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竑

郁竑

郁竑,男,44歲,中共黨員,現任上海鋼鐵工藝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1985年從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液壓機械專業畢業後,長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是一位有突出貢獻,享有政府特殊津貼的中青年科技專家。

基本信息

獲得榮譽

郁竑同志勇於探索,銳意創新,他發明的“鋼筋套筒冷壓連線技術”被專家們譽為“沒有火花的焊接”、“是建築工程鋼筋連線方式中的一大革命”。88年以來他把全部心血傾注於研製開發鋼筋套筒連線技術工作,先後在上海南浦大橋、楊浦大橋、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等300餘項國家和上海重點工程、大中型項目上採用,先後獲4項國家專利,獲90年國家發明三等獎;9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95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美國發明與設計展覽會金獎等。95年內它主要負責起草的我國第一部《帶肋鋼筋機械連線技術規程》、《帶肋鋼筋套筒冷壓連線設計、施工及驗收規程》已由建設部頒發。僅94、95兩年,郁竑同志為本所創造經濟效益近800萬元,創造工程綜合效益逾2億元。他多次被評為所級先進和有突出貢獻的職工,94年被評為上海冶金局先進工作者和全國冶金系統勞動模範。

研究新技術

建築離不開鋼筋,鋼筋離不開連線。隨著鋼筋混凝土結構日趨高層化(高層建築)和大型化(大跨度橋樑)、工程中採用的鋼筋直徑增粗,密度加大,第一代的手工綁紮鋼筋接頭強度低、抗震性差。第二代的電焊接頭施工速度慢,而冶金行業開發3號鋼控冷鋼筋因焊後強度下降,無法進入國家標準。郁竑目睹了傳統的搭接綁紮和焊接鋼筋工藝的弊端,電焊工人遭弧光灼傷,高溫燻烤,吸入電弧煙氣等,因此他暗下決心,要減輕建築工人的勞動強度,為加快經濟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究竟用什麼方法將一根根鋼筋連線起來呢?他跑圖書館,查處國內外文獻資料,當時國內可借鑑的資料少得可憐,國內的資料時張白紙,在種種困難面前,沒有嚇倒他。一天,他突然察覺鉛筆上的橡皮雖將用盡,但橡皮頭仍嵌在鉛筆頭上,這不就可以連線起來了嗎?郁竑循著這條思路設計製造了一台“手持式鋼筋套筒連線機”,並根據鋼筋的不同型號、規格、塑性,試製了幾百隻長短、厚薄、大小不一的鋼筋套筒,經過上百次的比較試驗,終於使鋼筋套筒的承受力超過了鋼筋本身的強度,其強度大於母材,並具有高效、優質、低耗,易於操作的特點,經國際在線上檢索表明,達到了世界同類技術先進水平。這一成果是汗水和智慧的結晶,他為此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

新技術成就

88年至今,這項新技術先後在300餘國家重點工程和大中型建築工程中採用,其中有:國內最大的高爐-寶鋼3號高爐本體基礎,世界第一、第三的疊合梁斜拉橋-上海楊浦大橋、南浦大橋、徐浦大橋、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塔-東方明珠電視塔直筒體、斜筒體全部接頭,橫跨長江的特大型斜拉橋-武漢長江2橋、銅陵長江大橋,澳門最大的宴會廳新華大廈等。

該技術引起了國際建築界的重視。國際橋樑權威美籍華人林同炎教授,國際斜拉橋權威鄧文中博士等對此有極高的評價。1994年9月在美國召開的第二屆國際專利及新技術展覽會上,郁站發表的《鋼筋冷壓連線技術在黃浦江大橋上的套用》論文,奪得了展覽會金獎。

