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遼景宗耶律賢,字賢寧,生於遼天祿二年(948年9月1日),是遼世宗的次子,母懷節皇后蕭氏, 四歲時,其父母死於火神淀之亂。他也險而被殺,後來得人所救。不過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其堂叔遼穆宗繼位後,養於永興宮。雖然穆宗時因其酗酒怠政(因其飲宴無度,日中而起,國中號為睡王),濫殺左右,為政殘苛而謀反不斷,然每起謀反皆為其所平。隨著耶律賢逐漸長大,周圍也聚集一批擁戴他的文武大臣,他暗中也在謀劃著名奪回父位。只不過因其謀劃隱密,故不為遼穆宗所察覺。有一天,耶律賢與韓匡嗣議論當朝時事,耶律賢適出面制止,耶律賢省悟,從此不再言及時政。
應歷十九年(969)二月二十一日,入宮晉見遼穆宗,遼穆宗說:“我兒你已經長大成人,可以將朝政交付給你了。二十二日,遼穆宗終於惡有惡報地被侍從殺死,耶律賢率飛龍使女里、侍中蕭思溫、南院樞密使高勛帶領騎兵千人飛奔趕往。同月,在契丹和漢族大臣們的擁戴下,耶律賢即帝位,尊號天贊皇帝,改年號為保寧,是為遼景宗。 從景宗開始,遼的帝位一直就在耶律倍一支中傳到了遼末,乃至於西遼。這對遼後來完成封建化,建立長子繼承制有著直接的影響。
中興之主
景宗即位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這為後來聖宗時的全盛奠定了基礎。他首先對政敵採取寬容政策,以緩和統治上層的矛盾。如追尊耶律李胡為帝、不對政敵不肆殺戮等。二是任用耶律屋質、耶律賢適、高勛、郭襲、耶律休哥、耶律沙等賢臣良將,與民休息,虛心納諫求治。三清吏治、寬減刑法。復設登聞鼓院,令百姓有申冤之地,對百姓加以安撫。 。因而內部政治穩定,農牧業興旺,對宋的戰爭略占上風。 使遼朝重新走向強盛,景宗是遼朝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遼宋爭戰
自936年遼太宗因石敬瑭割獻而得燕雲十六州之地時起,中原有為之君皆以復燕云為志。後周顯德六年(959),南徵得勝的周世宗柴榮乘遼穆宗內政不修之機,北伐燕雲。連克灜、莫、寧、益津、瓦橋、南關等三州三關十七縣。世宗本欲乘勝取幽州,遇疾而還。北宋開國後,宋太祖致力南方,除在北漢問題上外,未與遼朝發生衝突,雙方大體和睦。至宋太宗繼位後,宋太平興國四年(遼保寧十一年,979),宋太宗親征太原,敗援漢遼軍;取太原,逼降北漢主劉繼元,北漢亡。之後宋太宗又不納群臣之諫,不顧宋軍久戰疲憊的客觀現實,率宋軍自太原北伐,欲復燕雲之地。結果先被遼將耶律沙等阻於幽州城下,後又為耶律休哥等大敗於高梁河。太宗狼狽負箭傷乘牛車逃回,是為高梁河之戰。宋朝北伐慘敗,遼宋關係亦宣告破裂。自後遼軍連連出兵攻掠宋遼邊境地區,衝突不斷,互有勝負。景宗於乾亨二年(980)十月,親率大軍攻宋,於瓦橋關大敗宋軍,俘宋將數名,斬殺甚眾。是為瓦橋關之戰。之後景宗崩,戰爭暫止。
英年而逝
耶律賢從小因驚嚇過度,故體弱多病,皇后蕭綽(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因之成了遼朝政治軍事的參與者。乾亨四年九月廿四日(982年10月13日),耶律賢於出狩時死於現今的山西省大同市的行宮,享年三十五歲。廟號景宗,謚曰孝成康靖皇帝。葬於乾陵(位於今遼寧省北鎮市)。 遺詔梁王耶律隆緒即位,軍國大事聽從皇后命令。統和元年(983)正月初五,奉上尊謚為孝成皇帝,廟號景宗。重熙二十一年(1052),加謚為孝成康靖皇帝。
為政舉措
對內政策
