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著名藝術家,天津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個人展覽
2016年 個人展覽《諾亞花園》 ——北京 紅磚美術館
2016年 夏季達沃斯新領軍者年會主會場,獨立藝術展出項目——天津梅江會展中心
2015—2016年個人展覽《在花園——鄧國源當代藝術巡展》東莞 嶺南美術館
2016年個人展覽《在花園——鄧國源當代藝術巡展》廣州 53美術館
2016年個人展覽《在花園——鄧國源當代藝術巡展》常州 西太湖美術館水墨藝術展、劉海粟美術館裝置藝術展
2011-2012年個人展覽《在花園——鄧國源作品巡迴展》——美國巴克奈爾薩米克美術館,美國 新倫敦城藝術中心美術館,美國雪城威爾豪斯美術館
2008年個人展覽《在花園》德國路德維希博物館科布倫茨
2007年個人展覽《你在花園》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2005年個人展覽《DISTANZ》 德國杜塞道夫阿爾夫·普蘭畫廊
2005年個人展覽《DISTANZ》德國蓋溫巴赫博物館
2004年個人展覽《FROMTHE NATURE IN THE METROPOLSIN ROTATION》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家中心
1998年個人主題展《跨越》德國柏林寶羅波斯博物館
聯展:
2017年 《假山 假 假山》 三三畫廊 天津
2016年 天津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展 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天津
2016年 “物相、心相、世相—中國當代藝術新常態” 原·美術館 重慶
2016年新加坡雙年展“An Atlas of Mirrors”——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2015年 第十一屆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CIGE) 國家會議中心 北京
2015年 超越邊界 天津泰達美術館 天津
2015年 《品質與格調——2015中國油畫家邀請展》 平閣文化藝術空間 上海
2014年 長卷——世界寓言 天津三遠藝術中心 天津
2014年《色不異空》國際抽象繪畫藝術家聯展 梅江國際藝術館 天津
2014年“藝術——當代江西” 江西畫店 江西南昌
2014年“藝術北京”北京農業展覽館 北京
2014年 水墨雙生邀請展 樹美術館 北京
2014年 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中國藝術家巴黎邀請展
2013年 《零界》2013首屆中國裝置藝術雙年展北京當代藝術館 北京
2013年《個體生長》天津美術館 天津
2012年《水墨原形》南京三川美術館
2012年《抽象藝術邀請展》天津美術學院院美術館,天津
2010年《水墨新境—中國當代水墨展》中國上海莫乾山路M藝術空間
2009-2011年《筆觸與表現—鄧國源、羅瑟琳·理查茲作品展》天津美術學院院美術館,天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巴克奈爾大學薩米克美術館,美國
2008年《時代年輪—周長江、譚平、鄧國源、李磊、楊勁松—中國抽象藝術五人展》中國上海莫乾山路M藝術空間
2008年《OUR LIFE—當代藝術展》中國上海文定生活創意廣場
2008年《中國實驗藝術展》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杭州
2008年《時代年輪——中國抽象藝術五人展》上海
藝術評論
“花園”里的“精神場”——讀鄧國源水墨繪畫感言
《在花園》,是鄧國源創作的一組水墨系列作品的總標題,基本呈現出他近幾年來的創作形態,也可視作他整體藝術創作風貌的一個縮影,值得人們細細咀嚼品味。“花園”者,種植花草樹木,供人觀賞之地也。“草木入詩箋,築圃見文心”,花園之於鄧國源,不僅僅是創作的題材,從中更蘊涵著他的精神寄託和審美情致。
在花園
鄧國源憧憬的樂園
一張輕柔的宣紙,一支毛筆,用筆點上少許的墨汁,墨汁隨著毛筆在這張紙上運行,慢慢地滲透和散發開來,有什麼能比此更迷人的呢?西方觀賞者眼前看到的材料雖然簡單,但是,他們很快便明白,其非物質的可塑性是多么大呀。不然的話,這些基礎材料怎么會在中國繪畫傳統中享有很高的價值地位呢?
Jonathan Goodman 談鄧國源
藝術的國際化這一話題,對評論而言頗具挑戰性。我們真的要摒棄一個文化所獨具的特質,特別是我們自己的那些文化特質么?如今的藝術家面臨的一大挑戰應該是風格認同問題,與其說是對個人風格的認同,不如說是一個嚴肅藝術家在其職業生涯中對其所接納的風格的認同。
諾亞花園
朱青生
《諾亞花園》是對現代人類面臨知識和信息的洪水淹沒自身之時,自我拯救的試驗。這次渡過洪水延續生存所乘坐的,不再是一葉方舟(Noah's Ark),而是一個花園。花園中沒有人,而只有供給人的參與和關注的裝置。花園中也沒有潔淨或不潔淨的鳥獸,而只有圖像和視覺標本。
精神的花園—讀鄧國源的水墨作品
邵亮
水墨問題,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熱題和難題。這個問題既牽涉最敏感的時代性,同時亦關乎最古老的傳統。在最近十餘年間,水墨的實驗藝術正在取得推進,它被用最嚴肅的、抑或最遊戲的方式進行著這樣那樣的演繹,但並非每一個藝術的實驗者都能製造出令人難忘的效果。在一片標榜新奇的實驗當中,鄧國源的《在花園中》卻體現出一種異乎尋常的凝穩和意味深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