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區

鄠邑區

鄠邑區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原稱鄠(hù)縣、戶縣,位於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河,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三個副中心城區之一,距西安主城區18千米,處於西安“半小時經濟圈”。 鄠邑區截至2019年2月轄8個街道、6個建制鎮、518個行政村、21個社區,總面積1282平方千米,全區總人口61.22萬人,2018年,鄠邑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17.26億元 。 鄠邑區是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鼓舞之鄉、中國圍棋之鄉、全國文明城區、國家衛生城區、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檔案工作示範城市。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鄠邑鐘樓 鄠邑鐘樓

鄠邑區地處陝西關中渭河流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遠在新石器時代(前40~前21世紀),祖先便在這裡勞動繁衍生息,與自然界進行著艱苦的鬥爭,創造了原始公社氏族文化,為後來鄠邑區地區方國(包括邑、方、都、邦)的形成提供了先驅條件。

夏代(前21~前16世紀),鄠邑區為有扈氏國,與夏同姓姒,為夏之屬國。夏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這時國家常以氏族名稱作為國名。如“夏後氏”為“夏國”,“有扈氏”為“扈國”。有扈氏國為鄠邑區地區建置最早的方國,也是鄠邑區地名的由來。

商代(前16~前11世紀),鄠邑區有崇國,其後有豐邑,都是商之屬國。公元前1143年,西伯(周文王)國勢強盛,四十餘國諸侯尊西伯為王。公元前1136年,西伯伐崇侯虎,自岐遷都於豐。武王伐紂時,誓師於豐。當時的豐京實際上已成為政治中心,但仍為商之屬國。由於商代人口稀少,交通阻塞,小方國政權常在狹小的地域範圍內形成,所以有的史書記載,商代鄠邑區的甘亭、甘盤也是商之屬國。

西周(前1133~前771年),武王滅紂後,雖建都於灃河以東的鎬,而豐京不移,每遇大事,如伐商、作洛之事,皆步自宗周,以告於宗廟。在西周時期,一直是豐、鎬並舉。

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年),周平王東遷,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

秦代(前221~前207年),在鹹陽設內史,兼治三輔,鄠邑區屬內史管轄。

漢代(前206~公元220年),漢初置鄠縣,屬右扶風,高帝九年屬內史,武帝太初元年屬右扶風,東漢仍屬右扶風。

鄠縣自漢初確定了縣的建制以後,兩千多年來,只有隸屬關係的變更,縣名及縣制設定相沿未改。

三國、魏(220~265),置雍州三輔,下設8郡,鄠縣屬始平郡。

晉代(265~420),鄠縣屬始平郡。

北魏(420~534),置雍州下設7郡,鄠縣屬京兆郡。

西魏(535~556),鄠縣屬雍州京兆郡。

北周(557~581),雍州下設5郡1尹,鄠縣屬京兆尹。

隋朝(581~618),全國分為109郡,關中設京兆、馮翊、扶風3郡,鄠縣屬京兆郡。

唐代(618~907),全國分為10道,鄠縣屬關內道京兆府京兆郡。開元二十一年(733)全國改設為15道,鄠縣屬京畿道〔注19〕。

五代(907~960),梁時鄠縣屬大安府。唐、晉、漢、周鄠縣屬京兆府。

北宋(960~1127),全國分為15路,在長安設立陝西路,後改陝西路為永興軍路,鄠縣屬永興軍路京兆府京兆郡〔注21〕。

金代(1127~1234),陝西分6路,鄠縣屬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1271~1368),陝西設行中書省,下轄6路,鄠縣屬奉元路。

明代(1368~1644),明初陝西仍設行中書省,洪武九年(1376)置陝西布政使司,下分4道,鄠縣屬關內道西安府。

清代(1644~1911)仍依明制,鄠縣屬西安府。

民國元年(1912)廢陝西布政使司,全省分7府,鄠縣屬西安府。

民國三年(1914)撤銷府的建制,全省分3道,鄠縣屬關中道。

民國十六年(1927)撤銷道的建制,鄠縣屬陝西省政府直接管轄。

民國二十六年(1937)陝西省政府以下設立行政督察區,鄠縣屬第10行政督察區(區治在鹹陽)管轄。

1949年5月21日,鄠縣解放後,鄠縣屬陝甘寧邊區鹹陽分區管轄。

1950年5月,鄠縣屬鹹陽專區管轄。

1953年元月,鄠縣直屬陝西省人民政府管轄。

1958年11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鄠縣保留縣的建制,劃歸西安市人民委員會管轄。

