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鄂姓介紹]

鄂[鄂姓介紹]
鄂[鄂姓介紹]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出自姞姓,以國名為姓。黃帝的姞姓子孫封在鄂國(今河南省南陽市北),夏商時為諸侯國。商末,鄂侯在朝中為大臣,與西伯姬昌、九侯並列為三公 。商紂看中了九侯的女兒,娶為妃子。但九侯的女兒性情端莊,不願陪伴紂王作那些荒淫無恥的勾當,紂王一怒之下,殺死了九侯父女,還把九侯做成肉醬。鄂侯見九侯死得冤枉,便同紂王拒理力爭,結果也被殺死。後來鄂侯的子孫後代以國名為姓,稱為鄂姓。 【鄂】 讀 è《辭海》以鄂姓的鄂字音 è,指漢族鄂氏而言。漢族鄂氏出晉鄂侯之後,漢有鄂千秋。 旗人姓氏中,如滿洲董鄂氏、蒙古鄂卓氏,以及命名中的鄂字,讀ào。顯宦如保和殿大學士滿洲西林覺羅氏鄂爾泰(毅庵),其弟兵部尚書鄂爾奇(復庵),其子兩江總督鄂容安(休如)、工部侍郎鄂忻、(怡雲),其侄安徽巡撫鄂樂舜(筠亭),以及駐藏大臣章佳氏鄂禮(立庭),成都將軍博爾濟吉特氏鄂山(潤泉),泰寧鎮總兵宗室鄂爾端(午橋)。

姓氏源流

鄂(è)姓源出有五:

源流一

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期,晉袁侯光曾封於鄂邑(今山西省鄉寧縣),其支庶子孫又的以其原封地鄂邑為姓,稱為鄂姓。

源流二

亦出自姬姓,以地名為氏。據《名賢姓氏言行類稿》載,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頃父之子嘉父叛晉,奔至鄂,稱鄂侯,其後遂以鄂為姓,稱為鄂氏。

源流三

出自羋姓,以國名為氏。據《史記·楚世家》載,周夷王時,楚君熊渠自稱楚王,並封三個兒子為王,其中二兒子熊摯紅被封於鄂國(今湖北省鄂城),稱鄂王。他的後代子孫遂以鄂為姓,稱鄂姓。

源流四

出自岳姓所改,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後代。岳飛,被封為岳鄂王,他遇害以後,其四子岳震、五子岳霆避難逃亡江南,不敢以岳為姓,子孫散居各地,在黃梅縣住(湖北省)的一支便以岳飛封號鄂為姓,稱為鄂姓。

源流五

巴郡蠻族七姓中有鄂氏。

遷徙分布

(缺)鄂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鄂姓出自姞姓,得姓於商末周初,是以國為姓的姓氏。相傳黃帝的姞姓子孫受封於鄂,即今天的河南省南陽,是夏商時的諸侯。商末鄂侯與西伯姬昌、九侯並稱“三公”,紂王不仁,殺了九侯,鄂侯為了替九侯伸冤,得罪了紂王,全家被殺。鄂侯的子孫從此就以國為姓,世稱鄂氏。又有學者認為鄂氏出於春秋時期,根據《名賢姓氏言行類稿》上記載,鄂氏出於晉鄂侯,他的子孫以爵號為姓。而《史記·楚世家》記載,楚國熊渠的第二個兒子紅被封為鄂王,他的後代就以鄂為姓。《姓氏考略》上則說,楚王的弟弟鄂君被封於武昌東鄂,子孫就以國為氏,稱為鄂氏。鄂是湖北省的簡稱,在春秋時代屬於楚國的領土,稱為鄂邑,隋、唐兩代並被置為鄂州。古代的鄂州在今湖北省武昌市,是全國鄂姓人家的發祥地。望族居於武昌郡(今湖北省鄂城縣)。

歷史名人

鄂 恆

字松亭,伊爾根覺羅氏。清代官陝西知府,著有《求是山房集》。

鄂千秋

漢朝開國功臣,劉邦立國後嘉獎功臣,鄂千秋不思高官厚祿,首舉蕭何有萬世之功,當封第一,劉邦聽其言,又封鄂千秋為安平侯。

鄂爾泰

滿洲鑲藍旗人。康熙舉人,授侍衛。雍正時任雲南、貴州、廣西三省總督,平定諸苗,前後數十戰。世宗嘗說自信不如信鄂爾泰之專,鄂授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

鄂克遜

富察氏,清滿洲鑲黃旗人。父鄂通武,事世祖,有戰功,授拜他喇布勒哈番。鄂克遜襲職,雍正七年(1729年)卒,享年八十八歲,謚武襄。

鄂穆圖

清代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嘗燕馬通讀書,好為詩,開滿洲文學之先河,著有《北海集》。

