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八記

鄉村八記

《鄉村八記》,同樣的書名有兩本書,兩個作者。一個是著名報告文學家兼記者的盧躍剛於1994年針對江西省樟樹市農村生活的形形色色而作;另一個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二年級的學生李強於2005年利用寒假對老家山西省沁源縣農村社會的調查。就文學形式而言,前者是報告文學體,而後者是札記。它們都是表現對農村社會的關心,鼓舞著人們關心周圍的人和事。流露出深深的愛民的情感。

驚人的相似

令人驚奇的是,這兩本書與其作者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第一,都是使用一個書名;第二,兩本書都是作者在農村住了八天,調查考證後寫出來的。
第三,字數都接近四萬;第四,作者都著力表現出農村生活疾苦,具有很濃厚的人文情懷。

盧躍剛的《鄉村八記》

作者簡介

盧躍剛,1958年生,四川雅安人,《中國青年報》主任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他非虛構文學的寫作立場是:運用文學、社會學、歷史學、法學、經濟學等多種社會 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近距離觀察中國社會重大問題和現象,關注中國社會的弱勢群體,維 護公眾利益、真實、客觀、公正地記錄中國社會變遷的歷史。

他的長篇報告文學《大國寡民》轟動海內外,列入1998年文學類10大暢銷書。
由於他的作品往往反映民間疾苦,批判強權惡霸,為人嫉惡如仇,人稱當代大俠!作品的介紹

1994年,盧躍剛受命前往農村考察,調查農村社會生活狀況。他深感以往媒體宣傳的農村都是“一邊倒”,不是太富就是太窮,出於兩者之間的廣大農村反而被忽視了。他在熟人的介紹下,認識了農民鄒斌仔,並跟著他前往鄒的老家江西省樟樹市。在那裡,他跟農民、校長、領導聊天,引用大量資料:日記、家譜、談話、官文。這本書不僅介紹了那裡農村社會的經濟、教育、文化、風俗等等諸多層面,還跨越時代,對自己文革時生活的農村加以剖析,是我們能更加清楚的看到農村疾苦的方方面面。

