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概況
郝坪距桃源縣城、常德市區均不足50公里,距常張高速公路熱市入口處和省道1804線均只有7公里;距常德桃花源機場、常德火車站和慈利火車站均在50公里以內。有較便利的陸空交通條件。郝坪位於湖南省桃源縣北部,為武夷山余脈,屬湘西山地邊緣, 地質多為碳酸鹽岩和砂頁岩,鄉域面積65平方公里,全鄉共轄12個行政村,11000人。歷史沿革
郝坪原屬桃源縣熱市鄉所轄,1961年行政區劃調整而單設。相傳因本地居住郝姓人家而得名“郝家坪”,後沿用為“郝坪”,現為桃源縣郝坪鄉。行政區劃
郝坪鄉下轄村: | |||||||||||
仙娘廟村 | 沙溪村 | 郭家埡村 | 劉坪村 | 元古村 | 黃金村 | 馬口村 | 暴家村 | 天會村 | 茅草鋪村 | 金坪村 | 郝坪村 |
郝坪鄉各村地誌名
郝坪鄉仙娘廟村地名志
仙娘廟村(Xian niang miao Cun)位於郝坪鄉西北部,與張家界市慈利縣接壤,全村人口755人,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1172畝。
仙娘廟村與慈利縣交界處有一座大山,名叫南家大山,山腰曾過修過一座觀音堂,後被燒毀,在山下重建廟宇,本欲取名觀音堂,但為避諱被燒,便命名為“仙娘廟”。據傳,廟裡菩薩很顯靈,是鳳凰觀音普渡眾生之處,後人就以“仙娘廟”作為地名。
解放前屬明月鄉八保,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七區管轄轄,先後成立農會、小鄉,剛成立公社時屬熱市公社所轄,61年成立郝坪人民公社時隸屬郝坪公社,定名“紅衛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仙娘廟大隊,1984年因撤社建鄉更名為郝坪鄉仙娘廟村民委員會。仙娘廟村轄10個村民小組。
郝坪鄉沙溪村地名志
沙溪村(Sha xi Cun)位於郝坪鄉西部,與張家界市慈利縣接壤,全村人口625人,面積4.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1034畝。
沙溪村境內有一條小溪穿境而過,名叫“杉坊溪”。相傳杉坊溪兩旁均是原始杉林,杉樹砍伐後從小溪外運,而得名“杉坊溪”,後人稱為“沙溪”
解放前沙溪村屬明月鄉八保,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七區管轄,先後成立農會、小鄉,剛成立公社時屬熱市公社所轄,61年成立郝坪人民公社時隸屬郝坪公社,定名“沙溪大隊”,1984年因撤社建鄉更名為郝坪鄉沙溪村民委員會。沙溪村轄7個村民小組。
郝坪鄉郭家埡村地名志
郭家埡村(Guo jia ya Cun)位於郝坪鄉西部,與張家界市慈利縣接壤,全村人口520人,面積3.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852畝。
郭家埡村為邊遠山村,郭姓人家為當地名門望族,居住在一個寬闊的山埡,故名“郭家埡”。
解放前郭家埡村屬明月鄉八保,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七區管轄,先後成立農會、小鄉,剛成立公社時屬熱市公社所轄,61年成立郝坪人民公社時隸屬郝坪公社,定名“高峰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郭家埡大隊,1984年因撤社建鄉更名為郝坪鄉郭家埡村民委員會。郭家埡村轄7個村民小組。
郝坪鄉劉坪村地名志
劉坪村(Liu ping Cun)位於郝坪鄉西南部,與張家界市慈利縣接壤,全村人口839人,面積7.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1073畝。劉坪以盛產杉樹、楠竹、柑桔而聞名,是全縣有名的小康富裕村。
劉坪村屬丘陵山區,境內以山為主,四面環山之中,有一小塊平原,有水田近百畝.很久以前,該片水田屬當地劉姓財主所有,稱為“劉家坪”,後稱“劉坪”。
解放前劉坪村屬明月鄉九保,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七區管轄,先後成立農會、小鄉,剛成立公社時屬熱市公社所轄,61年成立郝坪人民公社時隸屬郝坪公社,定名“劉坪大隊”,1984年因撤社建鄉更名為郝坪鄉劉坪村民委員會。劉坪村轄10個村民小組。
郝坪鄉元古村地名志
元古村(Yuan gu Cun)位於郝坪鄉南部,全村人口711人,面積5.4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1285畝。
相傳很早以前,當地一王姓財主,家境富裕,擁有良田百畝,長短工10多名,但王財主生性吝嗇,為了防止長工們偷懶誤工,他在王家祠堂設一面大圓鼓,天未亮明就擊鼓催長工們出工。後人將王財主立圓鼓之處的王家乾坪稱為“圓鼓”。時間一久,又簡稱為“元古”。
