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勁帆

郭勁帆

”郭勁帆於是把西方的色彩理論、立體理論,跟書法藝術相結合,創作出立體彩書。 郭勁帆所擅長的浮雕篆書還被運用到《三十六計》、《百家姓》等雕刻作品中。 郭勁帆不但擅長立體彩書,還自創了三維彩畫。

郭勁帆,1971年出生,廣州篆雕、三維彩畫藝術家,曾創作最大印章——“亞運大印”。擅長篆體書法雕刻,創作《三十六計》、《百家姓》等
郭勁帆郭勁帆
篆體雕刻藝術品。把西方油畫、中國畫、版畫、浮雕藝術相結合,
創作三維彩畫,包括偉人系列、冠軍系列、名人系列等。
郭勁帆雕刻的最大印章——“亞運大印”,上面為亞運宣傳語“動感亞洲 感動世界”,大印整體高2.1米,寬1.3米,用中國傳統的浮雕篆書為表現形式。目前大印已經申報上海金氏世界紀錄。
郭勁帆說,最初設計立體彩書,源於書畫展覽上的一些思索。郭勁帆是一個書法藝術家,經常出入書畫展的他發現逛展的人年齡都偏大,年輕人普遍較少。“當時我就想,怎樣使年輕人也喜歡上這門藝術呢?是去改變他們,還是去改變藝術的表現形式?”他後來決定嘗試立體彩書:“彩色與立體被年輕人所喜歡。就好像當初彩色電視取代了黑白電視,而後來3D電影也備受關注一樣。”郭勁帆於是把西方的色彩理論、立體理論,跟書法藝術相結合,創作出立體彩書。
立體彩書:刻在木頭上的“彩色書法”
在郭勁帆的工作室里,彩書雕刻作品種類林立,中國篆體、金、行、草、甲骨文等體的作品色彩繽紛,琳琅滿目。“立體彩書不但要嫻熟運用西方美術技巧,把書法作品當成一個美術畫面去考慮,還要知曉傳統書法藝術。”在他的工作室里,《篆刻美學》、《吳昌碩篆刻藝術研究》、《書譜譯論》、《雕塑大觀》等書擺滿案頭。他與其他書法藝術家不同的是,書法作品並不停留在筆墨紙硯上,而是運用到雕刻藝術上。同時,郭勁帆的書法雕刻都是色澤艷麗,以“彩書”為主。浮雕與書法相結合,又形成了立體效果。在“以刀為筆,以木為紙”書法創作的同時,又結合了雕、鏤、刻等雕刻技法。
郭勁帆的彩書作品有《三十六計》、《百家姓》、《蘭亭序》、《厚德載物》等等。其中《三十六計》、《百家姓》都是他獨創的、最擅長的篆體雕刻品,目前已經申請專利。郭勁帆介紹:“《蘭亭序》彩書篆刻此前在廣州也還沒有過。”《厚德載物》是一塊彩書牌匾,“我有意向,要把它贈送給清華大學
郭勁帆雕刻了最大印章——亞運大印,更創作了三維彩畫雕刻,目前已有名人系列、偉人系列、冠軍系列等,而木刻浮雕《蘭亭序》也是一大特色作品。郭勁帆所擅長的浮雕篆書還被運用到《三十六計》、《百家姓》等雕刻作品中。目前,郭勁帆還有創作最長書法長卷《山海經》的意向,該作品已部分完成。
三維彩畫:剪紙式“油畫”
郭勁帆不但擅長立體彩書,還自創了三維彩畫。這些三維彩畫獨具一格的地方在於,它並不僅僅是一個浮雕畫面,而看起來更像是剪紙、油畫。目前郭勁帆的三維彩畫已經創作了“偉人系列”、“冠軍系列”、“名人系列”等,主要以人像為主。“冠軍系列”作品的創作念頭源於奧運會、亞運會等體育盛事的連續舉辦。而名人系列則以藝術名人為主,記者在郭勁帆的工作室內見到的是齊白石的兩幅頭像。這些頭像系列作品雖然是雕刻作品,構圖、色彩等視覺效果卻讓人感覺一半是剪紙,一半是油畫,更有木刻版畫的因素在其中,不得不說是一種藝術形式上的創新。
“的確用的是油畫的顏料,線條、構圖有剪紙的風格。”郭勁帆介紹,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創新總能激發他的靈感,但創新只是一個亮點,紮實的藝術功底還要靠日積月累。接下來,“我想創作書法長卷,寫《道德經》或者《山海經》,想把《山海經》寫成最長書法長卷,也去挑戰金氏世界紀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