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耀烈士

鄧永耀,1927年“馬日事變”後,受到共產黨人鄧有禹的啟迪和教育,傾向革命。1933年底參加紅軍,任紅六軍團政治部文書。1934年8月,隨軍西征。1939年在戰鬥中,不幸頭部、腿部中彈,壯烈犧牲。

出生於一戶貧苦農家。國小畢業後即參加勞動。不久,父母因病相繼去世,妹妹給人作了童養媳,從此一人過著孤淒的生活。1927年“馬日事變”後,受到共產黨人鄧有禹的啟迪和教育,傾向革命。11月,工農革命軍攻克茶陵縣城時,開始從事革命活動。1928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共青團湘東特委委員。同年7月,擔任茶陵縣列寧高級國小副校長。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帶領學生參加支前戰鬥,為紅軍部隊和地方黨、團機關輸送了許多骨幹。辦學期間,還曾兼任共青團茶陵縣第一次代表大會的秘書長和茶陵縣蘇維埃政府總務處長。1933年底參加紅軍,任紅六軍團政治部文書。1934年8月,隨軍西征。部隊到達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後,歷任紅二軍團政治部總務處長、紅六軍團宣傳部長等職。1935年11月,隨部參加長征。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騎兵團政委、東進縱隊政治部主任兼東縱二團政委和第五支隊政委等職。曾對永年縣一支土匪武裝展開政治軍事攻勢,活捉土匪頭子,收編其部下千餘人。同時,參與組建中共永年縣委、縣抗日民主政府和縣大隊以及抗日民眾組織等一系列工作,為開闢冀南抗日根據地作出了貢獻。1939年初,到東縱二團參加冀南五分區的反“掃蕩”鬥爭,轉戰武邑、景縣一帶。3月3日晨,所部在武邑西屯與日軍遭遇,命令一部分戰士掩護民眾轉移,一部分戰士撤向鄧莊村南設伏,自己帶領30多名戰士擔負阻擊並將日軍引入伏擊圈的任務。戰鬥中,不幸頭部、腿部中彈,壯烈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