1961年8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鄠縣劃歸鹹陽專區管轄。

1964年9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通知,經國務院批准,將“鄠縣”改為“戶縣”。

1969年到1982年,戶縣屬鹹陽地區管轄。

1983年10月20日將戶縣劃歸西安市管轄。

2016年11月24日,《國務院關於同意陝西省調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2016年12月23日,《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西安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相繼批覆同意撤銷戶縣,設立西安市鄠邑區,以原戶縣的行政區域為鄠邑區的行政區域,鄠邑區人民政府駐甘亭街道東街7號。

2017年9月9日,鄠邑區撤縣設區正式揭牌 。

2019年1月9日,西安市鄠邑區人民政府關於撤銷鄠邑區餘下等7個鎮建制設立相應街道的批覆,餘下鎮、五竹鎮、玉蟬鎮、大王鎮、秦渡鎮、草堂鎮、龐光鎮總計7鎮建立相應街道辦事處,分別為:餘下街道、五竹街道、玉蟬街道、大王街道、秦渡街道、草堂街道、龐光街道。

行政區劃

截止2019年2月,鄠邑區轄8個街道,6個建制鎮。鄠邑區人民政府駐甘亭街道東街7號。

行政區劃表

街辦/鎮下轄地區郵編政府駐地行政區劃代碼
甘亭街道8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710300甘亭街道東街7號610118001000
餘下街道7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710302餘下街道中心南街76號610118101000
祖庵鎮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710308祖庵鎮重陽廣場南側610118102000
秦渡街道1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710309秦渡街道長安大街65號610118103000
大王街道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710301大王西北環路610118104000
草堂街道4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710311草堂街道宋村十字西側610118105000
蔣村鎮22個村委會710308108省道北蔣村鎮人民政府610118106000
龐光街道2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710304龐光街道工貿路北側610118107000
澇店鎮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710307澇店鎮街道澇機路西側610118108000
甘河鎮13個村委會710307甘河街道府前街北側610118109000
石井鎮15個村委會710302石井鎮街道戶電路西側610118110000
玉蟬街道23個村委會710399重陽路與渭天路十字西南角610118111000
五竹街道1個社區,22個村委會710399豐京路北石油大學北門對面610118112000
渭豐鎮12個村委會710301渭豐鎮大張路610118114000
景區管理局秦嶺山地區域

1、森林旅遊景區管理局,簡稱景區管理局,非行政區,屬於功能區,主要管理草堂街道、石井鎮轄區內秦嶺山地區域。

2、大王街道已經託管西鹹新區(灃西新城)。

鄠邑區行政區劃圖 鄠邑區行政區劃圖

3、秦渡街道、草堂街道、龐光街道已託管西安高新區。

開發區表

開發區名性質街辦 / 鎮
西安高新區國家級高新區草堂鎮街道龐光街道秦渡街道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國家級新區大王鎮街道
西安灃京工業園省級工業園五竹街道
濱河新區區級開發區甘亭街道玉蟬街道
渭河現代農業示範區區級開發區渭豐鎮澇店鎮
西安曲江渼陂湖水系生態文化區市級旅遊開發區甘亭街道玉蟬街道
西戶高新區省級高新區五竹街道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鄠邑區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嶺與安康市寧陝縣接壤,北臨渭水與興平市隔岸相望,東以高冠河、灃河與長安區毗鄰,西以白馬河與周至縣為界。東西最寬處30千米,南北最長處53千米,總面積1282平方千米,鄠邑區域在東經108°22′至108°46′,北緯33°46′至34°16′之間。城區在東經108°37′北緯34°07′之交點,海拔418.8米。

