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以後年代表

下表均引自這一參考資料

遼朝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位:916年—926年)神冊916年十二月—922年正月7年
天贊922年二月—926年二月5年
天顯926年二月—938年13年元年七月阿保機逝世,皇后攝政。至天顯二年十一月遼太宗即位沿用
遼太宗(在位:927年—947年)會同938年十一月—947年正月10年
大同947年二月—九月8個月元年四月遼世宗即位沿用
遼世宗(在位:947年—951年)天祿947年九月—951年九月5年
遼穆宗(在位:951年—969年)應歷951年九月—969年二月19年
遼景宗(在位:969年—982年)保寧969年二月—979年十一月11年
乾亨979年十一月—983年六月5年四年九月遼聖宗即位沿用
遼聖宗(在位:982年—1031年)統和983年六月—1012年閏十月30年高麗自994年起用此年號
開泰1012年十一月—1021年十一月10年
太平1021年十一月—1031年六月11年高麗自1022年起用遼年號,該年號用至1037年
遼興宗(在位:1031年—1055年)景福1031年六月—1032年十一月2年
重熙1032年十一月—1055年八月24年或作重和,崇熙
遼道宗(在位:1055年—1101年)清寧1055年八月—1064年10年
鹹雍1065年—1074年10年
大康1075年—1084年10年或作太康
大安1085年—1094年10年
壽昌1095年—1101年正月7年或作壽隆、盛昌
遼天祚帝(在位:1101年—1125年)乾統1101年二月—1110年10年或作乾通
天慶1111年—1120年10年高麗自1116年起停用遼年號
保大1121年—1125年二月5年
北遼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耶律淳(在位:1122年)
建福1122年三月—六月4個月或作天福
蕭普賢女(在位:1122年)
德興1122年六月—十二月7個月
耶律雅里(在位:1123年)
神歷1123年五月—十月6個月
遼朝統治地區其他勢力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君主使用時間備註
天慶1029年八月—1030年八月大延琳2年
隆基1116年正月—四月高永昌4個月或作應順
天復1123年正月—八月回離保8個月
天嗣1123年蕭乾1年或作天興、天阜

西遼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耶律大石(在位:1132年—1143年)
延慶1124年二月或1125年—1133年10年
康國1134年—1143年10年也有認為始於1127年
蕭塔不煙(在位:1143年—1150年)
鹹清1144年—1150年7年起訖時間也有認為是1136年十一月—1142年十一月
耶律夷列(在位:1150年—1163年)
紹興1151年—1163年13年起訖時間也有認為是1142年—1154年
耶律普速完(在位:1163年—1177年)
崇福1164年—1177年14年起訖時間也有認為是1154年十二月—1168年十一月
皇德見於李兆洛《紀元編》,不詳何時
重德見於李兆洛《紀元編》,不詳何時。梁玉繩認為耶律大石字重德,重德作為年號是誤記
耶律直魯古(在位:1177年—1211年)
天禧1178年—1211年34年起訖時間也有認為是1168年—1201年

西夏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夏景宗李元昊(在位:1032年—1048年)
顯道1032年—1034年六月3年1032年,宋仁宗改元明道,李元昊為避父親李德明諱而稱年號
開運1034年七月1個月
廣運1034年八月—1036年3年
大慶1036年十二月—1038年九月3年
天授禮法延祚1038年十月—1048年11年1038年,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或作天授、天授理法延祚
廣熙見於李兆洛《紀元編》,不詳何時
廣民見於李兆洛《紀元編》,不詳何時
夏毅宗(在位:1048年—1067年)
延嗣寧國1049年1年或作寧國
天祐垂聖1050年—1052年3年或作垂聖
福聖承道1053年—1056年4年或作福聖、承道二號
奲都1057年—1062年6年
拱化1063年—1067年5年
夏惠宗(在位:1067年—1086年)
乾道1067年—1068年2年
天賜禮盛國慶1069年—1074年6年或作天賜國慶
大安1075年—1085年11年
天安禮定1086年正月—七月7個月
西安見於李兆洛《紀元編》,,或為大安年號之誤
夏崇宗(在位:1086年—1139年)
天儀治平1086年七月—1089年4年
天祐民安1090年—1097年8年
永安1098年—1100年3年
貞觀1101年—1113年13年
雍寧1114年—1118年5年
元德1119年—1127年三月9年或作天德
正德1127年四月—1134年8年
大德1135年—1139年5年
夏仁宗(在位:1139年—1193年)
大慶1140年—1143年4年
人慶1144年—1148年5年
天盛1149年—1169年21年
乾祐1170年—1193年24年
夏桓宗(在位:1193年—1206年)
天慶1194年—1206年正月13年
夏襄宗(在位:1206年—1211年)
應天1206年正月—1209年4年
皇建1210年—1211年八月2年
夏神宗(在位:1211年—1223年)
光定1211年八月—1223年13年
夏獻宗(在位:1223年—1226年)
乾定1223年十二月—1226年七月4年
夏末帝李(在位:1226年—1227年)
寶義1226年七月—1227年六月2年見於萬光泰《紀元韻敘》
寶慶見於張鑒春《西夏紀事本末》。李崇智認為是同期宋理宗“寶慶”年號的誤記
廣僖見於王應麟《玉海》,不詳何時
清平見於王應麟《玉海》,不詳何時