目錄

第一記 流浪者
第二記 “紅字”
第三記 遊戲
第四記 儲備粉筆
第五記 捧鬼神·刨祖墳
第六記 紅色幽默
第七記 招魂
第八記 告別:一九七六、一九九四

作品賞析

1、“青春熱線”開通三個月後,第一次碰到想要自殺的人。
陸小婭剛進報社大門,便被傳達室的師傅叫住了。“有人給你留了張條子,他一邊寫一邊抹淚呢。”
她接過條子一看,大驚失色。上面寫到:
中國青年社“青春熱線”電話主持人:
由於父母的包辦婚姻及望子成龍的心情太強烈,使我深受其害。我有我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可現實生活竟是如此殘酷和無情。我真沒有想到一個九十年代的青年要衝破包辦婚姻的陰影竟是如此的艱難,生活對於我來說,已失去了所有的意義。
一個月前,我在一位朋友的資助下離家出走,四處奔波。我渴望用自己的雙手來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可惜中國之大卻無我的容身之處,我連付出勞動和汗水去換取生存的權利都沒有。找朋友、勞務介紹所,一個個希望在我的苦苦氣球中接踵而來,又在我的苦苦等待中成為泡影。現在我身無分文,我不想去偷去搶也不想去做乞丐。生活為什麼就這樣不公平呢?既然我不能堂堂正正的活著,那不如讓生命就此結束。
在我生命即將結束的這個時候,我有一個請求,希望通過貴報向社會呼籲,希望全國的家長們,都能理解和尊重下輩人的感情、理想和追求,使他們成為真正對社會有用之人。我不希望別人再來重演我這個悲劇,讓我成為中國包辦婚姻、望子成龍的最後一個犧牲品吧!也呼籲全社會都來關心愛護所有的青年。
一個退伍兵
一看便知這個退伍兵是到北京打工的農村青年。雖然“青春熱線”開通後,知道早晚會遇到這種事,知道要幫助這些處於心理狀態下的青年朋友,可事到臨頭,陸小婭還是有些緊張和束手無策。
她趕忙問:“人呢?”
“走了,也沒說去哪兒。”
她判斷,他既然留了條,肯定還會通過某種方法聯繫。從心中可以看出他還有話要說。
她趕忙上辦公室,在電話的自動應答上留下一句話:“南方來的退伍朋友,請馬上到報社來,我們等你。”
晚上九點多,他終於來了電話。他來了。為了逃婚,他離家出走,先下廣東,後上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四處碰壁。他把他人生的最後一站定在了北京。他帶著一臉的疲憊,一臉的失敗感和絕望。
在交談中,她們知道他十多天棲息在建國門立交橋下,沒有好好睡過一覺,吃過一頓飯。寒冬臘月,蜷縮在立交橋下,怎么可能睡得著呢?只好跑步取暖,每晚都要跑幾十公里。先是由南二環跑到豐臺再折回,後來就在長安街上奔跑。他感覺到,所有的人都在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著他,一路上的高樓大廈都在笑話他。他好像是空氣中一粒漂浮不定的微塵,一粒還稍稍有點兒熱量的微塵。他想定位,但是定不住;他想停下來,也停不下來。黑夜中傳來北京火車站和電報大樓播放的《東方紅》樂曲和報時聲。“當!——當!——當!——”這報時鐘聲揪得他心痛!他期待著夜的消失和白天的來臨,又對某種時間的步步迫近而深懷恐懼,進而從內心深處慢慢的湧出來一股不可遏止的絕望。他是唱著《東方紅》“呼兒嗨喲”長大的。“可誰真正為我們農民謀過福利?”他說。他想停下來稍稍休息一會兒,然而不能。他衣著單薄,北京午夜攫人心魄的寒氣頃刻間掠走他剛煥發出來的少得可憐的熱量——每天只吃三個麵包所積蓄的熱量。他奔跑時,經過了國際飯店、北京飯店、貴賓樓、民族飯店、燕京飯店,他知道裡面的富人們正在一擲千金,淑女們正在談情說愛;他奔跑時,經過了天安門、新華門,他知道,過去和現在的國家統治者正夜以繼日,為天下時所煩惱,而不能成眠。當然,他也知道,城牆裡面的北京人不會也無暇來關心他這個靠奔跑來取暖的流浪者。社會真是如此不公平么?這不公平像是電影中的畫面和杜甫的詩篇,分不清虛構和真實。他奔跑時,可能不知道,在其他空間裡,還有近兩億農村青壯年被迫從土地上走出來,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和酸甜苦辣在奔跑。他只是他們中的一分子。為了生存而流浪,為了精神而流浪,他已走投無路。
他真是幸運!或者是天無絕人之路!他找到了“青春熱線”,遇到了陸小婭。
她安頓他住下,讓他在報社招待所美美得睡了一覺。第二天中午她去叫醒他,他說,“有半個月沒有在床上睡覺了。”
“走,洗洗手,吃飯去,你一定很就沒吃飯了。”她說。
陸小婭洗完手回來時,他一把拉住她的手,“撲通”跪下了,哭著說:“大姐,要不是你,我現在就不會活著了!”
她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有沒有思想準備。她說:“我當時竟嚇了一大跳!驚慌失措和難堪尷尬,使我的心‘通通’直跳,手忙腳亂地將他拉起來。”
她動員他回家。她轉身從錢包中拿出一些錢,對他說:“我知道你現在沒錢了,想回家也回不去,這點錢借給你當路費吧。”說“借”,“一是怕傷了他的自尊心,二是讓他在人世間多點牽掛,好好的活下去。”她說。
但是她的心情和他的心情一樣的複雜。她明明知道他是為了逃避包辦婚姻而跑出來的,如果回去,意味著與命運的抗爭失敗了,意味著又要面臨那不情願的婚姻和農村貧窮、單調、沉悶的生活,還有人們嘲笑、鄙視的目光。她說:“我突然感到自己很殘忍,仿佛在把他往火坑裡推。畢竟這一切痛苦和壓力都不是由我來承受,而是由他來承受的呀!可是,似乎有沒有別的路可供選擇。身邊沒有錢,居無定所,又找不到工作,還會再一次陷入絕望中。‘兩害相權取其輕’,面對殘酷的命運,活下來是第一位的。”
老百姓說,好死不如賴活著。活著,一切都還有可能。否則,連一點可能都沒有。對於普通人,死亡對死者沒有任何意義,對生者也沒有意義。後者要求一切活著的人,必須敢於拿全部生命過程作賭,去承受苦難。“那么,活又活不好,死也死不了,又會怎樣呢?”我說。他正處在這種困窘和矛盾中。
陸小婭和青春熱線其他同事勸說他打消輕生念頭時了解到,他喜歡文學,曾在一本雜誌上結識了一個“筆友”,是個殘疾女孩。他說女孩很善良,天下只有她能理解他。這次出逃,這個女孩借給他一百塊錢。
她觀察到,他在說到這個女孩時,眼睛裡流露出一絲兒溫情。
“喜歡她?”她輕聲地問道。
“喜歡。”他似乎在一種沉思與迷茫中。
“為什麼不去告訴她?”
“不可能。”他的眼睛暗淡了。
“怎么不可能?”
“我是農村的,她是城裡的。”
他悽然而無可奈何的一笑。“愛情”也是要身份的。他因為“農民”的身份,連提出愛的勇氣都沒有!對方還是個殘疾女青年。即使回去,這種處境也不會有絲毫的改變!那么,抗爭又有何意義呢?所以,他的出逃、他的流浪、他絕望,就不單單是為了逃避包辦婚姻了。
這便是“鄒斌仔”的意義。
農村人口膨脹,人多地少,迫使鄒斌仔們從土地里,從鄉村社會出來。他們不可能為了一個什麼固定的觀念兒在那裡坐以待斃。他們不會滿足祖祖輩輩留給他們的就的生活方式,他們要去追求新的生活方式,他們不能抗拒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誘惑。沒有什麼人回來憐憫他們,要改變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只能靠自己。於是,一個人類工業化進程中農村數億剩餘勞動力像非農業轉移的極其悲壯的歷史景觀便呈現在我們面前。