地形

鄠邑區最高點-冰晶頂 鄠邑區最高點-冰晶頂

鄠邑區地形為山區、山前坡地及平原區三個不同的自然區域。南部秦嶺山區峪道中森林植被茂密,最高海拔冰晶頂(靜峪腦)3015.1米,山脊海拔680米,渭河灘地最低點海拔388米。鄠邑區南部山區除秦嶺梁為東西走向外,其餘山樑均為南北走向,山勢陡峭(45度以上),峰巒重疊。按地表形態分為中山、低山、陡坡。中山分布於海拔1000米以上,分水嶺陡峻,起伏較大,多為對稱山脊,山脊有孤峰存在,各山嶺由南向北呈葉脈形分布,形成大小支脈175道,成為各溝峪的分水嶺。較高山峰有11座:首陽山、鳳凰山、方家梁、土坡梁、九華山、木咀梁、萬家嶺、圭峰山、郭家山、宛華山、天空岔梁。河谷一般呈“V”型,谷寬5—20米,河谷切割不對稱。由於山高坡陡、土層薄,不宜農耕,現多為林地及荒山草坡。低山分布於海拔600—1000米之間,山脊起伏不大,分水嶺成渾圓形。山坡堆積物較多,低洼處保留有黃土狀砂質粘土,厚度5—20米。有的地方為土、石、岩屑混合物。河谷一般呈“V”形,寬度在25米以上,個別地方為“箱形谷”。由於坡度較緩,且有一定的黃土沉積,多為山區農耕地。

地貌

北部平原構造上屬渭河地塹的一部分,按地貌特徵可分秦嶺北麓山前洪積扇、扇緣窪地、黃土台原、渭河階地及河漫灘地,海拔600—388米。洪積扇分布於山基線以北,童家灘、郝家寨、南斑竹園、仝夏堡、餘下村、焦將村、高力渠、草堂寺東西一線以南。地表坡度0度30分至4度,地勢較高,水利條件較差。扇緣窪地分布於洪積扇以北,秦渡鎮、牛東村、牙道村、城區、格家莊、甘水坊東西一線以南,地表坡度小於1度,土層較厚,水利條件好,但排水不暢,雨季地表常積水。黃土台原分布於扇緣窪地以北,文義村、王守村、坳河村、澇店、甘河村東西一線以南,即眉塢嶺地帶,地表坡度小於1度,未受渭河沖積影響,為原生黃土沉積,土層深厚。渭河階地南與黃土台原界線明顯,分布於眉塢嶺以北,渭河防洪堤以南,為河流沖積而形成。河漫灘系防洪堤以北渭水漫灘。地面從南向北,從西向東微傾斜,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是鄠邑區主要糧食產區。

氣候特徵

鄠邑區屬暖熱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冷暖乾濕分明,無霜期年平均219天,平均降水量879毫米,年平均氣溫13度。光、熱、水資源豐富。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鄠邑區渼陂湖鳥瞰圖 鄠邑區渼陂湖鳥瞰圖

鄠邑區境內水資源充沛,地下水存量4億立方米,有36條大小河流,均源出秦嶺北麓,出山後匯成澇河、甘峪河、太平河、高冠河四大水系,分布全區,貫通南北。甘峪河流入澇河,澇河北流入渭,太平河與高冠河水系匯入灃河。

動物資源

鄠邑區南部秦嶺山區峪道中森林植被茂密,主要有野生動物:羚牛、熊、刺蝟、猴、青羊、野豬和環頸雉、長尾雉、班鳩、杜鵑、畫眉、貓頭鷹以及18種野生魚類。其中羚牛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大鯢、長尾雉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植物資源

鄠邑區植物資源主要分布在秦嶺山區,約在千種以上。產量較多而且比較重要的種類:有藥材類340多種,藥用價值和產量大的有菖蒲、豬苓、寸香、貝母、五味子、首烏等17種;纖維類有羅布麻、馬藺等10種;油料類有松籽、柏籽等11種;澱粉類有橡籽、葛根、蕨根等6種,化工原料類有橡殼、漆樹等12種;乾鮮果類有中華獼猴桃、柿子、軟棗、野桃等16種;花卉類有牡丹、杜鵑、野薔薇、野菊花等15種;作物近緣野生品種有野生大豆3種,野三粒兩型豆4種,野生豌豆7種,野扁豆1種,野生麥類2種,野生麻類1種,野生油菜1種,特別是1980年戶縣科技人員發現命名的太白野豌豆新種,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牧草類有禾本科植物12種,豆科植物8種,菊科植物5種。