解放前元古村屬明月鄉九保,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七區管轄,先後成立農會、小鄉,剛成立公社時屬熱市公社所轄,61年成立郝坪人民公社時隸屬郝坪公社,定名“元古大隊”,1984年因撤社建鄉更名為郝坪鄉元古村民委員會。元古村轄10個村民小組。
郝坪鄉黃金村地名志
黃金村(Huang jin Cun)位於郝坪鄉中腹地段,全村人口710人,面積4.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1400畝。
相傳明朝正德年間,當地還是人煙稀少。一日,江西兄弟三人遷來此地尋找安家之處,老大厚公沿著郝坪潭溪,穿過一條平溶,又路過一個山埡,就在過山埡時,厚公突然發現草叢中金光閃閃,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根金條。拾得金條,走過埡後,又拾得一個飯囊,他頓時自悟:莫非是神仙指引,這就是我落腳安家的地方?於是夫妻倆就在此地定居,創業繁衍。後人就把這裡叫做“黃金埡”,簡稱“黃金”。
解放前黃金村屬明月鄉九保,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七區管轄,先後成立農會、小鄉,剛成立公社時屬熱市公社所轄,61年成立郝坪人民公社時隸屬郝坪公社,定名“黃金大隊”,1984年因撤社建鄉更名為郝坪鄉黃金村民委員會。黃金村轄12個村民小組。
郝坪鄉馬口村地名志
馬口村(Ma kou Cun)位於郝坪鄉東南部,全村人口755人,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1511畝,是全鄉有名的產糧大村。
馬口是因山勢而得名。站在遠處高山仔細觀察,山頭像馬頭,由兩個山嘴夾著一個小山灣,形狀像馬口,故名“馬口”。
解放前馬口村屬明月鄉十保,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七區管轄,先後成立農會、小鄉,剛成立公社時屬熱市公社所轄,61年成立郝坪人民公社時隸屬郝坪公社,定名“馬口大隊”,,1984年因撤社建鄉更名為郝坪鄉馬口村民委員會。馬口村轄6個村民小組。
郝坪鄉暴家村地名志
暴家村(Bao jia Cun)位於郝坪鄉東部,全村人口981人,面積4.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1700畝。
傳說明朝末年,闖王李自成兵敗逃至常德桃源一帶,來到此地一處山埡,這裡山高林密,便在此處歇腳。不料,追兵又至,闖王急中生智,為了迷惑敵軍,他命令所有的士兵丟棄戰袍鎧甲,化裝成老百姓往石門方向逃去了。後人為了紀念闖王敗北來此的事跡,便將此埡取名袍甲埡,年長日久,又被訛讀成暴家埡。
解放前暴家村屬明月鄉十保,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七區管轄,先後成立農會、小鄉,剛成立公社時屬熱市公社所轄,61年成立郝坪人民公社時隸屬郝坪公社,定名“暴家大隊”,1984年因撤社建鄉更名為郝坪鄉暴家村民委員會。暴家村轄13個村民小組。
郝坪鄉天會村地名志
天會村(Tian hui Cun)位於郝坪鄉東部,全村人口1001人,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1800畝,是全鄉的乾旱死角。
天會地勢較高,土地貧瘠,多為梯田,十年九旱。有一年天降大旱,眼見莊稼顆粒無收,鄉親們到山下土地祠前燒錢化紙,祈求菩薩顯靈降雨,這樣祈求了三天,到6月23日,是天君的生日,終於盼來了大雨。人們為了感謝神恩,集資修廟供奉天君,每年6月23日齊到山廟前祈天集會,虔誠敬神。於是便將此山定名為天會山,天會山所在的村子就叫天會村。
解放前天會村屬明月鄉十一保,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七區管轄,先後成立農會、小鄉,剛成立公社時屬熱市公社所轄,61年成立郝坪人民公社時隸屬郝坪公社,定名“天會大隊”,1984年因撤社建鄉更名為郝坪鄉天會村民委員會。天會村轄14個村民小組。
郝坪鄉茅草鋪村地名志
茅草鋪村(Mao cao pu Cun)位於郝坪鄉東北部,全村人口1137人,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1800畝。
茅草鋪村地處武陵山余脈山腳,境內山高地廣人少,茅草叢生。很久以前,當地人建房均以茅草當牆作瓦,抵擋風雨,做飯以茅草當柴,故稱茅草鋪。
解放前茅草鋪村屬明月鄉十二保,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七區管轄,先後成立農會、小鄉,剛成立公社時屬熱市公社所轄,61年成立郝坪鄉人民公社時隸屬郝坪公社,定名“和平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時改名為茅草鋪大隊,1984年因撤社建鄉更名為郝坪鄉茅草鋪村民委員會。茅草鋪村轄16個村民小組。