金朝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位:1115年— 1123年)
收國1115年—1116年2年
天輔1117年—1123年九月7年
金太宗(在位:1123年— 1135年)
天會1123年九月—1137年15年十三年正月金熙宗即位沿用
金熙宗(在位:1135年—1149年)
天眷1138年—1140年3年
皇統1141年—1149年9年
金海陵王完顏亮(在位:1150年—1161年)
天德1149年十二月—1153年三月5年
貞元1153年三月—1156年正月4年
正隆1156年二月—1161年十月6年
金世宗(在位:1161年— 1189年)
大定1161年十月—1189年29年
興慶見於張師顏《南遷錄》,鍾淵映認為是偽書所載不可信
金章宗(在位:1189年— 1208年)
明昌1190年—1196年十一月7年
承安1196年十一月—1200年5年
泰和1201年—1208年8年八年十一月衛紹王完顏允濟即位沿用
天定見於張師顏《南遷錄》,鍾淵映認為是偽書所載不可信
金衛紹王完顏永濟(在位:1208年— 1213年)
大安1209年—1211年3年
崇慶1212年—1213年四月2年
至寧1213年五月—九月5個月
金宣宗(在位:1213年— 1224年)
貞祐1213年九月—1217年九月5年
興定1217年九月—1222年八月6年
元光1222年八月—1223年2年
金哀宗(在位:1224年— 1234年)
正大1224年—1231年8年
開興1232年正月—四月4個月
天興1232年四月—1234年正月3年
金末帝(在位:1234年)
盛昌李兆洛《紀元編》以此作末帝年號,但沒有史料證據
金朝統治地區其他勢力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君主使用時間備註
天興1147年熬羅孛極烈1年
天統完顏允文見於張師顏《南遷錄》,鍾淵映認為是偽書所載不可信
天正1161年十二月移剌窩乾1個月
身聖1196年十月耶律德壽1個月
元統1213年三月—1216年耶律留哥4年
天賜1214年劉永昌1年
天順1214年五月—十二月楊安兒8個月
天泰1215年十月—1223年蒲鮮萬奴9年
大同1224年—1233年九月蒲鮮萬奴10年大同年號史書無記載。1980年代在東北地區出土的蒲鮮萬奴官印中有“大同”年款
興隆1216年—1217年張致2年或作興龍
順天1216年郝定1年
天威1216年耶律廝不1年或作天成
天祐乞奴見於李兆洛《紀元編》,不詳何時
天德1216年耶律金山1年或作天會,天成

