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歷史鉤沉:
據《左傳·昭公元年記載:“趙孟曰:夏有觀扈。”即指此。這個大禹世系的封國,據《風俗通》、《左傳》、《漢書》等載,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稱夏後啟。這種做法,破壞了傳統的禪讓制度,引起了一些諸侯國的不滿。其中有一個諸侯國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後人,受封於扈(今陝西扈縣一帶),建立扈國。有扈氏首領覺得有責任維護傳統制度,於是,就起兵討伐夏後啟。啟即召集天下諸侯興師鎮壓。由於大禹剛死不久,諸侯們對禹的豐功偉大績還記憶猶新,都願意出兵助啟,所以,夏啟就占了優勢。雙方軍隊在甘(戶縣南一帶)相遇。交戰前,啟對部下發布了一篇誓師辭,這就是收錄在《尚書》中的《甘誓》,其中列舉了有扈氏的所謂罪狀,並公布了作戰計畫及賞罰規定。戰鬥開始後,儘管有扈氏人人英雄奮戰,但畢竟寡不敵眾,結果戰敗。夏後啟趁勢滅掉了有扈氏。
故地地理攬勝:
扈又作戶、鄠。相傳為夏之諸侯國。姒姓,夏啟之庶兄之所封。禹傳位與啟,扈不服,與啟戰於甘(今陝西省戶縣境),戰敗被滅(——《史記·夏本紀》)。
戶縣,古稱扈、鄠(《訓纂》云:戶、扈、鄠三字,一也)。其地處秦嶺北麓,關中腹地,東臨灃水,北依渭河,城西有澇河,周、秦、漢、唐皆屬京畿之地。(——見《史記·夏本紀》)
夏之前,戶縣稱鄠國,屬有扈氏(有扈,姓)。《百家姓溯源》認為,扈(戶)姓即起源於此。《漢書·地理志》記載:“鄠,古國,有扈谷亭。扈,夏啟所伐。酆水出東南,又有勞水,皆北過上林苑入渭。有萯陽宮,秦文王起。”鄠國,在地理上位於雍州地界。《尚書·禹貢》記載,禹分天下為九州,渭水流域屬雍州,土色泛黃,田地肥沃程度天下第一。
戶縣還有一部分屬崇國。崇國也是一個很古老的國家,《正義》上解釋“崇國是受夏鯀(禹的父親)所封,虞(舜)、夏、商、周皆有崇國,崇國蓋在豐鎬之間。”商末時崇國的國君是崇侯虎。鳳鳴岐山,隨著姬氏的興起,崇國一直充當著阻擊姬氏的角色。周文王姬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攻占了崇國,將都城從岐下遷到豐。這段故事記載在《史記》中。(——見《史記·周本紀》)
西周時,以首都鎬京為中心,沿著渭水下游和黃河中游劃出一塊廣大的土地,稱為“王畿”,由國王直接統治。戶縣屬於王畿之地。
秦時,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首都鹹陽周圍屬於內史郡,又稱秦內史。戶縣屬內史郡。漢襲秦制,但將秦內史分為京兆尹、左馮翊和右扶鳳。戶縣屬右扶風,上林苑(皇家狩獵之地)在其境內。(——見《漢書·地理志》)
鄠縣之名,從秦漢後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國建國後,因推行漢字簡化,始改稱“戶縣”。
地名釋義:
《爾雅·釋山》:曰“卑而大,扈。”郭璞註:“扈,廣貌。”邢昺疏:“言山形卑下而廣大者名扈。”時人以聚落坐落在大山腳下,便取“扈“為聚落地名。扈,今存陝西戶縣。夏代為有扈氏國,地點在今戶縣北二里。《左傳·昭公元年》:“趙孟曰:夏有觀扈。”即此。關於扈,《說文·邑部》:“扈,夏後同姓所封,戰於甘者。從邑,戶聲。”本義為古國名,夏後氏的屬國。1964年為避免和減少生僻字,將鄠縣更名為戶縣。唐張守節正義引《訓纂》云:“扈、鄠、戶三字,一也,古今字不同耳。”