人口民族

截至2016年末全區常住人口57.44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0.41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2.61‰,死亡率6.13‰,自然增長率6.48‰。城鎮人口23.65萬人,占41.2%,鄉村人口33.79萬人,占58.8%。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612162人,比2015年增長0.8%,其中,男性人口314762人,女性人口297400人,性別比為105.8(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民族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等16個少數民族千餘人。

2010年常住人口表
轄區人口
甘亭街辦103106
餘下鎮60000
祖庵鎮27642
秦渡鎮51050
大王鎮29315
草堂鎮31237
蔣村鎮32821
龐光鎮26922
澇店鎮32346
甘河鎮27354
石井鎮25584
五竹鎮44573
玉蟬鎮39270
渭豐鎮25157

政治

區委書記:范九利

區委副書記、區長:裴靖瑜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成群

副區長:毛安、王值、謝永平、楊戰海

截至2018年7月

經濟

綜述

2017年,鄠邑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97.41億元,增長10.1%,增速排名全市第4;固定資產投資183.56億元,增長49%,增速排名全市第1;民間投資66.26億元,同比增長40.9%,特別是11—12月份增勢強勁,扭轉了排名靠後的局面。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48億元,完成預算的102.1%,序時進度排名全市前3名,稅收占比66.7%,稅收結構更加合理;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0.7億元,同比增長1.0%。

鄠邑區航拍圖 鄠邑區航拍圖

2017年招商引資成效顯著,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圍繞副中心城市建設和新型城鎮化,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一是加快推進市區重點項目建設,全區164個市區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5.8億元,完成年任務的106%,其中11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06億元,完成年任務的145.1%。其中,澇河渼陂湖水系生態修復工程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億元,新增水面2000餘畝,新增綠地800餘畝。二是強化項目策劃包裝,吸引社會資本。圍繞市政設施、交通工程、生態環境、旅遊、公共服務等領域,策劃包裝重大招商項目25個,總投資額554.88億元;策劃包裝PPP項目45個,總投資319億元;中醫院整體搬遷和大王垃圾焚燒發電廠PPP項目開工建設,灃京大道拓寬改造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等11個重點PPP項目有序推進。三是圍繞“一號工程”,狠抓招商引資。加強招商隊伍建設,成立專業招商分局,制定鄠邑區招商引資投資服務政策,圍繞“五資”招大引強,全年簽約項目45個,總投資489.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700萬美元,利用內資13.72億元,利用民資45.16億元,利用央資2.7億元,全年融資5000萬元。炎黃文化產業園、中通快遞西北(西安)電商快遞物流產業園、西安體育學院鄠邑新校區等一大批重大項目相繼落戶我區,加快了副中心城市產業聚集。

第一產業

2017年全區糧食總產達到26.9萬噸。成功創建市級農業園區3個,建成國家級“一村一品”示範村2個,省級“一鄉一業”示範鎮5個,成立集體經濟合作社8個;開展葡萄標準化生產技術和新品種新品系研究與推廣,“戶縣葡萄”附加值和知名度不斷提升;全面完成小農水重點區縣、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秦嶺沿山地區抗旱水源等重點水利工程,累計投資4570萬元,新打機井165眼,安裝水泵171台,鋪設地埋管線209公里,改善節水灌溉面積1.88萬畝。大力推進農村片區化中心社區建設,2016年42個農村片區化中心社區全面建成,順利通過市級驗收,2017年8個農村片區化中心社區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李家岩、胡家莊等26個美麗村莊加快建設,環山旅遊路美麗鄉村示範帶正在形成。

加大精準扶貧力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7查26看”查補短板工作法並開發鄠邑扶貧APP平台,發動2324名結對幫扶幹部、73個駐村工作隊、6284名黨員幹部進村入戶,全面夯實19個專項組脫貧攻堅任務,著力補齊貧困戶住房、飲水、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工作短板,以“五個美麗”為引領,率先在全市實施“3531”脫貧工程,培育電商扶貧重點村7個,石井鎮移民搬遷安置樓全部建成,創造性開展行業扶貧工作,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無縫對接的工作格局。

