鄗姓

鄗姓為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又屬於稀少姓氏。來源多樣,主要源於地名。鄗姓人主要分布於山東省,以柏鄉為郡望。

鄗[鄗,讀音作huò(ㄏㄨㄛˋ),古音讀作hào(ㄏㄠˋ)]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西周初期周王朝都城之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典籍《國語·周語》中記載:“杜伯射王於鄗。”在典籍《荀子·王霸》中記載有:“武王以鄗(鎬)。”西漢史家班固在《西都賦》中亦有:“遂繞豐鄗”。
史家潘岳在《關中記》中記載:“關中有涇、渭、灞、滻、酆、鄗、漆、沮之水,酆、鄗、漆、沮四水,在長安西南鄠縣,漆、沮皆南注,酆、鄗水北注。”
在《水經注》中記載:“渭水又東北與鄗水合,水上承鄗池於昆明池北……<春秋後傳>曰:使者鄭容入柏谷關,至平舒置,見華山有素車白馬,問鄭容安之?答曰:之鹹陽。車上人曰:吾華山君使,願托書致鄗池君。子之鹹陽,過鄗池,見大梓下有文石,取以款列梓,當有應者,以書與之。勿妄發,致之得所欲。鄭容行至鄗池,見一梓下,果有文石,取以款梓。應曰:諾。鄭容如睡,覺而見宮闕,若王者之居焉。謁者出,受書,入,有頃,聞語聲言:祖為死。神道茫昧,理難辨測,故無以精其幽致矣。鄗水又北流,西北注,與盩池合。水出鄗池西,而北流入於鄗。<毛詩>云:鄗,流貌也。而世傳以為水名矣。鄭玄曰:豐鄗之間,水北流也。鄗水北徑清泠台西,又徑磁石門西。門在阿房前,悉以磁石為之,故專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隱甲懷刃入門而脅之以示神,故亦曰胡門也。鄗水又北,注於渭。”
鄗,即為陝西境內的一條河流,古稱鄗水,是渭水的一條支流,間有若干中、小型湖泊,最大者稱鄗池。商朝時期即有諸侯封於鄗池一帶,稱鄗池君。
周武王姬發罰紂滅商後,在鄗池西側建立了都城,稱豐鄗。鄗,在古代與“鎬”通假,實際上就是指周武王所建的都邑豐鎬,即今陝西西安,又稱鄗京,為都邑名稱。
居於周都豐鄗的西周臣子中,在西周初期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鄗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晉國之鄗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鄗,古地名。周貞定王十六年(晉出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53年),“三卿分晉”,趙國“近水樓台先得月”,占據了鄗地。在史籍《左傳·哀公四年》(公元前490年)中記載:“國夏伐晉,取邢、任欒、鄗。”
按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鄗,在春秋時期屬晉國,戰國時期屬趙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把鄗地劃歸巨鹿郡。西漢初年,漢高祖在鄗地正式建立鄗縣,屬常山郡管轄。東漢光武帝劉秀領軍復漢,即位於鄗,之後將其攺名為高邑縣,歸趙州所轄,今為河北省柏鄉縣北鄗。
居於鎬邑的住民,有在戰國末期至西漢初期,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鄗氏。
二.郡望:
