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阜新萬人坑

萬人坑是埋葬多於一人的墓穴,當有一大群人死亡並欲把屍體儘快埋葬時便會用上萬人坑,在出現天災、疫症、種族滅絕及戰爭時便會發生。 設立萬人坑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天災時會被用作阻止疫症傳染;在種族滅絕時則會被用作掩蓋戰爭罪行。

基本簡介

萬人坑是埋葬多於一人的墓穴,當有一大群人死亡並欲把屍體儘快埋葬時便會用上萬人坑,在出現天災、疫症、種族滅絕及戰爭時便會發生。設立萬人坑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天災時會被用作阻止疫症傳染;在種族滅絕時則會被用作掩蓋戰爭罪行

遼寧阜新萬人坑

簡介

阜新“萬人坑”坐落在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南山,占地五平方公里,埋葬著七萬礦工的遺骸。他們大多數死於1937年—1945年,死於日本侵略者的殘酷迫害與壓榨之之下。

背景

阜新煤礦是我國大型煤礦之一。1936年10月1日,偽“滿洲炭礦株式會社”成立了“阜新礦業所”,開始全面掠奪阜新的煤炭,從關內河北、山東等省大量騙招勞工。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掠奪中國煤炭資源,實行“人肉開採”政策,不管礦工死活,造成冒頂、透水、瓦斯爆炸不斷,吞噬無數礦工的生命;在經濟上通過把頭對礦工進行敲骨吸髓的剝削,使大批礦工未老先衰,英年早逝;在政治上採取高壓政策,隨意打罵、虐殺中國礦工。加上衛生條件差,瘟疫流行,死者甚多。這些人的屍骨越積越多,終於形成了萬人坑。

阜新地區共有四處萬人坑。其中,新邱興隆溝墓地始建於1939年8月,當時購地323.977萬平方米,原為建井採煤,後劃出5萬多平方米為墓地;城南墓地始建於1939年11月,購地419.6438萬平方米,也從中劃出一部分土地為墓地;孫家灣墓地始建於1940年8月,占地20.388萬平方米;五龍南溝墓地始建於1940年11月,占地17.524萬平方米。經多方調查考證,上述4處萬人坑總占地面積達50多萬平方米,所埋葬的死難礦工至少7萬人。

孫家灣萬人坑是迄今為止保存完好的墓地,四周立有“滿炭墓地”的刻字石樁。1968年阜新礦務局在孫家灣南山萬人坑籌建“階級教育展覽館”,在整理部分墳墓和遺骨中,發掘出3個群葬大坑,就原址保持原葬形態,建起兩座展館、一處叫“死難礦工遺骨館”(西館),另一處叫“抗暴青工遺骨館”(東館)。另外,還有7個遺骨典型,1個白骨陳列廳。東西兩館相距約1.5公里。東館墓坑由北及南,順東山坡挖就,北高南低,長16米,寬2米,底深不足1米。共擺放137具屍骨,據初步考察,這些人在生前是關押在日本警備隊參加過下菜園子大暴動的“特殊工人”和關押在思想矯正院的反滿抗日礦工。坑內所埋屍身分作5組,有的單層擺放,有的碼擺5層,發掘後露出屍骨或僅外露頭骨的共83具。西館分南北兩坑,間距22米。南坑於溝坡挖就,東高西低,高低差約1米,南北長11.1米,寬3.5米,坑深不及1米。坑裡埋屍52具,分雙行將4屍下肢交叉相壓。北坑平低,南北長13米,寬3.5米,深約1米。坑內埋屍58具,屍體單層平放。兩坑露出的屍骨中均有肢體殘缺者,有的肢骨、椎骨、肋骨折斷或顱骨穿洞、斷裂。由此不難想像死難礦工所受的殘酷折磨。其中還有一具屍骨,兩臂撐地、雙腿後蹬、上身挺起、頭微揚、斜臥於別屍(全坑屍體均單屍仰擺)之上,呈前爬之勢,顯系被活埋者,當時意欲爬出。孫家灣萬人坑是日本侵略者殘殺中國人民所犯滔天罪行的見證,是中國人民慘遭荼毒的縮影,是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期間,屠殺、殘害中國人民留下的歷史遺蹟,是日本侵華的歷史罪證。

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國務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阜新萬人坑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之一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