第二產業

2017年工業發展勢頭良好,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積極開展“千人親商助企”活動,落實領導包抓企業機制,定期深入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問題。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48.11億元,同比增長22%;完成工業投資60.39億元,工業技改投資12.38億元;比亞迪、強生、利君等市區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加快,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戶。灃京工業園實現工業總產值85.7億元,營業收入81.4億元,實現稅金3.75億元,西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汽配產業園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快,支撐園區做大做強,全年新增投產企業32戶;草堂科技產業基地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39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9億元,比亞迪雲軌、強生、中電科等項目建設加快,大唐醫藥、民眾電氣等項目建成投產。成功引進開沃新能源汽車、樂析醫療、金花製藥等項目,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製造三大產業發展格局。

第三產業

2017年旅遊商貿日益繁榮,“鄠邑”品牌逐漸凸顯。實現服務業增加值86.95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區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81億元,同比增長12.6%;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3戶,限上商業5戶。接待遊客171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7.5%和286%。全面啟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推動重點旅遊板塊打造,加強旅遊項目建設。新建成的渼陂湖景區(萯陽湖)已於2017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朱雀森林公園、太平森林公園等景區旅遊項目加快建設;新建改建旅遊廁所38座,旅遊停車場5座。擴大消費穩定增長,促進市場持續繁榮。商貿流通和現代服務業持續繁榮,大十字、人民路十字商圈聚集效應進一步形成,億豐時代商業廣場、海福城城市綜合體、奧特萊斯購物廣場建設加快,渭豐紙箱物流園建成投入使用。城北蔬菜瓜果批發市場、草堂路綜合市場、餘下農商貿交易中心等農貿市場改造提升進展順利。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西安石油大學鄠邑校區 西安石油大學鄠邑校區

截至2018年,鄠邑區是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縣。現有中國小校241所,有8所高等院校,西安體育學院順利落戶,極大地改善了區域人口素質結構。 基礎教育學生數79959人,其中學前教育15378人,國小30762人,中學33781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99.96%,國中畢業升學率93%。基礎教育教職工6811人,專任教師5580人。全年向大中專院校輸送學生5865人。

鄠邑區高校一覽表
高校主管部門辦學層次類別校區
西安石油大學陝西省本科公辦鄠邑校區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草堂校區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陝西省教育廳民辦鄠邑校區
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專科鄠邑校區
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陝西省公辦人民路校區、餘下校區
西安體育學院本科鄠邑校區(在建)

文化事業

截止2018年全區共有文化館、文化站18個。區圖書館藏書13.8萬冊。有線電視入戶率43.6%。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8%。

民俗藝術
民俗藝術類型原產地名號
農民畫繪畫鄠邑區鄠邑代表性民間藝術
傳統漆畫繪畫鄠邑區陝西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麵塑繪畫/雕塑鄠邑區陝西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秦腔戲曲陝西關中成熟地之一
眉戶戲曲鄠邑區起源地之一
廟會廟會化羊廟會/清涼山會等
關中木構古建營造技藝建築工藝五竹鎮東索村陝西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魏邵氏腎病診療技藝中醫鄠邑區陝西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剪紙工藝品
麥桿工藝畫工藝品鄠邑區
民間鼓舞鼓舞鄠邑區
鄠邑區鑼鼓社火鄠邑區
會城隍社火/鼓舞/廟會北部區域
鄠邑社火社火鄠邑區鄠邑代表性大型民俗活動

眉戶

眉戶 眉戶

鄠邑區眉戶曲子形成於元明時期,它是元明的北曲吸收眉縣、鄠邑區一帶的民歌俗曲發展而成的民間曲藝形式。鄠邑區曲子為清曲坐唱,伴奏樂器有:主奏樂器三弦;輔助樂器板胡、笛子、四頁瓦、撞鈴和碟子等。鄠邑區曲子音樂共有100多個曲調,形成了自成體系曲牌連綴體式;其中有36個大調,72個小調。大調古老,曲體結構複雜,旋律富於變化,音域寬廣,拖腔委婉;小調多為民歌小調,音域較窄,結構規整短小,旋律流暢。現存的曲目有開篇曲子、風俗類、演義類、傳奇類、志怪類等五大類,150餘種。


農民畫

鄠邑農民畫 鄠邑農民畫

鄠邑區農民畫源於民間,在陝西關中地區的剪紙、壁畫、年畫、刺繡等民間藝術基礎上衍變,以樸實的繪畫語言,詳盡而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產勞動的壯觀場面、熱烈活潑的節慶場景和絢麗多彩的民風民俗。鄠邑區農民畫地域特色鮮明,畫面簡潔而飽滿,想像大膽豐富,風格浪漫稚拙,裝飾意味強烈,古拙中流露天工。