漢族官員被遼大量重用主要開始於景宗時期,景宗即位後,先將擁立他即帝位的漢族官員高勛封為南樞密院使,又加封為秦王。原來漢官韓知古的兒子韓匡嗣被任命為上京留守,後來改任南京留守,加封燕王。這說明遼已經把漢官納入了政權的中樞機構,因為南京留守一職原來一直由契丹宗族擔任,屬於要職。韓匡嗣的就任說明漢官的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
由於對漢官的重用,極大地促進了政權機構的進步和工作效率,也促進了契丹的封建化。從此,遼進入了中興時期,開始向聖宗的全盛期邁進。這就如同唐高祖為“貞觀之治”奠基,雍正皇帝為乾隆時期的興盛奠基一樣。
為了徹底改變穆宗時期的混亂局面,景宗對吏治進行了改革。他向漢官室昉詢問治國之道,研究古今各朝代的經驗教訓,然後運用到改革實踐中去。在實施過程中,景宗賞罰分明,大膽地用人,即“任人不疑”。這使得百官克盡職守,絲毫不敢懈怠。穆宗時期的許多弊端很快被清除掉。這樣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政治開始顯現出一派清明氣象,國力也隨之而上升,這是和北宋交戰獲勝的主要原因。
景宗的納諫歷史也有記載,在景宗在位晚期,郭襲向他上書,勸諫減少遊獵次數,說穆宗時因為貪戀遊獵,荒廢了政事,結果鬧得上下怨氣衝天。經過十年征伐,但政局仍然沒有完全穩定。國家雖然連年豐收,但經濟還沒有全面恢復,這正是勵精圖治的好時候,但聽說陛下也迷戀遊獵,這應該收斂自製,防止穆宗時的悲劇重演。況且南方還有北宋的威脅,如果他們聽說陛下迷戀遊獵,恐怕又要趁機北進了。希望陛下能及時收斂,以國家社稷為重,謀求國運昌盛,官民安寧。
景宗看了後雖然沒有完全採納,但對郭襲很是讚賞。因為這時北宋已經發動了收復燕雲之戰,景宗正在全力迎戰,他只是收斂了遊獵活動,但一心一意地進行政治建設只能等到以後去做了。
遼景宗治理遼國的過程也是他學習漢族文化,總結漢族治國經驗兵運用於實際的過程。原來遼太宗就很重視農業的發展,不但支持漢族人在漢族地區發展農業,在草原地區適合發展農業的地方,遼景宗也讓人開墾土地,發展生產。為保護農業生產,防止沒有重農習慣的契丹族人有意無意的破壞,遼景宗下令禁止隨從們隨意踐踏莊稼,行軍時也命令部隊繞開農田。農業的發達對遼國多種經濟的發展起了較大的促進作用,也增強了遼的國力。 發展農業的同時,遼景宗也繼續阿保機的做法,儘量徵召人才,尤其是漢族人。得到十六州後,曾經選拔了一批漢族的知識分子治理各州的事務,其中有不少能幹的良才。遼景宗又仿效漢族皇帝的做法,讓下屬舉薦有才德的人任官。後來又下詔書招聘賢才,如果考核時確實很突出的,就馬上可以擔任很高的職務。對於漢族的一些禮儀他也儘量吸收,例如他廢除了婚姻制度中姊死妹續的舊契丹民俗。下令做漢官的契丹人隨漢族禮俗,可以和漢族人自由通婚,從而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流和進一步的融合,也從根本上密切了契丹與漢族的關係。
儘管如此,契丹人的習慣也不能從根本上得以改變,特別是遼軍在南下中原作戰的時候,由於遼朝軍隊沒有後勤供應,糧草要靠自己就地解決,所以,遼兵到一個地方就必然要騷擾百姓,搶奪糧草,這使遼軍遭到漢族人的強烈反抗。民心丟失了,遼在中原的統治也就很難再繼續下去,直到臨死,遼太宗才醒悟過來,但為時已完,其實就算他早一點知道,並採取措施,也無法在較短的時機內改變長期的民族習慣。契丹作為一個落後的遊牧民族統治漢族地區,就必須漢化,遼景宗死前大概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已經沒有機會把他總結的經驗教訓在實踐中貫徹實施了。
對外戰爭
979年的二月,宋太宗親自領兵討伐北漢,遼景宗也派兵救援,結果在遼軍渡河時,宋軍打敗遼軍,殺死遼的五員戰將。六月,北漢被宋滅掉。
北宋滅北漢戰爭是由北宋攻打北漢引發的。遼景宗這時正在進行內部改革,對宋採取防禦戰略,對屬國北漢也訓令不得隨意惹是生非,維持邊境現狀。