柏鄉縣:柏鄉是變革較多的一個縣。據中國古代歷史檔案彙編《尚書》記載,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大禹劃九州時,柏鄉地方劃為冀州之域。春秋時期,柏鄉一帶名叫鄗邑,是晉國屬地。周貞定王十六年(晉出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53年),“三卿分晉”,趙國“近水樓台先得月”,占領鄗地。秦始皇統一六國,把鄗地劃歸巨鹿郡。自秦朝明確各級行政區劃後,柏鄉縣歷代沿革多有不同,不少地方“或地存而屢易其名,或名存而別徒他地,遷移分屬,前後致不一矣”。西漢初年,在鄗地正式建立鄗縣,屬常山郡管轄。漢元帝劉奭是個堅持封建制的統治者,他在位期間,曾大封王公子弟,把鄗地劃出一部分,封給趙哀王的兒子,稱柏鄉侯。據《六書精蘊》說:“柏,木之有貞德者。”原來是為了表示這個地方“有貞有德”,所以用“柏鄉”二字作侯國名字。公元25年,漢光武帝劉秀在鄗南千秋亭即位做了皇帝,為紀念他的“發祥地”,把鄗字一分為二,更名叫高邑,成為冀州刺史的所在地。魏、晉、北朝期間,此地先後曾屬殷、冀、趙三州所轄。爾後,到公元五九六年,隋朝政府在高邑南十八里之地正式建縣,取漢朝柏鄉侯之名,就是柏鄉縣的開始。公元1072年,北宋政權鑒於形勢的需要,神宗趙頊詔諭調整地方機構,把柏鄉縣降低為鎮。公元1126年,柏鄉縣被金人占領,改隸沃州管轄。元朝時柏鄉屬趙州。明朝初年,柏鄉、隆平二縣一度合併,不久又分開,均屬真定府統領,直至清朝未有變動。
三.歷史名人:
鄗 強:(公元1968~今),曾用名凡夫;山東濟寧人。著名地方收藏愛好者。
1993年7月畢業於曲阜師範學院中文系,現任濟寧市汽車運輸公司汽車維修技師。
系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收藏協會會員、華夏收藏家協會會員、濟寧市集郵協會會員、《任城收藏》主編。
1988年3月開始收藏,主集文革史料、孔子像、毛澤東像章,現藏不同種類的孔子雕像三百餘尊,圖冊、畫片近千枚,文革書籍三千餘冊,毛澤東像章近萬枚;兼集郵票、糧票、錢幣、古瓷器。1992年10月,編組的“江山如此多嬌”專題郵集參加曲阜師範學院慶國慶收藏展獲一等獎;1994年3月,“汽車的歷史”專題郵集參加濟寧市郵政節獲二等獎;1995年4月,在濟寧市工人文化宮舉辦個人收藏品展覽。有《錢幣上的書法》、《文革畫冊的興衰》、《淺談山東省糧票》等文章發表於《大眾日報》、《信息諮詢報》等報刊。
山東有線電視台、濟寧電視台分別以《走人聖賢人家》、《收集毛主席像章的人》為題予以報導。
四.遷徙分布:
鄗氏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的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柏鄉為郡望,主要分布在山東地區。
1.古鄗舊址:
“鄗”之名稱,始見於春秋時期。據史籍《左傳·哀公四年》(公元前490年)記載:“齊國夏伐晉,取邢、任欒、鄗。”顯然“鄗”成為邑地,當更在此以前。
鄗邑,在春秋時期屬於晉國,戰國時期歸趙國。因地處晉、趙邊陲,各諸侯國相互攻伐之間,常為征戰之地。齊國伐晉國、中山國侵趙國、燕國攻趙國等,都在鄗邑進行過戰爭。今天河北柏鄉固城店的村民們翻地挖土,還常常發現斷矛、殘劍及銅箭鏃等兵器。
鄗邑是歷史上的古城,曾做過魏公子信陵君的湯沐邑
走進古鄗舊址,站在牆根下仰視,方覺出眼前這道城牆的高大與堅實。鄗邑殘牆長約五十五米、高三米,為夯土結構,從部分斷裂面仍清晰可見堅實的夯土層,想當年古城的建造者一定花費了不少心思。
作為軍事重鎮,鄗邑城牆不僅是地界的象徵,也是守衛者抵禦外敵的屏障。從牆頭的土坡攀援而上,就是古城的頂端。說是頂端,其實是就今天的狀況而言,古城的本來面目原比這高大得多。風霜的擊打,雨雪的沖蝕,再加上後來人為謀生計取土燒磚、平整土地,曾經擁有內外兩套城池、占地千餘畝的古鄗城早已不復當年的雄姿。
