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領域
公民身份與國家構建的理論與經驗研究、概念史與比較歷史分析主要經歷
1994年9月-1997年7月 原宜春師專外語系學習1997年9月-2000年7月 萬載株潭中學教書
2000年9月-2003年7月廈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攻讀法學碩士學位;
2003年9月-2006年7月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攻讀政治學理論博士學位;
2007年7-8月復旦大學參加“政治學方法論培訓班”;
2008年7-8月中國政法大學參加“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論研討班”;
2010年4月6日-26日獲美國國務院的基金資助,受邀參與 “公民參與地方治理”國際訪問者項目,考察美國六大城市的非政府組織機構與社會生態。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赴美國紐約大學社會學系做訪問學者,從事歷史社會學方法論的專題研究。
研究興趣
方法側重比較歷史分析、概念史;學科上偏重政治社會學與歷史社會學;主題為公民身份認同的歷史、理論與現實問題,公民身份與國家構建的世界歷史、理論架構及近現代中國實踐,帝國的公民身份模式的形成與轉型問題。著手的工作有二:圍繞國家課題的核心內容“公民身份認同”,對“新生代農民工”展開訪談與調研,了解該群體社會交往-自我認同-社會階層形成的動態過程,分析塑造該過程的內在機制;圍繞 “歷史社會科學視野下的國家與抗爭”這一主題,對世界一流大學的十餘位代表性教授進行學術訪談,整理訪談及相關文獻,追蹤比較與歷史的研究方法,了解國際學術界的研究前沿動態,學習問題的發現、研究的路徑與科學探索的精神。
學術成果
專著1. 《齊格蒙特.鮑曼思想中的個體與政治》(獲 2006 年度上海市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26 萬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8 月版
2. 《現代政治中的公民身份》(與肖濱、郭忠華合著, 25 萬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9月版
3. 《公民概念史研究》(進行中)
主編
1. 《西方民主制度體系》(36萬字),(進行中)
2. 《歷史中的公民概念》(25萬字),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年7月版
3. 《政治學導論》(肖濱主編,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獲 2012 年中國圖書一等獎),第5章“民主與法治”、第 15 章“政治文化”,共 6萬字
4. 《社會學理論》(黃瑞琪主編,台北:中華書局出版社 2011年版),第 15章“後現代社會理論”,共1萬字。
5. state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英文版,進行中)
譯著
1. 齊格蒙特·鮑曼:《探尋政治》(18 萬字,與洪濤、周順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4 月版。
2. 巴特.范.斯廷博根:《公民身份的條件》(23 萬字),吉林出版集團 2007 年 12月版。
3. T.H.馬歇爾:《公民身份與社會階級》,第 8、11、13、14章,共11萬字,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12 月版
4. 彼特.雷森博格: 《西方公民身份傳統——從柏拉圖到盧梭》(45萬字),吉林出版集團2009年12 月版
5. 托馬斯.埃特曼:《利維坦的誕生——中世紀及現代早期的歐洲國家與政權建設》(55萬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 3月版。
6. 德里克.希特:《公民身份:世界歷史、政治與教育中的公民理想》(50萬字,與于慧元合譯),吉林出版集團 2010年 9月版。
近五年學術論文
1. “公民身份認同:一個概念的形成理路”(3.2萬字),《中國政治學年度評論》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3年版
2. “公民概念如何通向現代?——一段學術史的考察”(1.3萬字)《武漢大學學報》(2012/1)
3. “法國大革命前期的“公民”用法問題”(1.4萬字)《武漢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版)(2012/1)
4. “中日的‘國民’語義與國家構建——從明治維新到辛亥革命”(2.7萬字),《社會學研究》2011/4,全文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近代史》2011/11
5. “民族-國家建設視域下的公民身份——以一戰前德國模式的形成為例”(1.3 萬字),
6.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轉載於《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7(轉載0.5萬字),全文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11/9
7. “古典共和主義公民身份的發軔與傳承——兼對新共和主義者的一種批評”(1.2萬字),《武漢大學學報》2010/1
8. “齊格蒙特.鮑曼對馬克思主義的‘修正’”(0.9萬字),《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9/3
