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電波

達爾文電波

《達爾文電波》, 是由 格雷格·貝爾編寫的書籍,定價為 30.0,2004年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

內容簡介

在小說中,一種新型內源性逆轉錄酶:SHEVA出現了。這種酶能在子宮內將孕育的人類加速進化至下一世代,形成新的物種。

作為人類基因組構成部分的未編碼DNA序列被稱為內含子。在《達爾文電波》中,這些”無意義“序列的特定部分——史前逆轉錄酶病毒的殘餘,被激活(成為SHEVA)並轉換形成了大量的大型蛋白質絡合物(LPCs: large protein complexes)。

SHEVA的激活以及由之引致突發的新物種形成,被假設為由一個能覺察到改變需求的複雜基因網路所控制,亦或是人類對人口爆炸的適應性反應。這種疾病,或毋寧說是:基因活化,由男人向女人橫向傳遞,類同於STD(性傳播疾病)。

一旦懷孕,染上SHEVA的婦女在頭三個月(第一季)會流產出一個有著多於兩個卵巢的畸形女性胎兒。這個”第一階段胎兒“會留下一個擁有52對染色體,而非所有現代人類通常具有46對染色體的受精卵。

在二階段妊娠(52對染色體受精卵造成的妊娠)的第三季(第三個3個月),父母雙方也會進入一個新物種成形前的青春期,為他們新生兒的降臨做好自身的準備。

面部原先皮膚的底層出現色素沉澱,老皮像面具一樣剝落。發聲器官和嗅腺分別變得更敏銳,以適應新形態的交流。第一例SHEVA在美國出現後的一年多時間裡,沒有第二階段胎兒活著出生的記錄。

新人類物種對各類皰疹高度敏感,且無法由感染過多種病毒中任意一種的母親成活生產,這些病毒包括埃-巴二氏病毒和水痘,這樣就排除了95%的女性人口。分娩時使用的麻醉劑和催產素對嬰兒也是致命的。

所以,雖然很多婦女感染並激活了SHEVA,卻很少有人能成功分娩存活的嬰兒,導致了現代人類向新人類物種的轉變十分緩慢。

針對SHEVA,國際上成立了一個特別行動小組來應對,小組與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聯合工作,以期找出疫苗。因為這種”疾病“,被稱為”希律王流感“,已經存在於地球上每個人的基因中,所以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找出激活SHEVA基因的信號來抑制其被激活,要么就流產掉第二階段胎兒。

由於”缺失的環節"信號分子的迅速變異,使得阻止基因活化變得無法實行。第二種選擇:流產,已然是一個爭議性的問題,並且免費分發RU 486(一種墮胎藥)的議案遭遇了巨大的社會動盪,進一步加劇了社會混亂的現象。

普通大眾認為政府要么對難以計數的嬰兒死亡根本不予重視,或者就是已經有了治療的方法但拒絕公開。作為回應,政府研究機構被迫貿然進行只具可能性的治療試驗,且因為大眾潛在可能的反應,沒能去尋求將SHEVA歸於“疾病”範疇之外的解釋。

直到存活的第二階段嬰兒出生,SHEVA是進化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種疾病的觀念才開始從一些封閉的地區產生。

作者簡介

《達爾文電波》是一部一流的硬科幻大作,獲得了2000年度的世界科幻大獎“星雲獎”,其作者格雷格·貝爾是美國極具影響力的硬科幻作家,目前已經出版28部科幻小說,兩次榮獲“雨果獎”,五次摘取“星雲獎”桂冠。

雖然貝爾的作品絕大多數都還沒有中譯本,但自從數年前他的中篇代表作《血里的音樂》在《科幻世界》上的成功連載,便樹立了他在我國讀者心目中的獨特地位。同阿瑟·克拉克、拉里·尼文等我國讀者耳熟能詳的硬科幻作家一樣,格雷格·貝爾對現代尖端科技有著十分敏感的把握,他的很多科幻小說都有著堅實的現實基礎,它們不僅讓讀者享受到了心智上的愉悅,甚至構成了對埋首於科學前沿的科學家們的挑戰。其中,最顯著的就是《達爾文電波》。

作品導讀

《達爾文電波》是由格雷格.貝爾(Greg Bear)作於1999年的一篇科幻小說。小說獲得了2000年度的星雲獎和努力獎;也曾獲同年度的雨果獎和坎貝爾獎的提名。

2003年,出版了該書續作《達爾文孩童》。

在《達爾文電波》中,環境污染、人口膨脹……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以來累積的諸多社會問題最終將人類推上了一條突變進化的高速公路,人類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陷入了“更新換代”的恐慌之中……

《達爾文電波》的科幻核心是對傳統的達爾文進化理論的公然反叛,借書中的女主人公凱·朗之口,貝爾指出:進化並不像達爾文所宣稱的那樣是一種隨機的選擇,而是有一套早已制訂好的法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