童就近上學。全村固定電話140部,有線電視用戶150戶,農村參保率達90%以上。[2]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鄭家莊村

鄭家莊位於鎮政府駐地源泉以北1.5公里。 設一村民委員會。共480戶,1,720人。耕地2,228畝,地處淄河東岸。淄(川) 源(泉)公路南北縱跨村中。以農為主,主產小麥、玉米。林業發展較快,並有植桑養蠶的歷史。 《鄭氏族譜》載:“吾始祖於洪武二年自冀州棗強十八行莊遷居益都縣之邀兔崖。十一世祖禹昌遷鄭家莊。”據此,睨末即已建村。據傳,本庄在鄭姓遷入前,因此莊坐落在古齊、魯接境處的古城遺址前,曾 命名為“鎮前莊”。後因兵燹,遂遷於淄河岸的現村址。因村中鄭姓最多,故得名“鄭家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