醫療衛生

鄠邑各類衛生機構80多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

醫院級別地址
鄠邑區人民醫院二甲醫院西安市鄠邑區渼陂西路5號
鄠邑區中醫醫院二甲醫院西安市鄠邑區草堂路304號
鄠邑區婦幼保健院專科醫院西安市鄠邑區畫展街17號
陝西省森林工業職工醫院二級甲等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甘亭鎮畫展街九號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附屬濟仁醫院鄠邑區灃京大道1號
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西安中醫腎病醫院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豐京路東段
西安惠安醫院西安市鄠邑區餘下鎮惠民路
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三級綜合醫院西安市鄠邑區秦渡鎮17號

交通運輸

鄠邑已經建成並規劃由普通公路,高速公路網,高鐵,捷運等多種方式的運輸網路。

普通公路

西漢高速鄠邑段 西漢高速鄠邑段

民國時期,鄠邑始有官辦民修之公路,境內與西安相通的幹線公路分南北兩條,以及城區至大王鎮一條,皆在原大路兩旁拓寬一丈五尺而成。南路由與長安接界的正莊起,經豐盛堡、韓家第五橋至城區,再由城經陂頭、元王村入周至境;北路由長安梧村起,經大王、澇店鎮西入周至。除此,區內還修有專線公路6條。建國後,從1953年修建礫石公路開始,到1983年底,全區共修幹線、專線和區社公路456千米。其中礫石路面333.7千米,渣油路面122.3千米,渣油路占公路總長的27%。公路里程比民國時期增加五倍多。

2017年西安主城區到鄠邑區的西鄠快速幹道開工建設。

高速公路

過境高速:連霍高速(新西寶高速),西鹹北環線高速,京昆高速(西漢高速),鄠邑至眉縣高速(規劃即將建設) 。

鄠邑境內有G5京昆高速西漢段(西漢高速),鄠邑區十分鐘即可對接西安主城區。

鐵路

鄠邑區至西安的鐵路於1955年興建,1956年3月1日正式通車。此路北接隴海線,南至餘下,鄠邑區境內長18千米,是國家修建的廠礦單位專線。通車後,設有鄠邑車站和餘下車站,鄠邑區境內沿途還設有韓旗寨、顯落村兩個過站。建站之初,鄠邑車站僅有兩股道,3間候車室,1975年,建成3股道,1976年鄠邑車站又建成大樓候車室一座,建築面積500平方米,並鋪專線920米。1983年,鄠邑車站增添為4股道,餘下車站增為6股道,並修建通往工廠專線5條,共25.75千米,目前西余鐵路客運已經停運。

高鐵

鄠邑站 鄠邑站

鄠邑站是西安西南方向的門戶站,是西成高鐵進入古都西安的第一座高鐵站,處於西成高鐵入秦嶺必經要衝。站場規模2台6線,位於鄠邑秦渡街道,距鄠邑城區中心7公里,距西安高新區8公里,距大西安新中心CBD18公里,距西安古城中心地標建築鐘樓30公里,距西安鹹陽國際機場35公里,距西安北站約40公里。

捷運

西安捷運規劃圖 西安捷運規劃圖

西安捷運15號線是一條貫穿西安市長安區東西並連線鄠邑區和草堂科技產業基地的捷運線路,一期工程西起細柳站,東止於韓家灣站,線路總長19.15km,均為地下敷設,設11座車站,平均站間距1.9公里, 設細柳車輛段以及2座主變電站,採用6輛A型車編組。西安捷運15號線已納入《關中城市群都市區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地方特產

概述

鄠邑區地方特產如下:

