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達列夫創作論

——長篇小說《熱的雪》 ——長篇小說《岸》 ——長篇小說《戲》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2月1日)
叢書名: 譯林學論叢書
平裝: 21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6578841
條形碼: 9787806578841
商品尺寸: 20 x 13.8 x 1.2 cm
商品重量: 222 g

作者簡介

陳敬詠,福州市人,1931年7月生,南京大學外因文學研究新教授。中共黨員,中國作協會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譯協文學藝術翻譯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外國文學學會名譽會長,江蘇省作協名譽理事。
1950年就學於北京大學,抗美援朝中參與並由中共軍委派送中國人民大學深造,1952年赴蘇,先就讀於薩拉托夫大學,後轉入莫斯科大學,1957年畢業於該校語文系;同年回國就職於南京大學,前後35年,曾任研究所副所長,《當代外國文學》雜誌副主編。主持或參與主持下列機構、刊物和社團的創建或創辦:南京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外國文學》季刊、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江蘇省作協外委會、江蘇省外國文學學會等。
1958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著譯作有專著《蘇聯反法西斯戰爭小說史》(1995年獲國家教委全國高校首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專題論文集《當代蘇聯戰爭文學評論》(1991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有關俄蘇文學及其他國家文學的論文數十篇、譯作有長篇小說《浪女網歸》等。

內容簡介

《邦達列夫創作論》結合蘇聯及俄羅斯的社會政治和文學潮流的演變,詳細分析了著名作家邦達列夫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涵蓋了小品、短篇、中篇、長篇、影劇劇本等各種體裁。論者將作為“前線一代”人的邦達列夫置於蘇聯反法西斯戰爭文學的背景中進行論述,如五六十年代的戰爭小說的“第二個浪潮”,即“戰壕真實小說”,六七十年代的“全景小說”。同時,作者對邦達夫在七八十年代的社會哲理小說和九十年代的社會反思小說也給予了同樣多的關注。

目錄

引言
一 鄉情、親情、友情
——邦達列夫的短篇小說
二 “一種困難體裁的獨特鍛鍊”
——中篇小說《指揮官的青春》
三 戰爭——這是流汗和流血
——中篇小說《營請求火力支援》
四 “前線一代”人的典型形象
——中篇小說《最後的炮轟
五 沒有槍聲卻不平靜的“寂靜”
——長篇小說《寂靜》
六 留下“雷區”的30年代
——中篇小說《親戚們》
七 雪花被熱淚濕熱了
——長篇小說《熱的雪
八 蘊含深奧哲理的象徵:“岸”
——長篇小說《岸》
九 不同的人生選擇決定不同的人生價值
——長篇小說《選擇》
十 人生就是一場戲,人人都要演好戲
——長篇小說《戲》
十一 當權派的眾生相
——長篇小說《誘惑》
十二 不抗惡,必遭殃
——長篇小說《不抵抗》
十三 駛入死亡區的“巨輪”
——長篇小說《百慕達三角》
十四 形形色色的人生匯集
——小品集《瞬間》
結束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