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俊[明嘉靖舉人]

鄧俊,字可吁,白坭清塘村人。自少品質高潔,言行不苟。有冼某因蒙冤被抄家入獄,事前將一埕黃金托鄧保管。他當面將埕封好,記上標誌,待冼某獲釋後原封不動交還。又有少婦慕鄧之英俊,欲求苟合。他嚴詞拒絕,使婦羞慚而去。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考中舉人,任北京慶雲縣教諭,後晉升廣西崇善知縣。任內辦事精明,一次某店失竊,他從現場調查中弄清了乃該店內部股東所為,案件迅速偵破。又某貢生被誣殺人,他經慎密細緻分析,結果以兇器為證,改判這宗冤案,人皆贊其判案如神。當地土司李天曠父子因意見相悖,多年來互相殘殺。鄧曉以大義,使父子和好如初。天曠饋贈金銀、美女以報,他一概婉謝。廣西憑祥州(今憑祥市)與越南發生邊界糾紛,鄧奉命前往處理。安南人事先送他白金千兩,黃金百兩。他堅拒不收,秉公解決,立碑界而歸。安南人感其廉潔,特立卻金亭紀念。不久,升任石西州知府。病死於任所。鄧一生以廉潔自律,死時遺資不足20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