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經歷
勤奮少年
他於1898年出生於廣東潮陽縣銅缽盂村(現屬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上的一個經營商業的家庭。至於他的出生的月日,據接近他的人和他的親屬的敘述,連他自己都已經記不清了。傳說他在少年時就發生過反抗封建迷信的行為。大約在1916年他考入上海當時為私立的復旦大學肄業,據他的舊時的同學回憶,他那時不僅已經很好地拿捏了英語,並且經常在宿舍內朗朗背誦中國古代唐宋等名家的古文。
留學生涯
他在復旦大學經過了一段學習之後,於1918年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大學深造。從哲學、物理等各科中終於選擇了心理學作為他的專業方向。他勤奮好學,善予獨立思考,得到了著名心理學家托爾曼的賞識。當郭任遠還是一個大學四年級學生時,他就已寫出了一篇題為《取消心理學中的本能》的論文,發表在美國《哲學雜誌上,以及後來又發表的幾篇反對本能論的文章。郭任遠批評鋒芒不僅直指心理學權威哈佛大學心理學系主任麥獨孤,而且也觸及美國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華生,引起了當時國外學術界的轟動。
1921年郭任遠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加州大學。後來又於1923年完成了哲學博士所必需的全部學業。
教學立說
郭任遠在美國大學學業即將結束的時候,接到了蔡元培先生以北京大學校長名義給他的一份聘書,請他去北大擔任心理學教授之職。他於1923年回國經上海小住,準備即日北上就職。當時,復旦大學學生代表數名受李登輝校長之命,代表全校師生懇切表示請他留在上海到母校任教。於是郭任遠辭退了北大的聘書而來到復旦大學任教了。為了配合講課,他來校後的第一件事,便將他從美國帶回的心理學等書籍和期刊數百種辟設了一間圖書室供師生們閱覽。此外,他又開闢了一間心理和生理實驗室,陳列了一些為教學和研究所必需的儀器設備。他義改組丁大學國書館,充實了它的藏書和內容。在此期間,郭任遠在1922年發表《我們的本能是怎樣獲得的》,1923年發表《反對本能運動的經過和我最近的主張》。
1927至1936年,郭任遠赴南京中央大學和浙江大學任教。在此期間,他獨創全新的方法研究胚胎行為,完成了他平生同時也是世界生物心理學史上最重要的研究成果——雞胚發育的研究結論:即使是動物一出生即會的行為,也不能說是“本能”,因為那個行為在胚胎期就已開始發展了。
1933年他由蔣介石任命為浙江大學校長,因發生學生運動於1936年辭職赴美講學。郭任遠先後到伯克利加州大學,羅切斯特大學、耶魯大學的奧斯本動物實驗室,以及華盛頓的卡耐基研究所等進行研究工作。1940年以後,他開始研究動物的好鬥行為,從他就發表了一系列論文。他又到過英國和加拿大。
在這期間發生了日軍入侵我國及世界第二次大戰爆發等事件,國內外政治局勢十分混亂不安。他於1945年、1948年及1949年曾幾次返回中國,任中國生理心理研究所所長之職,但短期又匆匆出國,行蹤飄忽不定。
晚年生活
1946年,為躲避即將爆發的內戰,郭任遠舉家遷往香港定居。這一時期,他對自己早年的心理學研究工作進行了總結,並把自己的體會寫成了《行為發展之動力形成論》。此外,晚年的郭任遠還致力於中國國民性的研究,著有《中國人行為之剖析》一書。1970年8月14日,郭任遠在香港因病逝世,享年72歲。鑒於他在心理學研究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和聲譽,美國《比較與生理心理學》雜誌於1972年刊載了題為《郭任遠:激進的科學哲學家和革新的實驗家》的悼念文章。
發表作品
作品名稱 | 發表年代 |
《人類的行為》 | 1923 |
《一個心理學革命者的口供》 | 1926 |
《心理學的真正意義》 | 1926 |
《心理學裡面的鬼》 | 1927 |
《行為學的基礎》 | 1927 |
《行為主義心理學講義》 | 1928 |
《郭任遠心理學論叢》 | 1928 |
《心理學ABC》 | 1928 |
《心理學與遺傳》 | 1929 |
《行為主義》 | 1934 |
《行為學的領域》 | 1935 |
《行為的基本原理》 | 1935 |
上述內容摘自:
理論體系
心理學研究對象
作為一位激進的行為主義者,郭任遠認為心理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精確的自然科學。因此,他堅決主張拋棄心理學守一切主觀性的名詞術語,明確提出心理學應該以人類或動物的行為或動作為研究對象。他甚至宣稱,可以取消“心理學”這個名詞而代之以“行為學”。
行為及其性質
郭任遠主張,心理學是研究人類或其他動物的行為或動作的科學。所謂行為,就是包括人類和其他動物的起居飲食及隱於內或形於外的種種動作。單就人類方面而言,每日關於自身或對社會的一切感情思想,或其他行動皆在行為範圍之內,皆是心理學研究的材料。他堅信,宇宙問只有物理現象的存在,並無精神現象的存在,所謂精神的科學是“無成立之可能的”。
心理學的立足之地應該與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理學等相同,都是一種客觀的科學。而心理學的當務之急就是將其研究精確化為數學的計算與測量,將研究的重心置於客觀的現象,即行為之上。郭任遠所說的行為含義很廣,不僅指道德行為,而且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言語動作、富怒哀樂等。不過,他認為,心理學應該只研究行為的性質和定律,而不應涉及行為在道德上的價值。除此之外,郭任遠還將舊式心理學中的思想、語言、記憶、夢等納入到行為的範疇之中,把它們稱作“潛伏行為”。潛伏行為是一種微妙精細的身體動作,這種動作因為微小的緣故,外人不容易直接觀察,所以被看作是“潛伏”的。潛伏行為與外顯行為的區別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非性質上的差異,因為二者從本質上說都是一種生理活動。