瞄準市場斗下去

郁竑發明了沒有火花的鋼筋連線技術後沒有停止不前,而是繼續在科學的道路上努力攀登,辛勤耕耘。“始終保持領先一步,瞄準市場斗下去,”這是郁站的一句口頭禪。郁竑又構思了新一代鋼筋連線產品,在94、95短短的2年裡,又研製出了一種抗震性能極強的高強度的鋼筋套筒,這項新技術分別在跨度800米和400米的特大懸索橋-廣東虎門跨海大橋和汕頭海灣大橋,國內新建的現代化機場-夏門高崎國際機場,亞洲裝機容量最大的電廠-嘉興電廠等工程中運用,從而突破了我國鋼筋冷壓連線技術從靜態縱向受力,提高到可以承受動態橫向受力,這項成果獲得了94年國家專利,並被評為95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在連線設備中開發出了CY16-CY40A等7種機型,研製出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既省時省力又精確度高的,便於操作的半自動機電一體化連線機,並開始在工地投入運用。目前,第三代連線機具也已拿出樣機,同時他還在開發和準備開發相關的建築領域新技術、新產品,如水下連線工藝、預應力錨夾具、新型建築模板等。

重大工程顯本色

郁竑在課題研製過程中,密切注意與市場的結合,在課題研製即將結束時,就著手做成果推廣的準備工作,走訪設計院、建築工程公司,併到工地現場作宣傳、進行具體指導。在海倫賓館鑽孔灌柱樁底板施工時,正值酷暑,氣溫高達38℃,大坑裡施工的惡劣環境非常人所能想像。但郁竑帶頭堅持工作。經過幾個月的日夜作業,終於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獲得設計院和建築單位的好評,並以優異的質量引起工程界的注意,在初戰告捷的基礎上,他勇敢地承擔了在南浦大橋主塔上全面套用的任務。由於南浦大橋建設施工的質量周期要求極高,鋼筋接頭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結構的安全可靠性,不允許有任何差錯和閃失,郁竑深感責任重大,在大橋施工期間,他把全部身心撲上去,不分節假日,沒有8小時工作制。有時,為解決施工中的技術問題,與大橋指揮部的同志一起一直忙到天亮,他廢寢忘食,忘我工作。據大橋建設指揮部出具的南浦大橋工程套用報告中指出:“主塔每層鋼筋連線面的作業時間由原來電焊的48小時縮短到12小時,接頭合格率100%,縮短工期25天,可獲工期綜合經濟效益2000萬元。”他受到了大橋總指揮朱志豪的高度評價,沒過一年楊浦大橋工程又落在了他的身上。

廢寢忘食

郁竑患有腎結石,由於常年的超負荷工作,在承接東方明珠電視塔工程期間,有一次突然發作得絞痛難忍,硬是被同事們送進了醫院。但他一次又一次違反醫院規定到工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所里同事去醫院探望他,去了三次沒找到,結果還是在工地上見到了他。同志們勸他多注意身體,他說:“現在許多工程都在採用我們的技術,都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的市政重點工程,我可放心不下啊!”

無私奉獻,不為金錢所動

隨著科研成果的不斷擴大,郁竑的知名度提高,國內外承包商都以重金聘請他,欲與他建立合作關係,並允諾,事成後重金酬謝。他牢記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自覺抵擋住名利的誘惑。有一次他赴香港考察,一個港商當面對郁竑說:“你肯出來,早就成百萬富翁了。”每年由他經手洽淡並簽訂的上千萬契約從無場外交易,至於鄉鎮企業、外單位邀請他做諮詢、兼職、顧問等都被他一一謝絕。一個台灣建築商把郁竑請到希爾頓大酒店洽淡開辦公司事宜,請郁竑擔任總經理,不設副經理,以個人的名義參加給50%的股份,全權負責。但郁竑不為所動,明確表示我決不能為了個人的利益犧牲國家和單位的利益。

注重科研管理工作

郁竑對繁忙的科研管理工作也傾注了相當大的精力。他非常注重對青年科技人員的培養,注意發揮每一個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放手讓青年科技人員在科研第一線鍛鍊成才,在他的精心指導和幫助下,一批青年科技人員脫穎而出,成為該所科研開發和成果推廣工作的骨幹力量。他帶領的套筒連線服務隊91年被評為市勞模集體,94年被評為上海市“講理想、比貢獻”先進集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