郝坪鄉金坪村地名志
金坪村(Jin ping Cun)位於郝坪鄉北部,全村人口994人,面積6.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1394畝。
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當地一皮姓人考中了武舉人,回鄉後為了堵住風水外溢,在屋前兩條小溪的匯合修了一座寶塔。為了讓子孫後代榮華富貴,還立下規矩,這裡“千金難買”,後人將這座寶塔命名為千金塔,塔前這塊坪也就稱為千金坪,後為就簡稱“金坪”。
解放前金坪村屬明月鄉十二保,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七區管轄,先後成立農會、小鄉,剛成立公社時屬熱市公社所轄,61年成立郝坪人民公社時隸屬郝坪公社,定名“金坪大隊”,1984年因撤社建鄉更名為郝坪鄉金坪村民委員會。金坪村轄11個村民小組。
郝坪鄉郝坪村地名志
郝坪村(Hao ping Cun)位於郝坪鄉中腹部,全村人口744人,面積3.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1254畝。是郝坪鄉人民政府所在地。
此處四面環山,有一豁然平疇,土地肥沃,水草豐茂。此地原本人煙稀少,明末清初農民起義軍郝氏兄弟因戰敗潛入,隱居其坪,故稱郝家坪,後稱郝坪。
解放前郝坪村屬明月鄉十保、十二保所轄,1952年土改複查時屬七區管轄,先後成立農會、小鄉,剛成立公社時屬熱市公社所轄,61年成立郝坪人民公社時隸屬郝坪公社,定名“郝坪大隊”,1984年因撤社建鄉更名為郝坪鄉郝坪村民委員會。郝坪村轄10個村民小組。
人文地理
郝坪位於桃源縣北部,為武夷山余脈,屬湘西山地邊緣,地質多為碳酸鹽岩和砂頁岩,鄉域面積65平方公里,全鄉共12個行政村,11000人。境內有仙娘廟、仙姑洞等歷史傳說。郝坪人傑地靈,不乏經商為官從戎的英才,現瀋陽軍區副政委李運之中將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資源概況
林果資源。柑橘、杉樹、南竹被稱為郝坪人的三本“存摺”全鄉有優質無公害柑橘5000餘畝,林木畜積量6萬餘立方米,南竹畜積量20餘萬根。糧油資源。郝坪農業生產住產稻穀、油菜和花生。糧食生產北部多為單季稻,中、南部多為雙季稻。常年產量9214噸,油料常年產量1318噸,花生常年產量267噸。
礦產資源。郝坪以出產優質石灰石著稱。境內石灰石品質為全縣最高,是水泥、鈣鹽化工產品的絕好原料,儲量大且裸露於地表,易於開採,便於運輸。
人力資源。全鄉共有勞動力 5000餘人,除從事農業生產外,尚有3000餘人,其中約有2000餘人在外務工,均掌握了1—2門勞動技能。
旅遊資源。境內的“仙姑洞”聞名於全國,“仙姑洞”裡面分洞多,縱橫交錯,最長的縱深4公里長,洞內鐘乳石以奇、異而聞名。洞內有陰河,河水冬暖夏涼,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有專家稱此洞比張家界的“黃龍洞”有過之而無不及。仙姑洞與熱市溫泉相距不過4公里,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產業經濟
郝坪的主導產業有林果和糧油產業。林果產業主要是發展南竹和優質柑橘,柑橘在擴大面積和提高產量的同時,要向深加工轉化,增加產值。糧油產業要不斷擴大定單種植面積,增加農民收入。基礎設施
交通條件便利。有跨省客運豪華臥鋪車3輛,有到縣城、市區的客運車4輛,鄉內有中巴、面的和出租小車共30輛。水電設施完善。境內供電充足,電力設施完善。居民都用上了自來水。一條小河穿集鎮而過,常年流水不斷。
人口數據
2002年底該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 | 10969 |
男 | 5774 |
女 | 5195 |
家庭戶戶數 | 309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0969 |
家庭戶男 | 5774 |
家庭戶女 | 5195 |
0-14歲(總) | 2021 |
0-14歲男 | 1066 |
0-14歲女 | 955 |
15-64歲(總) | 7998 |
15-64歲男 | 4233 |
15-64歲女 | 3765 |
65歲及以上(總) | 950 |
65歲及以上男 | 475 |
65歲及以上女 | 475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0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