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歷史上的鄚州大廟位於鄚州城北約 2.5 公里處。原建築坐北朝南 , 由正殿三皇殿 、 東配殿扁鵲祠 、 西配殿文昌廟組成 , 四周築有紅色圍牆 , 高約 2.5 米 , 整個大廟南北長 250 米 , 東西寬 450 米 , 總面積 157000
平方米 , 占地 230 畝 , 連同香火地在內共有 400 余畝。圍牆南面建有三座高大的山門,每座山門各有三個門洞,全部為磚石結構,門洞內頂部無梁,呈覆釜型,俗稱“鍋底碹”,各山門前額嵌有長條石匾,上刻各廟的名稱,並都冠以“敕建”二字,山門建築堅固,高大宏偉,構思奇巧,遠處望去,甚是壯觀。正殿三皇廟門前豎有華表,表身雕有蟠龍,做工極為精細,龍身飛舞,大有躍然騰空之勢。山門前有鐵獅一對,穿過山門,即入廟內,迎面有五彩琉璃影壁一座,正殿前有亭試焚香爐,兩側有數次重修之紀念碑,正殿供奉皇帝、神農、伏羲的塑像 ; 西配殿文昌廟供奉文昌帝君 ; 東配殿扁鵲祠又稱藥王廟,供奉神醫扁鵲。鄚州大廟整個建築重檐飛翹,紅牆綠瓦,畫棟雕梁,彩椽迴廊,交相輝映,莊嚴肅穆,宏偉壯觀。
人文歷史
鄚州大廟史建於元朝,據《任丘縣誌》記載:“扁鵲祠,元人達魯花赤野仙乞實迷兒進義建。初建時僅有一間很小的扁鵲祠。 1965 年白洋淀開卡時,在大廟遺址附近挖出一間小廟,並有一塊刻有“扁鵲祠”字樣的石碑。
明世宗嘉靖年間任丘知縣周佑、王齊重修,天啟年間奉敕重建。另據《御州重修鄚州藥王廟碑》和《敕建三皇殿碑》兩碑文所載:藥王廟建自先朝,重修藥王廟是在大明萬曆十二年三月經始迄五月畢工,添造三皇殿,則是在大明萬曆十九年八月初十日動工,越二年至萬曆二十一年歲次癸巳十月初十竣工。在竣工之後,神宗又敕令興辦鄚州廟會,召天下人前來趕會。起廟第一年,大太監魏忠賢曾陪伴皇太后和皇姑前來降香,廟會因此逐漸興盛,聞名全國,甚至千百里以外的“善男信女”也來廟燒香,爬香還願者接踵摩肩。每逢廟會,香火沖天,趕廟客商更遍及全國,如川廣雲貴的珍貴藥材、湖廣的刺繡、江浙的綢緞、瀏陽的夏布、四川的油漆、湖筆、微墨及江南的土特產品竹器、涼貨、皮毛氈毯、東北的人參、鹿茸、內蒙的哈拉呢絨都來鄚州大廟會集散。每年農曆的二月底三月初,各路客商即雲集鄚州,大街上貨品招牌林立,橫幅凌空,各種商品堆積如山,連京津巨賈也多到廟會進貨。所以當時從鄚州到大廟數里之遙,商業布蓬搭成街道,遮天蔽日,車馬輻輳,人聲鼎沸,客商們從來到走共三個月的時間。像這樣繁榮景象一直持續了數百年,其中最盛時期是清康熙年間,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廟會也就盛況空前,當時鄚州城內設有三街六市,即興隆街、中和街、廣益街、藥材市、珠寶玉器市、騾馬市、南貨市、棉線市、百藝市,城西一里許有賽馬場、西北角有大型騾馬市、城北則是群藝聚集之所,直至大廟,人山人海,如康熙南遊時隨從著高士其著《南行扈從錄》中就有:“從鄚州至大廟,蘆鵬不見天日”的記載。《任丘縣誌》中也有“諸貨鱗集、起福扳贊者接踵摩肩”的記述。據傳,在廟會期間,曾幾次把井水喝乾,牲口都要到七里外的白洋淀邊去飲水,村里人挑一擔水來上廟,則能賣十幾文錢。附近各村的水井,都有人看守,不然就會影響本村人做飯用水,其繁盛景象,可見一斑。因此,“北京人全,鄚州貨全”“天下大廟數鄚州”之說,至今膾炙人口,流傳不衰。
鄚州廟幾度重修,也數次毀於火,據《任丘縣誌》記載的由三次:第一次是康熙戊午年(公元 1678 年),第二次是康熙 56 年(公元 1717 年),第三次是乾隆 53 年(公元 1790 年),此次火勢最大。
後據《京畿志》記載:鄉醫許希為乾隆醫好頑症,乾隆欲賞賜許希,許希叩頭謝恩後,又向南叩首,乾隆問其故 , 希曰:“鄉民之醫術,皆從扁鵲 《難經》八十一篇中所學,豈敢忘本,現扁鵲祠焚損,望聖上復修之。”乾隆準奏,即發帑銀重建。
直至 1928 年,任丘縣長邵鴻基倡導“拉神像,廢私塾,興學堂。”才將十大名醫全部拉倒,在百姓請求下,把扁鵲的塑像保留下來。 1936 年,山東軍閥韓復榘因母病還願,又重新塑像彩畫一次。
鄚州廟幾遭厄運, 1947 年尚存三大山門,後因保存失當,已蕩然無存,只剩一片廢墟,現僅存石碑一座,且已斷裂,但遺址尚可辨認。
修繕開發
為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旅遊事業,振興任丘經濟,同時也為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我國名醫祖——扁鵲,讓歷史古蹟為現代經濟服務,經過充分的考察論證,任丘市決定重修鄚州大廟 。並於 1992 年年底完成了一期工程
—— 扁鵲祠 , 新建的扁鵲祠位於鄚州城北約 2 公里的古州村西 , 毗鄰風景秀麗的白洋淀, 106 國道、任雄公路和京九鐵路從其側畔經過,附近有皇城、勝家寨、勝英墓等名勝古蹟。新建的扁鵲祠東西寬 80 米,南北長 250 米,占地 30 畝,總投資 600 萬元 , 由正殿、東西配殿、宮門和山門組成,正殿採用中檐歇山式明代建築格式,殿里供奉神醫扁鵲,兩旁有侍童相陪,兩側是八組扁鵲行醫的塑像,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東西配殿是王叔和、張仲景、雷太已、淳于意、皇甫謐 、 華佗、孫思邈、韓普濟、葛稚川、劉守珍歷代十大名醫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