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炮轟

最後的炮轟

本書是俄羅斯作家尤·邦達列夫在反法西斯衛國戰爭期間,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之後有感而作的,講述了連長諾維科夫的戰爭經歷,對以後蘇聯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最後的炮轟》是前蘇聯作家邦達列夫在20世紀50年代的著作之一,講述了二戰後期蘇軍在波捷邊境的一場阻擊戰,連長諾維科夫英勇指揮戰鬥直至最後犧牲的故事。小說極為真實的描寫了戰爭的殘酷,形形色色各種人物的心理。引起巨大反響和激烈爭議,被認為“戰壕真實派”的代表作。

突出人道主義,描寫人性美,宣傳尊重人,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以後蘇聯文學的一個突出特點,這部作品也鮮明地帶著時代特徵。為此,本書並不是宣傳“戰爭恐怖”“和平主義”之作,歌頌革命的人道主義是它們的主旋律。

內容簡介

故事講了二戰時期蘇軍在波捷邊境的一場阻擊戰。連長諾維科夫在前線陣地指揮自己炮連抵禦大批潰散德軍,阻止他們進入防區後的城市,為援軍到來爭取時間。德軍人數眾多,而且包括幾十輛坦克,炮連在諾維可夫的指揮下打退了德軍數次進攻,可是寡不敵眾,鎮守險要位置的奧夫欽尼科夫排被大群坦克、裝甲車突破,唯一生存的排長奧夫欽尼科夫被俘,他在敵人面前痛斥內奸,視死如歸,英勇就義。諾維科夫繼續指揮戰鬥,他關心部下,沉著指揮,又打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並冒險突破德軍密集封鎖,前去看望在奧夫欽尼排附近的駐守的士兵和傷員,並把他們帶回連部駐地。在返回之前他還獨自去了奧夫欽尼炮排的陣地,那裡陣亡戰士的慘狀讓他悲痛欲絕。在帶傷員和士兵穿過封鎖線的途中,他救了向來對他有看法的衛生員蓮娜,兩人萌生愛意。回到陣地,敵人猛烈進攻,炮連彈盡糧絕,只剩下數人。諾維科夫堅決送走受傷的蓮娜,繼續戰鬥。這時候蘇軍的喀秋莎齊發,炮彈落在了陣地上,諾維科夫犧牲在炮口下。

作者簡介

尤·邦達列夫(ЮрийБондарев ,Bondalev,Yuri Vasilievich)(1924~ )俄羅斯作家。1924年3月15日生於奧爾斯克市。出生於南烏拉爾的一個職員家庭,1931年隨家遷居莫斯科。反法西斯衛國戰爭期間,還在中學讀書的邦達列夫投筆從戎,一直在炮兵部隊服役。曾兩度負傷,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轉戰南北,立過戰功。這在他以後的創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戰爭結束後,邦達列夫進入高爾基文學院學習,從此走上了文學道路。1951年蘇聯作家協會高爾基文學院畢業後,即開始職業作家生涯。

1949年首次發表作品。《兩個營請求炮火支援》和《最後的炮轟》兩部戰爭題材中篇小說問世後,引起巨大反響和激烈爭議,被認為“戰壕真實派”的代表作。開始以寫戰壕真實出名。長篇小說《寂靜》,揭露個人迷信的危害。長篇小說《熱的雪》取材於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開始把戰壕真實和對戰役的全景描寫結合起來。

20世紀70年代後的16年是邦達列夫創造的極盛期,許多優秀作品如《熱的雪》、電影史詩《解放》和長篇《岸》、《選擇》、《演戲》,都是在這一時期問世的。現實主義的細緻描寫和道德探索、哲理概括相依相融,傳達出作者強烈的主觀感受和對現實的深刻理解,使他的作品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90年代,邦達列夫又有三部作品問世:《誘惑》(1991)、《不抵抗》(1994—1995)和《百慕達三角》(1999)。應該說,近作《百慕達三角》是他最重要、最有分量的作品。面對劇烈的歷史變遷和政權更迭,俄羅斯的一些文化精英們顯得迷惘、痛苦和憂慮。他們中的許多人,包括邦達列夫,對解體後的俄羅斯種種現實強烈不滿,又不會以輕漫浮滑的態度來面對這場風暴,於是以對自身職責、理想、才賦、智慧的悲劇性執迷,通過年輕記者安德烈和他的戀人在1993年“十月事件”至1996年十月這三年間的痛苦遭遇和不幸,描述蘇聯解體後所發生的政治事件和社會生活現實,揭露俄羅斯猶如一艘駛入百慕達三角的巨輪失去了控制,表達出他對解體後的俄羅斯所發生的“歷史倒退”的極端反感和不安,表達出他對祖國命運的憂慮。

綜觀邦達列夫的創作歷程,可分為以下兩個時期:一是50—60年代,著力於戰爭題材的創作,取得巨大成就,成為“戰壕真實”派和“全景文學”的代表作家;二是70—80年代,側重於對社會生活和人類命運的哲理思考和探索,在題材和手法上都有新的開拓,對以後蘇聯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目錄

譯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書摘

《最後的炮轟》

第一章

半夜十二點,諾維科夫大尉去查崗。

他沿著高崗在漆黑的夜色里走著。風在松樹林梢呼嘯,一陣緊似一陣。從喀爾巴阡山脈襲來的北方寒流恣意逞雄,好像整個高地都在這氣流的不斷打擊下痛苦地悲鳴。能聞到雪的氣息。

在德軍前哨陣地的上空稀疏的照明彈逶迤而起,狂風將它們刮落,顫抖著落在附近的半圓形的黑沉沉的高地後面。機槍沉默著。右邊低地,即波蘭的卡斯諾市,城市的上空無聲地閃爍著火光,接著這模糊的火光熄滅了,好像是被這狂風颳滅的。

……

書評

邦達列夫作品很多是寫戰爭的,如《營隊請求支援》、《指揮官的青春》、《熱的雪》、〈岸〉。《營隊請求支援》和《最後的炮轟》是作家的成名作,也是“戰壕真實派”的代表作,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戰爭的殘酷。但我覺得光看文本似乎是沒有電影那種血淋淋恐怖感覺。我們這些人看的暴力血腥的電影多了,所以也覺得沒什麼。倒是以前我還專找戰爭片看呢,如〈現代啟示錄〉、〈全金屬外殼〉等。俄羅斯的文學作品,有一個難看點,就是人名太長,也不容易記住。而且有的還有好幾個名,易混淆。記得看〈日瓦格醫生〉就犯過這樣的錯。〈最後的炮轟的語言〉比較平實,因為把戰爭說清楚很難,戰爭的時間和空間轉換太快,血腥味太濃,語言敘述便不大利索。不能象金庸下筆那么痛快。

這裡有幾句可一看:有多少次,迫於嚴峻的形勢,無法逆轉的力量迫使他派出自己的戰友到那誰也無法回還的地方去!又有多少次當他聽說自己的同志陣亡之後,他痛苦地度過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但是,善,純潔的善何在?在戰爭里沒有善,他沒有見到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