9. “Citizenship的內涵檢視及其在漢語界的表述語境”(1.1 萬字),《學海》2009/3,全文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09/5
10. “三種新政治觀的共識與差異——比較吉登斯、貝克與鮑曼”(1.5 萬字),《社會》 2009/3
11. “市民、臣民與選民——現代公民的角色整合與嬗變”(1萬字),《浙江學刊》2008/6
12. “死亡恐懼與現代政治的背謬”(1萬字),《復旦政治評論》第六輯,2008/11
13. “鮑曼對現代西方文明進程的批判”(0.8萬字),《理論月刊》2007/8
14. “共同體:一種想像出來的安全感——鮑曼對共同體主義的批評”(1 萬字),《現代哲學》2007/9
15. “現代與後現代視野下西方政治理論研究的走向”(1.2萬字),《天津社會科學》 2007/7,全文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07/9
書評論文
1. “府際關係研究須立足於國家治理——評李瑞昌的《政府間網路治理——垂直管理部門與地方政府間關係研究》”(即出)
2. “利維坦的第三種敘事——評《利維坦的誕生——中世紀及現代早期歐洲的國家與政權建設》”(0.8萬字),《公共行政評論》2010/6,全文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11/2
3. “公民身份研究新思維——評《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學與教育學中的公民理想》”(1 萬字),《公共行政評論》2011/3,全文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11/6
4. “絕對主權國家形態的四種時空架構——評《利維坦的誕生——中世紀及現代早期歐洲的國家與政權建設》”(1.5萬字),《社會》2010/3
5. “走進現場:人物思想研究的要旨”——評《現代性理論脈絡中的社會與政治》,《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12)
時政評論
1. “人民滿意與社會公正是行政體制改革的標準”,《南方日報》2013/1/6
2. ‘被濫用的“公民”’,《時代周報》,2010 年12月 10日
3. “歐洲告訴你如何建設國家”,《南方都市報》2010/7/5
4. “早期鮑曼:用馬克思主義測度歷史的起伏”,《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5/27
5. “要讓人民批評監督政府不致成為一句空話”,《南方日報》(觀點版)2010//3/15
6. “以行政體制改革引領現代國家建設——以行政問責的制度化為個案”,《嶺南學刊》2009/6
7. “行政問責制度化探索的過程和特點”,《南方日報》(觀點版)2009/6/3
8. “制度體系變動中的大戶藉制度改革”,《嶺南學刊》2008/3
9. “行政體制改革中的服務型政府定位”, 《南方日報》(觀點版)2007/12/13
10. “民主政治是不斷完善的動態進程”,《南方日報》(觀點版)2007/4/19
11. “勞動與資本的關係變遷:對中國改革歷程的一種解釋”,《嶺南學刊》2006/7(全文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6/10)
12. “中國民主化道路選擇問題的變數分析”,《理論與改革》2005/3
13. “社會資本:公共政策過程中的變數”,《理論與改革》2004/3,全文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公共行政》2004/9
14. “政治文明與社會資本:一種相互依存關係”,《學術論壇》2004/5,全文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04/12
研究課題
1. “新生代農民工的公民身份認同與政治行為方式之內在關係研究”(編號11CZZ004,主持),來源: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課題青年項目,在研,15萬元。2. “中國特色的公民身份模式與政治建設”(編號 C0168,主持),來源:廣東高校優秀青年創新人才培育項目,在研,2萬元
3. “國家建設視域下珠三角地區行政體制改革研究”(編號 10Y18,主持),來源:廣州市社科基金規劃課題一般項目,結項,2 萬元
4. “‘科研引擎型’教學激勵機制探索”(教務處教改項目,主持),來源:華南師範大學,0.3萬元
5.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與公民資格問題研究”(編號 08YA-01,第二參加者)來源:廣東省社科基金規劃課題青年項目,在研。
6. “當代中國的公民身份權利研究(1978-2008)”(編號:09YJC810048,第二參加者),來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青年項目,在研。
7. “公民身份權利與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保護”(編號10BZZ015,第三參加者),來源: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課題一般項目,在研。
8. “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族群交往與國家認同研究”,(編號 10CZZ011,第二參加者),來源: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課題青年項目,在研。
9. “轉型社會中的公共理性:公民間的倫理-政治關係與和諧社會的道德動力研究”(編號08CZX035,第二參加者),來源: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課題青年項目,已結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