我們多少有點惶惑。
我們多少有點忐忑不安。
這股不可阻逆的社會潮流可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這股潮流的發源地——中國鄉村社會到底在發生什麼事情?
都是未知數。
於是,鄒斌仔朝我們走來。
2、
鄒斌仔深刻的體會到城鄉之間的區別,不是在長安街上奔跑取暖的時候。那時候他所看到的,僅僅是一種現象,一種外在的符號。她的絕望來自於一段哀傷的愛情故事。
農村青年的出路大概僅有那么幾條:考學、當兵、獲得持商品糧的城鎮戶口。其中當兵不能一步到位的解決問題,如果不是入黨提乾,不轉志願兵,仍然可能在服役期滿後,復員回家當農民。鄒斌仔一九八七年當了兵。他的麻煩是不善於隨機應變,不善於言談,不會看眼色,自然不太合群。他與部隊大多數農村戰士一樣,懷揣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理想,努力奮鬥,想要混出個人樣來,擺脫那個生他的舊故土地。家裡為他的前途,也操盡了心血。農閒的時候,父親早早的出門,走村串門,收購鵝毛鴨毛,賺幾個錢,一者貼補家用,二者以備急用。為了到時候能轉志願兵,家裡寄來五百元錢,讓他能見機行事,打點各路神仙。並且在信中說,只要他能當志願兵,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同時還在家裡給他安排了婚事。這門婚事,父母主要有兩個顧慮,一是女方的一個親戚是市里專管退伍兵安置工作的某局長,二是女方在鎮裡有很硬的關係,斌仔萬一復員回家,能有一個城裡的固定工作。他們為斌仔好,給斌仔來個雙保險。收到錢後,他真是苦笑不得,心裡沉甸甸的,不敢退回去。他知道這錢來之不易,左思右想,拿出三百六十塊,報名參加了一家文學雜誌的函授班。可是,當家裡寫信告訴他,已給他在鄰村說了門親事,女方如何如何好,家裡已經做主了。這個訊息不啻晴天霹靂!
“天哪!他們從來沒有跟我商量過啊。這不是逼著接受一個我根本沒有見過的女孩嗎?信上還說,家裡已經付給女方三千二百元的定親禮。”鄒斌仔說:“我不乾。”親戚朋友都來勸導。有的甚至說,為了那可能拿不回來的三千二百元,也該同意這門親事。三千二百元,在農村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一般的農家,猴年馬月才能掙回來呵!
鄒斌仔的父親鄒許昌對我說:“當時,斌仔不在家,女方問我們能不能作主,我們說能作主。這下好了,全砸了。”他們給斌仔通報這個訊息時,萬萬沒有想到,此時的斌仔已是心有所託了。
“她真是個好姑娘。”鄒斌仔說。他在述說這段愛情故事時,臉上充滿著懷戀和溫情。這是個多愁善感、自尊心很強的年輕人。這種性格既支撐了他,又害了他。煤油燈在他黑黑的臉上閃爍著。
“那個臉黑的孩子,站起來,你來回答這個問題。”國中地理老師指著他。
從此同學們都叫他“非洲饑民”。這件事對他的莫大侮辱。一氣之下,再不上學了。誰勸也不聽。他覺得這個世界上誰也不理解他。心裡孤獨寂寞,有話也不知能與誰說,在部隊時,他在一本雜誌的“徵友”專欄上,看見了一個江西女青年寫的一段話,大意是,當一個人遇到困難遇到挫折時,不要灰心喪氣,要有勇氣正視人生,做生活的強者,要去奮鬥,要為改變環境而努力。這番話打動了他的心。他給她去了封信,四頁紙的信,傾訴著他內心的痛苦和煩惱。雖然他不知道這個女青年長得什麼樣,乾什麼工作,芳齡幾許。這些對於他來說,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對象來訴說心中的沒有地方說的鬱悶,去尋找一種理解,一種心靈的慰藉。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如果壓抑得不到宣洩,身心損害的後果將是嚴重的,甚至可能是毀滅性的。他找到了一個宣洩渠道,他們未曾見面,互不相識,可能正因為如此,他有一種極大的安全感。何況對方是位青年女性,她那段話里強烈的傳遞著一種女性獨有的信息,一種讓他敞開心扉的暗示和鼓勵,一種朦朦朧朧的期待和共振。他對這一雙完全被他抽象化的女人眼睛,壅堵在胸中的話奔涌而出。
信寄出去後,他突然感到了不踏實,甚至有點後悔。她接到一個陌生人這封不期而至的信後會怎么想?她會回信嗎?她不會以為這是閒極無聊得逗悶子玩?他坐立不安,不敢抱任何希望。一顆心懸在了半空中。
“我得到了出乎意料的回報。”他對我說。沒幾天,她回信了。整整八頁紙的回信,是他去信的兩倍!他的心興奮的蹦蹦直跳。女孩的回信熱情洋溢,讓他激動萬分。沒多久,他又收到了一張女孩的明信片,上面寫著:“當你孤獨的時候,當你失去勇氣的時候,當你造一條船去彼岸,你遇到風浪很累的時候,別忘了,還有我這個朋友。”
“朋友”,這兩個字,此時在他的心中有何等的珍貴呵!“我鄒斌仔從小長那么大,從來就沒有一個能突肺腑之言的朋友呵。我真是太幸運了!”他捧著明信片,躲在一個沒人的去處,輕輕的啜泣,進而又嚎啕大哭。
從此,他們從未中斷通信。你來我往,每逢心都不少於十頁,厚厚的一摞,拿在手裡,沉甸甸的;每封信都充滿了激情,仿佛又說不完的話。漸漸的,互相產生了愛意。有一天,他告訴她,他要復員回家了。想去看她。她說,你來吧。這對通信兩年之久的青年男女終於見面了。
這種背景下的戀人第一次見面,能給文學家提供多少羅曼蒂克的想像呵!仿佛到處都是快樂的藍顏色,到處都是世間的溫情,唱詩般在為幸福而歌唱。生活中缺乏快樂、溫情和幸福,所以當它們一起來臨的時候,我們都願為它們祝福。文學在本質上,就是這種祝福的產物。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文學與那真是的人生有著多么大的距離!
他在她家等她。奇怪的是,他的心情異常平靜。他來到了一位朋友的家,一位披肝瀝膽的戀人的家,沒有任何陌生的感覺,一進屋,便看到了她的影子,聞到她的氣息。一切都自在而熟悉,“好想回到了自己的家。”
她進來了。她走路顛簸,是個殘疾人。
“你好。”她向他伸出手。
“你好。”他握住她。
她以那種殘疾人特有的敏感在搜尋著對方的某種反應,她看著他那雙熱情澎湃的眼睛,握著他的手,心裡有一種溫熱和踏實。鄒斌仔對我說:“說出來,你可能都不會相信。我在認識這個姑娘之前,曾經做過一個夢,這個夢說,我將來必定要跟一個有殘疾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必定要有我來照顧她,陪伴她度過我的一生。”他說這番話時,一次在穿湖下村而過的蒙水河畔,一次在北京昌平縣的一排白楊柳樹下。這番話令我動容。
我不知道人世間是否有心靈感應,是否有超生命現象在左右著人們的命運。事實是,他在她家度過了平生最愉快的三天,當天晚上,她父母弄了十幾個菜,兩瓶酒來熱情款待他。他們聊天,他們散布,他們談著未來的打算和抱負。她鼓勵他與包辦婚姻抗爭,甚至與家庭斷絕關係。

