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縣第二實驗國小

鄒平縣第二實驗國小

鄒平縣第二實驗國小,在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黃山一路,始建於1957年,原名“安家國小”。1987年歸縣教育局專署,改名“鄒平縣第二實驗學校”。2002年又更名為“鄒平縣第二實驗國小”。目前占地面積42398平方米。建築面積14029平方米。有國小班42個。在校學生2400餘人,教職工189人

基本信息

管理機制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教師從事研究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改進教育實踐,還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從而在工作中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的愉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質。
學校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健全機構,明確分工,完善制度,從學科組到備課組、從教研組到子課題組、從幹部到教師,上下齊動員,全民皆研究。所有校長和中層幹部都要做一個課題負責人,所有教師都要參與一項課題,構成了由管理到指導的縱橫網路體系。學校制定《科研工作管理辦法及激勵措施》,鼓勵教師參加教科研活動,並將教科研成績與職稱評聘、評先樹優、評價考核掛鈎。制定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實踐性和有效性的培訓計畫,樹立“問題即課題,學校即研究中心,教師即研究者”的觀念,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發揮教師集體的智慧,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益,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

課程設定

教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紮實有效、持之以恆。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學校從巨觀上把好“課題規劃、立項開題、實驗指導、鑑定評審、評比推廣”五關,要求每個課題落實四個步驟:一是前景分析、調查檢測;二是制定方案、組織開題;三是抓好過程、注重實效;四是歸納總結、提煉提升。學校引導每個課題組成員做到:一讀——堅持每天讀相關教育信息、經驗文章、教育專著;二寫——每周寫兩篇教育隨筆,每學期寫一份階段總結和一篇有價值的論文;三上——每學期上三節與課題密切相關的公開課;四會——理念會滲透、經驗會總結、課堂會評價、方法會創新;五多——多觀察、多行動、多交流、多反思、多創新。注重教師的行動研究,要求教師對教研工作保持一份敏感的探索意識,經常對自己的教育實踐、研究情況進行反思,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思路並形成理性認識。鼓勵教師書寫教育日誌、把一時的頓悟、棘手的問題、鮮活的案例等記錄下來,以此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的提高,同時為研究提供豐富的素材。規範的教科研管理形成了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創新的內在管理機制,學校形成了“人人有課題,個個能研究,師師有特色,年年出成果”的良好氛圍。

科研特色

在課題研究上我們遵循了求實性、發展性、重點性三原則。著眼於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發展,立足學校實際,相繼研究、推廣了23項課題。學校通過《校本研修機制研究》,建設一支以研究、合作、自主為特徵的專業引領隊伍,形成科學的校本研修機制,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有效發展;通過《校本課程與學校文化建設研究》努力創建具有本地區文化特徵,又具有時代性、超前性和個性特色的學校文化;通過《新課程中的學生評價內容與方法實驗研究》及《科學課學生髮展性評價研究》,注重學生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結合,大力推行多元化發展性評價,讓每個學生感覺自己都是一顆閃亮的“星”,體驗到“我自信,我能行”,從而引導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課題研究的專題化與系列化,促進師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形成了學校鮮明的特色。
學校以《提高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為龍頭課題進行了系列研究,走出了一條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路子,探索出了“縱向一條龍,子課題之間相互聯繫;橫向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一條龍”大語文教學體系。
在低年級段,我們遵循兒童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開展 《雙快識字研究》,以識字教學的趣味性為著眼點,以快樂、快速大量識字為目標,以遊戲、謎語、兒歌、律動等活潑有趣的活動為途徑,總結出了環境識字、查字典識字、韻語識字、背古詩識字、遊戲識字、卡片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建立了科學、有效的“三段六環”式識字教學模式。“雙快識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基於多讀、多寫、多積累的語文學習規律,學校在中、高年級開展了“口語訓練”、“讀寫並行”、“閱讀中外經典 享受讀書樂趣”等課題的研究。實驗教師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出了口語交際、閱讀、語言積累、習作提高的具體途徑和方法。探索出“兩步四環”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建立了口語訓練——221多模式,以及“六步四課時作文自批自改”法。實現了“以讀帶寫,以寫促讀”,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師在系統研究、實踐的基礎上,把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有機聯繫在一起,融進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學生的培養目標,本著“立足學校實際、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教師本身的優勢資源、藉助廣闊的社會資源、豐富的自然資源,開發了語文教學一條龍——《成長的書香》一至六冊校本教材。
不斷地潛心研究,使學校的領導教師學會了用國際視野看待我們今天的教育,將教育的基本價值趨向,鎖定在學生的整體素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及良好的習慣上。通過開放的課程資源運用,形式多樣的校內外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學校根據學生自身潛能、興趣、愛好,成立了舞蹈、籃球、繪畫、合唱團、小提琴、書法、新雨詩社等興趣活動隊,開展了“萬花筒”式的課外活動,給每個孩子一個展示自我的亮麗舞台。在實踐的基礎上,學校相繼開發了美術四大板塊實踐教材——《童畫夢工廠》、《墨雨童韻》、《歐體書法教學》、《兒童版畫》;音樂課外活動教材——《舞蹈基本功訓練方法》、《合唱指揮》;體育實踐教材——《陽光體育》等校本教材。這些教材的開發和利用,打破了課內與課外、課本與生活的壁壘,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為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學質量