元朝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1260年—1294年)
中統1260年五月—1264年八月5年
至元1264年八月—1294年31年
元成宗(在位:1294年—1307年)
元貞1295年—1297年二月3年
大德1297年二月—1307年11年十一年五月元武宗即位沿用
元武宗(在位:1307年—1311年)
至大1308年—1311年4年四年三月元仁宗即位沿用
元仁宗(在位:1311年—1320年)
皇慶1312年—1313年2年
延祐1314年—1320年7年七年二月元英宗即位沿用
元英宗(在位:1320年—1323年)
至治1321年—1323年3年三年八月元泰定帝即位沿用
元泰定帝(在位:1323年—1328年)
泰定1324年—1328年二月5年
致和1328年二月—九月8個月
元天順帝(在位:1328年)
天順1328年九月—十月2個月
元文宗(在位:1328年—1332年)
天曆1328年九月—1330年五月3年元明宗(1329年)復用該年號
至順1330年五月—1333年十月4年三年八月,文宗死,十月元寧宗即位沿用;十二月元惠宗即位沿用
元惠宗(在位:1333年—1370年)
元統1333年十月—1335年十一月3年
至元1335年十一月—1340年6年
至正1341年—1370年30年
北元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元昭宗(在位:1370年—1378年)
宣光1371年—1379年六月9年八年四月北元後主脫古斯鐵木兒即位沿用
北元後主(在位:1378年—1388年)
天元1379年六月—1388年10年
元朝統治地區其他勢力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君主使用時間備註
昌泰1281年八月—十一月陳吊眼4個月
延康1283年三月林桂方、趙良鈐1個月或作建康
祥興1283年—1284年黃華用南宋衛王趙昺年號
安定1289年二月—十月楊鎮龍9個月
正治1297年十月陳空崖1個月
赤符1337年正月—七月朱光卿7個月
治平1351年十月—1355年徐壽輝5年或作4年,沒有治平五年
太平1356年—1358年七月徐壽輝3年或雲太平元年應為1358年
天啟1358年八月—1359年三月徐壽輝2年誤作治平。郭若愚考訂起始時間為1359年十二月;劉孔慶,薛新力則考訂為1355年改年號
天定1359年四月—1360年閏五月徐壽輝2年一些學者認為天定年號只能代表陳友諒政權。也有人誤以為是陳友諒的大定年號
正朔趙普勝
天祐1354年四月—1357年八月張士誠4年
龍鳳1355年二月—1366年韓林兒12年
大義1360年五月—十二月陳友諒8個月
大定1361年—1363年八月陳友諒2年
德壽1363年九月—1364年二月陳理2年
天統1363年—1366年明玉珍4年
開熙1367年—1371年六月明升5年