“後來,我意識到,我們見面是一個錯誤。當我們有夢幻的期待走到真實來的時候,走到必須對許多具體事情做出判斷和選擇的時候,我們發生了矛盾和衝突。比如說,她對我父母高包辦婚姻十分反感,進而對我父母十分反感,這怎么行呢?無論怎樣,父母就是父母,二十多年的養育之恩,總要報答吧?在我走投無路的時候,她建議我去學一門手藝,比如說美發,她可以跟我開一個髮廊維持生計。可是我根本沒有學一門手藝的興趣,我在萍鄉一家很大的塑膠廠找了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在很短的時間裡乾的比較出色。可是我看不慣廠里的很多事情,寫信給她。可她非常實際的跟我說,‘你能保住工作,自己不餓死就不錯了。’怎么能說這種話呢?更嚴重的是,我感到了我們之間對話的不平等,她是工廠的繪圖員,個子比我矮,可她總是讓我仰視著她。怎么能這樣呢?我現在還是個沒有擺脫農民身份的農村青年,還是一個一文不名的窮光蛋,可我還是男人,男人有男人的自尊呵!”鄒斌仔說。
兩個人的觀念衝突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信息。
一個是殘疾的城市女青年,一個是一文不名屢屢失敗的農村男青年,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喜歡文學。懷裡都揣著一個“嘭嘭”彈跳的夢想,都看重和珍惜生命的歷程,都不甘心命運的擺弄,同時又都有著先天的敏感和自卑。這種先天的敏感和自卑又在社會選擇和社會競爭下,被強化被誇大了。在沒有生存保障的情況下,兩個極其脆弱的靈魂結合在一起,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我還在痴想。為什麼“見面是個錯誤”?有情人終成眷屬。同是天涯淪落人,怎能不同病相憐,相依為命?怎能不拋開世俗的牽累,在愛情的制高點上展翅高飛?我們完全可以按照小說中描寫的那樣,為這對充滿反抗精神的戀人設計出無數條光輝燦爛的道路來。為什麼走到如此地步,彼此再往前走一步便是另外一番天地。卻根本挪不動腳步了呢?本來就像是插滿了翅膀,輕盈的從天南海北飛到一起來了,卻突然變得如此沉重了呢?
對於思想空間無限活躍,生活中又缺乏自理能力的少女來說,她是在父母的保護下長大的,她要創造自己的生活,當然需要強有力的東西來承載她的全部夢想。
然而,鄒斌仔暫時做不到。
“你去學一門手藝吧!”她提出了建議。
當他們在一個超現實的空間飛奔的時候,當他們不能不面對具體問題的時候,鄒斌仔便尷尬不堪了。
“學手藝撇開興趣不談,我算了一下,至少需要一千塊錢,我到哪裡去找著一千塊錢?再說了,學成後,我和她搞一個店,沒有萬把塊錢,是拿不下來的。”鄒斌仔說。
如果說,第一次見面時輕鬆的、愉快的,可是一個月後的第二次見面卻是另外一番心境了。鄒斌仔回到了家,又不得不逃出來。他面臨著必須結婚的壓力,沒有任何餘地。天天灌進耳朵里的都是沒完沒了的勸說和議論。
他一臉頹喪來到少女的家,她和她家裡人都支持他到外面去闖一闖,或許還有出路。她給了他一百塊錢。
等她直到他的訊息時,便是北京陸小婭打來的電話。
“他要輕生?你們要救救他呵!”她在電話中哭了。哭得那么傷心,哭得那么沒有著落,哭得那么絕望。她曾經在明信片上寫過“別忘了,還有我這個朋友。”
無論如何,還有我呀!她的絕望,是“我”在他的腦子裡消失了,永遠的消失了。
“愛情”,在這個時候失去了分量。
她至今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第二次見面後,他的內心已經失去了平衡。當他花掉了她給他的一百塊錢後,並且分明看到沒有回報的希望的時候,只是說:“她會原諒我不把錢還給她吧?她知道我走投無路了!”他們都需要挽救,然而,他沒有能力挽救她,她也沒有能力挽救他。悲劇便在所難免了。他也沒有意識到,她也是走投無路了。
在我去湖下村後,她給他去了封短短的信,儘量不流露情緒的告訴他,她在工廠的最佳化組合中,失去了那份繪圖工作,失去了本來就很微薄的工作。