大類名優特產類型原產地名號
水果戶太八號葡萄水果西安市葡萄研究所全國地理標誌產品、西安名品
同興西瓜水果蔣村鎮同興村
香糯玉米水果鄠邑區
酒茶龍窩酒白酒澇店鎮龍窩村鄠邑唯一原產
紫閣系列酒米酒草堂鎮
鄠邑黃酒黃酒草堂鎮、龐光鎮、秦渡鎮
黃桂稠酒甜酒鄠邑區陝西八大名貴特產之一
戶太葡萄酒葡萄酒草堂鎮
苦瓜茶果茶原種場
美食秦鎮涼皮特色小吃秦渡鎮街道陝西小吃代表
肉丸糊辣湯小吃鄠邑區
盤絲酥小吃鄠邑區
機場糕點副食鄠邑機場什字
擺湯麵麵食鄠邑區陝西麵食流派之一
槐花麥飯特色美食鄠邑區
辣子疙瘩特色美食鄠邑鐘樓鄠邑美食代表
鄠邑軟面麵食鄠邑區陝西麵食流派之一
咯嗒面麵食鄠邑區
鄠邑涮牛肚美食鄠邑區
鄠邑生薑食材鄠邑區

戶太八號葡萄

戶太八號葡萄 戶太八號葡萄

戶太八號葡萄原產於西安市葡萄研究所,該品種7月上中旬成熟,樹體長勢強,成熟後在樹上掛至8月中下旬不落粒。耐貯性好,常溫下存放10天以上,果實完好無損。

秦鎮涼皮

秦鎮涼皮 秦鎮涼皮

秦鎮涼皮原產於鄠邑區秦渡鎮,其特點是:筋、薄、細、軟。麵皮本身,色白如雪,光潤如脂,頁薄如紙,條細如葉,再加上出芽的黃豆,嫩綠的菠菜,噴香的油潑辣子,五香料醋,吃在口裡,柔韌爽口,五味俱全。

風景名勝

綜述

轄區內景區詳表如下:

鄠邑區景區一覽表
區域景區類型門票級別位置
城區西安曲江渼陂湖水系生態文化區湖泊/人文歷史免費鄠邑城區西郊澇河段
鐘樓文物古蹟已不對外開放鄠邑城區大十字西
文廟文物古蹟已不對外開放鄠邑城區鐘樓東北側
農民畫展覽館民間藝術博物館免費鄠邑城區畫展街
東韓村農家樂免費鄠邑城區古城路北
太平-高冠片區太平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公園成人58元/人;學生30元/人AAAA級草堂鎮太平峪內
太平萬花山山嶺森林/廟宇免費草堂鎮太平峪內
紫閣峪山嶺森林50元/人秦嶺高爾夫南側淺山
圭峰山嶺森林免費太平口
草堂寺寺廟/文物古蹟旺季25元/人;淡季15元/人AAA級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草堂校區西側
高冠瀑布瀑布/湖泊19元/人高冠峪
李家岩村農家樂免費高冠峪外
石井鎮環山路一線金龍峽山嶺森林28元/人AAAA級將軍山古鎮南
將軍山古鎮民俗美食免費將軍山西側
阿姑泉牡丹苑園林30元/人石井鎮阿姑泉村
北部區域公輸堂歷史古蹟免費渭豐鎮祁村
渭河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區農業園區免費渭河沿岸各鎮
西部區域玉蟾台歷史古蹟免費玉蟬鎮曲包村
重陽宮道觀/歷史古蹟25元/人祖庵鎮街道
澇峪一線朱雀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公園成人50元/人;學生35元/人AAAA級澇峪內西漢高速朱雀出口
十寨溝峽谷/森林/河流30元/人澇峪郭清村郭家山地區
清涼山山嶺森林/廟宇免費蔣村鎮富村窯村南部

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太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西安市西南鄠邑太平峪以內。距西安44公里、鹹陽60公里,總面積6085公頃。公園有石門子、月宮潭、石船子、黃羊壩、樺林灣五大景區近百個景點。

太平森林公園所處地貌為秦嶺中山地。整個區域高差懸殊、峭壁林立、峰巒疊嶂、溝谷連綿、多瀑布、急流和險灘,形成了豐富奇妙的山水自然景觀。園內有石門、黃羊壩、月宮潭、樺林灣、秦嶺梁五大景區。公園於2004年12月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2009年8月晉升為世界地質公園,2010年7月經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0年12月西安市政府認定為“西安服務業名牌”。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鄠邑區南部,秦嶺北麓,東澇河上游,面積3000公頃,有朱雀崖、秦嶺梁、蘆花河、奇秀峰、龍潭子、冰河翠六個景區被列入國家級森林公園。還有直插雲霄的天柱峰,青蓮峰,佛掌峰,渡仙峰,龍脊嶺,有奇姿美態的蓮台觀音、聚仙山、醉仙台、玉筍佛雲等。