在969年,景宗剛即位的時候,宋太祖趙匡胤曾經親征太原想消滅北漢,結果敗給了遼的援軍,此後與遼議和,將精力用在了南方,等統一江南之後,宋太祖又回頭想再次滅北漢。在976年的九月,宋太祖派潘美等將領進攻北漢的都城太原,結果在北漢和遼的抵抗下兵敗而歸,十一月,宋太祖病故,其弟趙光義即位,這就是宋太宗。
太平興國四年(979),剛剛取得滅北漢的勝利,宋太宗便過低地估計了遼朝的力量,想一鼓作氣將燕雲地區收復,但倉促發動戰爭,準備不足,結果落得個慘敗的結局。
剛滅掉了北漢,宋太宗便將軍隊調到了河北地區,準備進攻遼的南京(現北京)。手下將領說戰爭剛結束,應該有個休整準備的時間,而且糧草也很匱乏,難以支持長久作戰,但宋太宗覺得遼剛吃了敗仗,士氣正在低落時期,應該乘勝追擊,再擴大戰果。
戰爭開始時易州刺史獻城投降,進軍到了涿州,又是並不血刃地接受了投降,宋軍兵鋒直指南京城。守衛南京的遼將耶律奚底和宋軍在沙河初次交戰,被宋軍打敗,退到了清河北面。宋軍便將南京包圍起來,遼軍則堅守不出,等待援軍。
景宗見形勢緊急,便派名將耶律休哥領重兵相救。耶律休哥將軍隊兵分兩路,一路只有五千人,佯裝主力去南京城下引誘宋軍交戰。而主力騎兵三萬則在夜裡繞行南面,到了宋軍的背後,號令之下,三萬精銳以席捲之勢猛攻宋軍。在北京市西南的高粱河一帶雙方展開了激戰。耶律休哥本人受傷,乘輕車追擊,號令遼軍先鋒騎兵雙手持火把,星夜追擊。宋軍見到四野火炬閃爍,以為遼軍主力已經趕到,不斷倉皇奔逃。結果,腹背受敵的宋軍慘敗而退,宋太宗膝蓋中箭,隻身出逃,到了涿州(今河北涿縣)得到楊業護駕,才弄了輛運輸糧草的驢車逃出重圍。
高粱河之戰,遼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景宗為了報北宋圍困南京之仇,在高粱河大戰結束不久,就在九月發兵討伐北宋。 十月,兩國軍隊在滿城(今河北滿城)對陣。
在決戰之前,宋軍進行了詐降,韓匡嗣信以為真,想納降,隨行的耶律休哥趕忙勸阻道:“宋軍軍容整齊,銳氣十足,這肯定是不肯屈服的,這是在用詐降來引誘我們上當。我們應該嚴陣以待,靜觀其變。”
韓匡嗣聽不進去,準備納降,放鬆了警惕,結果被宋軍突襲成功,兩陣合攻遼軍,韓匡嗣倉促應戰,但無法抵禦宋軍的攻勢,士卒們也紛紛丟掉兵器逃命。宋軍在乘勝追擊時遭到了耶律休哥的頑強抵抗,只得退回,遼軍這才免於全軍覆沒。
滿城決戰的第二年,即980年的三月,遼軍又開始和宋軍交戰。遼軍用十萬重兵圍攻雁門(今山西雁門關),宋的代州刺史楊業領兵大敗遼軍於雁門之北。
到了十月,遼景宗親自到了南京,領兵伐宋。先是圍攻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在宋軍救援時,被早有準備的耶律休哥擊敗。宋軍在守將張師的率領下想突圍而去。遼景宗親自督戰,耶律休哥也親自臨陣指揮,最後張師戰死,宋軍敗退又回到城中。
宋軍又隔河與遼軍對峙,耶律休哥則率領精銳騎兵強渡,過河與宋軍決戰,宋軍不敵大敗而退,遼軍又追到了莫州(今河北任丘),與宋軍再次決戰,宋軍損失很大,幾員戰將也被俘獲。遼軍也遭到重創,無法取勝,只好退兵。
耶律休哥因為瓦橋關一戰立下戰功,被加升為遼的于越。
在瓦橋關決戰之後兩年,982年的四五月間,遼景宗又一次親自領兵伐宋。這是第二次滿城之戰。最後被宋將崔延進打敗,只好退回。這是遼景宗和宋的最後一戰。
乾陵
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醫巫閭山地區,埋葬著遼景宗耶律賢、皇后蕭綽及遼天祚帝耶律延禧。
人物評價
元朝官修正史《遼史》脫脫等的評價是:“遼興六十餘年,神冊、會同之間,日不暇給;天祿、應歷之君,不令其終;保寧而來,人人望治。以景宗之資,任人不疑,信賞必罰,若可與有為也。而竭國之力以助河東,破軍殺將,無救滅亡。雖一取償於宋,得不償失。知匡嗣之罪,數而不罰;善郭襲之諫,納而不用;沙門昭敏以左道亂德,寵以侍中。不亦惑乎?