他哭了。
他知道,她也哭了。
他知道,在她的心目中,他是個弱者,懦夫。
他珍藏著她所有的信件。他每次回家,無論是怎樣的心境,都不厭其煩,數不清遍數的讀她的信。信讀舊了,讀爛了。所有的信,他都能背下來!讀她的信成為他生活的一個部分!“這個世界為什麼這么不公平!是我對不起她。是我毀了她。”他老是這樣念叨著,像祥林嫂一樣的念叨著。“我們不該見面,我們見面是個錯誤,一個無法挽回的錯誤。我怎么就沒弄明白,我這樣的人,根本就沒有資格跟城裡人戀愛,根本就沒有資格跟城裡人結婚!這是一個錯誤。當我們第三次第四次見面的時候,我們已經無話可說了。我們的生活沒有任何變化,所有的具體問題都要從原起點開始討論。我們都想互相有所依靠,都想去建立一個嶄新的幸福的生活,可是我們之間,已經被失望的巨大鴻溝隔開了。我們的信開始少了,開始短了,我們已經失去了些長信傾吐孤獨和寂寞的衝動,我們要是不見面會是怎樣呢?我們可能會永遠生活在一種思念和期待之中,永遠生活在一種純潔和想像之中,永遠生活在相互的噓寒問暖之中,這下好了,我有話去對誰說?我真是後悔。我們不該見面,我犯了一個錯誤。”他說。
“你們都沒錯,你不能總是在內疚中生活。”我企圖安慰他。
可此時他似乎不太在乎我的安慰,“我最大的錯誤是投錯了胎。對於這一點,你們城裡人體會不到!”

我還能說什麼呢?
鄒斌仔們的身上,背著“農民”這兩個“紅字”,永遠抹不去的“紅字”!
我的父輩也是農民出身,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農民,我的堂哥、表兄弟姊妹是農民,我的侄兒侄女是農民,我的父母親可能的利用職權,即使離休後仍然利用各種關係給他們提供方便,努力讓他們擺脫農民的身份,在我家的餐桌上,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一個讓人煩透了的主題。甚至為了實現某個計畫,要進行全家動員,打亂正常的生活程式。“農民”,甚至是城裡人許多家庭中一個難以擺脫的陰影。
即使是許多已經非常富裕、已經取得成功的農民,無論是在一個什麼樣的場合,只要鄙夷的扔過去“農民”兩個字,就足以摧毀他們的自尊,足以讓他們的富裕和成功變得毫無意義。所以,“吃商品糧”成了農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特權,成了捨生忘死都要實現的目標。堂哥死後,組織上為了獎賞他幾十年教齡奉獻,恩賜給了兩個“農轉非”指標,一家七口人,兩個指標,其餘五口人繼續“農民”。
這就意味著,一夜之間,情況發生了變化,一人鍋里吃飯的七口人分成了兩種性質。據我所知,轉誰不轉誰,可是有著天壤之別的選擇。其中的辛酸難以盡述。先別說如何處理這兩個“農轉非”指標,光是落實這兩個指標,就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找這個找那個,找的著這個,找不著那個,找著這個推那個,找找那個又推這個,把堂哥弄了個死不瞑目。死時,眼角掛著期待指標的酸淚!
堂哥死後,老家來信說,組織上良心發現,終於落實了指標。以表示對這個現身農村教育幾十年的國小校長的悼念,當然更是體現組織上對鄉村老屍陽光雨露般的關懷,更是鼓勵那些活著的鄉村老屍努力工作。前一段時間新聞媒介宣傳說,某某地方某某城市為多少農民企業家多少出色的青年農民轉了城市戶口,這些訊息傳達的是一種社會悲劇,還是社會喜劇?或者是一種黑色幽默?