教育要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為社會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我們套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對學校的教科研未來進行科學預測,使之更富遠見,更具有合理性、準確性、針對性。因此,學校積極倡導教科研一體化,教研為科研打基礎,以科研促教研,把準時代發展的脈搏,注重教研活動與課改相結合,教科研與教學常規教相結合,以構建“和諧課堂”為抓手,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開放課堂

尋找問題根源。學校通過“推門聽課”、“開門聽課”、“開放周”等形式,向領導、教師、家長以及兄弟單位開放課堂,了解老師們是否將新理念轉化成了行為,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是否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了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注意狀態、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生成狀態和目標達成度。幫助教師尋找影響和諧課堂的因素,從課堂教學實踐中獲悉教師專業水平、敬業程度等多方面信息,發現教學中值得借鑑、推廣的有價值的內容,以利於正面信息的宣傳引導;以便尋找構建和諧課堂的方法,提高課堂效率的策略。

研究課堂

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學校先後開展了“大面積聽評課”、“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評”、“課堂教學大比武”、“三走進活動”等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要求幹部、教師走進課堂,思考支撐課堂教學的內在機制,尋找變革課堂教學的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以課例研究為載體,通過開展“精彩導入”、“有效的課堂提問”、“師生互動策略”、“作業的科學設計”四項專題研究,引導教師研究課堂,探究教法、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豐富學生的學習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精彩導入”的流程是:設計準備——逐個錄相——網上觀摩——集體研討——評價提煉——資源共享(形成《導入語集錦》)
“有效的課堂提問”流程是:個人設計——隨堂攝像(或錄音)——自我反思——集體研討——修改提煉——資源共享(形成《精彩課堂語言集錦》)
“師生互動策略”的流程是:集體備課、說課——教學設計——上課、聽課——評課反饋——學科研討——形成策略——經驗分享。

反思課堂

促進教師和諧發展。反思是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之間的對話,是溝通課堂預設與資源生成的橋樑。學校引導教師堅持撰寫教學隨筆,以研究者的眼光,觀察、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促進教師養成反思教學的職業習慣,以便於更新觀念、改進教法、提升自我。
和諧課堂的構建,使學校形成了學生愛學,教師樂教,學有所成,教有所獲,預設和生成相得益彰,目標達成度高的良好的學習動力系統,提高了教育教學的效益和效率,使課堂充滿了師生生命的魅力,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舞台。

所得成績

紮實有效的教科研工作,推進了學校工作的整體發展,提升了學校科學化管理水平。自98年來學校連年被評為縣教科研工作先進單位;2006年被評為市教科研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先進實驗學校;實驗課題相繼有2項通過國家級鑑定;8項通過省級鑑定;3項獲省級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通過市級鑑定。教師們在課堂中勇於展現自己,激發出更多的思考和縱深的反思,為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實踐的改進和教學水平的提高,積累了豐富有效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逐步形成了一個名師團體。各學科出現了不同級別的領軍人物,有部分教師形成了各自的教學風格,骨幹教師隊伍不斷壯大。現有國家級模範教師1名;省教學能手、特級教師3人;市縣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47名;36名教師獲省市優質課獎。學生的學習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並在各級各類大賽、展示活動中屢獲大獎。曹瀟月同學在中央電視台CCTV第六界希望英語大賽中獲省特等獎,並進入全國總決賽;韓路辰等同學在山東省第二屆“中國小機器人大賽”中獲兩項省級二等獎;石郁先同學,在全市中國小圍棋比賽中榮獲冠軍;李鑫岩、徐子涵同學,在市運動會武術、摔交比賽中分別獲冠軍;舞蹈《陽光女孩》在省舞蹈大賽中獲一等獎等等。回顧過去,實驗二小走過了一段堅實的路程,展望未來,我們將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讓每位學生都能快樂成長,每位教師都能幸福工作。我們堅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與支持下,實驗二小會走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