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饒邱永生
邱永生(1971—)江西上饒人。中共黨員,江西醫學院學士,副主任醫師,信州區政協常務委員。現任上饒曙光醫院董事長,他不但熱心族事,還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先後捐款捐物價值達70餘萬元,在各級醫學雜誌發表論文36篇,主編和參編了《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孕不育》、《中國農民教育手冊》等著作,被評為全國優秀青年崗位能手、上饒市十大傑出青年等。邱永生大夫畢業於江西醫學院,本科學士學位,現任上饒曙光醫院董事長、曙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上饒仁愛生殖醫院生殖中心常年醫學技術顧問、上饒市男科醫院院長、上饒市不孕不育研究所主任、上饒市前列腺研究所主任、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醫藥國際交流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國際中醫男科學會理事、上饒市第一屆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上饒市政協委員、上饒市信州區政協常委、上饒市信州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上饒市信州區民間組織促進會副會長、信州區藥品管理協會副理事長、信州區法院司法監督員。
邱永生大夫致力於弘揚中華民族中醫傳統文化,更好的把傳統中醫精髓和現代醫學及科技有機
![全國十佳不孕不育醫院](/img/a/31c/nBnauM3XwETO3ITN1cDMzYDN2MTM0ADMxUTO3MTNwAzMxAzL3A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在學術研討會上作報告](/img/b/423/nBnauM3XzIDNzMTO1cDMzYDN2MTM0ADMxUTO3MTNwAzMxAzL3A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中央電視台記者對邱永生大夫專題報導](/img/0/397/nBnauM3X4AzN2YDM2cDMzYDN2MTM0ADMxUTO3MTNwAzMxAzL3A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邱永生大夫不但在生殖醫學領域方面為國家作出了貢獻,而且非常關注、熱心慈善事業。近年來,他捐贈於抗洪搶險、抗震救災、贊助教學、孤殘幫扶、愛心機構捐助及修路築橋等方面金額達上百萬元。邱永生大夫的業績得到了各級政府的肯定,先後獲得全國優秀青年崗位能手、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貢獻獎,江西省優秀青年企業家、江西省十大傑出青年崗位能手、十佳百優江西青年新形象標兵、江西省學雷鋒志願服務者先進個人、上饒市扶殘助殘先進個人、上饒市十大傑出青年、上饒市十大經濟風雲人物、上饒市“五一勞動獎章”、江西省勞動模範、新世紀十年2010全國十佳醫德風尚獎、江西省青年志願服務突出貢獻獎等榮譽。其事跡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江西日報、江西衛視、今日家庭報、上饒電視台、上饒日報、上饒廣播電視報、上饒晚報等媒體多次專題報導。目前,由邱永生大夫投資創辦的上饒曙光醫院已是國家二級綜合醫院,幫助解決了兩百多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河南禹州邱永生
邱永生(1939—)1990年11月任新華社天津分社副社長、黨組副書記。1992 年12 月任社長、黨組書記。1995年10月調到新華社總社。筆名潁笑,河南禹州人。高級編輯。中共黨員。畢業於南開大學。歷任新華出版社社長、總編輯、黨組書記。采寫各類體裁的作品1000餘篇,近3000萬字,主編《中外新聞知識概覽》、《中國名菜辭典》等。曾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新聞工作者。先進工作者,1994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江蘇徐州邱永生
![楚王 劉戊像](/img/6/ee9/nBnauM3X1ADM4UDN2cDMzYDN2MTM0ADMxUTO3MTNwAzMxAzL3A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工作二十餘年間,邱永生同志主持發掘各類古墓葬,古遺址230餘座(處),出土文物逾萬件。其中對徐州漢兵馬俑、獅子山楚王陵、北洞山楚王墓、馱藍山楚王夫婦陵墓、拉犁山王侯墓、青山泉漢畫像石群、花馬莊唐墓、大山頭元代紀年墓及徐州城下城遺址的發掘和研究報告,在海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2002-2006年,在對江蘇兩漢歷史文化全面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徐州地區獨有“漢代三絕”資源,即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選擇以東部獅子山為核心的1400畝地域,與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美術學院通力合作,規劃設計了“徐州漢文化景區”建設項目,經過近四年的工程實施,已將其建設成為集歷史博覽、園林景觀及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歷史文化景區,並確定楚王陵出土夔龍玉佩為徐州漢文化景區的標誌,進行商標註冊。作為歷史考古顧問及撰稿人,邱永生同志與徐州電視台合作拍攝反映漢文化題材的《獅子山揭秘》、《漢俑華彩》和《漢家陵闕》,分別榮獲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和國家外宣最高獎——中國彩虹獎及金橋獎。2003年邀請中央電視台一套《見證——發現之旅》欄目組到漢兵馬俑和獅子山楚王陵實地拍攝,精心製作了四集專題片《王陵疑雲》,節目在央視一套、十二套播出後,在社會上激起了強烈反響。2006年主持的《徐州市漢文化景區的規劃與建設》,榮獲建設部科技項目《現代環境藝術體系框架研究》之實證研究項目——“環境藝術示範景區”一等獎。2008年1月,主持設計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陪葬兵馬俑坑,榮獲江蘇省博物館優秀陳列展覽評選(2006-2007)“形式設計優秀獎”。
邱永生同志潛心在江蘇兩漢文化物質史領域作系統的基礎研究,完成專業著作5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計60餘萬字,代表論著有《秦漢文化比較研究》、《2000天與兩千年》、《兵馬俑與楚王陵》、《楚風漢韻》等。《徐州漢兵馬俑研究》、《北洞山楚王陵考略》、《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發掘簡報》、《徐州楚王陵墓開鑿技術綜合研究》、《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出土鐵甲冑的清理與復原研究》等論文,分別於1989年榮獲江蘇省第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獎、1991年榮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2001年,榮獲徐州市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2009年帶領完成《徐州楚王陵墓開鑿技術綜合研究》課題,榮獲“2008年度徐州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0年帶領完成學術論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出土鐵甲冑的清理與復原研究》,榮獲徐州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以上論著對江蘇省及徐州地區的兩漢文化有深入細緻研究,填補了江蘇省歷史尤其是兩漢文化的空白。
因為成績顯著,1998年至今,三次入選省“333”培養工程,連續兩次榮獲“徐州市優秀專家”稱號,2003年榮獲“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06年榮獲“江蘇省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07年榮獲“江蘇省旅遊突出貢獻獎”以及“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