站在一米多寬的城牆上端極目遠眺,千年前的烽火狼煙、兵馬刀戈盡被淹沒在這豐收的景象里,惟有田埂間散落的瓦片與夯土的殘牆一唱一和,訴說著古鎮的歷史。瓦是漢瓦,細究起來當是古鄗城繁榮昌盛時期百姓生活的見證。這一繁榮得益於東漢劉秀的崛起。
研讀固城店乃至整個柏鄉的歷史,似乎總與漢光武帝劉秀脫不了干係。在史籍《後漢書·光武帝紀》中,細數了這段往事:“光武於是命有司設壇場於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鄗於六宗,望於群神……”雖說在四個月後帝都就遷到了洛陽,但駐蹕的榮耀並不是處處都有,隨之而來的繁華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皇帝料理朝政的宮殿蓋起來了,儘管如今已是漢瓦遍地,但仍被當地人尊稱為“金殿崗”。高大的城牆被加固修復了,城外還有護城河環繞,建有南、北、東三個城門,見證了漢光武帝榮光的鄗城前所未有地興盛起來,很快成為當時的政治和軍事重鎮。
追溯鄗城的歷史,是為了從當年的輝煌中尋一些古鎮遺風。除了眼前殘存的城牆,可做註腳的還有那些口口相傳的故事。譬如王郎(當時在邯鄲稱帝與劉秀抗衡的豪強勢力,後多被訛傳為王莽)追劉秀、牡丹向君王、斬倒石人問柏鄉,均頗具傳奇色彩。
雖說這樣的傳說難免帶了些虛構的成分,但剝除想像的外衣,總有些歷史的原型隱藏其中,讓人心馳神往。憑牆弔古,未免淒清,但古鎮的過去正是從這樣的遺蹟和傳奇中一點一點顯現出來的。古城牆默默守望了千年,見慣了世事更替,斗轉星移。
對於今人來說,面對許多前塵往事,都已經不知其然了。
2.鄗代之戰
鄗代之戰,是戰國時期的秦昭襄王贏則五十六年(趙孝成王趙丹十五年,燕王姬喜四年,公元前251年),趙軍在鄗邑(今河北柏鄉)、代邑(今河北蔚縣)擊敗燕軍進攻的一次戰役。
趙國自長平之戰敗於秦國之後,國力大大削弱。此後,不僅受到秦國軍隊的屢次進犯,而且其他諸侯國亦想乘機侵趙獲利。
趙孝成王十五年,燕國丞相栗腹以給趙王祝壽為名,出使趙國,偵探趙國虛實。回國後向燕王建議:趙國的青壯年在長平均被秦軍大將白起坑殺了,國內儘是孤兒寡婦,無力再戰,乘此良機攻趙必勝。
燕國名將樂毅之子樂間卻認為,趙國連年同秦作戰,百姓熟悉軍事,若興兵攻趙,燕軍一定會敗,堅決反對出兵。
但燕王喜不聽樂間勸告,決意發兵攻趙國。他派栗腹為將,領兵六十萬,戰車兩千乘,兵分兩路大舉進攻趙國。
栗腹令部將卿秦率一部進攻代邑,自率主力攻鄗邑。燕軍到達宋子(今河北晉縣南部)之後,趙孝成王令上卿廉頗、樂乘統兵二十五萬前往抗擊。
廉頗認真分析了燕軍的來勢後認為,燕軍雖然人多勢眾,但驕傲輕敵,加之長途跋涉,人馬睏乏,遂決定採用各個擊破的方略。廉頗令樂乘率軍五萬堅守代邑,吸引攻代燕軍不能南下援郎,自己則親率主力軍二十萬迎擊燕軍主力於鄗邑。趙軍將士憤恨燕國趁火打劫,同仇敵愾,決心保衛國土,個個奮勇衝殺,大敗燕軍,斬殺其主將栗腹。
進攻代邑的燕軍聞聽攻鄗邑的己軍大敗、主帥被殺後,頓時軍心動搖,失去戰鬥力。樂乘則率趙軍趁機發起攻擊,迅速取勝,俘獲卿秦。
兩路燕軍先後敗退,廉頗率軍連續追擊五百里,長驅直入燕國之境,進而圍攻燕國都城薊(今北京)。燕王只好割讓五座城邑求和,趙軍始解圍退還。此戰後,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假相國
鄗代之戰,趙軍在名將廉頗的指揮下,利用燕軍輕敵、疲勞,趙軍則同仇敵愾、保家衛國之機,對來范之敵予以痛擊,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