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國故城遺址
故城遺址位於鄒城市城東南12公里的嶧山之陽,地勢開闊,呈南北高亢、中部略低狀。故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530米,南北寬約2500米,城周長約10公里,城內面積約6平方公里。故城牆現共殘存4000餘米。東、西城牆北端均與嶧山相接,一般殘高3至4米,最高處為7米,牆基寬20至30米,夯土堅實,層次分明,每層厚8至12厘米,夯窩直徑4至6厘米,多為春秋時代的棍夯痕。東、西城牆各有2個城門。南部城牆築在廓山頂上,呈斜坡狀或台階狀,上為夯築,下為石砌牆基,城牆殘高1至2米,牆基寬3至4米,夯層不明顯。在今嶧山街村南有內城北城牆遺蹟。東南角城牆呈內摺尺狀,即直角內向,形式罕見。
遺址內台墓、土冢、陶片、灰燼到處可見。故城內中部偏北有一高地,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240米,俗稱“皇台”,地面暴露有大量陶片、建築瓦片、花紋磚、雲紋瓦當等,斷崖上發現夯土層,間有少量礎石及陶排水管道等,考為宮殿區所在。故城內東北角,地形高低懸殊,多為黃土斷崖,且多土冢。建國前後曾在此發現古墓,並有周代帶銘銅器多件出土,考為邾國貴族的墓葬區。故城內西南角金張莊村附近的金水河兩岸,曾發現多處古陶窯遺蹟及制陶工具、大量陶片等,考為邾國制陶作坊區。故城東北城牆處,有兩個周長10多米的土台,俗稱“炮台”,台上發現東周陶片,據考當為邾國防禦設施。
該遺址尚未經全面勘探發掘。196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和鄒縣文物保管所聯合對故地進行詳細調查,測繪平面圖。建國後,在故城內外出土的大量文物中重要的有秦詔文陶量、春秋“弗敏父”銅鼎及各類銅兵器、禮器、印璽等,尤其東周陶文出土數量達3000餘件。對研究我國古文字的起源及字型的演變,具有重要價值。1977年12月,邾國故城遺址被山東省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
山東鄒城邾國故城遺址
邾國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齊年間共延續了1100餘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代都城。 邾國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齊遷徙共延續了1100餘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代...
-
邾城[黃岡市邾城遺址]
禹王城又名邾城,位於今黃岡市郊禹王街道辦事處境內。邾城之名始於公元前255年,毀於公元339年,歷經戰國、秦、兩 漢、三國、晉5個朝代,總計594年,其...
城池介紹 歷史溯源 相關考古發掘 文物現狀 遺址保護 -
邾國故城
邾國故城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城東南125公里嶧山鎮紀王城村。邾國故城地處棗莊市山亭區東江村南一台形高地中部,海拔約95米,當地人把此地叫作城頂...
簡介 歷史背景 故城由來 相關詩詞 遺蹟文物 -
小邾國
小邾(郳)國是西周晚期至戰國時期地處齊、魯、宋、楚等大國之間的一個諸侯國,小邾(倪)國鼎盛時期的疆域大體範圍為現在的山亭區全部,東達蒼山縣西部,北達平邑...
出土信息 歷史起源 發掘考證 -
邾
邾,中國漢字,讀作:zhū。該字的主要字義是今 天山東省境內的一個先秦古國,故址在今鄒城市周圍地區。邾國故城遺址即為邾國國都舊址,2006 年被國務院公...
編碼信息 詳細註解 宋本廣韻 方言集匯 英文解釋 -
邾文公
曹蘧蒢,即邾文公,為春秋諸侯國邾國君主之一,是邾國君主。在位51年。
-
郳國故城
”《滕縣誌》云:“城東六里有郳城。 ”《名勝志》曰:“郳犁故城,在滕東五里。 ”今滕縣城東二里有土城村,地處城河東畔,河圍三面,村居其中。
簡介 爭論 -
鄫國
鄫國(繒國),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國,因始封地名為“鄫”而得國名;歷夏、商、周,存世時間約2000年,於魯襄公6年(前567年)滅於莒。 鄫國從建...
簡介 歷史沿革 交好魯國 國家滅亡 曾氏與鄫 -
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
2016年11月,國家文物局印發了《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根據《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制定,分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主要指...
通知原文 省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