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建國前
郝謙(1902—1997),原名霍紹文、字蔚菖,曾用名何昭文、何玉芳、霍雲襄、趙德華、塗鼎清、何履豐,1902年12月7日出生,重慶市綦江縣石角鎮蒲河人。他幼年時在家鄉讀私塾,1919年後在綦江縣城縣立高等國小和青年學校就讀。在學習期間,郝謙加入了民眾性青年進步組織“綦江青年砥礪會”,與其他會員一道發動和組織縣城內學校學生,召開為回響“五四”愛國運動的反帝反封建的青年民眾大會,並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1921年秋,郝謙考入重慶聯合中學校學習。在重慶聯合中學讀書期間,他聆聽了中共早期著名革命活動家惲代英在學校的宣講,開始接觸初識馬克思列寧主義;並參加了抵制英、日帝國主義經濟侵略活動。1923年春,他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領導的赤色青年民眾組織“四川學行勵進會”、“四川民主學社”,在中共中央特派員肖楚女(時任聯中教師)領導下,參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民眾運動。1924年上半年,他參加了列寧逝世追悼大會,並在肖楚女的領導下,參加了反對日本商輪“德陽丸”號肇禍行兇和英帝國主義在華慘殺華人的反帝運動。是年10月,由肖楚女介紹,郝謙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並擔任聯合中學團支部書記。1925年2月,仍由肖楚女介紹,他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仍擔任聯合中學支部書記。此時正值綦江縣發生嚴重乾旱,加之軍閥壓榨、地主豪坤殘酷剝削,造成屍橫遍野的特大災難。綦江青年砥礪會成員在肖楚女的指導下,開展了“募捐賑災運動”。郝謙在重慶發動和組織綦江在渝讀書的學生,組成宣傳隊伍上街宣傳,並向各方呼籲求賑,經過努力將募得的捐款購成大米運回綦江救濟災民。
1925年秋,郝謙在重慶聯合中學畢業,受組織的委派回綦江開展工作,擔任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綦江縣特支書記。是年冬,在中共綦江縣特支和共青團綦江縣特支的領導下,郝謙與其他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一起,發動城鄉人民開展了拒抵貴州軍閥綦江駐軍強令種煙(鴉片)的“拒毒運動”取得了勝利。同時,還組織和發動了廣大教師、學生和各界人士,成立了“五卅”和沙基慘案後援會,聲援了全國的反帝運動。
1926年春,共青團綦江縣特支書記郝謙與中共綦江縣特支委員危直土經組織委派到東溪,分別以鎮立高國小校教導主任和訓育主任為掩護開展反對軍閥和土豪劣紳封建勢力的鬥爭。是年4月11日,郝謙和危直土發動人民民眾開展了阻止貴州軍閥運米出境的鬥爭,遭到當地豪紳和貴州軍閥的鎮壓,饑民3人遭殺害,郝謙等3人遭被捕。這一聞名全四川的流血慘案,人們稱之為“東溪米案”。經過組織的營救,郝謙被貴州黔軍關押兩個多月後出獄,仍回東溪鎮高等國小繼續任教。是年夏,中共綦江縣委決定郝謙到蒲河,任第二區督練長,開展團練活動,直接掌握地方武裝,配合全縣發展農民武裝運動。1927年春,重慶發生“三·三一慘案”後,郝謙根據中共綦江縣委決定,率領蒲河、石角兩區團練武裝,聯合城郊、永新等地團練武裝,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武裝反“剿赤”鬥爭,逼退了巴縣團閥申文英等率領進逼綦江縣境聲稱“剿赤”的團練武裝,取得了鬥爭的勝利。郝謙在完成了反“剿赤”鬥爭後,按照組織的安排,轉移去涪陵工作。1927年夏,經組織委派,郝謙到豐都縣建立共產黨和共青團組織,擔任中共支部書記,並在豐都縣中國小校任歷史課教師,開展學生青年工作,參加組織了豐都、忠縣、石柱等縣的抗捐抗稅運動。1928年初,他調任共青團鄰水縣委書記,組織農民成立農民協會,發動民眾抗擊軍閥防區的重苛酷稅。是年2月,郝謙到重慶參加了共青團四川省委第一次擴大會議,被選為共青團四川省委委員。會後,他受組織委派,前往自貢市清理組織,並擔任共青團川南特委書記。
1928年秋,郝謙受組織安排,赴成都擔任共青團四川臨時省委書記。1929年2月,他奉令重返自貢參加領導鹽業工人“政治總同盟”罷工運動,擔任罷工行動委員會副書記、罷工總指揮部副總指揮,負責宣傳工作。是年10月,郝謙到重慶參加了共青團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被選為團省委委員、秘書長和宣傳部長。是年12月,他到成都,兼任共青團川西特委書記、成華縣委書記,負責農運工作,發動和組織農民抗捐稅,開展武裝暴動鬥爭。1931年,他任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長,主編了《快中快》報。1933年底,中共四川省委遭到四川軍閥劉湘的破壞,組織決定緊急疏散在蓉幹部,郝謙受命離開成都,回到綦江老家暫避。
