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

邢台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

《邢台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 與《邢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7-2030)》同步編制;在規劃內容上,汲取了近年來國家有關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方面的新政策和行業研究新成果; 在規劃目標上突出了“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要求,注重歷史文化價值的挖掘和保護對象的保護。 《邢台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自2017年6月開展以來,已先後通過了專家評審、中期成果公示。2018年8月14日經邢台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 規劃中的四片歷史文化街區(古官道歷史文化街區、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羊市道歷史文化街區、天寧寺歷史文化街區)於2018年2月26日全部通過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 成為河北省歷史文化街區,進一步提高了邢台市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評分,為打造邢襄文化品牌、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堅實基礎。

古官道歷史文化街區

規劃目標

將邢台古官道片區打造成為街巷格局獨特、禮制特色明顯、府縣城池代表、市井文化活躍的歷史文化街區。

規劃範圍

古官道歷史文化街區範圍以古官道為中心,範圍北起團結東大街(古城北門),南至中興東大街,以古官道即府前大街—府前東街(東門裡街)—南長街—北長街為中軸線,總面積約為36.71公頃。其中核心保護區範圍約為20.69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約為16.02公頃。

歷史文化價值與特色

(1)華北地區最早形成的南北大通道(古官道)要衝

邢台古城是太行山東麓古官道上的交通重鎮,尤其是元、明、清代,邢台處於京畿重地。本規劃區內的北長街、南長街、東門裡街、府前南街是邢台地區古官道、御道的核心部分,是順德府城最早形成的傳統南北軸線,至今仍保存了古代街寬三丈三(約11米)的格局。

(2)黃河以北地區建城最早的“第一古城”中央區域

邢台古城被史學家譽為“燕趙第一城”,是一座“僅京城與是”的壯美城池。從邢台古城的演變來看,歷朝歷代,邢台古城都是以南門、府前大街、府前東街(東門裡街)、南長街、北長街這條中軸線為中心進行擴展。因此,本規劃區是邢台古城內府外關的主體部分。

(3)邢台地區歷代政治、文化的核心場所

歷史上邢台作為區域最高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一脈相傳,是河北省唯一一個三千多年來建制未曾中斷、城址未曾遷移的城市。而本規劃區為邢台地區歷代政治文化中心的核心場所,代表或象徵著政治文化中心的建築和機構(順德府衙、清風樓、順德府文廟等)都位於該區域內。

(4)源遠流長、兼容遍布的宗教建築遺產集中地

封建時代,以本規劃區內的順德府衙、清風樓為中心,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廟宇、寺堂。這些廟宇寺堂多沿著古官道兩側布局,其中道教文化的代表為道德經幢、火神廟。

保護對象

(1)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包括:4處不可移動文物、31處歷史建築線索、3處古樹名木、18條傳統街巷。

(2)優秀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包括:傳統老字號、民間藝術、少數民族習俗、街巷故事和老城區傳統生活生產商業習俗。其中民間藝術5項,包括毛氏根雕、孫氏美術傳統技藝、黑家餃子傳統製作工藝、臥牛城傳說、火神廟廟會;優秀傳統文化若干項,包括古城文化、古建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傳統街巷名稱文化等。

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

規劃目標

將邢台北大街片區打造成為街巷格局獨特、商業文化活躍、民族風貌共榮的歷史文化街區。

規劃範圍

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以北大街、花市街為軸心,規劃範圍北至中興東大街、南至羊市街-牛市街、西至誠上城東側、東至小東街,總面積為20.19公頃。其中核心保護區範圍約為11.58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約為8.61公頃。

歷史文化價值與特色

(1)邢台古城中軸線的重要組成

邢台古城由內城和南關外城相連組成,至今原格局清晰可辨,骨幹街區仍然存在,古街名大部分保留。古城中軸線自北關橋至南頭村,貫穿順德府城及關城,全長約3.1公里,片區內的北大街、花市街、馬市街是中軸線關城部分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仍保留傳統的街巷格局和商貿氛圍。

(2)邢台商業文化的物質承載

順德府南關商業繁盛,明末清初形成的八大街以片區內的北大街-花市街-東大街-西大街十字路口為核心,是邢台及周邊地區的棉紡織品、染料、皮製品及雜貨的加工貿易中心。

(3)邢台傳統民居的集中分布地區

邢檯布袋院是北方傳統四合院與當地街巷空間及商貿需求相結合的產物,通常為前店後居式商住兩用建築,街巷內店鋪面寬窄、進深長,兼具銷售、倉儲、居住和防衛等多種功能的獨特民居形式。片區歷史上是布袋院的集中分布地區,至今仍保留有部分形制完整的布袋院,能夠很好地反映當時邢台南關商貿的繁榮。

(4)邢台民族風貌聚集地區

邢台南關在元代以來逐漸成為回族聚居的區域,形成了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皮毛加工貿易及牲畜交易等商業中心,留存下來的還有極具民族特色的多所清真寺,牛羊肉製品及燒餅、油炸麵食等民族美食,是邢台回族風貌的聚集地區。

(5)邢台城市記憶的空間延續

片區內的北大街等傳統街巷歷史悠久,興旺的商業除了塑造街區的物質空間,形成獨特的街巷空間和民居形式外,還湧現出桐泰祥等老字號。如今街區內仍保留有面向廣大市民的沿街集市,使得商業文化在街區內得以延續,形成邢台獨有的城市記憶。