研究方法
郭任遠還對心理學如何研究行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心理學應該以客觀的實驗為根據,關於行為的一切問題都應通過實驗來加以解決,從根本上革除哲學式的空談;第二,要使舊古董心理學家信服行為主義者取消心理學中的意識和遺傳行為的觀點,明了行為的真正起源、進化的程度及其生理變化,心理學就必須從行為的發育和進化以及行為的生理等方面進行實驗研究;第三,心理學不僅要構建一個與舊式心理學沒有任何關係的精密的理論體系,而且還必須無條件地捨棄從前所用的一切名詞,採用一套真正的行為學術語。
實驗的發生心理學
郭任遠反對一切本能的存在,他要在客觀的和行為的基礎上建立一種新的心理學解釋,並最終開拓一個新的實驗的發生心理學。他指出本能是一切實驗心理學尤其是發生的心理學發展的巨大障礙。為了進一步證明他的非“本能”論,郭任遠指導學生做了一個著名的“貓鼠同籠,大同世界”的實驗。讓一隻貓和一隻老鼠從小居住在一個籠內,由人工飼養各自長大,結果貓鼠友好相處,人們認為的貓抓老鼠的“本能”不見了。
另一獨特實驗是小雞啄食實驗:郭任遠把雞蛋殼弄成透明,繼而在孵化的過程中對小雞胚胎的活動進行觀察。在觀察中發現,蛋內的雛雞由於呈倦臥姿勢,雛雞的每次心臟跳動都會推動它的頭點了一下,由此形成了小雞點頭的習慣,小雞孵化出來後,初期這一點頭的習慣還保持著,當它點頭時的嘴碰到地面偶然地啄到米粒時,這就受到了強化,由此就形成了小雞啄米粒的條件反射。因此,郭任遠認為,本能派證明本能存在的證據,即動物出生後就能行動是不能成立的。因為這種不學而能的行為的發展可以追溯到胚胎期,可能是動物在胚胎內的即有經驗所致。
個人貢獻
推動了中國心理學啟蒙運動
郭任遠一生都在侶導建文一種科學的心理學,因此,無論是反對本能、反對心理學上的遺傳,還是批駁各種心理學中的神秘概念,他的根本目的都是排斥反科學的心理學,不使非科學的謠言重污心理學之名,是在努力做一種清道的功夫,把心理學抬進自然科學、生物科學之門,完全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它。他的新心理學思想動搖了舊觀念、舊體系,對中同心理學界具有重要的啟蒙作用。
開拓了心理學和生物學領域
郭任遠關於鳥類胚胎行為的發生與發展以及非脊椎動物社會行為發展的實驗,開拓了西方生理學、心理學新領域,尤其是對美同心理學的新的理論研究開先河。這種強調胚胎行為與生理研究的觀點對與其同時代的學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受到國際心理學界的高度評價。例如,著名心理學家戈待利布、亨特等人也在自己的著作巾專辟一章詳細介紹郭任遠的實驗及理論觀點。
培育了中國心理學人才
郭任遠開創性的實驗方式,大大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學業進步神速。郭任遠的學生、後來成為蜚聲國內外的我國著名實驗胚胎學家、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童第周,一輩子忘不了這一實驗,他晚年回憶說,郭任遠校長的“實驗和觀點,給我的啟示是,不能盲從前人的學說和觀點,要從科學實踐中獲得真知。這對我以後的研究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人物評價
心理學者胡寄南評價郭任遠的為人精力充沛,才識過人。他在行政上雖然雄心勃勃、有企圖心,想出一番事業來,但他缺乏兼聽之明,不能發揚民立,攙禱行事,終於導致慘重的失敗,迫使他出國專心於科學實驗與學術著作,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就。
黃維榮認為郭任遠的學術觀點,無論是提倡行為派的心理學,反對本能,反對心理學上的遺傳,或攻擊各種心理學上的神秘概念:總而言之,是在排斥反科學的心理學,不使非科學的謠言重污心理學之名;是在努力做一種清道的功夫,把心理學抬進自然科學——生物科學之門,完全用嚴格的科學方法來研究它”。黃維榮坦率承認郭任遠是“一個極端的機械論者”。歷史也證明郭任遠學術觀點雖有啟蒙作用。
著名心理學史學家郭本禹認為郭任遠為心理學的革新奮鬥了數十年。他堅持以行為為對象,否認意識、否認本能,反對p6心主義心理學思想,倡導新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為行為主義在中同的傳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在當時傳人中國的諸多心理學流派中,行為主義的影響是最大的,這與郭任遠的極力宣傳和所做的大量工作是分不開的。在心理學傳播過程中,郭任遠不僅是一名理論家,也是一名實幹家。
中國心理學家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規律的科學。多年來,中國有許多心理學者按照科學的方法,致力於這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人類認識自身心理規律、達到全面的“健康”標準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他們吧! |
復旦大學歷任領導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