有關扈(鄠)的歷史舊事:
1.夏啟和有扈氏之戰:
《史記·夏本紀》:“夏後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
《集注》解釋:甘,有扈氏南郊地名。《索隱》解釋:雍州南鄠縣本夏之扈國也。《漢書·地理志》云:“鄠縣,古扈國,有戶亭。”
事件的起末是:禹的兒子啟是一個賢能的人,天下人都覺得他是繼承禹的地位的合適人選,但禹卻禪讓於益。禹死後,由於益資歷太淺,所有諸侯都脫離益的領導而轉投啟。他們說:“禹的兒子才是我們的君主。”於是啟便登上了天子的位子,建立了夏朝。
但是有扈氏不服,認為這破壞了禪讓制度,宣布獨立,啟就進攻有扈氏。雙方在一個叫“甘”的地方發生激戰。大戰之前,啟召集他的將領,說:“將軍們,我告訴你們,有扈氏暴行逆天,違犯正道,上天都想滅掉它。今天我們只有替天行道了。三軍各負其責,遵守命令的將得到賞賜,違反命令的將在祖廟前殺頭。最終啟戰勝了有扈氏,平定了天下,父子相傳也替代了禪讓制。
關於雙方激戰的地方“甘”,有數種解釋。大多數專家認為在今戶縣甘亭鎮一帶。《索隱》解釋:夏啟所伐,鄠南有甘亭。一些專家認為,在甘邑(今洛陽南)。還有專家認為在今戶縣甘河鄉一帶。古有甘國於此,甘國是一個袖珍小國,國中最大的河就是甘河。《百家姓溯源》一書認為,甘姓就起源於甘河鄉,皆因其乃古甘國之地。
“甘”地應在戶縣,具體地點則難以考證,甘亭和甘河都有可能。夏的國都在安邑(今山西夏縣),進攻有扈氏的最佳路線應越過黃河,從今渭南一帶南下。而甘邑的地理位置卻在河南中部,明顯不符合常理。另外,《史記》記載,是“啟伐之”,啟是主動進攻有扈氏的,加之有扈氏僅為一諸侯國,實力並不強大,不可能主動進攻啟,所以,會戰的地點應在鄠國附近。
2.季歷去世,文王即位事件:
《史記·周本紀》:古公卒,季歷立,是為公季。公季脩古公遺道,篤於行義,諸侯順之。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
這個故事涉及到周王朝的多位先王。古公,全名叫古公亶(dan)父,是周國的一位重要的先王。古公亶父在位時,周開始強盛,但不久卻遭到戎狄(蠻族)的進攻,搶奪財物,古公亶父就給他們財物。但戎狄不滿足,繼續侵略,想進一步霸占周的土地和人民。周的臣民都很憤慨,決心抵抗。但古公亶父說:“人民選擇君主是讓君主帶給他們安定和平的,今天,戎狄為了霸占土地和人民才進攻我們的。人民不管誰是君主,誰能帶給他們安定和平他們就選擇誰。現在你們讓我進攻戎狄,屠殺戎狄的人民成為他們的君主,我實在不忍心這樣。”於是,古公亶父帶領他的臣民渡過漆水和沮水,遷居到岐下(周之先祖封地原本在邰,今武功縣西南。由於這一次偉大的遷徙,他們來到了岐下,今陝西扶風縣美陽西北,其南有周原,並始改國名為周(后稷後裔的封國)。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昔后稷封斄(讀音:邰),公劉處豳(讀音:賓),大王(古公亶父的父親)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鎬,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牆,務本業,故……。”肯定地說明斄豳岐酆鎬系后稷子孫的發祥地。
