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遼寧海棠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遼寧省西部,科爾沁沙地南緣, 阜新市所轄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1°41′15″一121°52′30″,北緯41°47′30″一42°00′00″。森林公園北靠阜新市長營子、水泉鎮,南鄰北寧市和黑山縣、義縣,東部和西部都屬於阜新縣大板、國華和新民三個鄉鎮範圍。森林公園南北長20千米,東西寬12千米,總面積為1440公頃。
地形地貌
遼寧海棠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醫巫閭山北端,屬低山丘陵區,山體呈東北一西南走向,平均海拔500米,其中海棠山海拔715.5米,由太古界建平群片岩、片麻岩、混合岩和部分花崗岩組成,山脊呈鰭狀或常梁狀。
氣候特點
遼寧海棠山國家森林公園所在的阜蒙縣,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降水量較少;春季西北風和西南風交替頻繁活動,降水量少;夏季氣溫較高,受全國雨帶影響,形成年內明顯雨季,6—8月降水量居多;秋季氣溫漸低,霜期來臨,降水量逐漸減少。平均最大年降水量(1953年)達685.9毫米,最小年降水量(1968年)只有319.2毫米。多數年份降水量在450—550毫米之間。
水文特徵
遼寧海棠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有滿土溝、櫻桃溝、石灰窯溝、二道嶺溝、葦子溝、梨樹溝、太平溝、老虎溝、新民河等十餘條季節性河流。其中滿土溝、櫻桃溝、石灰窯溝、二道嶺溝、葦子溝、梨樹溝源於區內主山脊(醫巫閭山北段主脊)東側,是東沙河和羊腸河的發源地。這些河流匯集到繞陽河後,注入遼河;太平溝、老虎溝、新民河源於區內主山脊西側,匯集到細河後,注入大凌河。森林公園內水資源總量為1132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為1079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為53萬立方米。區內地下水基本屬於基岩裂隙水,補給來源是依靠大氣降水。水質大部分為碳酸鹽性水,礦化度小於1毫升/升,pH值在7.0一7.4之間,硬度3一10毫升當量/升。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遼寧海棠山國家森林公園植物區系是以華北植物區係為主,兼有蒙古、長白植物區系的植物。有高等植物118科534屬970種,其中木本植物178種,草本植物792種。主要有山楊、蒙古椴、花曲柳、糠椴、紅松、油松、落葉松、樟子松、色木槭、蒙古櫟、刺槐、元寶槭、黑樺、狹葉朴、小葉朴、山杏、山棗、小葉鼠李、榛子、莢蒾、杜鵑、白鵑梅、荊條、胡枝子、繡線菊、山櫻桃、細枝胡枝子、花木蘭、酸棗、鼠李、矮叢薹草、中井隱子草、線葉菊、大黃、米口袋、 附地菜、馬蘭、鳳毛菊、芍藥、青蘭、烏頭、火絨草、柳葉菜、野古草、菖蒲、麻黃、鳶尾、枸杞、針茅、唐松草、委陵菜、篙等。
動物資源
遼寧海棠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有脊椎動物229種,隸屬於21目57科。其中哺乳類有6目14科34種,兩棲類1目3科7種,爬行類1目5科16種,鳥類13目35科172種。主要有白鸛、黑鸛、大鴇、金雕、大天鵝、白額雁、鴛鴦、蓑羽鶴、白尾鷂、白頭鷂、赤腹鷹、雀鷹、蒼鷹、蜂鷹、鳶、松雀鷹、紅腳隼、燕隼、灰背隼、黃爪隼、紅隼等。
主要景點
普安寺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主供大白傘蓋佛母像。章嘉活佛率弟子來海棠山傳佛,在天然花崗岩上雕刻佛像1149尊。其中由三座山峰形成的999米臥佛,其軀幹上由裸岩組成的“壽”字清晰可見,佛壽一體。
措欽大殿是普安寺的主要宮殿,是在原址上復建的,為藏式木結構迴廊式建築,分為上下兩層,第一層以藏式為主,第二層以宮殿式為主,建築面積為968平方米。大殿前一對石獅,用山東青花崗岩雕刻而成。全高3米,重達12噸,兩旁各有一塊石碑,一塊是漢文碑,一塊是蒙文碑,紀錄了大殿的歷史和復建的過程。
摩崖造像分為兩類:一類叫安息佛,有大、小安息之分,佛和菩薩為大安息,祖師、名師為小安息;一類叫忿怒佛,分勇猛和兇惡兩種。保存完好的共有267尊,最大的高達5米,最小的僅有30厘米,3米以上的造像就有30多尊。
另外,森林公園內有多處怪石景點,如逍遙石、通天洞、夾扁石、雄鷹石、蛤蟆石、濟公帽石、震山龜石等。
開發建設
品牌建設
1986年,遼寧海棠山森林公園獲批為省級森林公園(遼政發【1986】121號檔案)。
1998年,海棠山摩崖造像被列入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遼寧海棠山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9年,在第三屆遼寧生態旅遊“十佳”森林公園評選中,遼寧海棠山國家森林公園被授予“最佳標兵單位”稱號。
交通線路
交通
公共運輸:
可乘坐火車或汽車到阜新站下車,之後乘的士或小客車前往海棠山。火車站乘坐8路公車,到阜蒙縣客運站下車,然後坐的士到大阪鎮或者直達海棠山風景區門口。
自駕路線:
瀋陽方向,可以沿阜彰高速進入阜鐵高速至阜新出口,從省城瀋陽到阜新僅一個半小時即可到達;營口方向,可以從阜營高速高坎站進入,在海棠山互通出站即可;大連方向,可以從瀋海高速大連站入口經阜營高速,在海棠山互通出站即可;錦州方向,可以走錦阜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