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郭汝瑰,出身名門,先為黃埔五期,又入陸軍大學。抗日戰爭中,率旅參加淞滬會戰,與日軍反覆爭奪七天七夜而陣地不失,名揚軍界,備受陳誠賞識;長沙會戰中又得薛岳青睞;成為蔣介石心目中的軍界精英。其實,這樣炙手可熱的人物,曾是中共黨員,抗戰中已與中共高層建立聯繫。在國共爭鋒緊要關頭,由於郭汝瑰進入國軍中樞決策層,經常向蔣介石提供作戰方案,聽取指令,因而有機會將大量最高機密轉交中共。他隱藏很深,又多謀善算,受當局信任,在糜局、危局中始終官運亨通。解放戰爭後期,蔣介石任命郭汝瑰為兵團司令,防堵解放軍入川。郭在宜賓通電起義,破壞了蔣固守大西南的計畫。蔣介石到台灣後曾說:“沒有想到郭汝瑰是最大的共諜。”台灣有報紙寫道“一諜臥底弄乾坤,兩軍勝負已先分”。
編輯推薦
“沒有想到郭汝瑰是最大的共諜。”——蔣介石
“蔣介石、顧祝同是完全聽信郭汝瑰這個小鬼的擺布,才造成這種糟糕局面……弄到現在,老頭子聽郭的擺布,先後函電令向解放軍攻擊,已陷蔣軍於全軍覆沒的危險。”——杜聿明:《淮海戰役始末》
隱身國軍中樞決策層 ,抗日戰場盡顯英雄本色,國共爭鋒演繹無間暗戰
透析高層政爭,把握官場機樞,大局糜爛能自保,危局纏鬥官運通
目錄
一、青少年時期(1907—1925年)
家庭和家教
憎恨人生路不平
成都聯合中學
到廣東革命去
二、在黃埔軍校(1926—1927年)
到黃埔去
北伐頻傳捷報
升學和遷校武昌
血花劇社的一幕
在寧漢分裂聲中提前畢業
黃埔同學會
三、奉命回川(1927—1930年)
我的堂兄郭汝棟
親歷四川軍閥混戰
隨郭汝棟部隊出川
我的婚事
四、在日本(1930—1931年)
到日本去
進日本士官學校
備受歧視
日本軍制種種
五、在陸軍大學(1932—1937年)
退學回國
陸大的性質和簡況
陸大的課程、訓練、校風
我任陸大研究員和教官
陸大在蔣軍建軍和作戰中的作用
六、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
雙十二事變前後
七七事變時廬山所見
淞滬戰役
南京失守
珞珈山幹部訓練團
武漢戰役
聽覃振談宋美齡的婚事門
參謀長會議門
任暫編第五師師長參加長沙第三次會戰門
在國防研究院學習
到英國考察門
在軍政部工作門
參加受降門
七、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
參加三人會議談判門
隨軍事三人小組出巡門
東北停戰協商門
停戰談判尾聲
八、蔣軍整軍及改組軍事機構(1 946—1 947年)
對國防部職權的爭奪門
我一年三遷的鬧劇門
整軍的夭折門
“十三太保”與“十八學士”門
九、在國防部第三廳和徐州陸軍總司令部(1 947—1 948年)
任國防部第三廳廳長
出任徐州陸總參謀長
大別山作戰會議門
徐州陸總的暗淡結局
再任第三廳廳長
作戰檢討會議
濟南戰役
十、親歷三大戰役(1948—1949年)
遼瀋戰役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
十一、率部起義(1949年)
設法脫身
周旋和偽裝
蔣介石召見
宜賓起義
十二、在川南行署(1949—1950年)
十三、在南京軍事學院任教二十年(1950—1970年)
赴南京途中
到達南京軍事學院
臨淮關河川演習
在契約戰術教授會教學組
在司令部工作教授會
在軍事史料研究處
十四、追求入黨和我的入黨介紹人(1946—1 980年)
十五、滿目青山夕照明(1970—1996年)
住巴縣十年
移住重慶市北碚區
主編《中國軍事史》
主編《中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史長篇》
我任全國政協委員(第四至七屆)
在黃埔軍校同學會
最後的追求
附錄1 1937年8月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表
附錄2 1946年至1947年蔣軍戰鬥序列變更表
附錄3 國防部組織系統及廳、局、司長以上姓名表
附錄4 我對蔣介石軍事思想的批判
附錄5 原國民黨第二十二兵團司令郭汝瑰起義歷險側記(梁佐華)
附錄6 杜聿明著《淮海戰役始末》摘錄
第一部分
吳佩孚逃走了,被圍困在武昌城內的陳嘉謨、劉遇春延至10月10日開城投降。我們也聽到了蔣校長率軍向江西進攻,三打南昌遇挫的情況。最使我們震驚的是,校長為了整飭軍紀、實行革命連坐法,不得不明令槍斃擅自放棄奉新城的第一師團長、黃埔第一期學生孫元良。還發了告黃埔同學書。我們留在後方的同學,當時竟認為蔣校長大義凜然,執法如山,真是孔明揮淚斬馬謖的重演。事後才知道蔣校長一面下令通告全軍槍斃孫元良;一面卻給路費讓孫元良化裝逃跑。以後還送他進日本士官學校學習。還聽到一師的同學說,第一師代師長王俊確有叫孫元良遇優勢之敵進攻,相機撤退的命令。後見責任重大,又不敢承擔責任,就把責任一概推給孫元良。當時全師黃埔生不服,曾聯名寫報告給蔣校長為孫元良辯冤。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卷頭
•在黃埔軍校(1)
•在黃埔軍校(2)
•在黃埔軍校(3)
•在黃埔軍校(4)
•在黃埔軍校(5)
•在黃埔軍校(6)
•在陸軍大學(1932—1937年)(1)
•在陸軍大學(1932—1937年)(2)
•在陸軍大學(1932—1937年)(3)
•在陸軍大學(1932—1937年)(4)
•在陸軍大學(1932—1937年)(5)
•在陸軍大學(1932—1937年)(6)