明朝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1368年—1398年)
洪武1368年—1398年31年三十一年閏五月明惠帝即位沿用。朝鮮王朝自1370年起始行明年號
明惠宗(在位:1398年—1402年)
建文1399年—1402年六月4年四年六月明成祖廢除建文年號,復稱洪武三十五年
明成祖(在位:1402年—1424年)
永樂1403年—1424年22年二十二年八月明仁宗即位沿用
明仁宗(在位:1424年—1425年)
洪熙1425年1年元年六月明宣宗即位沿用
明宣宗(在位:1425年—1435年)
宣德1426年—1435年10年十年正月明英宗即位沿用
明英宗(在位:1435年—1449年)
正統1436年—1449年14年十四年九月明代宗即位沿用
明代宗(在位:1449年—1457年)
景泰1450年—1457年7年
明英宗(在位:1457年—1464年)
天順1457年—1464年8年八年正月明憲宗即位沿用
明憲宗(在位:1464年—1487年)
成化1465年—1487年23年二十三年九月明孝宗即位沿用
明孝宗(在位:1487年—1505年)
弘治1488年—1505年18年十八年五月明武宗即位沿用
明武宗(在位:1505年—1521年)
正德1506年—1521年16年十六年四月明世宗即位沿用
明世宗(在位:1521年—1566年)
嘉靖1522年—1566年45年
明穆宗(在位:1567年—1572年)
隆慶1567年—1572年6年六年六月明神宗即位沿用
明神宗(在位:1572年—1620年)
萬曆1573年—1620年七月48年
明光宗(在位: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
泰昌1620年8月28日—1621年1月21日四個月元年九月明熹宗即位沿用
明熹宗(在位:1620年—1627年)
天啟1621年—1627年7年七年八月(1627年10月)明思宗即位沿用
明思宗(在位:1627年—1644年)
崇禎1628年—1644年三月17年
明悼帝(在位:1644年)
義興1644年一個月非正式
南明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弘光帝(在位:1644年—1645年)
弘光1645年正月—五月5個月
隆武帝(在位:1645年—1646年)
隆武1645年閏六月—1646年八月2年
紹武帝(在位:1646年—1647年)
紹武1646年十一月—十二月2個月
朱以海(在位:1645年—1655年)
庚寅見於李兆洛《紀元編》
定武帝(在位:1646年—1664年)
定武1646年—1663年18年
永曆帝(在位:1646年—1662年)
永曆1647年—1683年37年
朱常清(在位:1648年—1649年)
東武1648年1年見於李兆洛《紀元編》
明朝統治地區其他勢力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君主使用時間備註
天定1386年彭玉琳1年
龍鳳1397年田九成1年
泰定1448年—1449年陳鑒胡2年
東陽1449年九月—1450年黃蕭養2年
玄元1451年十二月朱徽炸1個月又作玄武或武,清朝為康熙帝玄燁避諱稱為元武
添元1453年—1457年也先5年見於《明英宗實錄》和《明史》。學者推測該年號可能是來自音譯,為求迴避而故將天元譯作添元
天順1456年李珍1年見於葉維庚《紀元通考》
天繡1457年—?王斌
武烈李添保見於《明史·李震傳》
德勝1465年三月—1466年閏三月劉通2年
明正曹甫見於李兆洛《紀元編》,起訖時間不明,約在正德年間
順德1519年六月—七月朱宸濠2個月見於談遷《國榷》
平定段鋹
大順段鋹或作大順平定。李兆洛《紀元編》認為平定是年號,大順是國號
天淵1546年田斌1年
造歷張璉見於毛奇齡《後鑒録》。李崇智和李兆洛認為這是指改年號,造曆法,不是年號
龍飛張璉見於李兆洛《紀元編》。毛奇齡的《後鑒録》卷四認為張璉只是鑄造了印文“飛龍傳國元寶”的國璽。李崇智認為“龍飛”為印文“飛龍”之誤,不是年號
大寶1565年十二月—1566年正月蔡伯貫2個月
洪武1619年四月李新1個月
真混1619年十二月李文1個月一作天真混
瑞應1621年九月奢崇明1個月
玄靜1622年万俟德1年清朝為康熙帝玄燁避諱作元靜或靜
大成興勝1622年五月—十月徐鴻儒6個月又作大乘興勝、大成興盛,興勝,大乘興盛
永興1628年張惟元1年
興武1635年高迎祥1年見於吳世濟《太和縣禦寇始末·復按院張公博訪利弊》
天運1637年張普薇1年見於李兆洛《紀元編》
永昌1644年—1645年五月李自成2年明末擎天王宮文彩奉李自成永昌年號
義武張獻忠李兆洛《紀元編》作崇禎十六年八月改元。李崇智認為義武是高迎祥年號興武之誤
大順1644年十一月—1646年張獻忠3年
圓明大寶馬相見於鍾淵映《歷代建元考》,不詳何時
宏閏省悟見於李兆洛《紀元編》,不詳何時
涌安明本見於李兆洛《紀元編》,不詳何時

