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咯條約

邦咯條約

《邦咯條約》或稱《1874年邦咯協定》,是1874年1月20日由海峽殖民地總督克拉克(Andrew Clarke)與霹靂的馬來酋長和當時的兩大華人會黨領袖在英國軍艦HMS Pluto所簽訂的條約。主要的目的是解決霹靂糾紛對海峽殖民地的經濟影響,同時也使英國放棄對馬來各邦所採取的不干涉政策,繼而讓英國有機會機會參與馬來半島各邦的事務

歷史背景

霹靂王位的爭奪

霹靂是馬來半島重要的錫產區。在19世紀20年代時,英國已經開始關注霹靂;對霹靂虎視眈眈的暹羅於1826年以後更派遣軍隊入侵霹靂,結果遭受英國指責違反柏尼條約的協定。過後,海峽殖民地便派兵將暹羅兵趕走,並和霹靂蘇丹簽訂盟約,規定霹靂受英國保護,同時不得向暹羅進貢金花或者其他的貢品。這就是英國所謂的不干預政策。

在19世紀50年代,霹靂大臣在蘇丹阿里(Sultan Ali)去世後,並沒有扶正二王拉惹阿都拉(Raja Abdullah)為蘇丹,反而擁立三王拉惹伊斯邁(Raja Ismail),而另一位被排擠在權力範圍的拉惹尤索夫(Raja Yusof)也宣稱有繼承王位的權利,於是引起王位繼承的糾紛。

除了拉惹阿都拉和蘇丹依斯邁爭奪權力的因素之外,拉律戰爭同時也影響了該項條約,這導致形成了兩個華人黑社會幫派,即由陳亞炎為首的義興派和鄭景貴為首的海山派結怨,以爭奪錫礦。當時拉惹阿都拉支持義興派,於是蘇丹伊斯邁轉而支持海山派。結果導致雙方的械鬥事件升級,拿律地區籠罩在腥風血雨之中,史稱[[ 拿律戰爭]]。

海峽殖民地新總督上

邦咯條約 邦咯條約

由於霹靂皇室的權利鬥爭和兩大華人會黨之爭,導致海峽殖民地的貿易活動深受影響。1873年,海峽殖民地的新任總督克拉克(Andrew Clarck)上任後,就遭到海峽殖民地立法議員和英商施加的壓力,要求英國放棄對馬來土邦所採取的不干涉政策,以確保錫礦的生產。

蘇丹阿都拉(左圖)

條約簽訂

《邦咯條約》的簽訂

1874年,克拉克以拉惹阿都拉的來信承認他為霹靂蘇丹為藉口,趁機邀請有關的馬來酋長和兩大華人會黨的領袖進行談判,結果簽訂《邦咯條約》。在這次的談判中,海山派的代表是鄭景貴,而義興派的代表是陳亞炎。

條約的內容

《邦咯條約》的主要內容如下:

承認拉惹阿都拉霹靂蘇丹; 現任蘇丹伊斯邁退位,仍為二王,並給於土地和每個月1000墨西哥比索; 霹靂蘇丹接受一名英國參政司。除了有關宗教以及馬來習俗之外,其餘一切政務蘇丹必須徵求參政司的同意; 承認卡伊布拉欣對拿律的權利,拿律也必須接受一名助理參政司,以協助處理有關的行政事務; 把天定(Dinding)與附近的島嶼割讓給海峽殖民地。 至於華人兩大會黨之爭,則由海峽殖民地總督進行調解,總督委派的調解員包括陸軍上校鄧祿普(Colonel Dunlop)、瑞典鹹(Frank Swettenham)、畢麒麟(W.A.Pickering)和史必地上尉(Captain T.C.S Speedy)。他們召集兩派領袖會議,達致和解,各交5萬元作為保金,拆除防禦工事,釋放俘虜,停止對抗,保證今後不再挑起事端。從此拿律地區恢復秩序,因此就以中文的太平為拿律的地名。

影響

《邦咯條約》成功化解了霹靂長久以來的糾紛,恢復海峽殖民地與霹靂的商業關係;同時也為英國正式取得干涉馬來半島土邦的權利,造成英國當局無所顧忌馬來土邦的問題而涉及干涉。由此,霹靂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這個事件也成為馬來民族主義的開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