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概述
應激源往往具有異常驚恐或災難性質,如殘酷的戰爭、被強暴、地震、兇殺等,常引起個體極度恐懼、害怕、無助之感。事件本身的嚴重程度,暴露於這種精神創傷性情境的時間,接觸或接近生命威脅情境的密切程度,人格特徵、個人經歷、社會支持、軀體心理素質等是影響病程遷延的因素。發病多數在遭受刨傷後數日至半年內出現。大多數病人1年內恢復,少數病人持續多年不愈而成為持久的精神病態。社區調查居民終生患病率為1%-14%,而高危人群中(戰後復員軍人,天災人禍中的倖存人群)患病率則高達3%-58%,一般認為女性較男性易患。
臨床表現
(一)反覆重現創傷性體驗:可表現為: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創傷的經歷,反覆出現創傷性內容的噩夢,反覆發生錯覺或幻覺或幻想形式的創傷性事件重演的生動體驗(症狀閃回,flashback),當面臨類似情緒或目睹死者遺物,舊地重遊,紀念日時,又產生“觸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 (二)持續性的警覺性增高:表現為難於入睡或易驚醒,注意集中困難。激惹性增高,過分的心驚肉跳,坐立不安,遇到與創傷事件多少有些相似的場合或事件時,產生明顯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蒼白等。
(三)持續迴避:表現為極力不去想有關創傷性經歷的事,避免參加或去能引起痛苦回憶的活動或場所,對周圍環境的普通刺激反應遲鈍。情感麻木,與人疏遠,不親切,對親人情感變淡,社會性退縮,興趣愛好變窄,對未來缺乏思考和計畫,對創傷經歷中的重要情節遺忘等。
診斷
此病在早期常有診斷為急性應激性障礙,因兩者症狀有許多重疊之處,最大的差異是PTSD常無意識障礙。對近期內曾遭受過重大創傷的個體,其臨床表現又符合以上所述的疾病特徵者,應考慮PTSD的診斷。
鑑別診斷
(一)抑鬱症的抑鬱心境涉及面廣,常無嚴重的創傷性應激事件,抑鬱情緒常較重,常有自責、消極、自殺的言行,情緒有晨重夜輕的變化等而有別於PTSD病人的情緒迴避行為。
(二)PTSD病人有持續警覺水平升高和自主神經系統症狀出現,應與慢性焦慮症鑑別,但焦慮症病人往往對自身健康過於憂慮,軀體主訴較多,甚至有疑病傾向,而常無嚴重的精神創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