正應了一句老話:今天大踏步的後退就是為了明天大踏步的前進。周圍的部落得知古公亶父如此仁慈,很多部落便歸附了周。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老大叫太伯(吳泰伯),次子叫虞仲(叔仲),三子叫季歷(季子)。姬昌是季歷的兒子,有聖人相。古公亶父欲傳位於姬昌,就說:“我們族人的強盛就靠姬昌了!”太伯和虞仲知道古公亶父為了使姬昌以後成為君主,要把地位傳給季歷,於是就藉口採藥帶著二弟一起,跑到吳越一帶去了。
(這和有的歷史學家認為康熙看中了乾隆,才傳位給雍正的說法有同共之妙。太伯和虞仲逃到吳越,文身斷髮。春秋時,吳越一帶的蠻族均認為自己是太伯和虞仲的後代,周的旁支,中原有他們的一份,並藉口於此進攻中原。)
季歷去世後,姬昌即位,稱西伯侯。季歷死後,史書記載,“葬鄠縣之南山”,就是今戶縣西郊陂頭村,渼陂湖旁有一座幾十米高的土山,就是“王季陵”。
3.文王伐崇侯虎的戰事:
《史記·周本紀》:“明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而徙都豐。”其句中的明年,指伐邘國的第二年,文王伐崇國的那一年,據推算即在周文王去世的前一年,即公元前1047年左右。
西伯姬昌執政期間,沿襲了古公亶父、季歷的政策,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很多有能力的人都歸附了周。崇侯虎對紂王說:“姬昌累善積德,很多人都歸附了他,恐怕以後對大王不利呀。”於是,紂王就囚禁了西伯。加之,崇國當時算比較大的諸侯國,在周的東南,它忠於商,成為周擴張的障礙,於是周便和崇國結下了大仇。後來周給紂王又是獻美女,又是獻土地,這樣姬昌才算保住了性命,回到歧下。
其時,周國人民和善。“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受天下人敬仰。連諸侯都說:“或許西伯才是真正的受命之君呀。”這時,周開始了擴張,一連消滅了幾個國家。姬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終於滅了崇侯虎,報了大仇。在灃水西岸修築了酆,把國都乾脆也遷到了這裡,作為擴張的大本營。這段歷史《詩經》也有記載:“既伐於崇,作邑於豐”。
4,熊儀之妻有鄠國女:
熊儀為楚國第十三代第十七位君王,熊渠的六世孫。前790年/前791年—前764年在位。他原名熊儀,系楚熊咢之子,後更名稱楚若敖。他脫離了今陝西商縣和丹鳳縣一帶的故地,首建楚國都城于丹陽(今丹江口水庫淹沒區)。周平王七年(前764年)熊儀卒,被尊為“若敖”,這是楚君有諡號的開始。熊儀繼君位後,便稱“若敖”,這也是楚國歷史上君王第一次有了專門的稱謂。據《左傳》記載,若敖熊儀娶鄠國之女為妻,生鬬伯比。——《左傳·襄公十三年》
若敖即是熊儀的諡號和支族族稱,源於羋姓熊氏,這一支的祖先自然是熊儀。熊儀有四個子女:長子熊坎成為了下一代的楚君,其號為楚霄敖。次子是斗伯比,字子良,因為封於斗邑,得姓斗氏,他是楚武王時期的首任令尹(與斗祈一道),也是斗氏的得姓始祖,斗谷於菟就是他的兒子。三子是斗廉,幼子為成氏,成得臣?。
若敖氏,又稱若敖族或若敖氏之族。是活躍於春秋時期楚國的一個羋姓熊氏家族支系,若敖內部又分為斗氏和成氏兩個支系。若敖族包括斗姓的成員斗伯比、斗廉、斗祁、斗勃、斗谷於菟(字子文)、斗般,以及得姓成氏的成得臣、成大心、成嘉等人。這些人在楚武王至楚莊王時代,長期擔任軍政要職。但經過楚莊王九年的那一次“若敖族之亂”後,若敖族的地位迅速下降,但其後裔仍不時出現於春秋末期和戰國的楚國政壇。