草堂寺

關中八景之一——草堂煙霧 關中八景之一——草堂煙霧

草堂寺是中國“佛教八宗”之一“三論宗”的祖庭,第一座國立翻譯佛經譯場,也是佛教三大譯場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譯場[3-5],是佛教中國化的起點[6],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圭峰山北麓。佛教中著名的“中觀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都是由鳩摩羅什在草堂寺譯出,為三論宗的創立提供了經典,所以他被尊為該宗開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為三論宗祖庭。

草堂寺被中國佛教三論宗、華嚴宗和日本佛教日蓮宗尊奉為祖庭,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1956年08月06日,草堂寺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立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01年0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祖庵重陽宮

祖庵重陽宮 祖庵重陽宮

重陽宮位於鄠邑區祖庵鎮,距城區10千米。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北京白雲觀,山西永樂宮,陝西重陽宮)之一。是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早年修道和遺蛻之所,享有“天下祖庭”、“全真聖地”之盛名。

金庸名著《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故事就發生於此。現保存的40餘通有關道教全真派歷史的碑石,其中著名的有王重陽祖師及七真畫像碑、《無夢令》詩碑、號稱“三絕碑”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全真開教秘語之碑》、元代皇帝聖旨碑(蒙漢文對照碑)和堪稱國寶的吳道子《鍾馗戲鬼圖》畫碑等。尤其是元代皇帝聖旨碑是研究我國現已失傳的蒙古最古老的巴思巴文僅存的實物資料。象重陽宮碑林這樣大量集中保護元代金石文獻在國內實屬罕見。對研究我國古代社會學、人體科學、語言文字與書法藝術等,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因此,“祖庵碑林”被人們譽為西安乃至陝西的小“碑林”,2001年6月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由香港青松觀侯寶垣大師等捐資上千萬元修復的重陽寶殿和鐘鼓二樓,為重陽宮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和旅遊內涵。目前,宮域總面積已達53畝。

渼陂湖

渼陂湖 渼陂湖

渼陂湖位於鄠邑區澇河西畔,是秦漢上林苑、唐代遊覽勝地,人文歷史遺蹟眾多,杜甫、岑參、蘇軾、程顥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泛舟、賦詩,有“關中山水最佳處”之美譽。


澇河渼陂湖水系生態修復工程是陝西省堅持柔性治水理念,重點打造的關中水系三大湖池之一,是澇河蓄滯洪區建設的重點工程,是西安市持續推進“八水潤西安”工程的重要節點。澇河渼陂湖水系生態修復工程,主要包括澇河河道綜合治理、渼陂湖水系生態文化修復兩部分,其中渼陂湖水系生態文化修復工程是由西安曲江新區負責實施。渼陂湖水系生態修復工程將恢復水面面積5300畝,其中西岸湖區4690畝(含濕地、水田等),東岸湖區330畝,河道水面280畝。

著名人物

王九思 王九思

王九思(1468~1551),明代文學家。字敬夫,號渼陂。漢族,陝西鄠縣(今鄠邑區)人。弘治九年(1496)進士。其間,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等人陸續來北京,相聚講論,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史稱"前七子"。

張乃葳(1891~1950),中將,字警伯,陝西鄠縣(今鄠邑區)餘下鎮上馬營人。畢業於保定陸軍速成學校及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24年夏,任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戰術及編譯教官。1937年8月, 張率部參加淞滬會戰,扼守吳淞。三萬士卒傷亡殆盡,張之左耳亦因之失聰。後改任第一戰區預備軍總參謀長兼陝南師管區司令。

趙壽山(1894-1965),原名趙生齡,1894年農曆11月21日生於鄠縣(今鄠邑區)北鄉定舟村。1924年春參加楊虎城部隊。解放後,先後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陝西省省長。1965年6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關麟征(1905-1980),原名志道,字雨東,漢族,陝西鄠縣(今鄠邑區)人,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長於急襲的千里駒師的首任師長,生性傲岸,有陝西冷娃之稱,部將杜聿明、鄭洞國,劉玉章、覃異之、張耀明皆一時之名將。

楊明軒(1891年-1967年),男,名荃駿,字明軒,漢族,1891年6月出生於陝西鄠縣(今鄠邑區)。中共黨員。曾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常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