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天道

邱天道

邱天道,研究員,主任醫師,三聯醫學外治理論與實踐首倡者,中國泥灸發明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邱天道,研究員,主任醫師,三聯醫學外治理論與實踐首倡者,中國泥灸發明人。先後畢業於部隊軍醫學校和第二軍醫大學,1986年在北京中醫學院學習,1990年參加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班(現“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1997年11月至2000年11月參加國家醫藥管理局培訓中心(現“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大連理工大學組織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曾兩次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進修以及解放軍總醫院進修學習。邱天道研究員長期從事內病外治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創立了三聯醫學同步整合外治獨特新療法,提出了“凡藥物內服有效者皆可外用”的新理論,倡導“一膏一病”和“多膏一病”的外治新思路,已故名老中醫關幼波教授曾題詞讚揚他為“中藥內病外治的開拓者”。

人物生涯

邱天道研究員憑藉精湛的醫術在20世紀80年代曾轟動三軍,共和國開國上將、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張愛萍題詞讚揚他是“中國士兵的驕傲”,以此為題《解放軍報》1988年12月6日頭版頭條整版報導了邱天道為民行醫的先進事跡。他於1989年發明“邱天道膏藥”系列,經過多年研製,發明“邱天道泥灸”系列百餘種,其中“邱氏膏藥”、“心泰貼”、“癌敵膏”等系列產品榮獲北京發明協會金獎,首屆中國中醫藥文化博覽會神農杯獎,中國科學技術博覽會金獎,法國第八十五屆世界發明大會金獎,第四十七屆世界發明大會尤里卡金獎。出版專著多部,主要代表作有《本草外用指南》、《實用結石病學》、《三聯醫學外治理論與實踐叢書》、《內病外治、外病外治獨特新療法叢書》、《新興膏藥套用指南》等。曾任解放軍某部駐牛街軍民共建門診部主任,解放軍51052部隊分院院長,解放軍某部癱瘓病專科醫院院長,解放軍白求恩和平醫院內病外治門診特邀專家,總後新興膏藥研究室主任,中醫外治雜誌名譽社長,中國醫藥技術國際發展委員會外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深圳國際內病外治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鼎鑫堂(北京)國際中醫藥科學研究院院長,鼎鑫堂(北京)國際針灸醫學研究院院長,東方聖草(北京)國際腫瘤醫學研究院院長,香港天醫星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泥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等。他研製的外治系列產品具有獨特、創新、高效的特點,且療效顯著,收效迅速,簡便廉驗,立竿見影,病人用後頓感病魔離身。在治療疑難病症方面取得的療效令醫學界刮目相看,受到國際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從小跟隨父親學習針灸、膏藥,18歲聞名鄉里。入伍後,在駐軍當地跟隨張家口名醫李春茂、寧曉光和針灸大師史致祥學習中醫和針灸,憑著良好的悟性和刻苦的鑽研,以精湛的醫術轟動三軍。時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張愛萍上將為他題詞:“中國士兵的驕傲”,以此為題《解放軍報》頭版頭條整版介紹他為民行醫的先進事跡;由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和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醫壇新秀邱天道》在中央電視台人民子弟兵節目中播出,《解放軍畫報》、《戰友報》、《空軍報》等多家軍隊新聞單位爭相報導他的事跡。之後,邱天道被保送到北京中醫學院和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班學習中醫,並跟隨中醫名家董建華、劉渡舟、趙紹琴、關幼波、程莘農、賀普仁教授等學習,被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魯兆麟教授收為入門弟子學習中醫,同時又被首屆30位國醫大師之一賀普仁教授收為弟子學習針灸。《人民日報》、《健康報》、《中國青年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數家報刊雜誌、電台、電視台相繼報導他為民行醫的事跡。他的事跡被載入了《中國人物年鑑》、《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中國名醫妙藥》、《中國當代名醫大辭典》等書。中國著名作家王宗仁、劉書良為邱天道撰寫了長篇紀實報告文學《天道傳奇》、《醫緣》、《中國士兵的驕傲》、《邱天道和他的膏藥》。在外治醫學事業上他常常告誡人們:理論如果不落實在實踐上,理念不落實在行動上,那只是一堆廢紙。做任何事,必須有所突破,沒有突破,就等於沒做。其座右銘為:博學、深思、立新、明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