郡望堂號

郡望

武昌郡:公元221年三國吳孫權分江夏、豫章、廬陵三郡之地,設定武昌郡。不久改名江夏郡。兩晉太康初年又改為武昌郡。相當今湖北省武漢至江西省九江一帶地區。

堂號

安平堂 :漢代時沛人鄂千秋,從漢高祖定諸侯有功。在漢高祖大封功臣的時候,一時位次不好決定。鄂千秋說: 蕭何是萬世功,應居第一。 這意見很稱劉邦心意,因此封鄂千秋為安平侯。

此外,鄂姓的主要堂號還有:“進賢堂”等。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源自鄂國;

望出武昌。

——佚名撰鄂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鄂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功膺上賞;

系出侯封。

——佚名撰鄂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初鄂千秋,以謁者隨劉邦平定諸侯有功。分封功臣時,他向高祖建議:“楚漢對峙時,蕭何固守漢中,立下萬世之功,應該是第一功臣。”高祖說:“你能舉薦賢人,就當受上賞。蕭何雖然功高,有了你就更賢明了。”於是,封他為安平侯。下聯典指鄂氏來源於商代鄂侯,當時,他與鬼侯、文王並稱為“紂之三公”。

六言通用聯

滿洲文學先導;

漢代開國功臣。

——佚名撰鄂姓宗祠通用聯

清代大學士鄂穆圖,崇德舉人,嘗燕馬通讀書,好為詩,開滿洲文學之先,有《北海集》。下聯典指漢代安平侯鄂千秋,劉邦立國封功臣,千秋位置未定,他不思高官厚祿,首舉蕭何有萬世之功,當封第一。劉邦聽其言,又封鄂千秋為安平侯。

七言通用聯

受漢祖進賢之賞;

表關中給餉之功。

——佚名撰鄂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漢鄂千秋,以蕭何常守關中,轉給饋餉,曰:“此萬世之功也。”當第一。高祖曰:”進賢受上賞,何功雖高,得鄂益明。”

家譜文獻

鄂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譜牒文化研究委員會會長朱炳國處。

鄂氏六修家乘,(清)耿榮安編輯,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無錫市新建檔案館。

滿族棟鄂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手寫本。現被收藏在吉林師範大學圖書館八旗譜牒館。

字輩排行

江蘇泰興鄂氏字輩:“鳳熙文子士世惟正大光明忠厚傳家”。

廣西壯族鄂氏字輩:“松培忠誠意志祝新邦”。

湖北武漢鄂氏字輩:“紀志茂學德勝天開運”。

武昌郡進賢堂武羅鄂氏六修宗譜總序摘抄:

江武老派二十字:忠寧啟世大 廷??永士 帝其正道光 明繼志懋學

羅麻老派二十字:太公升從仲 廷榮正封漢 興啟宗緒光 前裕後顯揚

武羅聯派四十字:

德盛天開運 倫敦祚定昌 傳家隆禮義 華國富文章

時建經猷遠 鹹宜福蔭長 發祥徵善慶 益壽保全康

武昌郡進賢堂鄂氏宗系,出自羋姓,應是鄂王紅的後裔。

武昌郡進賢堂鄂氏始祖忠堂公來自豫章,卜居武昌花山鎮,約四百多年,傳二十餘世,瓜瓞綿延,氣宇大成。延及五世,人丁漸繁,戶口愈眾,居不能悉容,業亦擴展。如是大珊公攜子遷草埠坪,大祥公遷麻城山中,大仁公去如雲鶴,不詳其所。唯大璋公與大斌公留居舊廬,世守花山。自此門分戶別,字派各異,致七世無派,八世芳封。直到乾隆五十七年,甲元二公,利用學暇,零星輯理,完成墨譜,才理清家世……傳延至今,天壤有別,獨木已成森林……璋斌二公支下,聚居者有老灣、新灣、祠堂灣、牌樓灣四村,枝繁葉茂,氣宇昂然,戶達四百有餘,丁近兩千多人。抗日期間,建飛機場,沒其田疇,除二十餘戶聚居外,有的遷往沙湖、溝口,有的遷徙湖南華容,公安藕池,聚居下馬廟。近年來,多戶人家分居於漢口、漢陽、徐家棚、團結村、鐵機村等地。 大祥公一支遷麻城山中,光緒戊戌、民國乙未曾有尋訪,聞言曾與羅田聯宗……聯宗的羅田始祖太山公支下,如日東升,氣象萬千,一派昌隆景況,分布於雙鳳坳、河鋪、八迪河、勝利等鄉。分支三省七縣脈布二十四村,聚居的一千餘戶,五千多人,1919年武羅聯宗合派,地雖隔而情不疏,有如一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