家族成員
先世
•曾祖父: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曾祖母:欽淳皇后述律平
•祖父:遼義宗耶律倍
•祖母:柔貞皇后蕭氏
父母
•父:遼世宗耶律阮
•母:懷節皇后蕭氏
后妃
•皇后
承天皇后蕭綽
•妃子
渤海妃某氏
胡輦, 其子遼聖宗時的皇太妃,是否為其妃嬪待考,可能為遼穆宗的弟弟太平王耶律罨撤葛的配偶。
子女
•兒子
第一子,遼聖宗耶律隆緒
第二子,梁王耶律隆慶,耶律隆慶之女陳國公主,1986年在內蒙古發現陳國公主墓,為深入地研究契丹社會的歷史文化、生活習俗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第三子,楚王耶律隆佑
第四子,耶律鄭哥, 八月早夭,《遼史》 未載,見於宋朝《續資治通鑑長編》。但《遼史》所記景宗第四子耶律藥師奴亦為早夭,但生母不詳。
耶律藥師奴, 又名耶律韓八 ,早夭,葬王子院,一說他就是宋朝方面史料記載的耶律鄭哥。
•女兒
第一女,耶律觀音女, 《遼史》 記名為“觀音女”,另說為“燕哥” ,封齊國公主,嫁蕭綽堂弟蕭繼先。
第二女,耶律長壽女, 《遼史》 記名為“長壽女”,另說為“長壽奴” ,封衛國公主,下嫁宰相蕭排押。
第三女,耶律延壽女, 《遼史》 記名為“延壽女”,另說為“延壽奴” ,封越國公主,下嫁宰相蕭排押弟蕭恆德。
第四女,耶律淑哥, 母渤海妃。不知何故,無公主封號,乾亨二年(980年),下嫁北漢歸附的盧俊。統和元年(983年)六月,耶律淑哥與駙馬都尉盧俊不諧,上表請離婚,十月,改嫁給了蕭神奴。
影視形象
1995年電影《大遼太后》:王志華飾演遼景宗。
中國歷代皇帝之遼朝皇帝
姓名 | 諡號 | 廟號 | 在位時間 | 年號 |
---|---|---|---|---|
耶律阿保機 | 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 遼太祖 | 907年—926年 | 神冊、天贊、天顯 |
耶律德光 | 孝武惠文皇帝 | 遼太宗 | 926年—947年 | 天顯、會同、大同 |
耶律阮 | 孝和莊憲皇帝 | 遼世宗 | 947年—951年 | 天祿 |
耶律察割 | 翼武皇帝 | 951年 | ||
耶律璟 | 孝安敬正皇帝 | 遼穆宗 | 951年—969年 | 應歷 |
耶律賢 | 孝成康靖皇帝 | 遼景宗 | 969年—982年 | 保寧、乾亨 |
耶律隆緒 | 文武大孝宣皇帝 | 遼聖宗 | 982年—1031年 | 乾亨、統和、開泰、太平 |
耶律宗真 | 神聖孝章皇帝 | 遼興宗 | 1031年—1055年 | 景福、重熙 |
耶律洪基 | 仁聖大孝孝文皇帝 | 遼道宗 | 1055年—1101年 | 清寧、鹹雍、大康、大安、壽昌、壽隆 |
耶律延禧 | 天祚皇帝 | 1101年—1125年 | 乾統、天慶、保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