作品評價

1、在中國的報告文學界,盧躍剛是一位富有社會前沿精神與公眾意識的作家。這種狀況也許與他的記者生涯有關,他的不少作品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與強烈反響。他的作品所包含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是很值得敬重的。
——著名評論家周政保
2、盧躍剛報告文學真實客觀、言近旨遠、縱橫捭闔、形象生動等特點在他的同輩作家顯得卓然不群,足以代表1989後作了自我調整後的報告文學所創造的新的成績。
——著名評論家馮立三

李強的鄉村八記

作者簡介
李強,1985年生,山西省沁源縣人。就讀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所寫《鄉村八記》受到了全國人眾的歡迎和關注,被親切的稱為小強。
作品的介紹

2005年春節,他利用寒假,按照“戶—村—鄉—縣”的思路,對山西省3個村4個鄉和兩個縣的農村現狀進行了調查,並以札記的方式寫成近4萬字的調查報告《鄉村八記》。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敬宜讀後非常激動,將它寄給了溫家寶總理。4月28日,溫總理親筆給范敬宜覆信,規規整整的毛筆字,整整寫了兩頁。6月16日《人民日報》對此進行報導。 
從繁華的太原到傳統的鄉村世界,只需要兩個半小時的車程。李強問自己:一部從傳統鄉村社會到現代工業社會的發展史,僅僅持續兩個小時,是不是過快了一些呢?
那是下午2時50分的一趟長途客車。從現代工業城市太原,到傳統的鄉村世界,只需要兩個半小時的車程。8天之後,在返回城市的路上,李強問自己:一部從傳統鄉村社會到現代工業社會的發展史,僅僅持續兩個小時,是不是過快了一些呢?
李的第一站是他的農村二姨家。在為二姨家算了去年的收入與支出賬後,他感覺到了震撼:二姨一家人一年忙到頭還要欠別人898.76元。辛勞一年竟然入不敷出!李在調查報告中將之歸結為“教育支出過於龐大”。在他的這個親戚家中,三個孩子上學一年的教育投入總計8200元,這對於農民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字。而他的親戚家,在村中收入還算是比較高的。
李強在調查報告中感嘆:對於出身農家的子弟,若想脫離農村,改變自己的命運,讀書上大學可謂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教育的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農家子弟望而卻步,讀書到底要花多少錢?
以震撼開頭,調查在忙碌中進行,伴隨的是愈來愈強烈的沉重。在8天時間裡,他看到了美麗山村背後的貧窮落後、示範村的表面政績和數字水分、縣城食品工業的蕭條衰敗、縣城賓館的畸型繁榮。他的調查涉及農村的方方面面,如農民增收難題、農村教育、稅費改革、鄉村公共事務管理、村官選舉。
後來,回頭這8天的調查,李強說,“這既是我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我為之奮鬥的第一步!”這次調查的收穫是沉甸甸的。