斗伯比和同胞兄弟斗廉及族人斗祁都是楚武王時期重要官員,其中斗伯比(參見有關百科詞條)和斗祁更是一同擔任首任令尹。
斗伯比之子即為斗谷於菟(子文)。在楚成王八年,其族人斗班除掉對楚王之母有野心的令尹子元之後,他便接任令尹之職。子文是春秋時期楚國著名的政治人物,他上任之初就以自家的財產來資助楚國,後世稱之為“毀家紓難”。在擔任令尹的二十餘年間曾兩去其職,也從不對此感到報怨。若敖族世為令尹、司馬。(——《左傳·莊公三十年》)
經過幾代人的經營,若敖族在楚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但對令尹等職位有決定之權。如子文去職之後,就指定族人子玉(成得臣)為繼任人選。面對當時另一大家族蒍氏成員蒍呂臣的質疑,子文回應道:“我這樣做正是安定國家,子玉有大功而沒有得到高官,像他這樣的人才又有幾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而且斗谷於菟有自己的私人武裝若敖六卒,子玉在對晉國的戰爭中就以若敖六卒為中軍。之後因為楚晉“城濮之戰”的失敗,子玉被迫自殺。令尹也改由蒍呂臣擔任,但實權仍然掌握在若敖族之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楚成王想立長子商臣為嗣,當時的令尹斗勃(子上)勸阻道:您現在還年輕,寵愛的女人又多,若早立太子將來又反悔的話,恐怕會引起內亂。楚國的國君向來是立小兒子,而且商臣為人殘忍,不宜立。成王並沒有聽從,仍堅持立商臣為太子。(——《左傳·文公元年》)
後來到楚成王四十五年(公元前627年),晉國陽處父攻蔡,子上領兵救援,和晉軍隔泜水相峙。陽處父擔心軍隊長期對峙會消耗過大,便派人向子上建議晉軍先後撤,楚軍再渡河進攻。不然的話,就由楚軍後後撤,晉軍來攻。子上意欲渡河,但被成大心勸退。於是,子上便令楚軍後撤,讓晉軍渡河來戰,卻不料陽處父趁機一面宣揚說是楚軍逃走了,一面自己趁機撤退。子上班師回國後,被太子商臣誣陷說是接受了晉國的賄賂才撤退的。於是被成王所冤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城濮之戰失敗後,令尹子玉自殺,司馬斗宜申(子西)則被貶為商公。後來子西偷入郢都被發現,於是再貶為工尹。商臣弒父即位後是為楚穆王,子西又聯合族人仲歸(子家)意欲謀弒穆王未遂而被殺。(——《左傳·文公十年》)
從此,若敖族和王室的關係變得緊張起來。
斗克曾在楚成王三十八年(公元前634年)秦晉聯軍攻鄀時,被秦國俘虜,楚成王四十五年時(公元前627年),秦晉之間又發生“餚之戰”,斗克便被放回國,以求與楚國交好。他在兩國結盟的過程中出力很大,最後卻沒有受到重用。等到楚穆王去世後,其子楚莊王幼年初立之時,正逢令尹成嘉(子孔)和太師潘崇攻打舒姓諸侯國。斗克就聯合求令尹而不得的公子燮作亂,他們先是加築郢都的城牆,在派人暗殺子孔不果後,又企圖將莊王挾持往商密。但兩人最終被廬戢梨和叔麋所誘殺。(——《左傳·文公十四年》)
楚莊王初年,工正蒍賈陰謀誣害令尹斗般(子揚),導致斗般被殺。使得司馬斗椒(子越)成為了令尹,他自己則任司馬。(——《左傳·宣公四年》)等到楚莊王九年(公元前605年),斗椒又以若敖族的武裝囚殺蒍賈,並以烝野為基地,發動針對王室的進攻。叛亂最終遭到失敗,子越本人在叛亂中被殺,其子苗賁皇則逃往晉國。事後,若敖族的大部分勢力都被消滅。(——《國語·楚語下》)
這就是楚國發生的所謂“公子燮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