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通城

鄧通城在今滎經縣寶峰鄉,據史書載為西漢時鄧通私人鑄錢的地方。

《四川文物》1995年3期載張善熙《鄧通鑄錢地問題探討》,確認滎經寶峰銅山為鄧通鑄錢地。1987年文物普查時,在寶峰鄉發現兩處銅礦的採礦、冶煉遺址。《史記》中有“賜通巨萬以十數,官至上大夫,更賜蜀嚴道銅山,得自鑄錢,‘鄧氏錢’,遍天下”的記述。唐李白詩中便有“多少金錢滿天下,不知更有鄧通城”之說;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曾在滎經設定“銅礦管理處”,開採寶峰一帶銅礦;1939年李璜與黃炎培來川康考察時,曾在《過滎經有感》一詩中云:“滎經煤鐵舊知名,茶葉輸邊亦有聲。天地無私民仍困,令人愧對鄧通城。”
寶峰鄉蓮池村絲粟坡一村民在十年前修公路時挖出了十多枚銅錢,一直收藏在家中。今年,經滎經縣博物館和雅安市方管所確認為鄧通五銖錢,為鄧通寶峰鑄錢找到了一個有力的證據。
據司馬遷《史記·佞幸列傳》載,鄧通為蜀郡南安人士,漢文帝寵臣,因一位相面大臣算定鄧通將餓死街頭,文帝不信,與那位大臣打賭,他將會讓鄧通成為漢王朝的首富。於是封鄧通於嚴道銅山(今滎經縣寶峰鄉)自己鑄錢,史有“鄧氏錢,布天下”之說,也常用“鄧通般錢,潘安般貌”來形容人的財貌。但鄧通隨著財富的積累,變的越來越貪婪,原本鑄造的半兩錢(八銖),偷斤短兩變成了四銖,嚴重破壞了漢王朝的金融體系。漢文帝死,漢景帝登基,禁止私人鑄錢。鄧通卻利用原有的工人和礦山,繼續鑄錢。經人告發,漢景帝抄了鄧通的家,沒收了他的全部財產,鄧通在衣食無著的境況下餓死街頭,鄧通城也因此被查封,鄧氏錢也被官府收回熔化,從此消失在茫茫的歷史海洋中,空留一些民間傳說和故事。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省考古所會同滎經博物館專業人員曾對滎經新添中學附近進行了試掘,出土了一批漢磚和陶器,可以確認此處為一城址。滎經寶峰銅山,距嚴道古城約二十里,其山勢連綿數十里,現在仍可隨處見到銅渣和許多礦洞,密如蜂房,有的深達五、六百米,其中尤以青槓坡、絲粟坡和道底壩的謝家灣為最古。
滎經民間,至今仍有流傳著鄧通事跡的詩歌和故事,有一首詩這樣寫到:“銅山即是寶峰山,難步登臨道路彎,昔日鄧通鑄錢處,餓死燈燃油未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