目錄和摘要

第一記二姨家的收支明細賬
全年全家的總收入=農業收入+工商業收入=4886.5元+10000元=14886.5元。
全家全年總支出=稅費支出+家庭吃用支出+教育醫療支出+農機支出=107.26元+5428元+8200元+50元+2000元=15785.26元。 2004年收支情況為:14886.5元-15785.26元=-898.76元。 結果令我大吃一驚,二姨家辛勞一年,竟然入不敷出!這固然有其特殊原因,同時供養3人上學,對於一戶農家顯然壓力過大。但是,據姨父講,他們家的收入情況在村子裡算比較好的,原因很明了:姨父家的工商業收入已經占到全年總收入的2/3(一般年份為一半多),姨父說,村里大部分人家是以農業為主。二姨家的情況也反映出,相當多的農民家庭的收支狀況很不樂觀。尤其是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農家子弟望而卻步,使大部分農家不堪重負。 建議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歸根結底要取決於農村現代化的進程,而教育是提高農民素質的最重要的手段。的確,辦教育需要錢,但是我們也要充分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畢竟教育是一項有沒有錢都要辦的事業。
第二記村裡的明白人
幾經周折,找到了退下來的村支書,了解了村民的生活狀況、村裡的集體公益事務、村裡的教育和村領導機構的情況。
老支書說,改革開放以來,村民的生活水平確實有提高,每天兩頓白面是沒問題的,家家有電視,60%有電話,1/3有機車或是農用車。溫飽解決了,基本生活可以保證,但仍然很窮,缺錢花。以農業為主,無礦產資源,與有煤的地方相差太遠。打工的人也比較少。農民的個人實力有限,很難進行大規模的市場活動,也很難應對市場的變化。 村集體事務主要有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植樹造林和修路修橋這幾項。問題比較大的是水利事業。村子緊靠一條河,但村里沒有任何水利灌溉設施,耕地全為旱地。以前的水利設施因為疏於管理荒廢掉了。 建議如何充分調動村集體的力量,為整個村子服務,是政府和村民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三記日益衰落的美麗山村
這個村子三面環山,依山而建。優美的景色給人以極大的愉悅之時,也凸現出一個問題:建立在崇山峻岭之間的山村,其賴以生存的農業如何發展?層巒疊嶂給人以美景,但是也表明此處幾乎沒有平地,那么耕地從何而來?
觀點現實的耕地狀況直接導致一個嚴重的現實問題:當地的農業尚處於非常落後的階段。據說,當地玉米畝產只有三四百斤,而在過去沒有使用良種的時候,僅有一二百斤!這樣的農業,能夠維持一家溫飽已屬不易,何談增收?
第四記走進縣城 
某縣縣中學,是全縣惟一的省重點中學,設施一流:花壇、假山、噴泉、兩座現代化的教學樓、投影儀等電教設施、語音室、微機室、圖書館、實驗樓、400米標準田徑場……這樣的設施配備,在山西省尤其是這樣的縣城並不多見。
校園內的宣傳欄張貼著考取大學的學生照片,下面的說明是: 根據市教育局有關規定,我校出台了對優秀學生的優惠政策: 中考考入我校的前10名,獎勵10000元—1000元; 平時期末考試,年級前10名,各獎700元,11至20名,各獎300元; 高考考入名牌大學的優秀學生,學校給予重獎,考入清華、北大的,獎2萬元。 觀點且不論這種獎勵措施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合適與否,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顯然是考試成績說了算的,對成績好的學生給予獎學金,一方面是對他們努力學習的肯定,另一方面也的確減輕了他們的家庭負擔(讀書好的大都是農家子弟),最後,或許這還有鼓舞其他同學的功用。
第五記訪“青椒之鄉”
在一個被稱作“青椒之鄉”的村子裡,村委會的辦公地位於村國小內,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牆上懸掛了一塊塊製作精美的宣傳板,介紹了村黨建工作、村子概況、村規村約、村委工作、精神文明、政法制度等。該村是縣裡樹的典型,必然要接受大大小小的視察參觀。這種宣傳欄是上面要求做的。支書說村委至今仍欠著上千元的製作費。
雖被稱作“青椒之鄉”,但村裡的主要作物為玉米,青椒種植面積只有318畝,不及總面積的1/5,種植青椒的農戶,最多只有總戶數的一半多,青椒種植還遠遠沒有形成規模效益。問及原因,支書說:“農民太保守,意見無法統一。” 觀點中國五千年的農耕文化,歷來以農為本,而視商為末業。中國人口眾多,治理這個國家的首要任務就是解決千百萬人的吃飯問題,而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填飽肚子是基本欲求,因此,重農抑商的思想流傳至今並且仍然是鄉村社會的主流價值判斷。不種點糧食,農民的心裡不踏實。而且農戶之間缺乏通過合作協商使團體利益最大化(同時也是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行為方式。而市場經濟需要的恰恰是這種行為方式,如何使農民學會運用這種方式處理問題,是我國現代化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這是一種思想觀念上的轉變,其難度要遠遠大於物質的現代化。
第六記鄉黨委書記談鄉政
距縣城不遠的一個鄉,是縣裡第二大鄉,編制內幹部45人,另有臨時聘用的幹部及工作人員23人。“這幾年國家大力推行行政機構改革,精簡人員和機構,為什麼還會有這么多幹部?”鄉黨委書記回答:“精簡鄉鎮人員沒有去向,國家進行行政機構改革,中央的可以精簡到省里,省里的可以精簡到市里,市裡的精簡到縣裡,縣裡的精簡到鄉里,鄉里再精簡,那就精簡到地里去啦。過去是吃皇糧,現在得吃自己,談何容易?”
為解決這么多幹部的吃飯問題,就出現了所謂的“引稅”。通過各種關係,引來外地稅源,由於要給予納稅人一定的回扣,以吸引其來此地納稅,因此又稱為“買稅”。 觀點這場浩浩蕩蕩的稅費改革,抓住了現今鄉村的一個關鍵癥結,它不僅直接減輕了農民的稅費負擔,也間接地促使基層政府由不作為轉向作為,使得鄉村經濟得到主動、自覺的發展,從而使農民受益。
第七記縣誌上的縣情
該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歷史上英才輩出;20世紀50年代後期,圍繞農業辦工業,興建“萬寶全”工廠,曾名揚全國。但後來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值得思考。
觀點縣誌記載,該縣的食品工業在計畫經濟時期曾經相當輝煌,但上世紀90年代後卻日漸衰微,原因有四:一是“耕讀傳家,讀書做官”習俗的影響,二是思想保守、墨守成規作風的影響,三是政府職能定位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四是缺乏品牌意識。
第八記歸途(略)

李強言論

1、“我是城市長大的孩子,我的父母來自農村,從小我對農村的了解也僅僅限於父母口中所講的事情。在清華有一種關注國情的傳統,無論課上還是課下,甚至在BBS上,教室的宣傳板上,隨處都可以見到有關於中國國情的探討,清華整體的氛圍深深地影響了我。”
2、“我之所以做這次農村調查很大程度上就是受曹錦清教授的《黃河邊的中國》的影響。我覺得曹錦清教授這種嚴謹治學的作風深深地影響了我,我在調查的過程當中很多方法都是借鑑曹教授的。”
3、“坦率地說我自己只是一個大學二年級的學生,我所做的一些調查都是出於一種學習了解的目的,在調查過程當中,我儘量保持一種觀察者的身份,把我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當然總體感覺我需要學的還很多。”

溫總理的信

敬宜同志:三月卅日的信及所附李強《鄉村八記》早已收到,遲覆為歉。《鄉村八記》是一篇有內容有建議的農村調查,記事真切、細緻、生動,讀後讓人了解到農村的一些真實情況,給人以啟示。一位二年級的大學生如此關心農村,實屬難得。從事新聞事業,我以為最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而責任心之來源在於對國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熱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觀察、用心思考、用心講話、用心作文章。你的幾封信都給予我很多的關心和鼓勵,深為感謝。專此奉復敬頌教安。
溫家寶