清朝

後金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清太祖努爾哈赤(在位:1616年—1626年)
天命1616年—1626年11年有學者認為後金只使用汗號紀年,實際並無年號。《清實錄》用“建元天命”,是編者附會漢制所做
清太宗皇太極(在位:1626年—1643年)
天聰1627年—1636年三月10年有學者認為後金只使用汗號紀年,實際並無年號。《清實錄》用“建元天聰”,是編者附會漢制所做
清朝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清太宗皇太極(在位:1626年—1643年)
崇德1636年四月—1643年8年八年八月清世祖即位沿用
順治帝(在位:1643年—1661年)
順治1644年—1661年18年十八年正月清聖祖即位沿用。朝鮮始行清年號
康熙帝(在位:1661年—1722年)
康熙1662年—1722年61年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雍正帝(在位:1722年—1735年)
雍正1723年—1735年13年十三年八月清高宗即位沿用
乾隆帝(在位:1735年—1796年)
乾隆1736年—1795年60年
嘉慶帝(在位:1795年—1820年)
嘉慶1796年—1820年25年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道光帝(在位:1820年—1850年)
道光1821年—1850年30年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
鹹豐帝(在位:1850年—1861年)
鹹豐1851年—1861年七月11年
同治帝(在位:1861年—1875年)
祺祥原定原定鹹豐帝逝世後顧命八大臣原定年號,辛酉政變以後棄用,改以“同治”取代
同治1862年—1874年13年
光緒帝(在位:1874年—1908年)
光緒1875年—1908年34年三十四年十月溥儀即位沿用
宣統帝(在位:1909年—1912年)
宣統1909年—1912年3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結束;1917年7月張勛復辟時,稱宣統九年
清朝統治地區其他勢力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君主使用時間備註
重興1644年秦尚行1年
天定1644年九月劉守分1個月
永昌1644年—1645年宮文彩2年奉李自成永昌年號
清光1645年六月胡守龍1個月《東華錄》作1645年六月,《清史稿》作順治三年(1646年)
中興1647年蔣爾恂1年
永曆1647年王光代1年用南明桂王朱由榔永曆年號
隆武1647年九月張華山1個月用南明紹宗朱聿鍵隆武年號
興朝孫可望見於李兆洛《紀元編》引《明史》文。但是《明史》與《清史列傳》、《清史稿》都只稱鑄錢興朝通寶,以乾支紀年,未言建年號。李崇智據此認為興朝是錢號而非年號
天正1648年不可考
天順1661年蕭惟堂1年見於李兆洛《紀元編》
大慶1665年四月王耀祖1個月見於李兆洛《紀元編》
廣德1673年—1680年楊起隆8年
昭武1678年三月—八月吳三桂6個月
利用吳三桂李崇智據《清史列傳》,認為是錢號不是年號
洪化1678年八月—1681年十月吳世璠4年
裕民耿精忠見於李兆洛《紀元編》和葉維庚《紀元通考》,李崇智據《清史稿》認為是耿精忠私鑄錢裕民通寶的錢號,不是年號
文興1704年魏枝葉1年
元興朱六非、李天極見於謝國楨《南明史略》,所據不詳。因朱六非和李天極與魏枝葉為同夥,故李崇智認為元興為文興之誤
永興1708年錢寶通1年
天德1708年張念一1年
永和1721年五月—六月朱一貴2個月
天運1786年十一月林爽文1個月
順天1787年—1788年正月林爽文2年
天運1795年三月陳周全1個月
萬利1797年黎樹1年一作大慶
晏朝1814年朱毛俚1年
太平天囯1851年—1864年洪秀全14年以國號為年號,“國”寫作“囯”。乾支紀年,“醜”改為“好”,“卯”改為“榮”;“亥”改為“開”。結束時間也有認為應當延續至同治七年六月二十八日(1868年8月16日)捻軍在山東失敗為止
天德1851年林萬青1年
洪順1853年五月李明先1個月見於翦伯贊《中外歷史年表》,所據不詳
天德1853年黃威1年小刀會其他支派也有用此年號者
天運1853年八月—1855年正月劉麗川3年或作大明
洪德1855年—1864年陳開10年
順天1860年—1864年李永和5年
嗣統1864年—?朱明月
華漢朱明月見於《貴州通志》
江漢朱明月貴州博物館有文物提款“大明江漢八年”,用楊龍喜年號
永清1895年五月唐景嵩1個月語意“永戴聖清”。為台灣民主國的年號,唐景嵩為總統
大明國1902年洪全福1年或作大明順天國
漢德1906年—?龔春台
共戴1911年十二月—1915年六月、1921年二月—1924年十一月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9年

中華民國成立以後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廢除年號紀年,以民國作為國家紀年,沿用至今。但仍有個別地方政權和起事者用年號。

中華民國成立以後中國君主制政權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君主使用時間備註
通志1915年察都1年見於榮孟源《中國歷史紀年》,所據不詳
洪憲1916年袁世凱92日民國4年12月12日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稱帝,國號為“中華帝國”,隔年建元“洪憲”;民國5年3月22日取消稱帝,恢復民國
宣統1917年溥儀12日民國6年7月1日張勛復辟,同月12日取消復辟
大同1932年—1934年溥儀3年溥儀擔任滿州國君主時使用
康德1934年—1945年溥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