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天寧寺

邢台天寧寺

天寧寺俗稱西大寺,邢台名剎,與“東大寺”的開元寺東西相望,是目前河北省僅存的兩座元代建築之一,金頂琉璃瓦的建築規格是絕無僅有的。 根據史料記載,元代天寧寺被稱為巨剎,名“大天寧寺”,原有建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水殿,虛照禪師塔及大量的歷代石刻。 據史料記載,元代天寧寺被稱為巨剎,名“大天寧寺”,原有建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水殿,虛照禪師塔及大量的歷代石刻。

簡介

天寧寺俗稱西大寺,邢台名剎,與“東大寺”的開元寺東西相望,是目前河北省僅存的兩座元代建築之一,金頂琉璃瓦的建築規格是絕無僅有的。

歷史

隋唐時期,邢台天寧寺是佛教曹洞宗的重要活動場所。據清光緒三十一年版《順德府志》記載:“天寧寺,邑治西北隅,唐初建,為華池蘭若,宋政和間賜天寧萬壽禪林,元至元五年虛照禪師重修”。根據史料記載,元代天寧寺被稱為巨剎,名“大天寧寺”,原有建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水殿,虛照禪師塔及大量的歷代石刻。

史料記載說,在大唐初年,官府在邢州城內西側一個滿池蓮花的水塘旁,建起一座叫華池若蘭的寺院。寺院建成後,高僧設壇講經、禮佛皈僧、佛事活動空前昌盛,成為佛徒信眾修行的好去處。宋代,華池若蘭已經成為中原重要禪林道場,宋徽宗政和年間(公元1111年-1118年),趙佶賜名華池若蘭為天寧萬壽禪林,成為邢州城內的又一座皇家賜建寺院。但“邢州未能一日安忱”,特別是在宋金時期因政權交替,戰火不斷,導致邢州一帶,“千里蕭條,為之一空,城中才百餘家,皆以土塞門,穴地出入”,更為可惜雄偉壯麗的天寧寺古剎遭受到連年兵火的摧殘,“經喪亂,鞠為瓦礫”,禪院失修,道場漸漸的荒廢了。公元1238年,這一年是宋嘉熙二年也是蒙古窩闊台汗十年,元軍進駐了邢州城,當時邢州帥府的諸公“擇時務所急者”在邢州進行了有名的“邢州大治”,同時為了重振天寧寺道場,請來了“大比丘”虛照禪師。
天寧寺經過虛照禪師的修復,恢復了大唐初期的蓮花塘上最具特色的水殿。元代的邢州城,不僅是泉城,還是一個水城,從達活泉、野狐泉等發源的河水注入城內形成了許多水坑,而在邢台城西,由城西護水河的水通過西城牆的水關流入城內,並在城西形成了一個更大水塘,這股河水又通過北城牆的水關回灌入城北河濠中,佛殿建水塘中,水塘植滿蓮花,清氣若蘭,樂情在水,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干擾。這座建於唐代“華池若蘭”道場在虛照的主持下“遂為邢州之聞剎”。
梁思成考察邢台天寧寺幾年前,已八十高齡的當代古建泰斗羅哲文先生來到天寧寺,在這座面闊三間的歇山殿前,用手觸摸著刻有雲紋、牡丹和蓮華的抱鼓石,看著普枋頭上海棠花瓣,仰視屋脊上的龍紋,觸景生情的回憶著當年梁思成夫婦來這裡考察的往事,那是1935年,梁思成夫婦與弟子來到邢台天寧寺,並且親自登上了虛照禪師塔進行測量,用照相機記錄著天寧寺大殿的一切。第二年,劉敦楨與陳明達等古建大師也來到邢台,用相機再一次記錄下虛照禪師塔的雄姿。
西大寺,天寧寺也,而今只留有一座大殿落破於現代建築之中。

地理位置

河北省邢台市紅星街

現狀

近日,河北省邢台市天寧寺維修工程開工典禮隆重舉行,邢台市前政協副主席胡朝元、市文廣新局局長王殿銀、調研員郭忠保、市文物管理處處長李恩瑋及文物系統全體職工參加典禮。典禮由李恩瑋主持,胡朝元、王殿銀做了重要講話。

天寧寺俗稱西大寺,邢台名剎。位於舊城的西側,與開元寺東西相對,始建於唐,元代重修。據史料記載,元代天寧寺被稱為巨剎,名“大天寧寺”,原有建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水殿,虛照禪師塔及大量的歷代石刻。現僅存前殿,為省級保護單位。
胡朝元指出,邢台天寧寺作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價值頗高,是該市元代政治家、邢州五傑之一的劉秉忠出家之所。現存前殿是邢台市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古建築,也是河北省目前僅存的元代建築,其金頂琉璃瓦的建築規格在邢台絕無僅有。隨著人們對天寧寺的文化價值認識的逐步深入,天寧寺前殿維修工程終於進入實質性階段。這是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尊敬和弘揚,是該市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符合全市人民的共同利益,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
王殿銀在講話中強調:維修天寧寺,不僅因為天寧寺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地位重要,更是因為天寧寺代表了邢台的歷史,濃縮了邢台的輝煌,是廣大邢台民眾的精神寄託。選擇天寧寺前殿維修作為文化建設項目,一方面呼應了東面的開元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還原天寧寺將古邢台的城市特色典型地呈現給大家,增強市民對邢台過去的認識和文化同根的認同感,在給公眾送去文化大餐的同時,也大大提升邢台的綜合實力。(河北省文物局 邢台文管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