作品賞析

下午二時五十分,我踏上了赴山西省沁源縣的汽車,此次回鄉目的有二,一為探親,我已經八年沒有回過姥姥家了;二為做鄉村調查,這是此行的重點任務。
談起此次鄉村調查,並非一時心血來潮,上一學期讀了曹錦清先生的《黃河邊的中國》以及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同時還參與了校三農學會的討論,對於三農問題有了一些了解,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做一次真正的調查,恐怕對於三農問題的理解只能停留在一個淺顯的層面之上,另外,曹錦清先生赴河南農村考察、寫出《黃河邊的中國》,已經是近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鄉村又有什麼新變化,需要我們再去進行一番調查。
此次考察的目的地是山西省沁源縣和沁縣兩地,位於山西省東南部,之所以選取這兩地,一方面這裡有我的親屬,通過各種關係可以較容易的獲取我想要的東西;更重要的在於兩地都沒有多少礦產資源,農村產業結構並不像山西其他地方偏向於煤炭等礦業,其主要產業仍為傳統農業,這比較符合此次調查的目的,那就是以傳統農業為主導的鄉村在這個社會轉型的年代的境況到底如何?
雖然時近春節,但緊張的春運似乎還未波及長途客運,能容納三十的人的中巴上只有五名乘客,汽車行駛在208國道上,沿途運煤貨車無數,灰頭土臉,且路面經重型卡車常年傾軋,坑坑窪窪,一路上下翻飛,好不熱鬧!
三個半小時之後,我抵達了此次調查的第一站——沁源縣交口鄉尚義村,我二姨家。
二姨這幾天忙於做買賣,很晚才回家,今天為了接我,早早就趕回來。
村前的沁河(沁河發源於此地,沁源縣由此得名)依舊,不過終於架起一條通向村裡的石橋,我不用再走那條搖搖晃晃、令人驚心動魄的鋼索吊橋了;村子沿著河岸的丘陵而建,由於地勢的原因,房子排列並不十分整齊。
天很黑,村裡的路很窄,且坑坑窪窪,我們小心翼翼的走回了家。
姨夫、二姨生有兩男一女(有一胎屬超生),加上婆婆共六口人。家裡六間房,四間住人,兩件存放糧食以及一些器物。屋內陳設很簡單:外間靠牆擺著一個平櫃,電視機放在上面,由於沒有裝衛星信號接收器,只能收一個頻道(山西台),電視機旁邊是電話(二姨做些小買賣,必不可少),還有兩個木箱,用於存放衣物,洗衣機擺在一角,沙發、茶几這類待客用的家具並沒有,來人一律坐在裡間的炕上或是坐板凳,火炕旁邊是灶台,這樣設計一方面方便做飯,另一方面也可給火炕加溫,此地農村大都如此。
由於二姨近日忙於跑買賣,家裡也沒有準備什麼,晚飯就是些平常吃的:南瓜面片湯玉米面窩頭。面片湯做得很多,二姨解釋說:“還有看門狗的,現在太忙,顧不上給它弄別的,人吃啥狗吃啥,狗吃的頂一個人哩!”
吃完飯,二姨開始計算這幾天買賣的賬目,我受此啟發,何不將二姨家一年支出做一計算,這可是極有價值的資料。
二姨家共有耕地13畝,其中承包地10畝,另有自墾地(不需繳稅)3畝,種植作物主要為玉米和黃豆,共9.5 畝,另有0.5畝種植萬壽菊,剩餘3畝地種植穀子、黍子、土豆蘿蔔、白菜、西紅柿等,主要用於自食。家有農用機械車一輛,平時跑跑運輸,做些買賣,這是家庭非農收入的主要來源。總結結果如下:
收入方面:
農業收入
一、玉米收入。
1. 一畝玉米的物資投入。
機械耕地18元、機械翻地12元、種子3元1斤,一畝需6斤共18元、化肥硝酸磷(底肥)30元、尿素(追肥)12元,農藥8元。土地為旱地,不需澆水。
一畝玉米合計投資98元。6.5 畝的總投入為637 元。
2. 產量、價格與毛收入。
平均畝產1000斤(此地耕地有坡地和平地之分,畝產從700斤至1300斤不等),當年收購價平均每斤0.5 元。
6.5 畝玉米總產量6500斤。總價值3250元
每畝毛收入=500元-98元=402元
6.5畝毛收入=3250元-637元=2613元
二、黃豆收入
1. 一畝黃豆的物資投入。
機械耕地18元、機械翻地12元、種子3元1斤,一畝需10斤共30元,化肥硝酸磷25元,農藥15元。無需澆水。
一畝黃豆合計投資100元,3 畝總計300元。
2. 產量、價格與總收入。
平均畝產250 斤(平地300多斤/畝,坡地不到200斤/畝),當年收購價平均每斤1.5 元。
3 畝黃豆總產量750 斤。總價值1125 元。
每畝毛收入=375 元-100 元=275 元。
3 畝的毛收入=1125 元-200 元=825元。
三、萬壽菊收入
萬壽菊是2004年村里回響鄉政府的號召種植的,村民種植,公司收購,用於製造色素。村民與縣裡的一家生物製品公司簽訂契約,該公司先墊支種子、肥料、地膜、農藥等開銷,墊支費用在結算花款時扣回。
種植萬壽菊所需的種子、肥料、地膜、農藥等投入金額為108 元/畝。
萬壽菊平均畝產3350斤,公司收購價為0.3元/斤,二姨家種植0.5 畝,總價值為502.5元。
萬壽菊毛收入=502.5元-108元×0.5=448.5元。
四、副業收入
大多數村民家裡都養些雞、牛、豬之類,但規模較小。養雞可得些雞蛋,一般用作改善一伙食,並不增加收入。養豬也不掙錢,因為規模小,但可積肥,逢年過節還可改善生活。養牛主要用於耕地,此地平地可機耕,但坡地不行,只能靠牛。
二姨家養牛一頭,去年生下一隻牛崽,賣出得1000元。
綜上所述,全家農業年收入為4886.5元。
工商業收入
二姨家有農用三輪車一輛,平時利用沁源縣和沁縣兩地的黃豆和玉米市場差價,在兩地之間來回販運,收入要看兩地的差價高低,高則多掙,低則少掙。據姨父說,一般年份可掙5000~6000元,今年兩地差價出奇地高,在加上跑得勤快,掙了一萬元,不過這並不常見。
因此,全家的工商業收入在5000元左右。今年例外,為一萬元。
綜上所述,全年全家的總收入=農業收入+工商業收入=4886.5元+10000元=14886.5 元(一般年份為9886.5元)
其中農業收入占33%,工商業收入占到67%(一般年份為49%比51%)。
據姨父家講,家裡的收入情況在村子裡算是比較好的,原因我想是很明了的:姨父家的工商業收入已經占到全年總收入的三分之二(一般年份為一半多)。在農村,各家各戶如果單從土地上想辦法,我指的是傳統的種植業,那么收入差距是不會拉開很大的,要想較大幅度地提高收入,那么從事工商業,使家庭經濟收入的重心由農業向非農方向移動,應該是一條出路。我問姨父,村里大部分人家是否以農業為主,答案是肯定的,這恐怕是他們收入較低的重要原因。當然,從事工商業需要一定的條件,一方面需要經營者具備一定的頭腦和素質,更重要的是,附近城市的工商業的繁榮與否直接制約著農民是否能夠大規模的通過工商業致富。
如果單從土地上想辦法,收入也是可以提高的,那需要挑選一些附加值較高的作物。前面提到的萬壽菊,其畝產的收入是玉米的八倍多,是黃豆的十一倍多,倘若大規模種植,增收也是沒有問題的,然而我問過姨父,種得最多的一戶,也只種了三畝,一般種植戶只種一畝左右,遠遠形不成規模效益。問及原因,據姨父講,這種萬壽菊,雖然收入很高,但是種植、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太麻煩,三天就得摘一次花,還不能早摘,需等露水退了才行。姨父種了半畝,兩個人摘一次花需要四個小時,可見一斑,而那戶種了三畝的,在採花時,不得不僱人來……
我問姨父,為何不把各種植戶組織起來,採用合作的方式,利用各家花期的不同,聯合集中進行採摘,進一步說,全村行動,進行大規模的種植,集中管理,集中採摘銷售,既提高了效率,又形成了規模效益,何樂而不為?但姨父說,各戶都是各顧各的,沒人出來張羅這事,而且收入一旦分配不公,這種組織極易解體。
這充分說明了一個事實,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的確使農民勞動的積極性提高了,糧食產量提高了,農民自由了,農民切實地感受到了它給農村帶來的變化,但是傳統的自主經營的小農經濟及其意識在農村仍然占據著統治地位,尤其是分田單幹之後,這種意識更加強烈。中國的農民,歷來善分不善合,家庭利益、親友關係構建了他們的習慣行為方式,他們缺乏平等協商的意識,無法通過合作組織來實現他們的共同利益,而這恰恰是現代社會所必需的基本意識,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必然產物,我們的國家實行市場經濟已經有十多個年頭,我們耳濡目染,感受著它給我們的國家、社會,給我們的意識形態、思維方式帶來的變化,但是這股潮流似乎僅僅停留在鄉村的上空,而沒有真正波及到這個有著五千年農耕文化的核心——傳統的小農經營下的農民的處事方式及意識形態。我想,中國的現代化,恐怕要從農民思想的現代化而始。
支出方面:
一、稅費支出
2003 年開始實行稅費改革,取消了以往所需交納的村提留,鄉統籌以及其他各種費用,而統一隻繳農業稅一種。
按照政策規定,應繳農業稅=計稅面積×計稅常年產量×計稅價格×7%;附加總額=正稅總額×20%;計稅主糧(玉米)的價格為0.8元/公斤。農業稅核實後,保持長期穩定。
根據核實的結果,姨父家所需交納的農業稅為89.38元,農業稅附加為17.88元,總計107.26元。占家庭農業毛收入的2%,占全年家庭總收入的1%。
由此可以看出,農民的負擔大幅的減輕,這的確是黨中央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的重大舉措。
二、家庭吃用支出
1. 糧食。主糧為小麥(此地人不種小麥,種植玉米賣出後買白面吃),白面一個月兩袋,一袋50元,全年1200元。大米1.8元一斤,一月20斤,全年432元。小米自種,花銷極少故不計,一月10斤,若按市場價(1.8元/斤)計,全年216元。
2. 菜(包括肉類)。所食蔬菜主要為自種的土豆、白菜、蘿蔔、西紅柿、西葫蘆等,很少買菜,種植成本大約180元。
豬肉7元一斤,一年食40斤左右,總計280元。
3. 油、鹽、醬、醋等調味品394元/年。
4. 菸酒無人消費
5. 燃料692元/年
6. 衣物。人均120元,共600元
7. 電費150元/年
8. 電話費600元
9. 禮費。婚喪娶嫁,傳統習俗,一年500元左右
10. 節日消費。此地三大重要節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需額外花費400元左右。
上述十項支出,總計5428元。糧食一項占30%,若將前五項概括為“食物”一項,則食物占此十項支出的59%,占全家總收入的21%。
三、教育醫療費用支出
大女兒在讀高一,住校。學費及日常開銷共需4400元/年。
二兒子在讀初一,住校。學費較少,但住校日常開銷不小,2000元/年。
三兒子在讀國小,原先在村國小就讀,但後來花錢轉至縣城,寄住親戚家,全年花銷1800元(含轉校費用)。
教育投入總計8200元。
家裡無人有大病,平時小毛病也並不求醫,只是買一些常用藥品,故醫療消費一年50元左右。
四、農機支出
家有農用三輪一輛,全年所需油料、修理、養路費用共2000元。
全家全年總收入與總支出:
總收入:14886.5元。人均年收入2481元。
總支出:15785.26。
每年積余為14886.5-15785.26=-898.76
姨父補充說,這兩年家裡還在蓋房,也花去幾千元,現在根本就攢不下錢,所以房子蓋了一般也先不蓋了。
結果令人觸目驚心,辛勞一年竟然入不敷出!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教育支出過於龐大,這其中固然有些特殊因素(如轉學費用,三人吃住均不在家花銷巨大等),但主要還是在於供養三人同時上學對於一戶農家顯然壓力過大,再加上住校,更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其中高中教育開銷巨大非常明顯,4400元對於農民無疑是天文數字,我不知這是目前農村的普遍狀況還是個別現象,但就我了解的情況而言,高中教育的花銷對於目前的農民家庭來說,仍然是一筆相當大的開支,更不必說大學教育。國小、國中屬義務教育,況且已普遍實行“一費制”(學生一學期僅需交納一百多元即可),尚可承受。上文中的情況略有特殊。
對於出身農家的子弟,若想脫離農村,改變自己的命運,讀書上大學可謂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教育的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農家子弟望而卻步,使大部分農家不堪重負,讀書到底要花多少錢?在此,我希望和我一樣的在校大學生算一算,一年要花掉家裡多少錢,我想,當你們算完之後,必定和我一樣感到震驚,進而感到內疚。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中國的現代化的進程,歸根結底要取決於農村現代化的進程,而教育是提高農民素質,使其行為方式、意識形態向現代轉軌的最重要的手段,直接關係著農村的現代化,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但是,在我們每天喊口號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我們的教育的目的,我們要通過教育改變農村的現狀。的確,辦教育需要錢,但是我們也要充分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畢竟教育是一項有沒有錢都要辦的事業,教育不為贏利。
整理完資料,已是午夜時分,於是就寢。山村夜間異常寒冷,身子在被窩裡緊縮著,不敢伸展,靠體溫只能暖熱身旁的一小片地方,一翻身,又是一個冰冷的世界……

作品評價

1、沒想到,報告寫得太好了,大大超乎我的預期。——李強的指導老師李彬
2、我懷著驚異的心情,用了整整一個晚上和一個早晨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李強同學這篇農村調查報告,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 ——院長范敬宜
3、鄉村八記》是一篇有內容有建議的農村調查,記事真切、細緻、生動,讀後讓人了解到農村的一些真實情況,給人以啟示。一位二年級的大學生如此關心農村,實屬難得。
——溫家寶總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