•在陸軍大學(1932—1937年)(6)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1)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2)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3)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4)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5)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6)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7)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8)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9)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10)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11)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12)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13)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14)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15)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16)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17)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18)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19)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20)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21)
•在抗日戰爭中(1937—1945年)(22)
第二部分
由於蔣介石一心依賴美國,等待勝利。所以,軍令部每周要舉行一次大戰研究會,注視世界大戰動向。1945年夏,希特勒被消滅,日寇已成釜底游魚,反共就甚囂塵上,更加積極起來了,大戰研究會也因此變更重點,經常研究如何反共。我為了獲得情報,以協調軍政、軍令兩部業務為理由,請求同陳誠的侍從參謀汪奉曾一同參加旁聽。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1)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2)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3)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4)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5)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6)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7)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8)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9)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10)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11)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12)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13)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14)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15)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16)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17)
•在停戰談判中(1945—1946年)(18)
•蔣軍整軍及改組軍事機構(1946—1947年)(1)
•蔣軍整軍及改組軍事機構(1946—1947年)(2)
•蔣軍整軍及改組軍事機構(1946—1947年)(3)
•蔣軍整軍及改組軍事機構(1946—1947年)(4)
•蔣軍整軍及改組軍事機構(1946—1947年)(5)
•蔣軍整軍及改組軍事機構(1946—1947年)(6)
第三部分
當劉、鄧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攻入貴州,蔣介石才判明解放軍主攻方向,他十分震驚,立即電令調往川北的羅廣文兵團,急行軍開返重慶,火速推進到烏江布防,但尚未站穩腳跟,便被解放軍突破了。解放軍鋒芒所向,直逼重慶。驚慌失措的蔣介石,也顧不得對我的懷疑了,為了讓我為他賣命作為防堵解放軍進入四川的前哨,滯留解放軍的前進,爭取時間,以便集中其主力在成都附近,與解放軍決一死戰,遂叫國防部電令我任二十二兵團司令,要我直接指揮二十一軍(軍長王克俊在樂山),四十四軍(陳春霖由赤水向瀘州退卻),七十二軍(我兼軍長)和三個獨立師(番號不記得了,一個師長陳宏謨,一個師長艾紹衡,都在內江附近),沿長江、沱江在宜賓、瀘州、內江一線布防,阻止解放軍渡江。
•率部起義(1949年)(1)
•率部起義(1949年)(2)
•率部起義(1949年)(3)
•率部起義(1949年)(4)
•率部起義(1949年)(5)
•率部起義(1949年)(6)
•率部起義(1949年)(7)
•率部起義(1949年)(8)
•率部起義(1949年)(9)
•率部起義(1949年)(10)
•率部起義(1949年)(11)
•率部起義(1949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