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夏金舞蹈

遼是10世紀發源於中國北方潢河和土河一帶的契丹族建立的政權。遼保留著很多原始的民族習俗和樂舞。

遼西夏金舞蹈

內容

 遼的許多祭祀儀式中保留著祭祀舞,如祭山儀。契丹族總是在其發祥地木葉山舉行祭山儀。儀式是:中間植君樹,前面植群樹象徵臣民,平行植兩樹為神門,祭祀的犧牲掛在君樹上,先由巫在旁致辭,然後人們合著音樂繞樹拜舞。在求雨的瑟瑟儀、祭日的拜日儀、祭火神的歲除儀等祭祀活動中都有舞蹈。這些舞蹈大多是由巫師來跳,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從單純娛神發展為娛神也娛人。遼民間風俗每年過年時要聚會作樂,先讓善歌舞的數人在前引導,男女民眾跟隨在後,反覆唱和,旋轉跳躍,名為“踏錘”,是一種近似於唐宋踏歌的自娛性舞蹈。據《遼史?樂志》記載,遼得到了後晉太常樂譜和樂工,這些樂譜樂工繼承了唐代遺制,在遼稱大樂,可考的大樂只有《景雲》等4部樂舞:《景雲》,8人;《慶雲》,4人;《破陣》,4人;《承天》,4人(都是唐代宮廷樂舞)。大樂是在宮廷宴會(元會)時演出的。據《遼史?樂志》記載:“正月朔日朝賀,用宮懸雅樂;元會用大樂;曲破後用散樂;角終之。”遼宮廷宴會上的舞蹈,禮儀十分隆重,這是受後晉的影響。歌舞演出程式近似於北宋的宮廷隊舞,有教坊致語、口號、贊(如“竹竿子”),節目終了,遼的贊語是“各好去!”宋代竹竿子則念:“相將好去!”這裡有明顯的交流印跡。在皇帝出巡的宴會上,也常常有歌舞,據《遼史?樂志》記載,天慶二年(1112)天祚帝耶律廷禧到混同江,在宴會上,各族酋長依次歌舞。五代契丹人胡所繪《卓歇圖》中,有一穿長袍長靴,扭動身軀即興起舞的少數民族舞人,舞姿粗獷雄健,是比較典型的契丹舞蹈形象。
 羌族長期生活、遊牧在中國的西部高原地區,1038年羌族的一支党項羌建立了大夏國,史稱西夏。
 西夏信奉原始的巫教,“廝”是專職的巫,以歌舞祭神驅鬼治病。伴奏樂器有鼓、琵琶、箜篌等。唐僖宗曾賜西夏拓跋思恭全部鼓吹,溝通羌漢文化,西夏宮廷中還有“番漢樂人院”專門機構。宋代戲曲也傳入了西夏,西夏毅宗諒祚曾派使臣向北宋要伶官、工匠、戲劇服裝和化妝品,甘肅武威現存唯一的西夏碑刻──天民安五年(1094)的《涼州護國寺盛應塔碑》,碑首左右側有兩舞伎。體態豐腴、健美,裸上身,戴寶石冠,身向左右側傾,手持綢帶,赤足,動作對稱,舞姿豪放中又帶嫵媚。
 金原為女真。戰國時稱肅慎,原居住在長白山一帶和黑龍江流域。女真族能歌善舞。宋宣和初年,女真民間歌舞“臻蓬蓬”傳入汴梁。據《宣政雜錄》載:“宣和初,收復燕山歸朝,金民居京師,其俗有臻蓬蓬歌,每扣鼓和臻蓬蓬之音為節而舞,人無不喜聞其聲而效之者”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即位,曾掠汴梁,把宋的圖籍、法器、儀杖帶走,參照唐宋故典沿革,對禮樂進行審議。金宮廷雅樂有文武二舞。文舞名《保大定功之舞》,武舞名《萬國來同之舞》。金的兒童舞很流行,如《傘舞》、《旗舞》、《腰鼓舞》等。河南焦作西馮封村金墓出土的磚雕,有舞傘童子,頭扎雙總角,上身穿開襟短袖小褂,下圍短裙,腰系飄帶,肩扛長傘一柄,吸左腿,右腿半屈,做高躍狀,身向左傾。磚雕高31厘米,雕得栩栩如生。此外還有扛牌童子、擊鼓童子、扛旗童子等,舞姿各不相同,可以想見這些兒童民間舞的風貌。此外在山西襄汾縣永固公社南董金墓出土的散樂磚雕舞伎,頭戴無角幞頭,簪花,穿圓領長袍,系腰帶,著連枝花鑲邊的長裙。左手抱肘於胸,右手彎曲,身向右傾。擺左胯,舞姿和至今流傳在東北滿族地區的腰鈴舞極為相近,可見滿族舞蹈還保留著金代舞蹈的傳統。

配圖

所屬分類

中國舞蹈
中國古代舞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