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廬江斷裂帶

郯城—廬江斷裂帶(Tancheng Lujiang fault zone)簡稱郯廬斷裂帶,山東段叫沂沭斷裂。斷裂呈北北東走向,主要由四條斷裂組成地壘和地塹,主斷裂出現在斷裂帶的東緣。南端轉為近北東向沿大別山東南端終止於長江北岸。

郯城—廬江斷裂帶 郯城—廬江斷裂帶
郯城—廬江斷裂帶 郯城—廬江斷裂帶

往北延伸仍有不同意見,多數學者認為越渤海後分為兩支,分別與依蘭—伊通斷裂和敦化—密山斷裂相連,並轉為北東向持續延出國境。整體呈緩S形展布,並大致與西太平洋邊緣相平行。它是一條中生代左行平移的巨型斷裂。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是一條轉換斷層,巨大的平移被大別山南麓的斷裂系統所吸收。有的專家指出它是一個典型的裂谷帶;更多的地質學家則相信它不同地質歷史階段具有不同性質。新生代以來它已轉變為一條右行剪下斷裂帶,至今仍是一條活動性斷裂帶。對郯廬斷裂的形成時期、平移距離等至今仍眾說紛紜,多數學者相信它形成於中生代,但仍有人認為它是長期繼承性活動的古老斷裂。關於平移距離更為分歧,最大者達700千米,中等者350~400千米,多數學者相信平移更小,甚至部分地質學家堅持從未發生過大平移。儘管認識上尚存在多大分歧,但對它在中國東部中生代以來構造演變中的重要作用則是公認的。

郯城—廬江斷裂帶 郯城—廬江斷裂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