1934年初,郝謙在綦江家中遭綦江縣警察局長親率武裝緝捕,他被迫離家到遵義,通過內線介紹混入貴州軍閥隊伍暫作掩護。1935年1月,郝謙在貴州省烏江邊迎到中央紅軍第一方面軍,並參加了中央紅軍,被分配在中央紅軍總政治部白軍破壞部和地方工作部工作。中共中央在川滇邊境召開“扎西會議”決定組建川南邊區游擊縱隊,郝謙被派到川南遊擊縱隊留地方建立根據地,並擔任中共敘永縣兩河口游擊區委書記。1935年下半年,川南遊擊縱隊遭受四川軍閥進攻和叛徒的破壞而失利,郝謙潛伏在當地,堅持開展農村民眾運動。直至1938年秋,他才與在成都的中共川康特委羅世文取得聯繫,羅世文代表中共川康特委通知郝謙到成都。
1939年2月,郝謙到成都,在中共川康特委學習。是年夏,他被派往閬中縣,先後擔任中共閬中縣委組織部長、代理書記。郝謙到閬中縣後著手清理整頓組織,組織發動工農運動。1940年,郝謙奉派去通江、南江、巴中三縣清理和恢復中共組織,建立了中共通(江)、南(江)、巴(中)三縣特支,並任特支書記。郝謙在通江、南江、巴中三縣工作期間,發展共產黨組織,開展統戰工作和對敵鬥爭,掌握地方武裝,經過艱苦的鬥爭,終於迎來了三縣的全境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0年初,郝謙任中共巴中縣委委員、宣傳部長,並被選為中共川北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和川北區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代表。1951年秋,他到平昌縣參加土改,任土改工作團第一分團副團長,併兼中共平昌縣委統戰部長、平昌縣人民法院副審判長。1952年7月,郝謙調任川北行政公署文化事業委員會和川北文學藝術聯合委員辦公室主任、中共支部書記。是年10月,他調到重慶,擔任中共西南區文教部委員會委員、中共西南博物院和西南圖書館支部書記、西南圖書館副館長,並被聘為西南師範學院客座教授。1954年,西南局撤銷後,郝謙任中共重慶市文化局委員會委員、中共重慶市圖書館支部書記、副館長,並被選為重慶市政協委員。1958年,他到北京參加國家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各大圖書館館長研究班,任中共研究班支部書記,主持集體編寫了《社會主義圖書館學概論》,由北京圖書館出版。
1960年3月,郝謙經中共四川省委調到成都,任中共四川省人民委員會辦公廳黨組成員、四川省省志編輯委員會委員、辦公室副主任、總卷編輯組副組長、第二組組長、中共支部書記。1968年,他參加四川省省級機關“汪家拐”幹部學習班學習,1969年又到四川省省級機關在西昌灣丘的“五七”幹校勞動學習。1973年,經中共四川省委同意,郝謙到四川省圖書館工作,任四川省圖書館顧問。1977年起,他擔任四川省政協委員、文史研究委員會委員、革命史組副組長。1978年起,郝謙擔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顧問,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顧問,中共四川省委黨史工委顧問,四川青運史研究會顧問。
書法藝術
擅長書法,兼擅繪畫 。1924年曾在綦江縣舉辦野外寫生畫展,書法作品曾參加全國書協在瀋陽舉辦的書法篆刻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50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60周年書畫展,中日友好書法交流展等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有其作品 。1982年,他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四川分會副主席、顧問,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四川分會顧問,四川省儀隴縣“朱德故居紀念館”特聘顧問,綦江縣縣誌編修委員會顧問等。1983年,郝謙經中共四川省委批准離休,享受副省級待遇。他自幼酷愛書法,經過長期的磨鍊功底較深,不論篆、隸、楷、行,均具有自己的獨特的風格。他的書法作品曾多次參加了全國性的書畫展、或到日本參展,並應邀贈送書法作品多幅,為十一屆亞運會、全國老齡委、老年基金會、老年書畫研究會募集基金。他的書法作品已由國家革命軍事博物館等收藏。同時,他還應邀先後為成都武候詞、眉山縣蘇東坡紀念館、鄰水縣陳峻山烈士遺像、巴中縣南龕公園、敘永縣“紅崖山”、通江縣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入川五十周年紀念館、儀隴縣“朱德同志紀念館”、重慶“三·三一”慘案六十周年、綦江縣烈士陵園等題詞或題書。
郝謙離休後,不顧年高體弱,仍應邀身兼社會各界數職,接待全國各地黨史、地方志采編人員百餘次,撰寫革命回憶錄50餘萬字,在《四川省黨史》、《重慶黨史》、《綦江黨史資料》等刊物上發表;並經過10多年的整理撰寫,完成了《肖楚女》一書,分上下兩冊,20餘萬字。
1997年12月8日,郝謙在成都病逝,享年9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