保護對象

(1)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包括:5處不可移動文物、14處歷史建築、38處歷史建築線索、1處古樹名木、1處古井及17條傳統街巷。

(2)優秀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包括:傳統老字號、民間藝術、少數民族習俗、街巷故事和老城區傳統生活生產商業習俗。其中老字號1項,為桐泰祥;傳統技藝1項,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桐泰祥糕點製作技藝;優秀傳統文化2項,包括臥牛城傳說、火神廟會;民間藝術1項,為社火。

羊市道歷史文化街區保護

規劃目標

還原街區的街巷肌理、院落格局及建築風貌特色,打造以居住為主,文化旅遊體驗為輔的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規劃範圍

羊市道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邢台市歷史城區的南部偏西,東起順德路,西到農機小區,北至西羊市道—東羊市道,南至羊市街,總面積為5.41公頃。

其中核心保護區範圍為2.56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為2.85公頃。

歷史文化價值與特色

(1)明清時期,邢台富商皮毛作坊及交易聚集區。

羊市道聚集了生、熟皮毛專營店100多家,形成了生皮店、熟皮作坊、熟皮店與一體的皮業聚集區,有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的經營商,並出現辦理異地匯兌業務的銀號錢莊,有力地刺激了順德府商業的發展。

(2)現存“布袋院”的集中分布區。

本街區是邢台現存“布袋院”肌理最為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區域,在街區內至今仍有二進式、三進式布袋院形制的院落三十餘處,歷史建築十餘處,布袋院的建築基底面積占街區建築總基底面積的66.90%。

(3)近代邢台釀酒技藝發揚地。

邢台釀酒歷史悠久,在600多年前燒鍋酒坊遍及市區及寧晉、柏鄉等地,以怡鑫燒鍋、益誠燒鍋等為代表,前店後廠,酒旗招展。1949年,邢台市政府將市內幾家私營釀酒作坊“益誠燒鍋”“益新燒鍋”等整合收歸國有,在益誠燒鍋原址——東羊市道,組建了“國營邢台市制酒廠”,後演變為“古順”牌、“邢”牌、“邢侯”牌、“達活泉”牌等品牌酒。

保護對象

(1)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包括:1處不可移動文物,11處歷史建築,14處歷史建築線索,37處傳統風貌建築線索,1株古樹名木線索,7條傳統街巷。

(2)優秀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包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處——古順酒釀造技藝,民間藝術1處——羊市街“社火會”的排鼓藝術,優秀傳統文化和老字號若干,包括十大皮毛老字號、街巷故事等。

天寧寺歷史文化街區

規劃目標

將邢台天寧寺街區打造成為元代文化凸顯、商業特色鮮明的歷史文化街區。

規劃範圍

天寧寺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邢台市歷史城區的西北部,範圍北至天一城南區南圍牆,南至邢台縣醫藥公司,西至天寧寺西圍牆,東至鳳麟街,總面積約為3.19公頃。其中核心保護區範圍約為1.53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約為1.66公頃。

歷史文化價值與特色

(1)邢州璀璨大元歷史肇始之地,元朝開國元勛劉秉忠修行之所。

縱觀邢台歷史,政治輝煌、科技成就、宗教地位的全盛時期,就在元初,而這一切,無不與天寧寺相關。劉秉忠在開元寺出家修行,經高僧舉薦得遇忽必烈,成為元朝開國元勛,並設計建設了北京城;在劉秉忠力薦下,郭守敬、張文謙、張易、王恂踏著他的足跡走進元大都,走進了中國歷史。

(2)河北省僅存為數不多的元代建築之一,金頂琉璃瓦的建築規格邢台地區絕無僅有。

天寧寺前殿是邢台市區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古建築,也是河北省僅存為數不多的元代建築之一。現主要遺存為板瓦,少見大瓦,垂脊上是琉璃瓦,左繪龍,右繪鳳,椽子最長有三米五,斗拱有六七種樣式。建築的外觀特徵、用材比例、結構形式等方面均保留了元代木構建築的特點,為研究元代木構建築提供了實物資料。

(3)歷史城區中現存較完整的工業遺存地

街區內的邢台縣醫藥公司和邢台土產公司遺存老廠房和辦公建築現存較為完整,其記載了邢台工業文明發展的曲折過程,承載了不可複製的城市記憶,是邢台工業文化歷史中不可割捨的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改造利用價值。

保護對象

(1)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包括: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條傳統街巷。

(2)優秀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包括:傳統街巷故事和老城區傳統生活生產商業習俗等。其中優秀傳統文化包括古城文化、古建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傳統街巷名稱文化等。

規劃意義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對於歷史文化街區的數量、面積、文保單位等級等都有硬性規定,歷史文化街區的劃定和保護對象梳理對於申報國家名城非常重要。本次規劃相較於上版名城規劃,增加了兩處歷史文化街區,並將4片街區全部申報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同時,本次規劃對保護對象進行了詳細的梳理,以古官道歷史文化街區為例,共梳理了保護性建築35處,歷史環境要素22處(含傳統街巷18條),非物質文化遺產多項,進一步提高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評分。

邢台4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已取得明顯的項目成效,主要包括五大方面:1、推動4片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成功申報,進一步滿足國家名城要求;2、挖掘出了各街區歷史文化價值,充分保護延續了邢襄文化;3、普查發掘保護對象,對各類保護要素提出了明確保護措施;4、提出了高度控制要求,核心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新建、擴建、改建建築的高度分別不得超過9米、12米;5、對街區提出了合理的保護整治措施,並制定街區業態活化策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